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绣、杭绣、汴绣、汉绣等不是四大名绣


  刺绣是我国民间的传统手艺,我国不同地区的刺绣风格都有很大不同,人们将粤绣、苏绣、湘绣、蜀绣这四种刺绣称为四大名绣,除它们外的京绣、杭绣、汴绣、汉绣等地方名绣都不属于四大名绣。


  京绣,北京市房山区、河北省定兴县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京绣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辽时兴旺,在燕京曾设有绣院。元朝定都北京后,随着封建王朝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宫廷为了更好地为其服务,集中中国各地优秀工匠进京,使这技艺进一步提高。明代以后,宫廷绣的针法、技艺、用工、用料、纹样图式等特点更加鲜明,刺绣人员日趋扩大。到了清代,宫中特设“绣花局”。在此期间,宫绣融合了中国各种优秀绣工技法,将自身特点发扬光大,成为独树一帜的代表绣种。特别光绪年间更是名扬海内外,以用料讲究、格调风雅著称。京绣在色彩上的特点是绣线配色鲜艳,其色彩与瓷器中的粉彩、珐琅色相近。讲到平、细、匀、光,和苏绣比起来,京绣甚至要超过苏绣。


  杭绣,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至南宋为极盛时期。


  当时的刺绣,一为“宫廷绣”,一为“民间绣”,前者专为皇室内苑绣各种服饰,后者刺绣官服、被面、屏风、壁挂等。直至清末民初,杭绣仍盛行而不衰,城内后市衔、粥教坊、天水桥一带有刺绣作坊近20处,擅长刺绣的手艺人多达二、三百人。杭绣评为杭州市第一批及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汴绣也称“宋绣”,是流行于河南开封一带的传统刺绣艺术,因产生于北宋的都城汴京开封而得名。开封汴绣,隶属于开封汴绣厂。2021年2月20日,河南省商务厅办公室公布第七批河南老字号名单,认定为第七批河南老字号。


  简介:汴绣,也称“宋绣”,是流行于河南开封一带的传统刺绣艺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起源:起源于宋代的开封,是当时手工业中的一个重要行业。


  特点:长于绣制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等传统题材,同时也精于摹绣名画。


  工艺:针法严谨工致,技艺精巧细腻,色彩古朴典雅。


  传承:新中国建立后,几代汴绣艺人努力发掘整理宋代刺绣技艺,并借鉴苏绣、湘绣等其他绣种的长处,总结出36种汴绣针法。


  汉秀”是万达集团与弗兰克·德贡娱乐集团合作,倾力联袂打造的世界顶级舞台秀,已于2014年12月20日于武汉中央文化区开幕。“汉”取意汉族、楚汉、武汉文化精粹之意,“秀”从英文“Show”音译而来,指现场演出。“汉秀”以中西合并的方式,对娱乐文化作了最新的演绎,既传承了中国楚汉文化的精髓,又借助全球流行的秀文化为演出形式。汉秀揉合了音乐、舞蹈、杂技、高空跳水、特技动作等多种表演形式,整个剧场通过声光电的运用,辅以量身定制的拥有可移动座椅的舞台建筑,形成了非常戏剧性的科技呈现。


  刺绣介绍


  刺绣是一种利用针、线在织物上面修出各种装饰图案的工作,它可以分为丝线刺绣、羽毛刺绣两个种类,有满地绣、网绣、错针绣、铺绒、戳纱、挑花等复杂的技法,可以应用于服饰、床上用品、台布等物的制作。


    四大名绣介绍


  四大名绣是中国刺绣最为突出的四个代表,其中苏绣以精细素雅闻名,湘绣集苏绣和其他刺绣所长而成,粤绣有构图饱满、装饰性强的特点,蜀绣针法繁杂,多以软缎、彩丝绣成。


本文标题:四大名绣是哪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