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公园奇妙的生态链
今天,央视纪录频道《黄石公园》节目介绍,在黄石公园狼的生态作用极其重要,并非仅仅是控制公园中驯鹿的数量。狼因为危害养牛业,政府曾经允许牧民射杀狼,致使狼一度在当地消失。同时当地在河流中筑坝生活的河狸也消失了。后来,人们认识到狼在控制驯鹿中的生态作用,而重新从加拿大引入狼。
有趣的是,在狼出现的当年,河狸也重新出现在黄石公园。人们发现,河狸在黄石公园并不像在其他地方那样以三角叶杨修筑河坝,而是使用柳树。进一步观察发现,原来是受到狼的追逐,驯鹿无法安静地啃食柳树,柳树得以大量生长,为河狸的定居创造了条件。
河狸筑坝蓄水,又为鸟类等动物的定居创造了条件,从而使得黄石公园的动物多样性丰富起来。
常见到关键物种这一概念,狼无疑是黄石公园生态系统中稳定的关键物种。可知关键物种这一概念具有极其深刻的内涵,绝非其字面论文意义那样简单。在我国常将草原的退化归因为载畜量大,但也有道称,随着草场牧种类组成的变化,鼠类动物种类组成也发生了变化,鼠害数量失去控制,进一步加剧了草场退化。是不是也与狼、鹰等鼠类天敌的减少有关呢?似乎没有这方面的深入研究。
该节目还称,黄石公园山上的松树多见枯死现象,其原因是松干受到一种小甲虫的蛀食为害。从画面上看,该虫属于蠹类。因其藏身于树干中,天敌极少,唯一对其具有强大控制作用的是冬季的严寒。但由于近年气候变暖,致使该虫暴发为害,黄石公园的松林前景堪忧。更令人不安的是,松树枯死以后,栖身其上的各种动物也纷纷改变行为习性,引发一连串的问题。有些已经对黄石公园的生态系统的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2011年6月4日
本文标题:黄石公园奇妙的生态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