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筐投资


  1


  事情缘由,来自于去年下半年陆续在主编朋友圈分享了个人对一些企业经营发展的点评和看法,也不多,有二十多家上市公司。


  也许运气好,这二十多家公司在过去半年涨幅巨大,最高的涨幅有三四倍之多,最差的也有20%-30%的涨幅。整体涨幅在70%多一点。


  于是,很多人跟我私信,要拜我为师跟我炒股,有找我代客理财赚钱五五分的,还有一大批人说要辞职跟我一起去股市拼杀的。


  对于这些人,我统统拉黑了。


  股市作为昊天世界第一销金窟,不是没道理的。


  最终,是要把这些贪得无厌,急于求财的人都埋进去,最后尸骨无存,幻化为烟。


  但凡你了解一些在股市投资有一些成绩的,都是踏踏实实在搞研究,不断站在前辈的肩膀上逐渐完善自己的投资理念,完善对整个资本市场的理解和认知,完善自己对每个产业链每个企业的发展轨迹等等一整套投资体系的打造。


  就连股神徐翔的老婆应萤也说:徐翔没什么别的爱好,唯一的爱好就是研究股票,每天研究股票的时间超过12小时。


  股神尚且如此,你为何觉得跟着一个人,自己毫不费力就能在股市里搏杀赚大钱呢?


  2


  每一次股市产生赚钱效应,都会催生一批在事业上不如意的人逃避现实去做股神梦。这些人的人性,极其脆弱。


  辞职炒股,借钱炒股,最终大多都没什么好下场。


  在这个市场里浸淫十余年,听的见的着实不少,恕我直言,很多人都是在牛市亏大钱的。


  借钱加杠杆、投入资金完全超出家庭可支配收入、放弃自己正常工作的精力和时间、牛市开户熊市重仓,亏损死扛等等散户经典死法,简直不要太多。


  再加每次亲朋好友聚会,一听说别人谁谁在股市赚了大钱,嫉妒的眼红牙痒痒,恨不得第二天股市就开市,重仓杀进去才爽快。


  销金窟里望生死,棺材里面好乘凉,这都是前人说给后人的故事。


  但毕竟还有很多股民。


  中国在90年代初期开立沪深交易所,到现在沪深开户人数有一亿多。但90年代初开户的很多老股民,现在很多人年龄都大了,投不动了,再加上15年四轮股灾消灭了一批股民,众多证券公司为了完成业绩开的僵尸户,如今活跃的交易账户大概也就1500万人。


  对于这1500万股民,建议你好好看看我下面的分享,股市这些年来的底层逻辑,比你听那些什么狗屁技术指标要强的多。


  3


  首先,制度问题,你必须深刻了解。


  中国股票市场,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设立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初期目的是为国企脱困,解决国企融资的问题。


  三十年光景如白驹过隙,A股市场现在依靠67万亿的市值成为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


  这三十年里,可谓激荡迭起,其中,最重要的分水岭,在于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


  这对股市制度的扭曲做了很大的纠正,也从底层改变了中国股市筹码的结构。


  过去像金融能源等上市公司的国有性质使得大部分股票不具有真实流通性,国有股权不能流通。而法人股的流动性和定价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极其紊乱。


  一个公司存在多个不同性质的股票,股票权利不一样,价格也不同。这导致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严重割裂,二级市场,就是大家投资的市场,问题重重。


  与此同时,由于IPO审批制,当局不仅要承担市场监管职责,还要对发行人的质量情况进行审查和担保。所以,这就导致监管机构做了一个制度上的刚性兑付。


  这种自上而下的制度与美国自下而上的成熟制度完全相反。


  所以,为什么很多制度性东西我们在刻意模仿鹰酱,是因为整个美国证券市场运行的法律机制、运行机制、各个市场主体之间的约束机制、诚信文化、信托责任和金融技术等等这些东西,是在过去200多年,是自下而上逐渐完善出来的,这是一个成熟的多层次立体制度样本。我们直接拿来用就好了。


  所以,你大概能理解,我们为什么要不顾一切阻力去推行注册制,这是我们历史长河的第二个分水岭。


  而在这之前,为什么我们要重视各种政策,是因为股市的底层逻辑概念塑造——估值体现——利润兑现——市值坐实的逻辑里。


  在这四个环节里,政策占据了巨大的影响力。


  4


  很多人说要跟着炒股,但你有没有想过,05年之后的这十五年,真正的顶尖投资者钱是怎么赚的么?


  他们为什么能赚到钱?


  因为他们理解股市最底层的逻辑。


  我以上证50为代表的传统核心大型企业和以创业板为代表的中小科创企业,这些年的底层逻辑,通过市盈率图,给大家做一个分析。


  在05-07年那一轮大牛市里,上涨的逻辑很简单,就是中国加入WTO后,利润推动股市不断产生信用扩张,再叠加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股价不断上涨。市场给金融、地产、有色煤炭这些传统企业高估值(我们现在称传统,但是在当时,是正当红的烈阳行业)。就是下图的2阶段。


  之后,2008年次贷危机,股市崩盘,然后四万亿推出,股市回暖,这对应下图了3-4阶段。


  再之后,四万亿药效已过,经济开始下行,上市公司受宏观经济影响,利润下滑,对应5阶段。


  2011年之后,上证50就进入到漫长的6阶段。


  在6阶段里,市场给与上证50的估值,就是7-15倍市盈率。


  所以在这漫长的阶段,上证50,或者我们范围再扩大一些到沪深300,你想在这里赚钱,只能找这里真正能赚钱、能分红的的公司。


  凡是继续画概念,没法坐实利润的企业,统统掉了下去!


  而2011年之后,以创业板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企业走上资本市场舞台,换句话说,资本市场提供了一个新的逻辑。


  2011年到2013年,是挤泡沫阶段,整个市场都是在跌。但2013年之后,由于智能手机浪潮出现,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


  同时,大量的VCPE开始涌入,市场给与了创业板高达140倍的估值。所对应的就是2阶段。加上伞形信托结构化产品等鼓励支持配资的资金路径,造就了这是一场巨大的财富盛宴!


  在这之后,由于大量的资金被去杠杆,全市场崩盘,股灾从1.0-4.0,很多投资者的财富都被清零。也就是下图的3阶段。


  3阶段的尾部,创业板市场的估值创下了历史新低。


  市场一路探底,但由于中美经贸摩擦,HW事件之后,国家开始重视科技产业,同时创业板也确实在2018年底处于估值历史新低,所以,市场开始给创业板估值的回升。这就是阶段4。


  所以,如果你看我去年操作路径,整个2019年,特别是下半年,我为什么几次全是重仓科技企业?并且十分确定,底层逻辑就在这里。市场已经给了估值!


  市场给了估值啊,各位!你好好琢磨。


  今天,就先分享到这里。如果你能看明白文章的后半部分,希望你能深刻反复多去理解。


  如果你看不懂,那你直接销户卸载软件吧,股市对你来讲,就是销金窟。


  这个市场,终究一胜二平七亏。


  销金窟,红尘天,十丈软红,大多数投资者,难逃宿命。


  如果你身边真有执迷于此销金窟,甚至想辞职炒股暴富的亲戚朋友,请把此文转发给他!


本文标题:2020第一销金窟!请把此文转给身边想炒股暴富的亲戚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