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举行低空经济产业推介
广州举行低空经济产业推介推荐文章1聚焦低空经济!“公务+通航+低空”全空间飞行器亮相广州
南都讯 记者钟丽婷 11月1日-2日,第七届(中国)广州商务航空展暨通航低空产业博览会(简称“广州航展”)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商务航空服务基地开幕。停机坪上,“公务+通航+低空”全空间飞行器悉数亮相,公务机、直升机、eVTOL、无人机等共同“秀”出高低融合智飞未来场景,引得参展者纷纷驻足,拍照留念。
展会现场。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成为今年一大热词。小鹏汇天旅行者X2、亿航智能载人航空器EH216-S及EH216-F、广汽飞行汽车GOVE、迈德科技智能货柜等飞行器及延伸产品亮相现场,引人注目。中航材航空救援、东部通航、海亿集团、京佳通航等企业携直升机参展。此外,现场还展出涵盖湾流、庞巴迪等世界顶级制造商的公务机,吸引了众多参展者的目光。
“广州航展是企业展示新产品新技术、寻觅新商机、了解新趋势的窗口。”小鹏汇天相关负责人说,其公司产品战略为推出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推出高速长航程的eVTOL产品、推出陆空一体式飞行汽车“三步走”,在第一步与第二步之间,计划开发“陆地航母”陆行体和飞行体的衍生产品,满足用户对更多场景体验和公共服务的需求。
“中航材航空救援聚焦低空经济生态发展,致力于推动产业数字化及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的不断迭代和拓展,与商务航空深度融合,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解决方案。”中航材航空救援相关负责人表示。合利智能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公司秉持‘低空+’的运营理念,累计实现载人级eVTOL常态化飞行近400小时,已正式成为广州市低空经济产业链运营分链链主单位。”
航展现场还开展了通航低空研学活动,现场设有互动体验区,参展者除了参观直升机和低空飞行器eVTOL,还可以亲自体验航空器操作,感受通航低空的魅力。沉浸式通航低空研学活动,不仅提升大众对航空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也为相关企业提供展示自身实力和科技水平的平台。
参展者参观直升机。
在航展期间,广东低空场景应用创新发展大会同期举办,搭建低空经济产业交流平台,促进政产学研用各方深度合作,以多场景应用创新的供需对接、场景孵化、产业运营、金融加持、政策支持等功能,助力广东低空经济加速“腾飞”。会上,广州(空港委、白云区、花都区)、珠海、肇庆、韶关等城市开展低空场景拓展规划招商推介,南航通航、中航材航空救援、东部通航、广汽集团、小鹏汇天、合利智能、迈得科技等头部企业发布8项低空载人载物商业化应用场景产品,举行推动低空示范性场景促进低空产业发展合作启动仪式,共同促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钟丽婷
推荐文章2江西省低空经济产业链招商对接会在深圳举行3月31日,由省商务厅、景德镇市政府联合举办的江西省低空经济产业链招商对接会在深圳举行。
本次对接会旨在加强江西与粤港澳大湾区在低空经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来自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领域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的50多名企业家参加了会议。
景德镇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景德镇发展低空经济,有强大的产业支撑体系、完善的产业要素保障和精准的产业扶持政策,期待各位企业家选择、投资、扎根景德镇,做景德镇发展的“合伙人”“代言人”。
本次对接会上,景德镇高新区、南昌市新建区、抚州市东临新区和共青城市分别作了当地低空经济产业推介。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广州航新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和企业相关负责人,围绕低空经济发展作了交流发言。 (全媒体记者杨碧玉)
推荐文章3城友圈 | 穗港协同,低空经济如何“高飞”?刚刚过去不久的香港国际创科展上,低空经济再度成为关注焦点。记者了解到,“广州造”无人机产品在香港已有一定市场基础,许多企业家都认为,穗港在低空经济领域合作空间巨大。展望未来,穗港两地有望在低空经济领域深度协同,让“半小时低空圈”真正走进现实。
“广州造”无人机,助力香港应急救援
4月香港国际创科展上,来自广州的成至智能机器科技有限公司携多款特种载荷无人机参展,吸引了众多买家的目光。公司副总裁张凯表示,成至智能的无人机已在公共安全、应急救援等领域应用落地,已与香港警队、消防局等部门建立了合作。除了硬件设备,成至智能还与香港警方共同开发无人机管理平台,用于飞行路线规划、任务调度等。
张凯特别提到,与香港警队合作的“HK SOS”App。一旦市民进入山区遇到险情,使用者或其紧急联络人只要按下“SOS”键求救,在复杂地势和无手机网络覆盖情况下,搜救人员能侦测到求助者手机的求救信号,尽快掌握失踪者位置。此时,搜救人员还可以调用成至智能无人机搭载灯光、喇叭等装置进行辅助救援。“我们的设备能高效配合救援行动,例如在夜间通过强光照明、远程喊话引导受困者,大幅提升搜救成功率。”张凯说。
2024年,一名32岁男子前往香港“麦理浩径”行山。当行至西贡“马鞍坳”时,他感到头晕和疲倦。由于没带足够的食物,他便按下SOS求助。救援人员迅速行动,很快便将男子寻回。此后不久的一场模拟大型救援及山岭搜救行动中,“HK SOS”及无人机同样表现出色,那次演习模拟60名行山人士在山岭活动期间遇上恶劣天气,暴雨造成水浸及山泥倾泻,有参与者于走避期间受伤,更有人失去联络。警方同时出动无人机确定待救人士的位置,协助飞行服务队直升机进行搜索,最终救起所有待救人士。
截至今年2月,“HKSOS”已协助56次搜救行动,成功协助135名市民脱险,平均搜救时间仅需约2小时。“‘HKSOS’不仅提升了搜救行动的效率,还能有效节省资源。”香港警务处处长萧泽颐如此表示。
穗港优势不同,“低空高飞”可以互补
“应用场景上,穗港有很多相似之处,两地合作空间广阔。”张凯分析称,两地资源禀赋各具特色,而且同属粤语文化圈。香港作为国际窗口,在技术探索和对接国际标准方面更具前瞻性;广州则依托产业链优势,在规模生产、场景落地方面表现突出。
他认为,广州制造业基础雄厚,能为产品优化提供强力支撑,而香港国际化视野可赋能企业对接国际技术标准。“香港警方对无人机的应用已形成成熟模式,如‘HK SOS’应用,类似经验可向内地推广;同时,香港市场需求更偏向国际化,更为产品迭代提供‘试验田’。”同时,张凯还表示,两地同属粤语文化圈,使得两地在应用平台的开发上具有更多的一致性。
在另一家港企R2C2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燊看来,香港存在许多山区且高楼林立,使得香港推进无人机应用存在诸多难题。当然,这些困难也在驱动低空经济不断创新。“香港的立体空间规划更为复杂,既有密集的高空交通管制,又需统筹地面人群与低空飞行器的安全问题。这种复杂环境,反而倒逼企业在安全系统开发上形成独特优势。”
谈及对穗港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未来,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创会会长、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葛珮帆表示,穗港两地基于各自优势,有望在低空经济领域形成深度协同。她认为,广州在低空经济发展中已迈出实质性步伐。“广州的产业配套、场景应用落地等相对领先,已有无人机物流、无人机载客等场景进入实际运营阶段。”相比之下,香港的独特优势在于其国际化定位。“香港作为国际城市,是内地企业出海的重要跳板。许多内地企业选择香港,正是希望通过在香港落地试点开拓国际市场,尤其是东盟、中东及欧洲等区域。”她强调,香港可以发挥“超级联系人”角色,助力低空经济产业全球化布局。
30分钟“低空圈”,有望走进穗港现实
对于港穗协同具体方向,葛珮帆重点提及跨境低空运输网络建设。“目前从香港自驾到广州需3小时左右,若未来开通低空无人机运输,时间可缩短至30分钟。”她认为,初期可尝试货运试点,再逐步拓展至载客运输,最终形成覆盖大湾区城市的跨城运输网络。
实际上,穗港双城“半小时低空圈”并不遥远。在广州,全国首个枢纽型垂直起降场海珠(琶洲)低空飞行运营中心项目将在琶洲港澳客运码头旁建成,预计今年5月完成建设、7月投入运营。若在码头坐船前往香港国际机场,用时需2小时;如果是选择坐“飞的”,仅需26分钟。
尽管穗港低空经济合作前景广阔,葛珮帆也坦言,当前两地政策对接仍需加强。“香港法律体系与内地存在一定差异,跨境运营需解决空域管理、数据互通等实际问题。”她呼吁两地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推动标准互认。
在葛珮帆看来,低空经济不仅是交通方式的革新,更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器。她期待港穗以低空运输网络为切入点,带动技术、资本与人才流动,让“半小时低空圈”真正走进现实。
文/广州日新花城记者:丁雄
图/广州日新花城记者:曹景荣
视频/广州日新花城记者:曹景荣
广州日新花城编辑:李慧婷
本文标题:广州举行低空经济产业推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