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代农民工超龄,谁能为他们养老呢?
中国第一代农民工超龄,谁能为他们养老呢?
中国的第一代农民工即将步入退休行列,今后他们该如何养老呢?农民工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农民工数量是非常庞大的,全国大约有上千万都属于农民工群体,但是农民工群体,对于自身的权利维护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大部分农民工即便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也没有办法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作为农民工来讲,最重要的一点是如何实现自己以后稳定的退休养老生活。
第一,就是拥有一份稳定的养老金,养老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农民工也可以拥有一份稳定的养老金,因为他所从事的工作单位,相对比较正规,或者进入到了国企单位工作,建立全日制劳动合同单位,正常缴纳社保,这部分农民工就是属于非常幸运的,但这部分农民工的数量比例是比较低的,大部分农民工没有从事这种全日制的工作,更没有进入到相对比较正规的单位或者是国企上班,对这样的农民工而言,它就不会有一份稳定的养老金,所以说在自己60岁至65岁之前,一直在自己的工作岗位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但没有养老金,到60岁到65岁以后,到年龄比较偏大的时候,自己不能再继续工作下去了。
所以,当离开工作岗位,这部分就会失去稳定的收入,那他们怎么养老呢?成为农民工需要面对的问题,一部分农民工本身来自于农村,回到农村就需要靠自己打了几十年的工,有一点积蓄来养活自己,也许能够在农村生活,社会的迅速发展,导致农村土地还有房产已经被城市化进程所取代,有的可能没有办法直接回到农村养老,变成了城里人。
农村老年人依靠养老金养老,养老金发放的标准,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的养老金发放相对较低,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存在不足,只有确保老年人获得足够的养老金,他们才能安享晚年,过上幸福稳定的晚年生活。
相对城市而言,他的生活成本就比农村要高很多,比如说:有物业费、水电费、宽带费、停车费、生活开支,各项成本的支出,这种情况在农村来说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开支,如果没有养老金做支撑的,他们以后的生活相对是比较艰难的,所以,一部分农民工参加了城市居民的养老保险,这个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那不足以保障以后的退休生活,所以说多半还是需要依靠存款来维持后续的养老生活,或者是子女进行补贴,这就印证了那句话,养儿防老。
企业民工,国家的政策,劳动法的规定,企业必须给职工购买养老保险等五险一金,在企业打工的农民工,一定要积极参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这样到了晚年退休,就会和城里工作的人一样,有一份生活保障,过上幸福的稳定的晚年生活。
灵活就业的农民工,属于进城经营的个体工商户,送快递、外卖、开网约车等特色农民工,积极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五年以上失业后自由职业的农民工,他们都可以参加就业养老保险,这个都需要大家积极去购买,这样以后退休,都能过上幸福稳定的晚年生活。
建筑工地和打散工的农民工,暂时没有异地缴纳就业养老保险的资格,那就只能趁年轻有干劲,干的动,好好挣钱,多存点钱,积极的参加老家农村养老保险,老了也有双份的保障。
种地搞农业的农民工,在城里没有参加任何职工养老保险的农民工,要积极参加新农合养老保险,新农合养老保险全称是新型农业社会养老保险,是保障农村居民老年的基本生活为目的。
用农民通俗一点的话来说,就是国家政府给退休的农民工,买米、买盐、买油基本生活需要的钱,不会饿死,想要吃的蔬菜,需要你去地里面种,如果想吃肉、鱼、只能靠儿女给钱,没有儿女的只能靠种地去换钱。
所以说,对自己养老要早做准备,好好经营土地,利用自己的特长赚点外快,想办法挣点钱,特别是上了年纪农民工,不能掏空自己的腰包去补贴儿女,自己也要为自己想想,多留点钱给自己养老。
我们下期见!
本文标题:中国第一代农民工超龄,谁能为他们养老呢?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