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和反应的区别
反映与反应
来看一个例子。
那么既然马祖列岛的全部28个岛屿都是我国无可争议的领土,那么在我国的领土升起五星红旗那么就是非常合理的一件事。根据相关方面的消息,3月14日,有台地方钓鱼人发现马祖列岛的南引岛升起了一面五星红旗。目前还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人在这里竖起了五星红旗,笔者认为这有可能是马祖列岛本岛的爱国民众或者是祖国大陆的渔民在经过这里进行捕鱼时升起的。
在有台地方钓鱼人发现了此事之后,此人立即向台地方武装“台军”的主管部门以及台地方的准军事武装组织海巡署进行了反应。结果,通过此事我们再一次发现了台地方当局的无能无胆。根据目前已知的消息,台地方武装和海巡署两个部门之间不仅没有去处理此事,反而还是互相“踢起了皮球”,互相认为应该是对方的所谓“职责”范围,都不愿去面对此事,实在是令人觉得非常可笑!
参见2024年3月16日江西网友戎秃稻目沽《突发!马祖列岛南引岛被插上五星红旗,台军和海巡署“互踢皮球”》)
这里提到了反应。但用得不恰当,应为反映。
那么反映与反应到底有什么区别呢?该怎么用呢?
先来看反映。
反映,fǎn yìng,基础释义:1、反照,比喻把客观事物的本质表现出来:文学作品反映现实生活。2、把情况或意见等向上级报告:反映群众意见。3、哲学范畴。指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引起的感觉、知觉、表象,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思想的过程和结果。4、心理学范畴。指动物有机体接受和回答客观事物影响的机能。如动物能凭一定的声音、气味寻找食物等。
详细释义:
1、犹反照;反射。丁玲《韦护》第二章六:“天花板上被那红色的小沙灯反映出许多画着大圆形的黑影。”王西彦《风雪》五:“黄昏虽已来临,但因雪光的反映,窗外依然很明亮。”
2、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或显示出来。巴金《文学的作用》:“文学作品是作者对生活理解的反映。”魏巍《壮行集·春天漫笔》:“这次的讨论,牵涉很广。主要反映了两个问题。”
3、把情况或意见等向上级转达、报告。周恩来《关于武汉工作问题》:“尤其严重的是,下层群众的实际情形还不能反映到指导机关中来。”《花城》1981年第6期:“据省歌舞团群众反映,为了那卑劣的目的,他老婆连琴都不弹了。”
4、客观事物所引起的主观感受和看法。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模写(摄影、摹本),即反映,亦称之为映象。人的感觉、知觉、表象、观念、概念等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实践是反映的基础。艾青《<诗选>自序》:“诗人要忠于自己的感受。所谓感受就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反映例句:
1、这篇调查报告忠实地反映了农村目前存在的问题。
2、晚上的太阳,穿过了山峰,反映在水里面,好象水上生了一层铁锈似的!
3、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理想是反映美的心灵的眼睛。
4、文学是社会现象经过创造过程的反映:反过来,社会要受到文学的创造性的影响而塑造。
5、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然和思维过程。
6、大度反映了一个人的修养,一个国家的气质,一个民族的发展兴旺。
7、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8、大度不是退让,是谦逊,它能反映一个国家的气质。
9、语言是心灵和文化教养的反映。
10、婴儿的情绪,是认识世界的反映。
11、一个知已就好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部分。
12、理想是反映美的心灵的眼睛。理想即寻觅目标的思维。理想是世界的主宰。
13、我们的行动是唯一能够反映出我们精神面貌的镜子。
14、一叶知秋,一笑定情,一支红杏可以带出春天,一个细节可以反映全面。
15、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反映了一个人的品格。
16、同学们对新老师的教学反映良好。
17、农民们向县长反映村里的情况。
18、老师依据班委反映的情况,又亲自做了实际调查,才着手处理问题。
19、这份材料很典型,它客观地反映了当前的社会现实。
20、看来有人反映你昨天抄同桌作业,确是空穴来风。
再来看反应。
反应,fǎn yìng,基础释义:1、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对方射门太突然,守门员没有反应过来。2、打针或服药所引起的呕吐、发热、头痛、腹痛等症状。3、化学反应。4、原子核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变化:热核反应。5、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他的演说引起了不同的反应。
详细释义:
1、谓响应反叛。《后汉书·刘焉传》:“﹝赵韙﹞还共击璋(刘璋),蜀郡、广汉、犍为皆反应。”
2、事物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巴金《探索集·访问广岛》:“我和同行的人谈起,他们的反应并不强烈。”夏衍《走险记》二:“我无法形容那一瞬间的人们的反应。”《羊城晚报》1983.12.25:“上述几人的后排防守也好,重心低,反应快,移动迅速。”
3、犹反映,再现。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杂感这种文体……牠的特点是更直接的更迅速的反应社会上的日常事变。”
4、有机体受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的相应的活动。如含羞草的叶子因触动而闭合,变形虫遇不同物体而伸出或缩回假足,人服用某种药物而引起的身体不适,这些都是刺激所引起的反应。相声《麻醉新篇》:“不是医院可怕,是我有个毛病,很多药我吃了有反应。”
物质受作用而引起变化的现象和过程。如:化学反应;热核反应。
反应例句:
1、大地震发生前夕,某些动物往往有异常的反应。
2、快乐的秘诀是:让兴趣尽可能地扩张,对人对物的反应尽可能出自善意而不是恶意的兴趣。
3、成功的关键在于我们对失败的反应。
4、控制住不要让自己为自己作出辨证的第一反应。
5、凡事第一反应“找方法,不找借口”。
6、没有悟性的创业者,反应就不够灵敏,很难把自己的公司办得火起来。
7、人性本身导致了跌市的恐慌和升市的贪婪。反应过度的恐慌,正是人性使然。
8、凡事第一反应:找方法,而不是找借口。
9、我吃了这种新药没有不良反应。
10、男人心虚的反应常有两种,献殷勤和耍无赖!
11、小伟反应机敏,地震发生时,他第一个冲出了教室。
12、老师让我们观察酸碱中和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13、我昨晚没睡好,头昏昏沉沉的,反应迟钝了许多。
14、这两种化学药品一相遇,剧烈的反应立竿见影。
15、这件事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应。
16、警察要对社会上的刑事案件做出快速反应。
17、早在五十年代,我国科学家就掌握了热核反应技术。
18、地震发生前夕,某些动物往往会有异常的反应。
19、一名战地指挥员,最可怕的是反应迟钝,抓不住战机。
20、老师十分平易近人,有问题直接向他反应即可。
21、尽管如此,非洲人的强烈反应恐怕不是空穴来风。
反映与反应的区别
“反映”和“反应”的区别:“反应”多是被动的,一般不能带宾语,常见用法是有机体受到刺激后引发的活动和物理、化学变化的过程。而“反映”多是主动的,可以带宾语。常见的用法是:比喻把客观事物的面貌或实质表现出来或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常构成“反映情况”、“反映问题”、“群众的反映”等。
“反映”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指物质固有的特性。即一事物和其他事物发生相互作用时,以自身的变化再现他物某些特点。通常指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使人以观念的形式对客体及其规律和特性模写 、复制和再现。这是物质一般反映特性的最高级、最复杂的表现形式。
“反应”是因为事件所引发的回应,例如:化学反应;光学反应;反射反应;连锁反应;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核裂变、核聚变等等。
区别:
1、“反应”多是被动的,而“反映”多是主动的。
2、“反应”一般不能带宾语,“反映”可以带宾语。
3、“反应”的常见用法是:有机体受到刺激后引发的活动和物理、化学变化的过程。
4、“反映”常见的用法是:比喻把客观事物的面貌或实质表现出来或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反映”常构成“反映情况”、“反映问题”、“群众的反映”等。
例句:
1、地震前,有的动物有异常反应。
2、守门员还没反应过来,球已经飞入网底。
3、他的发言在会议上引起强烈反应。
4、这篇小说反映了中国农村的新变化。
5、这个事件反映出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一种新的思潮。
反映和反应的区别
2000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反应,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的相应的活动。”“反映,指有机体接受和回答客观事物影响的活动过程。”
实际上,这两个词语的差别还是挺大的,“反映”的意义比较单一,而“反应”的用法多样:
1、物理、化学、病理、生理变化只能用“反应”;如核反应、热核反应、聚变反应、神经系统急性中毒反应、
2、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的相应的活动。感官、思想、心理、行动等活动只能用“反应”,如反应慢、受到触动而引起某种反应。借湿热(温度)和化学的刺激,引起局部和全身反应、引起爱憎的反应。
3、把客观事物的表象或实质表现出来只能用“反映”,这里,反映并不强调有机体的应对行为。如:反映现实生活。机关团体等自办的小型的、能及时反映情况的报纸或墙报。误差的大小反映了实验、观察、测量和近似计算等所得结果的精确程度。调查得来的或群众直接反映得来的材料。镜中、水面等反映出来的物体的形象。
总起来看,反映强调的是客观的观照,反映的东西不一定引起别人的“反应”;而“反应”强调的是对刺激的反应。
反映还是反应
反映和反应的区别为两者意思不同、两者适用范围大小不同、两者用法不同。两者意思不同:“反映”是指光的反射、反照;比喻从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反映”常构成“反映情况”、“反映问题”、“群众的反映”等;“反应”是指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引申为对一事情的发生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比如,“他还没反应过来”。
两者适用范围大小不同:“反映”适用于客观事物,可以用于主体和客体之间;“反应”适用于主体对客体的刺激而产生的行为和意见,可以用于主体和客体之间。
两者用法不同:“反映”可以用于书面语,也可以用于口语;“反应”多用于口语。
首先,反映是指通过观察或感知客观事物,产生的内心体验或意识活动。例如,当我们看到一朵美丽的花时,我们的大脑会自然地产生一种欣赏、喜欢的反应。而反应则是针对外部刺激所做出的具体行动或回应。例如,当有人说话挑衅我们时,我们可能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回应对方。
其次,反映和反应的适用范围也有所不同。反应比较宽泛,可以用于描述主观体验和思维活动,例如“她的反应让我感到惊讶”;反应则更具体,通常涉及特定情境下的具体行动或回应,例如“当他喊叫时,我选择了忽略他的反应”。
最后,使用反映和反应也需要考虑语境和上下文。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反映”和“反应”可能并不准确,因为它们强调的是主观体验和思维过程,而非外部刺激或情境本身。因此,在表达含义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组合。
“反应”和“反映”的使用频率很高,是 一对经常被人混淆误用的词语。有必要对其 认真辨析,以求准确用词。看例句:
“央行行长周小川9日表示,人民币走势反 应了市场供求状况,这是一^件好事。”
“反应” 一指化学变化,二指机体对外界环境的改变或刺激而产生的对应变化。“反映”一指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 门,二指反照,比喻把客观事物的本质表现出来。
“反应”与“反映”的词义不同,词性也不同。前者是名词,表状态;后者是动 词,表动作。人民币升值贬值是一个表面的现象,它的走势必然有其本质原因。所以例句应该改为:“人民币走势反映了市场供求状况。”
反应强调的只是普通的一个动作,如发生了一种反应、反应了两小时、反应物(发生反应的物种)、反应过激、应激反应等等,一般都是作为不及物动词,名词或者形容词来用的,一般不带宾语。
反映的关键,关键在“映”字上,映射出什么东西,强调由于先前的一件事物的干扰或刺激,而体现出什么东西。如向领导反映问题,小事反映出一个人的品质。反映是及物动词后面可以带宾语。
下面这则新闻标题可以很好地帮助大家 理解“反应”与“反映”的区别:“贵州154 个监测中心药品不良反应立即反映”。
小结:
反应和反映用法区别:1、范围不同。“反应”的范围没有“反映”大。2、指意不同。“反映”是指光的反射、反照。比喻从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反映”常构成“反映情况”、“反映问题”、“群众的反映”等;“反应”是指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引申为对一事情的发生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
2024年3月18日于郑斋
本文标题:反映和反应的区别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