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杉均属于裸子植物、松柏纲。


   为什么是裸子植物呢?因为它们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全是裸露在外的。


  比如松树的松果,松果算是果实,但却没有果皮,里面的松籽就是裸着的。


  裸子植物是不开花的,它们只有雄球果、雌球果,里面分别蕴含着花粉和卵子,雌球果受了精就可以结种子。球果的外形都是松果(松塔)那样的。


  雪松


  白皮松


    柏树,具体是什么柏我也分不清楚。


   那么,松、柏、杉怎么区别呢?


   一般情况可以看叶子:


   松:针叶挺蓬松,所以它叫松。比如:雪松、黄山松、马尾松等。


   柏:叶子细条形,但是细看的话,其实这细条叶是由许多鳞片状小叶所组成。常见的柏有柏树(侧柏)、龙柏、罗汉柏等。


   杉:常为羽状复叶,“彡”(shān)就代表羽状复叶,所以此种裸子植物就叫“杉”,可见汉字真是挺传神的。经典的杉有水杉、巨杉、红杉、云杉等。


  柏(侧柏)。


   水杉


    在中华文化里,松柏的地位非常高。


   比如“岁寒三友”就是:松、竹、梅。


   《史记·龟策列传》云:“松柏为百木之长。”


  《论语》之中孔子说:“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而《晋书》则记载:“顾悦之字君叔,少有义行。与简文(东晋第八代皇帝司马昱)同年,而发早白。帝问其故。对曰:‘松柏之姿,经霜犹茂。蒲柳常质,望秋先零。’ 简文悦其对。”~这里就是用松柏之长青,对比蒲柳(香蒲、垂柳)之秋零。


   《礼纬含文嘉》(汉代一本注解礼经的书)云:“天子(陵园)树松。诸侯柏。大夫栾。士槐。庶人杨。”~这就是说,在那个封建等级社会,人活着分三六九等,人死了在坟头种什么树也是有规矩的,天子坟头种松树(因为松树是百树之长),诸侯坟头种柏树,大夫(政府官员)坟头种栾树,士(文武之士,四民之首)的坟头种槐树,你我庶民种杨树。


   杜甫《蜀相》诗云:“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成都)外柏森森。”~诸葛孔明的祠堂,柏木森森,这个和古代的礼制是相符的,诸葛丞相爵封武乡侯,所以其陵园和柏木相称。


   柏树: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le:PlatycladusOrientalis2.jpg


   那么杉的地位怎么样呢?


   文化地位要低一点,但这是有原因的。杉木由于偏爱温暖潮湿的气候,在中国古代主要分布于江南,比较远离文化中心——中原。所以,在古代经典中,比较少提到杉木。


本文标题:杉树和松树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