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所以叫重阳,也叫重九。


  中文名:重阳节


  别名:重阳、重九、[1]登高节、菊花节、茱萸节、老人节(敬老节)、晒秋节、“踏秋”


  节日活动


  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


  相关饮食


  重阳糕、菊花酒、螃蟹


  农历日期:农历九月初九


    重阳节始于西汉,已有2200多年历史,源自天象崇拜,从上古时代季秋丰收祭祀演变而来。汉朝时重阳节习俗从宫中流传到民间;三国时,开始把重阳当作一个节日;到了唐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为节日;宋元明清时,宫廷、民间会举行各种活动庆祝重阳节。1989年,中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人节”“敬老节”;2006年,重阳节入选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2012年,将重阳节作为老年节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总则中进一步明确,并于2013年7月1日实施。


本文标题:重阳节是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