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媒《战区》注意到,互联网上出现了中国歼-36战斗机降落成飞机场时,低空飞掠公路的画面。战区称该视频是“迄今为止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看着低空飞掠路人头顶的歼-36真的只能说成都军迷实在是太幸福了。


  战区相关报道


  画面中的歼-36正在降落,飞行高度很低近乎是擦着车顶飞过,曝光的画面清晰度相当高视频噪点很少。当下歼-36战斗机已经进行多次试飞,并且很多能拍到一手照片的军迷都有藏着掖着过段时间再发的习惯,因此相关视频中的歼-36是在哪次试飞中拍下的暂且不得而知。(应该是3月18,毕竟牌子上有写)


  战区配图


  画面中的歼-36战斗机已经放下了起落架准备触地,双前轮以及串联双轮的主起落架非常清晰。左机身的EOTS窗口清晰可辨;背部DSI进气道的鼓包以及前掠的唇口十分清晰;驾驶舱隆起高度很低,显示歼-36并不是一款追求视距内视野的战机,较短的座舱盖配合又宽又扁的机头,意味着歼-36极大概率采用了串联双座式设计。


  战区配图


  相关视频显示,歼-36的机尾很扁隐身水平定然不差,不过视频截图正好看不到机尾,能看到机尾时,视频又非常恰到好处的失焦了,因此现阶段仍无法确定歼-36的尾喷管到底是二元矢量喷管还是类似于B-2的喷管。(虽然说再清晰一点可能就发不出来了)


  战区配图


  本次试飞中,歼-36还采用了歼-20同款的割裂迷彩,配合银杏叶的外形真的是相当的科幻,部分画面中不对称开裂的襟翼/减速板也显示歼-36的开裂式襟翼确实和B-2疏通同归。机头的空速管显示歼-36距离后期试飞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虽然说首飞不到半年的飞机就开始后期试飞,确实不太可能)


  采用三发设计的歼-36是一款疯狂打破惯例的战斗机,在歼-36之前从没有三发喷气式战斗机,同时使用两款进气道的战斗机同样少之又少,歼-36还是第一款真正采用只有一对机翼设计的战斗机,酷似银杏叶的外形更是前无古人……


  当下,成六代和沈六代试飞的频率越高,F-47却仍是迟迟不见踪影。随着歼-36战斗机的试飞频率正在不断提高,中国手里六代机的定义权也是越发牢靠,自诩航空业天下第一的美国脸也就越疼。


  这次曝光的歼-36战斗机的清晰度真的是前所未有的。不过仔细想想一边开车一边看全世界最先进的飞机起降这档子事,真的是太离谱了啊,哪怕成飞机场都被各种公路包围了也不行啊!但换个想法,成都黄田坝机场又不是今天才被居民区和道路包围的。


  战区配图


  如果某款飞行器真的需要高度保密状态下试飞的话,荒凉的西北戈壁是更好的选择,鸣嘀系列无人机都首飞多次衍生出多个迭代版本之后才被央视的镜头所曝光,在那之前外界对鸣嘀系列高超音速宽域无人机首飞与否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歼-36既然选择在黄田坝首飞,且长期以黄田坝而不是其他更加偏远的机场为基地开展后期的测试,也就意味着歼-36的保密度相对来说没那么高。甚至于近期大火的视频拍摄于3月中旬,却现在才流传起来本就值得深思,在美国高举关税大棒的当下这是不是太巧了点?


  战区配图


  需要强调,首飞后换地方测试其实是常规操作。例如B-21轰炸机在加利福尼亚州帕姆代尔的诺斯罗普格鲁曼运营的空军42号工厂首飞后,就飞往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展开后续测试。


本文标题:不对称开启的减速板,成都军迷真幸福,美媒:歼-36低空飞掠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