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宫醴泉铭读音
九成宫其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新城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二月,竣工于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三月,开始名叫“仁寿宫”,是文帝的离宫。唐太宗贞观五年(公元631年)。
《九成宫醴泉铭》立于唐贞观六年(632),由魏征撰文、欧阳询书丹的碑铭。现存于陕西麟游县博物馆。《九成宫醴泉铭》又简称《九成宫》,主要叙述了“九成宫”的来历及其建筑的雄伟壮观,介绍发现醴泉的经过。歌颂太宗的文治武功和节俭精神;提出“居高思坠,持满戒盈”的诤诤谏言。
观其点画,珠圆玉润,雄浑饱满!笔力千钧,有截金断玉之功;危峰耸竦,生排山倒海之势。方圆结合,有奔雷坠石之奇;浑厚坚实,如雕梁画栋之伟。茂密苍翠,井然有序!
观其结体,中宫内敛,伟岸修长。左敛右纵,上推下缷,生奇得势却能一一化险为夷;上窄下宽,上宽下窄,形随势赋实则环环相扣而有理。向背相揖,成行成线,间架开阔,气象庄严;布白匀整,字距疏朗,血脉畅通,气韵萧然。四角开张,有幕布紧绷的张目;圆融通达,有八骏分奔的力量。
栋宇胶葛,台榭参差。从行气和章法来看,亭亭玉立,有华表阵立的威严;斑斓苍郁,有雕案饰纹的古朴;楼台舞榭,有中华建筑的文明;纵横整饬,有高城宫廓的井然。堂堂有正气,浩然而凛冽!学习《九成宫》,可谓让人惊为观止!
有榫卯结构的严谨!中国古代建筑及古典家俬器具的榫卯设计在满足人们的视觉美感之余,还要求科学合理,经久耐用。对每个木料榫头卯眼,必须根据造型组合,及力学上每个木料的承受力,要求木工师傅具有丰富的目测经验,能准确地判断出来。
有镶嵌难能的巧妙! 同样是木工师傅,为什么有的打造出来的器具美观结实,经久耐用?中国古代建筑及古典家俬器具的榫卯设计除了对榫头卯眼精确尺度的拿捏,还要掌握材料的纹理,木料的质地。树木生长时,由于受南北方位的影响,南方多迎南风,风带温暖;北方多受北风,风含凛冽。故树木纹理北密南疏,木质北紧南松!懂得不同的材质用于不同的地方,同样的材质选择恰当的纹理,以及考虑不同的受力程度,这就是物具的品质!
春节回家,与兄弟及几个同龄玩伴围炉聊天。当谈到技术的巧妙时,哥哥说,他曾见到一个能工巧匠徒手安装动力活塞,一手拿钢套,一手拿活塞,同时在手中慢慢旋转,定晴后即双手相合,用力一拍就装好了,真的令人称奇!因为平时一般维修师傅都会运用热胀冷缩的原理,用加热钢套,冷却活塞的办法来安装活塞,显得比较麻烦和吃力。我说,技术的精妙源于对事物物理的了解。比如他为什么要双手慢慢旋转呢?那是他在借助金属的反光寻找物件的成型法线,法线相吻合不但密切度高,机器磨损小,而且最容易操作,反之则难!
欧阳询被称为结构大师!而《九成宫》更是楷圣欧阳询晚年的得意之作,是他一生之中的代表作。历来为学书者所推崇,被视为楷书正宗!“天下第一楷书”的美誉并非空隙来风,确实有它的独到与难能,主要是其心中始终藏着一根度金的法线!
书界有戏言称:九成宫,九成宫,十个学它九成空,还有一个在途中!虽是戏言却道出了学习《九成宫》的艰难与苦涩!缘何?一是笔力雄强,有通灵达意的用笔功底;二是通幽洞微,富含学识的渊博;三是穷理尽性,有妙合纹理的自然;四是心胸开旷,有富含雍容的大度。是能者无为,君子藏器,成竹在胸!而反观学习《九成宫》的后人,只懂得一步一趋;诚惶诚恐,没有手到擒来的得意,没有精穷妙理的机杼,没有悠游自在的淌洋,没有俯瞰山河的极目。因此捉襟见肘,难以应付一二;如果再施以霸王硬上弓,当然只能往死里写,即是一笔一划也不外乎僵尸遍野,满纸戻气!
居高思坠,持满戒盈。是诤诤谏言,也是《九成宫》书文的精神与挈领!欧阳询,他是一个在高空游走钢丝的人,有过硬的本领与胆魄!他是一个用铜板倒油的卖油翁,练就了恒定稳健的身手!他是一个游刃有余的庖丁,常人见肉,他能见骨!是的,其实成就欧阳询书法精能的工夫多在书外。
通过学习《九成宫》,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学习不是直取,而是迂回包抄;严谨不是小心谨慎,而是千锤百炼;巧妙不是投机,而是懂得悟理;苍涩不是颤抖,而是赋予力量;登高不是急于向上,而是保证不坠;持满不是硬塞,而是空杯;境界不是独上高楼,而是层出不穷。
九成宫中本没有水源,贞观六年四月,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在西城的北面发现泥土有些湿润,于是以杖疏导,随即有泉水流出,遂将此水导入石渠,并命名为“醴泉”。古人认为醴泉的出现是一种嘉瑞,于是太宗命魏徵撰文,命欧阳询书碑,立于醴泉之侧。这就是《九成宫醴泉铭》的由来。
《九成宫醴泉铭》全文可分为五段。第一段交代九成宫的由来,描述了隋代仁寿宫的雄伟壮观,穷泰极侈;第二段叙述了唐太宗的武功文治和改修九成宫的节俭做法;第三段记述了唐太宗发现醴泉的经过;第四段引经据典,说明醴泉的出现是由于“天子令德”所致,最后提出“居高思附,持满戒溢”的谏诤之言;第五段是颂词,总结全文。
作者魏徵是唐太宗的重要辅臣,以直谏闻名于史册,观此碑文,确非虚誉。所以宋人曾巩在跋此碑时称:“魏为此铭,亦欲太宗以隋为戒,可以见魏之志也。”
二、《九成宫醴泉铭》相关记载评价及碑拓介绍
欧阳询在楷书、隶书、草书等书体上均有造诣,其中尤以楷书为最,他的楷书体势纵长,结构独异,笔力险劲,后人尊称为“欧体”。《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楷书作品的代表作,其用笔方整,且能于方整中见险绝,字画的安排紧凑匀称,间架开阔稳健。整个碑文高华浑朴,法度森严,一点一画都成为后世的模范。故此碑历来为书法爱好者追摹不已。
明赵崡《石黑镌华》卷二曰:“欧书《皇甫君》遒劲,此碑婉润,允为正书第一。”
明王世贞《弇州山人蒿》谓:“信本书太伤瘦俭,独《醴泉铭》遒劲之中不失婉润,尤为合作。”
明郑真《荥阳外史集》卷三十九云:“虞文靖公论欧阳率更书如深山道 人,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者,以其瘦硬通神之可贵也。《醴泉观铭》外坚正而内混融,实得右军兰亭笔意。”
《珊瑚网》卷二十载明陈继儒评说:“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公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
清刘熙载在《书概》中云:“欧、虞并称,其书方圆刚柔,交相为用。善学虞者和而不流,善学欧者威而不猛。”
?
?
据清代乾隆年间所编纂的《麟游县志》记载,自唐初立碑以来,远道而来的拓碑者络绎不绝,捶拓碑板的“叮当之声,昼夜不息”,因之碑字损泐漫漶。再加上字画商人为了使自已的拓片有绝后的价值,每捶拓完一批之后,就有意凿损一个字或几个字。而后来者则又重新剜刻挖补,由于补刻者的学识和技艺大都低于唐人,使补刻的客观效果成了另一种形式的破坏,失去了欧字的原始风貌。自唐及明,历来推为捶拓善本者,不下数十种,今天影印出版的善本也在数十种之多。在这些影印版本中,有两种较为珍贵,堪称研习《九成宫醴泉铭》最好的范本。
一是“云霞蔽亏本”。此本是存世最旧的拓本,第三行“云霞”二字不损,行末“以”字可见,第五行末“西”字完好。此本捶拓最精,损字最少,行家认定为唐末拓本。因刻拓本最早的收藏者是明代驸马都尉李祺,故也称作“李祺旧藏本”。
二是仅损四字本。此本损“四”、“府”、“及”、“承”四字,而有1104字一笔未损,笔画边缘还和初刻时一样整齐,风雨剥蚀的痕迹也微不足道。此本为抗战前不久,王庆琦先生的家人从旧书店买到的一种拓本照片装裱本,原藏者未署名。它是何人收藏,拓片是否还在民上,以及它是原石拓本还是翻刻本,都不得而知。此碑拓照片在1987年7月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以后数次印刷。如果此本是翻刻本,其翻刻的水平、准确度、逼真度是相当高的,此本的价值都是其它拓本难以比拟的。
一、第一段
【原文】
九成宫醴泉①铭,秘书监检校侍中②钜鹿郡公,臣魏徵奉敕撰③。
【单字注释】
九成宫醴泉铭:醴,甘、甜;再如,醴泉自地出。——《资治通鉴》
秘书监检校侍中:秘书监:掌管朝廷图书典籍的长官,少监是其副职。检校侍中:兼领门下省侍中,此为加官。唐代中央政府分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门下省负责审诏署奏之事,其长官称“侍中”。“秘书监检校侍中’,即秘书监兼任门下省侍中。
臣魏徵奉敕撰③:敕,皇帝旨意。
【翻译】
九成宫醴泉铭,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公、臣子魏征奉皇帝诏书撰文。
二、第二段
【原文】
维①贞观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②九成之宫,此则隋之仁寿宫也。冠山抗③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④,分岩竦阙⑤。高阁周⑥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台榭参差。仰视则迢递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⑦。珠壁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亏日月⑧。观其移山过涧,穷泰极奢⑨,以人从欲⑩,良足深尤。至於炎景流金,无郁蒸之气;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之胜地,汉之甘泉不能尚也。
【单字注释】
维①贞观六年孟夏之月:维,用于句首,无义;再如:维昔黄帝,法天则天。——《史记·太史公自序》
皇帝避暑乎②九成之宫:乎,文言介词,相当“于”;再如,异乎寻常。
冠山抗③殿:抗,高,大,通“亢”,再如: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汉· 贾谊《过秦论》
跨水架楹④:楹,柱子,这里指的是桥柱。
分岩竦阙⑤:竦,通“耸”。阙,宫阙,城阙。
高阁周⑥建:周,环绕。
栋宇胶葛:栋,屋之正中;宇,屋之四垂。栋宇,泛指房屋。胶葛:纵横交错。
仰视则迢递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⑦:迢递百寻:迢递,亦作“ 迢遰 ”,高远貌。寻,八尺为寻。峥嵘千仞:峥嵘,高峻也。仞,八尺为仞。
蔽亏日月⑧:蔽,遮,挡;亏,欠缺,短少(应该有的而缺少),与“盈”、“满”相对。
穷泰极奢⑨:穷,过度;泰,奢侈。
以人从欲⑩:以,因;从,从,古同“纵”,放任。
良足深尤:尤,怨恨,归咎,再如,怨天尤人。
至於炎景流金:炎景,暑天之酷热。流,熔化,流金,谓高温熔化金属,多形容气候酷热。
信安体之佳所:信,证实;应验。
尚:尚,加,超过
【翻译】
贞观六年夏历四月,皇帝在九成宫避暑。这里原是隋代的仁寿宫。覆盖着山野而兴建宫殿,截堵山谷以形成池沼和护城河。跨水立柱以架桥,辟险峻之地建起耸立的双阙,周围建起高阁,四边环绕长廊,房舍纵横错杂,台榭参差交错;仰望高远可达百寻,俯看峻峭亦达千仞,辉煌如珠玉相映,金色和碧色交辉,其光彩能灼云霞,其高峻能达日月。看他兴建宫殿使山移润回,极尽奢侈之能事,因为人们的这种纵欲态度,实在应该痛加责备。至于当热度可以溶化金属的酷热暑天,这里却无闷湿蒸热的气温;微风徐徐吹来,带来清凉的舒适,确是居住的好场所,实为调养精神的胜地,汉代的甘泉宫是不能超过它的。
本文标题:九成宫醴泉铭读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