莫言是当今中国争议性最大的一个作家,有人喜欢,有人讨厌。喜欢者说,莫言大师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他的作品字字珠玑,阳光向上,催人奋进,字里行间无不充满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不喜欢他的人,是觉得他的作品太恶俗了,感觉太恶心了。欲望和人性毫不加掩饰,赤裸裸展现在我的眼前。身为二十一世纪蜜罐里长大的一代,我还是觉得不适应。印象最深刻的是主人公的一个高傲的知识分子姐姐,为了馒头,边塞馒头边被张麻子那啥。看的时候觉得太恶心了。


  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于山东省高密县河涯乡平安庄,中国当代作家,中共党员。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写作中心主任,河北大学特聘教授。2012年10月,成为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莫言对事物的认知是从他的经历、生活、个性、思维模式中来的,我不用揣测他的动机,也更不会因为这个动机去批判他,如果不肯批判、站队算是维护的话,那我一定是不喜欢的那种了。


  首先是莫言写的东西,大部分都是揭露黑暗面,都是一些乌七八糟的东西,不仅辣眼睛,毁三观,还有一些描写污秽不堪,会引起不良的联想,看了连吃饭都会作呕。


  曾经小编刷到过一条信息,作协出手开除莫言会籍。说是中国作协、《光明日》《文艺》等权威机构和央媒,正式将一贯暴露新中国新社会“黑暗”的媚外“作家”莫言开除,踢出中国百年名作家之列,这实际是彻底否定了他和他的作品。


  说是莫言和他的媚外文学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开除出作协,並踢出了中国百年名作家之列!就是宣判了政治文学上的死刑!


  后来又说是有人造谣。造不造谣我不知道,但是这种可能性是有的。因为下架莫言的作品的呼声不绝于耳,至少很多作品是少儿不宜吧!大作家刘白羽说:


  世风如此,江河日下,我们浴血奋斗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国家,竟培养了这些蛀虫,令人悲愤。


  著名作家彭荆风说:


  这种思维混乱的人,却要狂妄地宣称用小说概括中国近百年的历史风云,必然会是非不分地乱掷投枪了!


  就说他那部得奖作品《丰乳肥臀》吧。整篇小说中,莫言书写了母亲上官鲁氏以及她的儿女们。但书中的母亲,却与我们传统认知中的并不一样。上官鲁氏的生活混乱不堪甚至可以说是毫无廉耻之心,为了能够生下一个能够传递香火的儿子,她不择手段,不顾一切。不惜将自己交给各种男人蹂躏,前前后后经历了很多的男人,但她却在生下八个女儿后才“得偿所愿”,而这个儿子却是一个外国品种,是中外混血儿。


  这种不羁的行为,显然是有悖伦理道德,为人不齿的;但书中对于母亲的这些举动,莫言却毫不避讳,直接进行了描写。就想哪个国家都有杀人放火的事情,就在情人节,广西南宁,万达茂商场还发生过情杀案,那你能说中国的治安不好吗,中国的治安是全世界最好的,到处都是,天网,现在都达到了夜不闭户也不会有小偷的,程度了。


  莫言专挑这些阴暗面来描写绘声绘色的。如此一来,让人先入为主地以为这只是一本出格的书籍,但事实上这种出格举动的背后,母亲为何会不惜颠覆伦理道德呢?是因为她的老公问题吗?上官寿喜却是一个病秧子,根本就没有能力生孩子,于是就有了这种荒诞不羁的一幕幕。而在她与姑父、土匪、郎中、光棍等人乱来有了来弟、招弟、领弟等等女儿之后,这些却仍旧不是结束,生生到儿子,她会一直的乱下去。就像是苦修一般,她必须要有一个儿子。于是,最后在和洋牧师马洛亚的交合中,儿子上官金童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了。


  是谁造就了莫言书中不堪的母亲形象的呢?倘若说是莫言自己,反倒不如说是那个旧社会不堪的制度。而莫言在这里面扮演的也不过是一个表述者的角色而已。是啊,莫言也可以写别的呀,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果这个母亲上官鲁氏是真实存在的,那也不能说明什么,事实上,我们中国旧社会的妇女是非常传统的,乱来的女人极少,极少的个别的。莫言偏偏要以偏概全,重点书写一个这样的女性,这样的母亲形象,这不是歌颂阴暗面又是什么呢?


  但对于这一家而言,她们的悲剧并未终结。母亲上官鲁氏的悲剧,在她的儿女们身上仍在延续。莫言得诺贝尔奖,中国广大网友对他的批判不可谓不多,莫言所以一直成为网络热点,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不断有人跳出来为莫言洗白。


  2014年年底,莫言被香港中文大学授予荣誉文学博士,在颁奖典礼上,莫言以《我怎么成为作家》为题演讲,他是这样自我描述的:我有一种偏见,我认为文学作品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恶的成分。可见他就是要暴露中国的黑暗面,阴暗面,他认为这个是他的责任。可见他的思想就是有问题的。


  现在头条上网友对莫言的批判,似乎也认同了莫言的文章就是暴露。但这样就上了莫言的当了。莫言作品的要害,并不在于暴露,而在于对于共和国前三十年的造谣抹黑,在于对于共和国的仇恨。总而言之,他内心的仇恨才是他写作的动机。但这一点我是不赞同的,他可能就是想写一些特别的东西,引起别人的阅读兴趣而已,不可能对共和国有仇恨。


  莫言的小说檀香刑对古代的酷刑凌迟处死,进行了会形会色,细致入微的骇人的描写,血腥味扑面而来,这么多的文字去描写有心脏病的人,看了都会丢掉性命。莫言写的东西的确是有点那啥出格,容易挑起某些事端,造成一些后果。现在网上群魔乱舞,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通讯员,正确的引导非常重要。现在外网无风都想起浪,更何况还有莫言这块石头。对于莫言,有些作品可以禁止,有些作品则可以上架阅读,我们不要把人一棍子打死,但也不能让他那些糟粕任意泛滥,这个不是非此即彼的东西,要一分为二对待。一个作家的作品,应该歌颂美好歌颂阳光,引导人们热爱生活,如果看了让人心情不好,那就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娱乐的目的反而会适得其反。


  现在中国有太多不堪,可我们并不准备让它们和我们过一生。相比以前,中国做出了很大的改变,人民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往后会更加美好,我们希望莫言的作品应该看主流,把现代化的中国,把美好的今天告诉更多的人,歌功颂德还是必须的。


本文标题: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莫言?甚至希望他被作家协会开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