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物品清点时机
手术物品清点,这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旨在防止手术物品遗留,从而保障每一位手术患者的安危。每一次手术,无论大小,都是对我们专业技能和责任心的考验。
1.这项工作不仅限于大型医院的手术室,在各种不同的医疗环境中都同样重要,比如门诊手术室、日间手术室等实施创伤性诊疗的地方。无论是哪里,只要涉及手术,就必须严格执行清点流程。
2.清点内容涵盖了手术包中的所有器械、敷料及其他容易遗留在患者体内的物品。每一次清点都需要确认物品的完整性,并准确记录在“手术器械敷料清点单”上,最后由负责清点的人员签名确认。
3.清点时机非常重要,通常分为四个主要阶段: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关闭体腔后以及缝合皮肤后。此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术中需要交接班或是手术涉及多个部位时,也需要增加额外的清点步骤。
4.清点原则是确保手术安全的基础。首先,必须坚持双人逐项清点的原则,通常是由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合作完成;如果没有器械护士,则由巡回护士与手术医生共同完成。其次,在清点过程中,双方要同步唱点,大声说出物品的名称和数量,以提高注意力和准确性。同时,每次清点后都要立即记录在清点单上,确保信息的即时性和准确性。对于首次清点和术中追加的无菌物品,必须即刻进行清点和检查,以保证其质量和安全性。此外,还应注意保持物品的无菌状态,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并及时沟通反馈问题,妥善保管已清点的物品。
5. 敷料的清点同样不可忽视。手术中使用的敷料应带有显影标记,以便于识别。在清点纱布、纱条、纱垫时,不仅要检查数量,还要确认它们的完整性和显影标记的存在。除非特殊情况,否则不应切割或改变敷料的原始规格。对于需要填入体腔或深部组织的带子敷料,带子部分应暴露在外。如果手术结束时需要带离手术室的治疗性敷料,必须由主刀医生、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同确认其名称和数量,并详细记录在病历中。
总的来说,手术物品清点不仅是对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更是对患者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掉以轻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手术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万无一失,为患者的安全保驾护航。
本文标题:手术物品清点时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