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武汉大学的知名富豪,很多人首先会想到陈东升和雷军。前者在2021年又慷慨解囊,向母校捐赠了10亿元,雷军也曾向学校捐过1亿元。他们分别毕业于经济学和计算机专业。

  毫无疑问,这两个院系培养出的富豪数量最多。在几年前公布的一份榜单中,武大校友上榜人数位居全国第十,其中这两个专业占据前列。

  不过,除了这两大“富豪摇篮”,武大的化学系也悄然走出了不少财富人物。其中有两位身家超过200亿元,还有两位创办了上市公司,个人财富同样达到数亿规模。

  化学专业并不为普通人所熟知,但许多富豪的本科或硕士阶段都曾在这里求学,甚至还有夫妻二人皆毕业于武大化学系的案例。

  一、化学系伉俪,财富高峰超650亿元

  在去年8月武大迎来130周年校庆前夕,武汉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收到了一笔5000万港元的捐款,来自一对化学系校友夫妇。

  他们就是罗秋平与潘东。

  或许很多人对名字感到陌生,但他们创立的“蓝月亮”品牌几乎家喻户晓,洗手液、洗衣液等产品早已深入人心。

  罗秋平,湖北荆门人,1963年出生,1980至1984年就读于武大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毕业后进入中科院广州化学所攻读硕博连读,但读完硕士便选择创业。他成立了“道明化学研究所”,并开发出清洗油烟机的清洁剂。1992年,他在此基础上创办蓝月亮,2000年率先推出抑菌洗手液,从此声名大噪。

武汉大学走出4位广东富豪,2个荆门人百亿,1人执掌茅台

  潘东同样是湖北人,1965年出生,15岁时考入武大化学系,与罗秋平同届。毕业后,她留在广州华南师大化学学院任教,并继续在武大获得有机化学硕士学位。

  直到1997年,潘东才正式加入蓝月亮,担任首席技术官,并在之后的研发和公司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此后她更出任董事长,而罗秋平则任总裁。

武汉大学走出4位广东富豪,2个荆门人百亿,1人执掌茅台

  在两人携手下,蓝月亮不断推出新产品,特别是洗衣液,连续十余年在国内市占率第一。2020年12月,公司成功在港交所上市,市值一度突破千亿港元。2021年,两人财富曾达到650亿元。但随着股价下跌,他们如今的身家降至245亿元。

  二、硕士校友,锂电行业巨头

  另一位来自化学系的杰出人物,是身家超过600亿元的刘金成。

  刘金成,1964年出生,同样来自湖北荆门,本科就读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化学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武汉的国营952厂工作。因厂里与武大长期合作,他经常接触到武大化学系。

武汉大学走出4位广东富豪,2个荆门人百亿,1人执掌茅台

  1990年,他抓住单独招生的机会,考入武大化学系硕士研究生,师从我国锂电专家杨汉西教授。

  硕士毕业后,他第一次创业成立“武大本原化学电源有限公司”,但最终失败。1999年,他加入德赛集团,两年后升任副总经理。2001年,他再次出发,创立晋达电子,即后来的亿纬锂能。

武汉大学走出4位广东富豪,2个荆门人百亿,1人执掌茅台

  起初主要为小灵通、手机配套电池,逐渐扩展到电表和动力电池领域。2009年,亿纬锂能成为创业板首批上市公司。随着新能源风口到来,公司股价大幅上涨,刘金成的财富在2021年高达695亿元。如今虽有回落,但仍有605亿元。

武汉大学走出4位广东富豪,2个荆门人百亿,1人执掌茅台

  他还曾捐赠1000万元,在母校修建“查全性电化学楼”,以此向恩师致敬。

  三、两位上市公司创始人及茅台董事长

  化学系还有两位创业者,虽未进入富豪榜,但各自创办的企业也登陆了资本市场。

  邓冠华,湖南郴州人,1988年毕业于武大化学系,后留校任教,并担任过化工化学研究所所长。1996年南下广州,与人合办阳普医疗。2009年,阳普医疗在创业板上市,市值一度过百亿,他个人财富超过10亿元,如今仍有约3亿。

武汉大学走出4位广东富豪,2个荆门人百亿,1人执掌茅台

  邹榛夫,1979年考入武大化学系,并完成硕士学业。起初在中科院广州化学所工作,1989年辞职创业,成立安泰化学,后发展为集泰化工。2017年,公司在深交所上市,目前市值约33亿元,他本人持股逾41%,资产约13亿元。

武汉大学走出4位广东富豪,2个荆门人百亿,1人执掌茅台

  此外,武大化学系还走出一位重量级企业人物——现任贵州茅台董事长丁雄军。他1991年进入武大高分子专业,1995年后留校任教,并先后攻读硕博。2021年出任茅台董事长。虽不以财富闻名,但在中国资本市场拥有极高影响力。

武汉大学走出4位广东富豪,2个荆门人百亿,1人执掌茅台

  总结来看,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经济、计算机系,武汉大学的化学专业同样孕育了多位企业家和财富人物,从日化龙头到新能源巨头,再到医疗、化工及白酒行业,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武大哪些院系,走出如此多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