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阵子


  与上海的高温持续战斗着...


  昨天(7月21日)


  上海大部分地区


  最高气温达到37-38℃


  徐家汇站最高气温37.7℃


  是今年的第14个高温日


  然而"高温"还没下班


  今天(7月22日)


  最高气温可达37~38℃


  明天后天最高气温


  依旧达到或超过35℃


  昨天 今天 明天 后天 大后天


  自7月4日出梅后


  一波连续的高温


  不仅让很多人喜提新(黑)皮肤


  还让上海经历了一轮


  "中暑、热射病"急诊高峰


  与去年同期相比


  今年中暑病例出现了增长趋势


  "中暑、热射病"急诊高峰


  环卫工尹老伯


  在烈日下连续工作4小时后


  突然感觉头晕胸闷


  随即其来到医院就诊


  医生检查发现


  尹老伯的体温已高达41.7度


  并出现了器官损伤的表现


  王志华 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急救重症科主任:


  肌肉在高温的环境下坏死,这个时候我们会检测出"肌红蛋白"增高,他明显增高,比正常人要高十倍。


  最终


  尹老伯被确诊为"热射病"


  在进入ICU做进一步抢救后


  老人的病情得到缓解


  王志华 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急救重症科主任:


  (热射病)很容易出现肾功能和心功能的衰竭,所以一旦进入重症中暑,如果抢救不及时,死亡率是很高的。


  浦东医院的统计显示


  出梅至今两周左右


  共收治了23例重症中暑患者


  其中"热射病"达到21例


  年龄从40岁到90岁


  八成都是户外工


  经过抢救


  目前基本都脱离了生命危险


  除了露天工作的人群外


  还有不少患者则是因为


  在室内的闷热环境中待太久


  最终变成了"热射病"


  瑞金医院北院收治了一位80岁的老人,家里空调坏了,他长时间待在闷热的房间里,最终导致重度中暑。


  刘娇 瑞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如果内皮因各种机制被破坏后,这些内皮的一个个细胞中间就会有间隙,血管内流动的血液体液都会从这个间隙漏到血管外面去,渗漏之后会导致病人血压下降,这也是中暑导致休克重要的机制之一。


  华东医院同样收治了


  多名在家里不开空调


  闷到中暑的老人


  医生提醒


  随着身体机能退化


  老年人的感知能力会有所下降


  因此更容易疏忽大意


  导致室内中暑


  赵沄 华东医院急诊科主任:


  环境温度如果超过35度,纯粹靠通风是不能降体温的。在家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应该开空调,空调温度可以设置在26度或25度都可以,你觉得不透气的话,开一段时间关掉,通风后再开都可以。


  今夏长达40天的超长伏天


  如何防范中暑?


  天气热


  有人喜欢吃冷饮来降温


  但是吃冷饮


  并不是预防热射病的好办法


  大量进食冷饮


  还会加重肠胃负担


  预防热射病最重要的是多喝水


  包括白水、盐水、


  含有钾、钠、氯等电解质的饮料


  酒精性饮料和高糖饮料


  会让身体失去水分


  并不建议喝


  那么


  如果中暑了该怎么办?


  一图了解↓↓↓


  坊友们有其他


  防中暑小妙招吗?


  记者:周文韵


  部分:中国天气、上海天气发布


  : 新闻坊


本文标题:这病出现急诊高峰!瑞金、华东……上海多家医院都有病例重症死亡率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