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解俄罗斯被美西方耍弄得有多惨,就不能体会俄罗斯有多痛
美西方与俄罗斯之间的战略互信破裂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中的核心矛盾之一,俄乌冲突就是这种矛盾的外在激烈表现。
俄罗斯官方及学界长期指控西方存在“系统性欺骗”,这种认知深刻影响着俄外交决策。俄乌冲突就是俄罗斯被无数次欺骗和耍弄后无处讲理痛苦不堪所采取的极端手段。
一、“北约东扩”问题成为地缘安全承诺的“文字游戏”
1. 1990年 , 苏联解体前夕,美国国务卿贝克在与戈尔巴乔夫会谈时曾表态“北约不会向东扩张一英寸”,但该承诺未写入任何正式文件,只是口头承诺。
贝克,收割日本的《广场协议》的主要推手,东西德统一的推动者,美国共和党油滑的政治老手。他的信口开河,戈尔巴乔夫竟然深信不疑。
难怪后人评价戈尔巴乔夫,因为美国授予他一枚自由勋章而摧毁了苏联文明。
贝克的同僚私下夸他,一句戏言具有核力量,解体了苏联,裂变了东欧。
此后30年(1990—2020)北约五轮东扩,将防线推进至俄罗斯边境,俄方认为这是“世纪性背叛”。
解密档案显示,美西方政要私下承认“利用俄虚弱期重塑欧洲安全架构”。
东方的说法是趁人之危或落井下石。
俄罗斯方知被欺骗和耍弄。
2. 2002年20国平等机制“北约—俄罗斯理事会”成立,普京幼稚地期待与北约建立平等伙伴关系,但2004年北约吸纳波罗的海三国后,俄方开始公开谴责“新雅尔塔体系”的强权政治。
2016年北约在波兰部署反导系统,彻底摧毁俄对“非对抗性扩张”的幻想。
俄罗斯先是被战术性安抚,接着被战略性挤压。
俄罗斯很气愤。
二、美西方给俄罗斯经济转型设置陷阱——休克疗法的“致命误导”
1990年代美西方经济学家为俄罗斯设计的“休克疗法”,导致其GDP下降40%、寡头垄断和民生崩溃。
俄方后来揭露,IMF贷款附带强制私有化条款,使西方资本控制俄战略资源,1995年“贷款换股份”计划就是例子。前总理普里马科夫称此为“经济殖民剧本”。
由位于华盛顿的三大机构——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美国政府撰写的“华盛顿共识”在俄罗斯试验失败。
俄罗斯深感这是美西方有意为之,却有苦难言。
2000年代俄欧共建“北溪”管道时,俄罗斯本指望通过能源输欧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德国也承诺保障能源合作而政治中立。
但2022年北溪管道被炸后,欧洲包括德国迅速转向购买美国液化天然气,俄方认定西方始终将能源纽带视为“临时工具”,欧洲的能源合作具有“双重标准”。
俄罗斯又一次被耍弄。
三、美西方民主输出的“颠覆密码”,即颜色革命
1. 2004年乌克兰橙色革命期间,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NED)向反对派提供6500万美元,培训活动分子使用“选举监测软件”制造舞弊指控。普京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直言:“这不是民主推广,是政权更迭流水线。”用技术操控选举。
2. 2011-2012年俄罗斯反普京示威中,美国媒体署(USAGM)通过“环视网”(RFE/RL)等社交媒体推送抗议路线图,利用大数据定位动员青年群体。
俄联邦安全局后来查获的NED文件显示,其“民主渗透”预算60%用于培养“亲西方意见领袖”。
俄罗斯开始恨之入骨。
四、维持战略平衡的美俄军控协议遭“单方面解构”
1. 《中导条约》的“定向废除”;
美国2019年退出条约时,坚称俄9M729导弹违约,但拒绝提供具体证据。俄方展示该导弹射程仅480公里(低于条约禁止的500公里),反指美国在东欧部署MK-41发射系统实际具备中导能力。
这种“举证责任倒置”被俄视为军控体系崩坏的起点。
俄罗斯很无赖。
2. 美国反导系统的“防御性伪装”:
美国在罗马尼亚部署的陆基“宙斯盾”系统,名义上针对伊朗,但其雷达探测范围覆盖俄西部战略导弹基地。俄军事专家计算,该系统标准-3拦截弹可在上升段击落从俄本土发射的洲际导弹,实质上构成对俄“第一次打击能力”。
俄罗斯非常不安。
五、明斯克协议的“拖延战术”,秘密武装乌克兰。
1. 德国前总理默克尔2022年承认,2014年明斯克协议实为“给乌克兰争取军备时间的缓兵之计”。
俄方据此认定西方从未打算执行协议,而是借谈判窗口期武装乌军。数据显示,2015-2021年北约对乌军援增长12倍,远超协议规定的“冲突降级”需求。
6年时间,仅英国就暗暗帮助乌克兰训练的22000名士兵以及海军等,英国前皇家海军司令、福克兰群岛战争英雄、海军上将艾伦·韦斯特勋爵表示,就是英国专家传授的诀窍才使得乌克兰海军击沉了俄罗斯的莫斯科号军舰。
美国从2017至2021年,总共援助乌克兰近14亿美元的军事装备,均是致命武器,包括210枚“标枪”反坦克导弹,16艘VI型巡逻艇等。
这下,该知道俄罗斯2022年2月24日开始的特别军事行动,对基辅的“闪电战”为什么失败了吧?后来的几个月俄军的战斗也不太顺利的原因了吧?不仅仅是情问题。
明斯克协议不过是美西方外交调解的“烟雾弹”。
俄罗斯再次被美西方战术性欺骗。
2. 2022年俄乌开战后,美国通过商业卫星公司(如Maxar)向乌提供俄军实时部署,却坚称“不直接参与战争”。
俄驻美大使安东诺夫指出,这种“情共享”的“灰色干预”比越战时期更隐蔽,实质是“用乌克兰人的血消耗俄罗斯”。
据此,俄罗斯认为,西方利用规则解释权构建“合法欺骗”体系,通过法律技术性细节(如口头承诺无约束力)、话语重构(如将地缘扩张定义为“民主扩展”)实现战略欺诈。
西方的逻辑是,所有行动均符合国际法和主权原则,俄罗斯的“受骗感”源于其帝国思维无法适应后冷战秩序。
俄罗斯与美西方互信崩塌并非源于单一事件,而是30年来安全观念的结构性冲突:俄罗斯坚持“势力范围”传统地缘观,西方推行“规则扩张”自由主义秩序。这种根本性矛盾使得任何技术性妥协都难以持久,2022年俄乌战争正是矛盾的总爆发。
未来博弈或将更多围绕“去欺骗化”展开——俄罗斯要求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书面保证,而西方坚持“基于实力的动态平衡”。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标题:不了解俄罗斯被美西方耍弄得有多惨,就不能体会俄罗斯有多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