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名开发商被刑拘,打击不良开发商?全国治理“烂尾楼”将开启?
有人说,2021年,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是百年不遇的一个大转折。在西方国家仍旧被新冠疫情困扰的情况下,中国却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成功遏制住新冠疫情而在经济上得以复苏并持续增长的国家,此消彼长,进一步加速了中国赶超欧美发达国家的步伐。这一点也不夸张,相信大多数朋友们都已经看到过类似的信息以及解读。
不过在国内,要说哪个行业最受争议,暴露的问题最多,受到国家监管力度最大,恐怕非房地产行业莫属。
2021年注定是房地产由盛及衰的一个分水岭。就在人们高度关注恒大集团偿还债务之际,9月28日晚间,石家庄市公安局再次发布了6个违法房地产名单,多名房地产开发商被刑事拘留的消息,让石家庄的房地产开发商陷入了集体恐惶之中。
至此,河北省省会城市石家庄在持续一个月的时间里,发起打击房地产违法行为的风暴,已经将16家房地产开发商纳入刑事拘留。其中2家外地企业,14家河北本土公司。
石家庄警方针对房地产开发商的行动,不仅让石家庄的房地产开发商陷入了“梦醒时分”之中,也让全国房地产开发商开始重新定义和审视自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才能做一个受人最尊的开发商。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石家庄刑拘房地产开发商这件事,其影响力丝毫不亚于恒大濒临破产,海航董事长陈锋被逮捕等影响全国的事情。
那么,石家庄市警方为何突然对辖区内的房地产开发实施刑事拘留呢?这背后投射会投射出政府哪些无奈和决心呢?此外,石家庄警方刑拘开发商这件事,同我国决策层收紧房地产政策都有哪些内在联系呢?
大家好,欢迎来到大秦之歌。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石家庄警方刑拘房地产开发商这件事情。喜欢的朋友还恳请您点赞支持,谢谢大家。
2019年5月18日傍晚,石家庄当地媒体发布了一条重磅消息,石家庄著名的房地产开发商,曾号称河北省首富的卓达集团实际控制人杨卓舒和他的儿子杨汉青父子两向公安机关主动投案自首。紧接着,公安机关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对杨卓舒、杨汉青父子二人进行立案侦查,同时对杨卓舒、杨汉青等主要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
昔日的河北首富杨卓舒从1993年以41岁的年龄下海经商,到2019年5月投案自首,他的人生也从巅峰时刻滑入低谷,而此时的他已经是67岁的年龄,人生翻牌的机会应该和他渐行渐远了。
杨卓舒旗下的卓达集团,在其最为鼎盛和辉煌的时候,据说几乎占据了石家庄本地房地产近50%的市场份额,一度成为河北省本土房地产开发标杆企业。然而就是这么一家炙手可热、如日中天的企业,却最终倒在企业多元化发展盲目进军金融领域的陷阱之中,最终一步步陷入万劫不复的万丈深渊。
这个问题大家应该很好理解。从1998年我国取消福利分房,开始进行房地产市场化改革制度至今,很多房地产公司充分享受到了我国人多地少以及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红利,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老板一夜暴富。
当时,我也是西安房地产行业的一个从业者,房价在每平方米3000元的时候,剔除土地、建安、各项税费等综合成本,每平方米的利润最少也在1000元以上,一个上万建面的楼盘,利润少说也有一个“小目标”,更别提几万、几十万或者上百万平方米的大楼盘。西安如此,全国也如此,石家庄也不例外。
但中国的大多数私营房地产开发商有一个通病,就是一旦在房地产领域完成资本积累,就以为自己本领通天,能通吃所有行业,于是脑子一热,就开始进行多元化发展。
以中国房地产头部企业万科为主。万科发展起来之后,曾经有一段时间也开始多元化发展,试图在不同的领域继续打造出一个又一个“新万科”出来,以此证明万科是一家多元化的企业集团。
但没过几年,万科在多元化的道路上处处碰壁,发展并不顺利。于是,在王石的带领下,万科重新定义万科使命和万科价值体系,把万科在房地产领域的开发方向牢牢定位在房地产住宅领域,以更专业的姿态深耕住宅地产。
事后,业内对万科的评价是“去多元化迅速,企业更加聚焦”。也正是因为有了万科当初的壮士断臂,才有了今天万科牢牢占据世界住宅头部房企的地位。咱们试想一下,如果万科继续进行多元化的开发,恐怕要重蹈如今恒大的覆辙了。
可能很多朋友要说,房地产企业搞多元化成功的案例也不少,也不见得都像卓达集团一样倒闭。没错,国内确实有一些房地产搞多元化发展很成功,但这毕竟是个案,是少数,而且这里面还涉及项目、股权关系、债务比例等等诸多因素。
咱们再回到卓达集团,我刚才在上面说卓达集团是倒在由于企业多元化发展而盲目进军金融领域的陷阱中。这句话也很好理解,房地产企业一旦搞多元化战略,肯定对资金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由于四处投资,企业的流动性就会捉襟见肘。当所有的融资入口都无法融到钱的时候,民间借贷就成了企业唯一的救命稻草。
我们大家都知道,房地产本身就是一个金融属性很浓的企业,所以,融资成本就成为决定房地产企业的一道鬼门关,融资成本低,就能保证企业的流动性充裕、如果融资成本高,流动性紧张,企业经营举步维艰,如果负债过高,那就只能眼睁睁地等着倒闭了。
卓达集团就是因为搞房地产赚了钱,接着搞多元化发展,结果资金链紧张,为了缓解资金压力,接着又进军金融行业,开始进行民间借贷。
2017、2018、2019这三年,正是我国进行金融创新的几年,但我国的金融创新,基本上没有什么创新。除了催生出近3000家的p2p互联网平台之外,还在全国各地催生出数以几万、几十万计的民间借款人以及地下钱庄。
这些民间借款以及各种各样的“地下钱庄”打着“金融服务”公司的旗号,又走进千万家企业。由于这些“金融服务公司”的也要吃息差,所以利息高得出奇,基本上在银行规定的民间借贷利息的最高上限,有的甚至更高。
所以,当时很多人把搞金融的人叫“骗子”,把从事金融服务的企业叫“骗子企业”,其实这一点也不算夸张,在咱们每个人的周围,确实有很多人深受其害,尤其是一些企业主、生意人,不是被放高利贷的人给坑了,就是陷入“金融服务公司”的陷阱之中。
咱们大家都知道,虽然房地产是一个金融属性很浓的企业,但金融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一旦触碰,一方面会伤及企业自身,一方面也会伤害消费者。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卓达高息揽存,四处举债,最终因为资不抵债轰然倒塌。
说起来,卓达老板杨卓舒虽然不敬畏市场,但最起码也是一个敬畏法律的人,当他知道自己的企业已经无法偿还债务时,心里已经明白触犯了法律,所以选择了投案自首。
然而,在我国房地产开发领域,很多开发商就没有杨卓舒这么高的觉悟了,这个比例至少应该在80%以上。可能有些人觉得我给出的这个比例有点危言耸听,但事实确实如此。
我们以石家庄为例。据统计,石家庄市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量是1064万多,石家庄市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大大小小有三千家左右,在建项目也大概在1000个左右。这里面很多房地产开发公司在我国开发贷款长期收紧的情况下,是拿不到钱的。唯一筹钱的办法就是民间借贷。因为没钱,就会情愿不愿地干起违法的事情。
长期以来,人们把民营企业违法违纪的事情归咎于“原罪”,认为这是我国社会变革初期必可不少的一种现象,毕竟文化教育、法律意识、道德建设、法律政策等等都尚未进入一个新高度,所以,民营企业家多多少少犯点错误是可以被理解或者被接受的。即使有的民营企业家犯了罪,也为营造营商环境,能不处理就不处理了。
但是,脆弱的道德基础以及薄弱的社会法制环境,对于有良知的民营企业家来说,始终会如履薄冰,兢兢业业行走在自我道德高度上,用自我精神约束来敬畏法律的尊严。然而,对于没有良知的民营企业家,却会大钻特钻政策空隙,打擦边球,甚至不惜以身犯法,对法律毫无敬畏之心,自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没有钱解决不了的问题。在所有民营企业家群体里,老百姓最为深恶痛绝的就是房地产开发商。可以说,在房地产开发商的群体里,知法犯法的开发商不在少数。
在石家庄这次被刑事拘留的十六个开发商名单中,警方罗列了这些开发商的罪名。一个名叫“翡翠家园”的项目,从2013年6月开始建设,但至今仍没有取得任何合法合规的手续。
据石家庄警方通,截止目前为止,这个楼盘才仅仅拿到一份建筑规划总平图。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开发手续严重不全的违法项目,却在开工的时候,就进行虚假违法宣传,进行销售。
2015年,项目建到四层的时候,便陷入停工整顿状态。可是,即使在停工整顿阶段。在2016年5月份,“翡翠家园”的楼盘还继续对外违法销售,并且有超过上千人购买了这个项目的房屋。
除了“翡翠家园”项目,另外还有“西湖一品”、“天颐佳苑”、“孔雀城”、“海德公园”等楼盘也存在违法建设、违法销售等问题。
此外,在石家庄市公安局通的名单中,有一个项目更加奇葩,它虽然有一个很大气的名字叫“东方盛世城”,但却和以上几个楼盘不同,既不是烂尾楼,也不是封顶后验收不合格,而是完全就是一个子虚乌有的虚假项目。
虽然这个项目的老板以及股东在2019年就被警方以合同诈骗罪刑事拘押。但也侧面反应了石家庄房地产开发市场的乱象有多么严重。据说,这些已经彻底烂尾的项目仅仅只是石家庄房地产市场“烂尾楼”现状的冰山一角,更多的问题正在浮出水面。
而这些项目之所以成为“烂尾楼”,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资金链断裂,开发资金严重不足。而这些开发商为了缓解资金压力,也就铤而走险,自编自导起一个个在购房者眼中“实力雄厚”的虚假形象。
但是,无论他们怎么包装,纸始终是包不住火的,违法犯罪的事实最终将受到法律的严惩。最终,石家庄这些开发商被警方以非法经营罪、合同诈骗罪、挪用资金罪、涉嫌隐匿、故意销毁会记凭证、会计账簿、财物会计告罪等多项罪名刑事拘留,等待他们的将是更深入的调查。
其实,放眼全国,石家庄这些十六个被刑事拘留的开发商,就根本算不上什么。在全国各地,有很多开发商都用同样的套路在制造一个又一个“烂尾楼”。
只是长期以来,政府对这些违法建设、违法销售的房地产开发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往往采取“以罚为主”的行政手段,而放弃对他们的法律追责,这也导致了这些违法的房地产老板认为有关系花点钱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从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开发商违法建设、弄虚作假的歪风邪气。然而,如此发展下去,一旦到了无法兜底的时候,大量的违规楼盘和“烂尾楼”、低质楼就会变成政府无法承受之剧痛,给当地的老百姓造成挥之不去的痛楚。甚至会影响当地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石家庄城市决策层正是在长期的困扰之下,才下定决心,以雷霆手段,动用法律武器来规范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还老百姓一个美好家园。
目前,我国正在大踏步迈向“依法治国”的路子,任何触碰国法的违法行为都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惩。相信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市场,从2021年开始,走向一个“以法开发”的健康道路。
我也相信,在石家庄市重拳打击房地产领域的违法建设之后,全国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也会加入打击房地产违法建设之列,给购房者营造一个更加健康的购房环境。
好啦,那么今天就到这里,喜欢的朋友恳请您点赞并关注,更多有趣有料的内容会源源不断地奉上,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们下期见,祝福大家。
本文标题:16名开发商被刑拘,打击不良开发商?全国治理“烂尾楼”将开启?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