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小学 6年级2班刘梦芫


  才子


  四大才子又称吴门四才子,是指明代时生活在苏州的四位才华横溢的文化人。一般认为是指对唐寅(即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四人的合称。


  唐伯虎诗风相当特别,据说他早年曾下苦工钻研过《昭明文选》,因此早年作品工整妍丽,很接近六朝的气息。泄题案以后的诗作,多描写自己的处境,写起来情真意挚,自然流畅,虽然在字句上推敲得不是很精炼,但可以感觉到唐寅信手拈来的才气。


   他的诗作有《百忍歌》、《上吴天官书》、《江南四季歌》、《桃花庵歌》、《一年歌》、《闲中歌》等。


  祝枝山代表作是《太湖诗卷》、《箜篌引》、《赤壁赋》等。他为人豪爽,性格开朗,其无拘无束的气度,表现在“狂草”中,虽偶有失笔,却写得舒展纵逸,气韵生动,是值得后人研习的一位书家。


  文征明


  文征明在书法史上以兼善诸体闻名,尤擅长行书和小楷, 王世贞在《艺苑言》上评论说:“ 待诏(文征明)以小楷名海内,其所沾沾者隶耳,独篆不轻为人下,然亦自入 能品。所书《千文》四体,楷法绝精工,有《黄庭》、《遗教》笔意,行体苍润,可称玉版《圣教》,隶亦妙得《受禅》三昧,篆书斤斤阳冰门风,而楷有小法,可宝也。


  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朝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才女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四位赫赫有名的才女,她们才华横溢、德才兼备、打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在封建社会中女子能取得如此成就是值得令许多人敬仰与钦佩的,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卓文君,西汉时期蜀郡临邛(今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人,其父卓王孙为蜀郡临邛的冶铁大亨。卓文君姿色娇美,通音律,善抚琴,她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是令人羡慕的,两人私奔定终身,相互携手,夫唱妇随,当垆卖酒,成为当时一段佳话。卓文君也是历史上有德有才的女子,对于司马相如后期婚姻的背叛,想纳小妾,她并非逆来顺受,而是写《白头吟》《诀别书》、《怨郎诗》以极高的文学素养来警醒丈夫使得他回心转意两人幸福美满的生活下去。对于卓文君,历史上对于她的评价是很高的。所著《白头吟》“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诗句流传至今。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陈留郡圉县(今河南省杞县)人,东汉末年女性文学家,文学家蔡邕之女。蔡文姬从小博学多才而又精通音律。初嫁于卫仲道,但是不久后卫仲道却与世长辞,自己也被婆家当成克死丈夫的煞星赶出家门,她被迫回到自己的娘家东汉末年,中原大乱诸侯割据,原本归降汉朝的南匈奴趁机叛乱,蔡文姬为匈奴左贤王所掳,生育两个孩子。曹操统一北方后,花费重金赎回,嫁给董祀。蔡文姬终其一生坎坷,其中的文学成就也为后人称赞,她创作了《悲愤诗》,《胡笳十八拍》广为流传。


  上官婉儿(664年—710年),复姓上官,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陕州)人,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上官婉儿因聪慧善文而得到武则天重用,成为武则天的左膀右臂,被封为“内舍人”,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称。神龙政变后,她被迫下台。唐中宗复辟,被封为昭容,权势更盛。韦皇后当权,李隆基为了重新夺回政权发动政变,最后被李隆基多杀。景云二年(711年),复封昭容,谥号惠文,葬于雍州咸阳县茂道乡洪渎原。上官婉儿受唐朝诗风影响,一生藏书无数,还设立修文馆,开展各种各样的文学活动,促进当时文化的进步。


  李清照(1084年-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西北)人,居济南,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从小出生于书香门第,良好的家庭条件为她的文学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她与赵明诚两人情投意合,嫁给赵明诚后,两人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书画金石毁于一旦,加之丈夫不久后去世,后半生惨惨戚戚,写下来许多忧愁的诗句。在绍兴二十五年,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现今存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李清照集》辑本。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四大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