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辉:你们冤死我得了!
文丨李月亮
每晚八点四十 陪你看世事
昨天忽然刷到一条热搜:
“董宇辉首获人民文学奖”。
我当下心里一惊,又一沉。
心里涌出三个字——他凭啥?
但是点进去一看。
咦,不对……这事还得细琢磨。
01
李月亮 ?
简单给大家科普下。
人民文学奖,是一个文学界的重要奖项。
《人民文学》是新中国第一份国家级文学杂志。
当年创刊时,毛主席题词,郭沫若写刊名,茅盾做主编。
可谓风光无限。
之后七十多年,它都是文学爱好者(比如我)心中,相当重要的文学阵地。
也是因此,它评选出的“人民文学奖”,也自带权威光环。
是很多人心中权威、庄重的存在。
以前获奖的作家,也的确都是佳作傍身的实力派——
魏巍,王蒙,陈忠实,王安忆,莫言,周国平……
只是这几年自媒体兴起,看杂志的人少了。
大家可能都没太关注这个奖了。
很突然地,就传出董宇辉拿了人民文学奖。
于是很多人都跟我一样懵了。
心想这不疯了吗?
董宇辉有啥文学作品?
凭啥让他拿这么高的奖?
然后网上各种嘲讽就扑面而来。
嘲讽董宇辉没文化。
嘲讽人民文学没节操。
嘲讽文学彻底完蛋了。
我刚开始的想法也和大伙差不多。
不过作为一个求真务实的老媒体人,我下意识地点开新闻看了看。
这一看,解惑了。
原来董宇辉获的是“人民文学奖传播贡献奖”。
一般来说,人民文学奖评的都是长篇小说奖、短篇小说奖、诗歌奖、散文奖,类似这种。
“传播贡献奖”,往年没有,是今年新设立的。
大概率是专门为董宇辉量身定做的一个奖。
为了请来一尊佛,专门修了一座庙。
这,合适吗?
我仔细想了想,越想越觉得很合适。
因为文学需要传播贡献奖。
董宇辉拿这个奖也当之无愧。
02
李月亮 ?
我们展开来说。
第一,文学需要一个“传播贡献奖”。
众所周知,新媒体兴起后,传统媒体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我自己十几年前是在报纸杂志上写专栏的。
之所以改写公众号,就是因为纸媒越来越不景气,一家接一家地倒闭。
行业寒冬,几乎没有哪家日子是好过的。
纯文学杂志,就更是日益被边缘化。
包括大名鼎鼎的《人民文学》。
因为这个时代,人们更喜欢短平快的即时满足。
而纯文学往往叙事复杂,思想深刻,需要沉下心来慢慢读,细细品。
当人们习惯了随手刷娱乐视频,自然就不再想读几万字的文学作品了。
这是正常人性。
但是。
文学被束之高阁,也实在可惜。
因为它是人类的精神宝藏。
它的美和厚重。
它对人精神的滋养,对人思维的拓展。
都是碎片化的短视频,完全无法企及、无法替代的。
我是个老文学青年。
从小读文学书刊。
高中开始发表文学作品。
大学是校文学社社长。
工作后还写了好多年小说。
我的床头常年堆着各种文学期刊——
《人民文学》《收获》《小说月报》《十月》……
所以我深知文学的妙处。
它是一座宏达的精神堡垒,里面有无尽的智慧和趣味。
而如今,这神奇堡垒跟大多数现代人失联了。
像一坛坛藏在深巷里的美酒,无人问津。
社会急需优秀的传播者,把这美酒搬到众人面前。
让人们看到它的价值,享用它的美妙。
所以《人民文学》这次设立一个“传播贡献奖”,合情合理。
也别说啥“文学应该是严肃的神圣的,不应该向流量低头”。
错。
文学是需要流量的。
文学就是要靠流量传播才有生命力。
流量不会玷污文学。
正相反,流量是文学的生命源泉。
没流量、没人看,文学怎么走下去?
搞文学的人怎么活下去?
咱都别站着说话不腰疼。
文学已经这么艰难了。
要是再傲慢地端坐神坛。
再为了所谓的“神圣性”守贞。
再不放下身段去融入大众的柴米油盐。
它就死啦。
03
李月亮 ?
然后再说第二点——
“传播贡献奖”发给董宇辉,合适吗?
那显然是实至名归。
2023年,大名鼎鼎的《人民文学》全年订阅量只有4万套。
很多还是机关单位内部订阅的。
相比高峰期的百万用户,属实是斩到脚踝了。
而2024年,《人民文学》跟董宇辉合作了一场直播。
4小时就卖了8万多套,成交额高达1785万元。
是之前全年销量的两倍。
董宇辉实实在在地给《人民文学》续了命。
也把一本优质文学杂志,带到了大众面前。
当然,他也不只推《人民文学》。
他还推《收获》杂志,一场直播卖了7万多套,销售额也是一千多万。
推《额尔古纳河右岸》,前前后后卖了几百万本,给作者迟子建“准备了一笔丰厚的养老钱”。
还有《活着》《人生海海》《平凡的世界》……
常常是谈笑间,几万本几十万本一扫而空。
董宇辉和余华
正如这次人民文学奖的颁奖词所说:
“他将文学一次次推向读者,唤起了无数热爱文学的人的内心热望。”
我也确实看很多人在说,因为董宇辉,自己开始看书了。
董宇辉确实做到了他本人、杂志社、读书人,三方获益。
这么优秀的销冠,拿个传播贡献奖有何不妥嘞?
这要是还挨骂,我都替他觉得冤。
04
李月亮 ?
你要说董宇辉不配拿这个奖。
那我说句老实话——
这个奖,也未必是董宇辉本人想拿的。
他的领奖词说得挺好——
获此殊荣,我深感惭愧。
荣誉应该属于“每一个用文字照亮时代的作家,和每一个用热爱滋养文学的读者”。
话说得谦逊得体。
但颁奖典礼时,他本人其实并没到场。
只是提前录了一段视频,现场播放。
倒也不是他耍大牌。
他现在太红了也太忙了。
可能确实诸事压身,无法抽出时间来领这个奖。
可以理解。
不过,一个扎心的真相是——
当一个人说“我太忙了,不能去参加你的事”。
那通常就说明,“你的事没有我的其他事重要”。
更直白点说,就是“你对我没那么重要”。
所以明白人都看得出来——
这次董宇辉拿人民文学奖。
不是董宇辉需要这个奖。
而是《人民文学》需要董宇辉的流量。
对文学爱好者来说,这真挺扎心的。
堂堂《人民文学》啊。
但这也就是现实啊。
自媒体时代,市场有时就是会青睐平民偶像,而不是高冷的老牌权威媒体。
仔细想想,这其实也没啥不好。
大众的选择,自有他们的理由。
甚至《人民文学》的所谓“妥协”,也没什么不好。
一本杂志也好,一个人也好,总要尊重现实的生存法则。
如果时间倒回50年。
高高在上的《人民文学》自然不会专门给董宇辉设个奖。
而今天局面巨变,文学杂志生存维艰。
要么门庭冷落,日渐枯萎下去。
要么 “屈尊”到董宇辉面前,搞点流量活下去。
选择后者,我觉得不丢人。
人家也是体面地为文学找出路。
又不是让主编来跳脱衣舞。
所以也请局外嘲讽者,多给点包容和善意。
少一些偏见。
少一些苛责。
少一些自以为是的论断。
非要论断的话,看清事实再说话。
如果一个媒体,或者一个人,富得流油了还唯利是图。
那自然该骂。
但他要是快活不下去了,不得不放下身段去谋生。
这真没啥可讽刺的。
反正我是觉得,为了自救向“带货网红”示好,并不蒙羞。
养一大家人吃不上饭才蒙羞。
憋在家里孤芳自赏最后活活饿死才蒙羞。
其实人间事,本应如此。
五谷丰登时,就过五谷丰登的日子。
颗粒无收时,就想颗粒无收的办法。
应时而变,顺势而为,与时俱进。
别家里都颗粒无收了,还端着五谷丰登的架子。
还放不下早就没了的面子。
还看不起以前的穷亲戚。
那才可悲可笑。
一个行业如此,一本杂志如此,一个人亦然。
如果你也认同,还请点亮【赞】+【在看】。
──── 全文完 ────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李月亮。高人气作家,新女性主义者,扎实写字的手艺人。以理性和智慧陪万千读者成长。新书《活得清醒》当当网热卖中。微信公众号:李月亮。
#董宇辉#
本文标题:董宇辉:你们冤死我得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