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伦和李白的故事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汪伦是唐代黟县的一位豪士,曾任泾县县令,卸任后由于留恋桃花潭,特将其家由黟县迁往泾县。他生性豪爽,喜欢结交名士。唐天宝年间,汪伦听说大诗人李白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阳家。当时,李白在诗坛上名声远扬,汪伦非常仰慕,希望有机会一睹诗仙的风采。
可是,泾州名不见经传,自己也是个无名小辈,怎么才能请到大诗人李白呢?这点事情难不倒汪伦,他眉头一皱,便计上心来。他挥毫写书邀请李白到家中做客。书信上说:“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
李白素好饮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其生活的真实写照。从汪伦的书信中闻有如此美景与佳酿,自然喜出望外,于是便欣然应邀,迫不及待地赶到了,一见到汪伦,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
汪伦微笑着告诉他说:“桃花是我们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圆十里,并没有桃花。万家呢,是我们这酒店店主的姓,并不是说有一万家酒店。”李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连说:“佩服!佩服!”
李白听后大笑不止,并不以为被愚弄,反而被汪伦的盛情所感动,适逢春风桃李花开日,群山无处不飞红,加之潭水深碧,清澈晶莹,翠峦倒映,在这里,李白每天饮美酒,吃佳肴,听歌咏,与高朋胜友高谈阔论,一天数宴,常相聚会,往往欢娱达旦。这正是李白喜欢的生活。因此,他对这里的主人不禁产生出相见恨晚的情怀。他曾写过《过汪氏别业二首》,在诗中把他汪伦作为窦子明、浮丘公一样的神仙来加以赞赏。
汪伦留李白连住数日,别时送名马八匹、官锦十缎。李白在东园古渡乘舟欲往万村,登旱路去庐山,汪伦在古岸阁上设宴为李白饯行,并拍手踏脚,歌唱民间的《踏歌》相送,并又挑来两坛酒赠于李白。李白深深感激汪伦的盛意,作《赠汪伦》诗一首: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因情真意切且朗朗上口而传诵千年,成了歌颂友谊的经典之作,被后人经常所引用。汪伦亦因李白之诗句而扬名天下,名垂青史。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后人爱用李白的话评价李白的诗,是很有见地的。诚然,李白即兴赋诗,出口成章,显得毫不费力。他感情奔放,直抒胸臆,天真自然,全无矫饰,有一种不期然而然之妙.“看似寻常最奇崛”,正所谓炫烂之极,归于平淡。《赠汪伦》正体现了李白的这种自然高妙之诗风。
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不及:不如。
[译诗、诗意]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启程,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踏歌声。桃花潭水纵然有一千尺那么深,也深不过汪伦送别我的一片真情。
本文标题:汪伦和李白的故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