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字大明咒怎么念
在中国,从唐代开始,广为民间信仰的四臂观音、六臂观音,也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四臂观音的本咒,我们晓得就是“嗡嘛呢叭咪吽”。大家所熟知《济公传》里面的济公和尚,一辈子都是念这个咒。小说传记上描写济公每一遇到妖魔鬼怪,便脑后一拍,念一句“嗡嘛呢叭咪吽”,赫赫光便出现了,降魔伏怪,无往不利。
讲一个几十年来我经常告诉学佛朋友的真实故事,说明修学一切佛法的基本所在。故事发生于西康到西藏边境,一个荒芜偏僻、人迹罕至的地方,那里住着一个老太太,丈夫儿子都过世了,独居一间简陋的小茅蓬,没得米面可吃,只以糌粑为食。糌粑是西藏一带的一种青果植物,形像橄榄,吃不习惯很难下口。这位老太太由于自己一生不幸的际遇,觉得自己罪孽深重。有人教她时常忏悔,平时多念念观世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结果她将“嗡嘛呢叭咪吽”的咒音,念成“嗡嘛呢叭咪牛”,一字之差,虔诚专一持诵了三十几年。
有一天,一位西藏喇嘛经过此地,要往四川去。这个路过的喇嘛,是个相当有成就的修行人,当他于荒山雪地之中,老远看到一间其貌不扬的小茅蓬,四周大放光明。不得了,他想此次自己一路行来,经过那么多地方,没有看到一个真修行的,看样子这茅蓬中必定住着得了道的高人。于是便临时转向,不辞偏离原来路线,下山去找这个茅蓬,想参访它的主人。
等到来到茅蓬,一见这个老太婆,看来不是得道之相,只是平淡无奇的一个普通人而已,心里非常纳闷,便问:“老太太,你在这里多久了?”老太婆回说:“很久了。请问师父您从哪里来啊?”喇嘛回说西藏,老太婆一听赶快跪下来拜。康藏一带人对出家人非常恭敬,尤其妇女们更有将头发散铺地上供养高僧踏过,以为尊重赞叹的习惯。
这个喇嘛又问:“你一个人孤零零在此,很可怜啊!”老太婆说:“不会不会,我自己在此学佛修行,很好。”喇嘛便问:“那你修什么呢?”老太婆说:“我只是念一句‘嗡嘛呢叭咪牛’而已。”这个喇嘛一听,哎呀一声说:“老太太,你什么都对,就错念了一个字。”于是便当场纠正了她的发音,由“牛”改为“吽”。老太婆这一下听了,心中不免十分懊悔,说:“哎!我三十年的功夫白修了,还好现在遇着您告诉了我,不然岂不一路错到底吗?”于是她便如法改念,重新起修。
喇嘛坐了一下,便告辞上路,继续未完的行程。又上了山路,走了一段时间,回头再看茅蓬所在,竟不见先前的赫赫光明,很感惊讶,一想:“是我错了,我害了她。”赶紧再掉头回到茅蓬,告诉老太婆说:“我刚才教你念嗡叭呢叭咪‘吽’是玩笑话。”老太婆说:“哎,师父为何要骗我呢?”喇嘛说:“我只是试试你诚不诚心而已,而你真的毫不怀疑,照我的话做,非常可贵。其实你原先所念的咒音全对,一点不差,以后就照原先的念好了。”老太婆听了,心中豁然开朗,十分高兴,赶快跪下来拜,说:“还好,谢天谢地,我三十年的功夫不是白做了。”如此便再嗡嘛呢叭咪“牛”,继续“牛”下去了。
喇嘛重新回到山上,再一次望向茅蓬来处,先前的赫赫光明,依旧灿然升发,映澈一片晶光闪闪的荒山雪地。这个六字大明咒的故事,意义太深长了,其道理显而易见,学佛贵在真信与诚敬,一切唯心所造。如果有人修法,一时不察,有所缺失,只要你一心诚恳,专一不疑,决定不会白修的,必有大功德在。反之,平常恍恍惚惚,有一搭没一搭的,边念佛,边求佛,供了三根香蕉,还要带回去给儿子孙子吃,就想能够阖家平安,健康长寿;刚烧了十几块钱的纸,就想发大财,中奖券。然后还怀疑佛菩萨的法力是否灵光?是否会帮助我?见着感应时,更又埋怨菩萨偏心;为何别人有,我就没有!?抱着这样的方式与心态去学佛,当然很难有所成就的。
《观音菩萨与观音法门》
念诵的方法,正式修持是一口气、一口气念,心气合一的念。有许多人把它当成练气功,这也不错呀!至少越念咒、越修行,你的身体精神越来越好。千万不要在喉咙这里乱叫、干叫,把喉咙叫哑了。懂得一口气、一口气念,一句连一句,一口气中间不要呼吸,实际上你舌头、嘴唇在动,舌头在发音,无形中身体内部也在呼吸。要知道只要活着的人,不仅鼻子在呼吸,全身毛孔都在呼吸,不过鼻子的呼吸最明显而已。所以你念“嗡嘛呢呗咪吽”六字真言的时候,一句接一句,一口气中间不要呼吸,念到这一口气接不上来了,连小腹都瘪进去,到最后让它松下来,嘴巴闭着不要刻意吸气,它自然在吸气。就这样念,你就静下来了,这个时候心里头一点杂想妄念都没有,至少很少。为什么很少?因为连呼吸都来不及,没有时间乱想了,快要断气了,哪有时间想呀!所以这是最好的修行法门。
你这个时候没有杂念,呼吸充满了,再开始念,又是一口气这样慢慢再来。“嗡嘛呢呗咪吽”,可能念三句、十句就没有气了,或者有人念二十句才没有气,慢慢越来越增强。晓得一口气、一口气地念,尤其身体不好的人特别注意啊,你不一定跟到那么长,中间短一点,你就休息。懂得这个原理,慢慢这样念下去。我们念的时候都摄六根,眼睛开闭没有关系,但是眼神要收回来,收回到自己内在,乃至收回到后脑,收回到与虚空合一。念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呗咪吽”,头要正,不要低下来,耳朵不要听外面,回过来听自己身体内部的声音、听自己念诵的声音。(师领众念诵约八分钟后,说:“静下”)就是这样,此心不动,越定久越好。如果念头动了,就默念“嗡嘛呢呗咪吽”,继续这样的念。当咒语念到一口气停了,这个时候杂念妄想没有,心如止水的境界如果有,越定久越好,自性清净的境相,就是清净的现量境相有少分的现前,这样很好。
《南怀瑾老师准提法开示》
本文标题:六字大明咒怎么念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