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盛开文明之花


  ——宁远县天堂镇天堂村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掠影


  永州日记者 杨中瑜


  6月6日,记者来到宁远县天堂镇天堂村,探索文明的种子如何在湘南这个小山村生根、发芽,绽放出瑰丽的文明之花。


  尽管村委会办公大楼在重建,但宣传栏里的村务公开、村规民约、乡贤榜格外醒目,一些文明标语随处可见。在村支书王先仕的陪同下,记者在村里走访了几户人家,一股家庭和睦、尊老爱幼、邻里和谐的淳朴民风扑面而来,不愧是“湘南德孝第一村”。


  今年35岁的蒋崇剑是天堂村二组居民,从部队退役后,蒋崇剑承包了村里的鱼塘、建起了养猪场搞养殖。无奈遇到瘟疫爆发,折腾了几年也没有赚到什么钱。


  2011年5月,蒋崇剑的大弟弟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白血病。为了挽救弟弟的生命,家境窘迫的蒋崇剑先是捐献了骨髓,之后更将自己仅有的钱全部拿了出来用于弟弟的生病治疗。“我家有一个家风,那就是相亲相爱。大弟弟与我从小一起长大,同吃同睡,我怎么忍心看着他被疾病折磨而去?”蒋崇剑说。


  今年59岁的欧社爱,生在本村,嫁在本村。她的婆婆陈水夯20多年前因骨折换了股骨导致行走不便,几十年来,欧社爱与婆婆同吃同睡,悉心照料。“我每天早上起来都要为老人家洗脸、梳头。吃饭时,我为她盛饭夹菜。由于老人家的脚蹲不下去,我经常为她洗澡,冷天为她烧水泡脚,还要为她洗衣服、蚊帐和被子。我常说家里有老人是一种福气,伺候老人也是一种福气。”欧社爱说。在欧社爱的影响下,她的两个儿子和儿媳现在主动争着照顾奶奶,陪奶奶聊天散步。全家大大小小十一口,一直生活在一起。


  据村主任蒋小全介绍,天堂村现有13个村民小组1572人。长期以来,天堂村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把孝亲敬老、邻里和睦作为建设工作的首要标准,自1996年村里成立老年协会以来,坚持开展“好婆媳”评选活动,现发展到每年评选六七个好婆媳、美好家庭2户、三好学生10名,激励大家参与精神文明创建,让文明新风浸润村民心田、精神文明创建之花在乡间竞相绽放。


本文标题:“湘南德孝第一村”绽放瑰丽文明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