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20度,跳冰河救儿童,英雄牺牲地,命名为“罗盛教村”
:铁锤杰克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战士迈着坚定的步子,越过界河鸭绿江,拉开了抗美援朝的战幕。
在这场伟大的保家卫国战争中,许许多多年轻的勇士长眠于异国的土地。其中,涌现出众多赫赫有名的战斗英雄,如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也不乏甘愿献出自己生命、拯救他国民众的战士。罗盛教,便是其中的代表。
入选“双百”感动中国的志愿军战士罗盛教(1931-1952)
罗盛教,本名罗雨成,湖南新化圳上镇人。幼时曾因家境困难,被父亲送到三叔家打杂。1949年,他的家乡沅陵解放后,罗盛教徒步来到沅陵,要求参军入伍。经过一番努力,他考上了湘西军政学校。1950年3月,罗盛教学习期满,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毕业后的罗盛教,一开始被送到47军文书班学习,后来加入了青年团。学习结业后,他在141师直属侦察连任文书,并随部队参加了湘西武陵山一带的剿匪作战。
到了侦察连,他得知自己的连队是一支战功赫赫的队伍。湘西的悍匪陈子贤、杨清漳、宗官荣,都是这个侦察连清剿的。与这些前辈战友并肩作战,罗盛教倍感自豪。队里的战友只要有困难,他都竭尽所能去帮助。有的战友喜欢唱歌,他便努力学习拉胡琴,这个年轻的湖南小伙子就与战友们打成了一片。
感谢解放军清缴匪患的湘西群众
剿匪斗争告一段落后,侦察连奉命前往长沙整训。1951年4月,罗盛教加入了志愿军,跟随部队开赴战场。他多次目睹美军飞机轰炸朝方百姓的家园,不断向指导员请求上前线杀敌,却屡屡被婉拒。无奈,他只能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对深处战火之中的当地老乡给予帮助。
在异国,这位年轻的志愿军战士,时刻都能感受到朝方群众的深情厚谊。在部队驻地平安南道石田里,百姓们只要提到罗盛教这个名字,都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是好样的。
1952年1月2日,元旦刚过。连长在操课前要求大家努力训练,提高效率。下操后,罗盛教与战友小宋一道前往泥栎河畔练习投弹。此时正值隆冬,河面上结了一层冰。几个朝族少年正在河面上玩耍。
这时,两名战士突然听见河面传来了呼救的声音:有人掉进冰窟窿了!罗盛教会水性,当即向着河中飞奔。他一边跑,一边脱去身上的棉衣棉裤。到冰窟前,罗盛教只剩下了一层单衣。他没有丝毫犹豫,跳进了冰冷的河水中。
在水底摸索了一阵,他钻出水面换气,随即又一次进入水底。此时,罗盛教的脸已被冻得煞白。经过一番努力,落水的少年终于被他找到,从水底托了上来。眼看着少年颤抖着爬上冰面,突然一声异响,冰的边沿又塌裂了。罗盛教和被救的少年,连人带冰又一次落入水底。此时冰窟的面积不断扩大,而他已精疲力竭。
零下20度的气温,寒风刺骨,罗盛教体力不支,呼吸急促。他又一次毅然潜入水底,过了许久,再一次将少年托到水面上。这回,是罗盛教用自己的肩膀和头将他顶了上来。战友小宋将拖来的电线杆递到少年手中。这个名叫崔莹的男娃,得救了。
罗盛教勇救落水儿童
小宋不会游泳,在岸边等了许久,也不见罗盛教上岸。他急忙跑回村子找人施救,等人们劈开厚厚的冰层,才找到了罗盛教的遗体。
罗盛教牺牲后,石田里的百姓将他安葬在村边的佛体洞山。1952年2月,志愿军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其一级模范称号。
1953年,朝方授予罗盛教“一级国旗勋章”与“一级战士荣誉勋章”。英雄牺牲的地方,更名为“罗盛教村”,安葬他的山也命名为“罗盛教山”。
英雄不死!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本文标题:零下20度,跳冰河救儿童,英雄牺牲地,命名为“罗盛教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