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保单漏缴被作废推荐文章1南京一女子30万元保单无人通知漏缴1期被作废,保险公司回应

  南京纪女士多年前花费几十万元,购买的一份年金保险,可却因为一次“遗忘”的续费,陷入了长达四年多的维权困境。


  纪女士的亲属王女士表示,2017年7月,纪女士在南京玄武区一家银行理财经理的推荐下,购买了国网英大集团英大泰和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一款“英大畅享财富年金保险”。从2017年7月份开始,每年缴纳10万元保费,缴满4年之后,每年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2017至2019年的三年间,在银行理财经理的提醒下,纪女士都按时足额地缴纳保费,但从2020年7月份往后,她再也没有接到理财经理打来的提醒电话。


  原来,由于投保人纪女士已经七十多岁,平时也没有看短信的习惯,再加上手机软件繁多,很多短信都会被自动屏蔽,所以忘了续缴这笔十万元的保费。直到两年后的2022年10月份,当初那家代售保险的银行理财经理才通知纪女士,保险中断。


  纪女士亲属 王女士


  到期之后,有两年的复效期,但两年时间里,都没有一个人通知,直到保险过期作废,我才知道这件事情,还是银行理财经理通知的。


  得知保险合同失效后,纪女士心急如焚,多次联系银行和保险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得到的答复却是“保险合同已经过了两年复效期,若想恢复合同效力,必须重新走审批流程”。


  在之后的2023年和2024年,纪女士按照保险公司业务员的要求,先后两次提交了身份证件、银行流水等书面材料,满心期待合同能够恢复效力。去年底,英大人寿保险公司的一位业务经理还承诺,最迟在2025年春节前,合同就能复效成功,到时候纪女士就可以正常续缴保费。


  可前不久,英大人寿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却告知,复效申请没能通过,建议纪女士把之前的保险转换成另外的险种。并且按照业务员的说法,如果不换险种,想要直接拿钱出来,可能会损失十几万。


  但对此,王女士心存疑惑,甚至怀疑保险公司是不是有什么套路,故意不告知。


  按理说,无论是保险公司,还是代售保险的银行理财经理,在发现客户缴费异常后,都会及时通知,让对方赶紧续缴保费。在这起纠纷中,纪女士忘了按时缴纳保费,自身固然有一定责任,但保险公司为何在两年复效期内,都没有通过有效的方式联系客户?


  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近期,记者前往南京中山东路上的国网英大集团英大泰和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运营部费经理解释称,纪女士的这份保险是通过银行代销的,在发现客户缴费异常后,公司曾通过发送短信的方式提醒。


  既然只是发送短信提醒,就很可能存在短信被屏蔽,或者客户没看到的情况,在此情况下,保险公司为何不采取打电话的方式通知客户续缴保费?


  费经理表示,纪女士这份保险是通过银行代销,客户原则上来讲是银行的,保险公司一般会通知银行的理财经理。在保险销售过程中,与银行也有协议。保险人员打电话难免会被拒接,所以会通过理财经理这样更有信任感的渠道去和客户联系。


  费经理还称,之前和纪女士对接的银行理财经理已经离职,据新来的理财经理反馈,事发时纪女士当时正在国外。然而记者了解到,纪女士根本没有出过国,甚至连护照都没有办理过。经过沟通,费经理承诺会将纪女士的问题再次上总公司,争取恢复失效的保单。


  目前,据费经理的最新反馈,纪女士已经提交了合同复效的书面材料,并将10万元保费存入银行账户,经过公司逐层审批,提交当天保险合同就恢复了效力。至此,这场持续了四年多的保险缴费风波终于画上了句号。


  | 南京零距离


推荐文章2漏缴1期30万保单作废,保险公司这样解释,网友炸了!

  最近,一则关于30万大额保险保单因为“无人通知”漏缴1期,被直接作废的新闻火了!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这也太狠了吧,明明是客户没收到缴费提醒,怎么就直接“拉黑”处理了?


  作为头条号编辑,今天咱们来扒一扒这件事背后的真相和保险公司的官方回应,也看看网友们都怎么说。


  事情是这样的


  有位消费者购买了一份30万元的大额保险,平时按时缴费,保障很安心。可偏偏其中一期保费没及时交上,原因是这个月没有收到任何缴费通知短信或者电话提醒。


  结果,保险公司按照合同规定,直接算作“失效”,整份保单被废止,之前缴纳的所有保费也都没办法退还,等于一场不小的血本无归。


  这位消费者觉得特别冤枉,自己平时对这份保单非常重视,没想过会因为一次未收到通知而直接失去保障。


  保险公司是这么说的


  面对质疑,保险公司也出来回应了。他们表示:


保险合同里有明确条款,规定客户需要按时缴费,逾期未缴视作放弃合同;缴费通知一般以短信、电话、APP推送等多种形式发送,责任在于客户保持联系方式畅通;公司建议客户绑定手机号和邮箱,并关注官方渠道提醒;对于个别客户反映“无人通知”的情况,公司表示会内部核查,如果属实,会协调处理。

  换句话说,保险公司强调是客户自己没注意,提醒做了,但不能保证百分百到达。


  网友们的反应如何?


  这件事情一出炉,社交平台瞬间炸开了锅,大家纷纷发声:


有人说:买保险就是靠信任,这种“无人通知”就直接作废,很不人性化,至少应该给一个宽限期;也有人认为,责任在客户,保险公司已经尽力提醒,客户得自己负责,买东西签合同,就得看清条款;还有网友提议,保险公司该加强服务体验,比如多渠道提醒,多次催缴,避免这种“一票否决”的情况发生;更有不少专业人士给出建议,提醒大家买保险后一定要做好信息管理,及时关注缴费动态,千万别让保障断档。

  其实,这事儿背后值得警惕的几点


  首先,保险保单确实是合同关系,双方都有责任和义务。保险公司有责任提醒,客户也需主动关注。毕竟保障是给自己买的,疏忽了风险就来了。


  其次,现代生活节奏快,很多人手机换号、APP卸载或者不常查看信息,导致错过缴费提醒并不罕见。但保险公司有没有做到极致的沟通和人性化管理,这确实值得行业反思。


  最后,这件事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保险之后最好:


绑定多个联系方式,确保能第一时间收到缴费提醒;养成定期登录保险公司官网或APP查看保单状态的习惯;遇到缴费困难或疑问,及时联系保险公司客服,争取宽限处理。

  总结


  30万保单“无人通知漏缴1期被作废”,暴露出保险缴费提醒体系的漏洞,也引发消费者和保险公司之间信任的考验。


  保险公司说了,他们有提醒义务,但不保证100%信息送达;客户觉得,人家没通知料就丢单,太不公平。


  网友们热议,有理有据,但一句话说到底:买保险这事儿,靠谱还是得靠自己!


  你怎么看这件事?你觉得保险公司该不该承担更多责任?或者,咱们普通消费者应该怎样防范这种情况?欢迎留言讨论!


推荐文章330万元保单无人通知漏缴1期被作废,保险公司回应

  南京纪女士多年前花费几十万元,购买的一份年金保险,可却因为一次“遗忘”的续费,陷入了长达四年多的维权困境。


  纪女士的亲属王女士表示,2017年7月,纪女士在南京玄武区一家银行理财经理的推荐下,购买了国网英大集团英大泰和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一款“英大畅享财富年金保险”。从2017年7月份开始,每年缴纳10万元保费,缴满4年之后,每年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2017至2019年的三年间,在银行理财经理的提醒下,纪女士都按时足额地缴纳保费,但从2020年7月份往后,她再也没有接到理财经理打来的提醒电话。


  原来,由于投保人纪女士已经七十多岁,平时也没有看短信的习惯,再加上手机软件繁多,很多短信都会被自动屏蔽,所以忘了续缴这笔十万元的保费。直到两年后的2022年10月份,当初那家代售保险的银行理财经理才通知纪女士,保险中断。


  纪女士亲属 王女士


  到期之后,有两年的复效期,但两年时间里,都没有一个人通知,直到保险过期作废,我才知道这件事情,还是银行理财经理通知的。


  得知保险合同失效后,纪女士心急如焚,多次联系银行和保险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得到的答复却是“保险合同已经过了两年复效期,若想恢复合同效力,必须重新走审批流程”。


  在之后的2023年和2024年,纪女士按照保险公司业务员的要求,先后两次提交了身份证件、银行流水等书面材料,满心期待合同能够恢复效力。去年底,英大人寿保险公司的一位业务经理还承诺,最迟在2025年春节前,合同就能复效成功,到时候纪女士就可以正常续缴保费。


  可前不久,英大人寿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却告知,复效申请没能通过,建议纪女士把之前的保险转换成另外的险种。并且按照业务员的说法,如果不换险种,想要直接拿钱出来,可能会损失十几万。


  但对此,王女士心存疑惑,甚至怀疑保险公司是不是有什么套路,故意不告知。


  按理说,无论是保险公司,还是代售保险的银行理财经理,在发现客户缴费异常后,都会及时通知,让对方赶紧续缴保费。在这起纠纷中,纪女士忘了按时缴纳保费,自身固然有一定责任,但保险公司为何在两年复效期内,都没有通过有效的方式联系客户?


  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近期,记者前往南京中山东路上的国网英大集团英大泰和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运营部费经理解释称,纪女士的这份保险是通过银行代销的,在发现客户缴费异常后,公司曾通过发送短信的方式提醒。


  既然只是发送短信提醒,就很可能存在短信被屏蔽,或者客户没看到的情况,在此情况下,保险公司为何不采取打电话的方式通知客户续缴保费?


  费经理表示,纪女士这份保险是通过银行代销,客户原则上来讲是银行的,保险公司一般会通知银行的理财经理。在保险销售过程中,与银行也有协议。保险人员打电话难免会被拒接,所以会通过理财经理这样更有信任感的渠道去和客户联系。


  费经理还称,之前和纪女士对接的银行理财经理已经离职,据新来的理财经理反馈,事发时纪女士当时正在国外。然而记者了解到,纪女士根本没有出过国,甚至连护照都没有办理过。经过沟通,费经理承诺会将纪女士的问题再次上总公司,争取恢复失效的保单。


  目前,据费经理的最新反馈,纪女士已经提交了合同复效的书面材料,并将10万元保费存入银行账户,经过公司逐层审批,提交当天保险合同就恢复了效力。至此,这场持续了四年多的保险缴费风波终于画上了句号。


  | 南京零距离


本文标题:30万保单漏缴被作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