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擅长画什么
齐白石擅长画什么推荐文章1:文化|齐白石不仅是国画大师,还是勤俭持家的模范
画家齐白石。
历史中有些脾气、性格特殊的名人,就如齐白石,这位以画花鸟鱼虫出名的国画大师,却是一位超级会过日子的人才。
——————
齐白石最初是木匠,16岁投师周之美门下学雕花木匠,学得很有兴致,不仅学会了师傅的平刀法,还琢磨改进了圆刀法,手艺不错但最终还是改了行。关于改行,家乡传闻说齐木匠太挑活儿,别的雕花刻镂师傅见工即做,他只会节俭。从晚清到民国到共和国,齐白石的节俭,技术越来越精,声名越来越旺,举国上下无不知晓。
吃
——
在吃这方面,齐白石太节俭了。
对于任何匮乏年代过来的人,都可能在生活中养成节俭的习惯,齐白石家境贫寒,自然也在生活中养成了勤俭持家的品性,但勤俭成他那样,有时候只能用模范来形容了。
其入室弟子娄师白,在访谈中提及的老师的节俭技术让人瞠目,老头腰间挂着一斤多重的一大串钥匙,值钱的东西当然锁得死死,就是油和米也锁起来,每做饭,亲自开锁用香烟筒计量取米。如果不是时间问题甚至想一粒一粒数,生怕佣人偷吃。
齐白石与其入室弟子娄师白(图右)。
1936年,齐白石去四川,娄师白替他管家。除了规定家人每天的菜金和日常开支外,全院的门窗箱柜一律贴上封条,为封得严实贴成了“米”字。据娄师白说,大师确实异于常人,可一心两用:家人择菜,他是边画画边斜眼盯着,骂“这些还能吃,就扔了?”。
南院长了很多稀烂贱的苋菜,娄师白把叶子黄的摘掉要扔,老头不让,拿指甲掐,掐得动的炒着吃。最凶狠的是客人拿来的卤肉,包肉的大白菜叶子不扔,仔细抖干净,切切,用盐腌上,送粥。
家里吃不好,出门吃更是妄想。娄师白幼年时与齐家小孩同校,齐家小孩上学时,车站小贩总在那儿叫卖。孩子就吵着要老头买零食,老头生气,就对小贩说:“你们老围着我这儿转,我孩子吃了东西我可不给钱。”
对内节约,来了客人还是要讲究礼数的。这就不得不引出齐家那块震撼了整个中国文化圈的“白石糕”。廖静文写的《徐悲鸿一生》说她和徐悲鸿拜访齐白石,十七年未见,齐白石很高兴,从腰带上取下著名的一斤钥匙打开柜子。这个柜子有点像俄罗斯套娃,打开一层门,还有一层门,再打开一层门,还有一层门,三重门过后,老头小心翼翼地端出一个碟子,上面放着著名的白石糕,请他俩吃。
从右起廖静文、其子徐庆平与其夫徐悲鸿。
这著名的糕点大概只有铁齿铜牙纪晓岚能对付,特色是既小又硬,吃起来就是咬一元硬币。甭管好不好吃,都是招待客人的排场,只要来了客人它便会闪亮登场。
张大千、李可染、黄苗子……他们都见过。在《比我还老的老头》里,黄永玉说:“我远远注视这久已闻名的点心,发现剖开的月饼内,有细微的小虫子在活动。剥开的花生也隐约见到闪动着的蛛网。这是老人的规矩,礼数上的过程,倒并不希望冒失的客人真正动起手来。天晓得那四分之一的月饼,是哪年哪月让馋嘴的冒失客人干掉的。”我理所当然以为干掉它的是廖静文。
画家黄永玉。
后发现新凤霞的回忆文章里也尝过,她吃的时候是有思想活动的,“显然这些吃的东西他是轻易不给人吃的”。确实如此,齐白石的孙子齐可来回忆说,老人偶尔高兴,会把正在玩耍的孙辈叫过去,打开那个宝贝大柜子,从里面取出发霉的糕点给孩子们吃,老头在家说一不二,孙子不得不咬牙下咽。
大概是孙子吃完老头忘记了补货。黄苗子说他在齐家居然吃到了水果罐头!当时的情况稍特殊,黄苗子不是拜访而是去买画。面对采购商,齐大师大度地祭出了罐头。这让黄老板很有面子,不料付完画款要走时被老头叫住,大喝:“把罐头钱付了!”
比罐头更新鲜的是水果,老头的女儿齐良芷回忆说,确实有人在他家吃到过时令水果。这个可以写进家族史的大事件发生在1956年春,齐大师这天突然携子良迟、良己造访周恩来。周恩来请爷仨吃的是面。大师吃完后小声对儿子说,把汤喝完,这是鸡汤。儿子没喝,说早上在朋友圈灌了一肚子。饭后,周恩来送齐大师回家,齐白石让家人买了苹果回来,给周总理吃了一个。
卖画
———
在卖画一道上,齐白石童叟无欺、六亲不认。
上述轶事发生时,齐白石已经名满天下了。其收入可谓日进斗金,莫说是招待客人一块糕点,就是十盒,也是随便请得起的。但老头依然能不忘初心,努力做一个有始有终的节俭大师。
除了竭力节流,还要努力开源,开源就是卖画。他的业务特色是童叟无欺、六亲不认,讲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赊账,不还价,不以物代钱。
1921年,他从北京到长沙,遇老友索画,多年故交,便画了给他。第二年再到长沙,这位朋友又来索画,盛情难却,无奈之下又画了,不过画好后在上面题写了一首诗:“去年相见因求画,今日相求又画鱼,致意故人李居士,题诗便是绝交书。”
齐白石画的鱼。
谁也别想占便宜!有鸡贼求画者,齐良末说他父亲齐白石这样对付:“画一只虾10块钱,两只虾就是20块钱。人家说了,我没有那么多钱,只有15块钱,怎么办?他就这样了,那边画一只整虾,那上头再画一个虾脑袋,15块。这样的事常常有。”
这个收费不算少,娄师白说“那时两块钱一袋面粉吧”。其余价目如下:“四尺12元,五尺18元,六尺24元,八尺30元,册页折扇每件6元”;“题上款者加10元”;“花卉加虫鸟,每只加10元,藤萝加蜜蜂,每只加20元”;“工笔贝叶草虫,每只照原笔单加三倍,大洋红之画另加价”……可买成品,也可定做。
虽然齐白石画风很广,题材不限,但有一条,不画没见过的东西。北京画院藏的齐白石手稿里记载了一次例外,某土豪非要齐白石画一条大龙。齐大师没见过,但钱给得足,不赚可惜了,想了个招:先画一个花瓶,又在花瓶上画了一条龙。
齐白石的墨虾图。
他的作品集里几乎看不到神话中的野兽,除了只进不出的貔貅,那是他对着镜子的自画像。他也很少画人像,画起来费事不说,还经常遇见狡猾的双胞胎求画。
抠门守财确是事实,但绝不是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卖画还是有原则的。《癸卯日记》载,1902年秋,授翰林院编修夏午诒来信,请齐白石到西安教画,期间大师就只为夏午诒画东西。
6月4日的日记说,有一位求画者出十金索白石作工笔中幅,被辞;又以四金索一美人条幅,亦被辞。老头写道:“余为夏大知我偕来,重金轻情,非君子也。”
大师除了爱岗、敬业、有德之外,有时还会白送。1950年有位大人物在中南海请他吃饭,这顿饭让年近九旬的老人大有他乡遇知音之感,回家后选了一幅作于1941年的精品《苍鹰图》和《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立轴,及一块视作传家宝的端砚一并送给了知音。当然,这个知音不寻常,他叫毛润之。
齐白石的《苍鹰图》。
除了送权贵知音,大师有时也与贩夫走卒互动,就是著名的“大白菜”事件。北京每到冬天有人推车卖大白菜,大师这天性起,拦住菜农说愿意给他画一幅白菜,换他一车白菜。不料这菜农不解风情,怒斥大师假白菜换真白菜商业欺诈。启功说齐大师这次大出血是效仿旧文人自造“佳话”,可惜夭折。
据说老头夹着画回家时说:“真是有辱斯文!”大约菜农不恭敬,很不给大师面子吧。
钱
——
齐白石老年把金条挂在身上。
艺术家的身上多少都有些怪癖,其处世待人的方式多与常人不同,思维方法、处事手段不会循于常理。这和人生经历有关,齐大师历经三朝,虽然思想、情感和行为随时代推移不断发展变化,但乡村生活形成的诸多习性并未随着艺术上的成功而改变。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他缺乏最基本的安全感,在对钱的处理上表现得最为突出。
齐白石老年。
对大师而言,开支是几乎没有的,收入是应有尽有。严重的收支不平衡让老头特别头疼,怎么存放这些钱?
齐白石藏钱的轶事更有趣。据1919年《己未日记》,最初大师的钱是存在好友杨度那里。杨度的摺子上记:“齐白石山人寄存款项于虎头陀室。约以周年八厘生息。随时可以取还。非濒生及子贞亲自取款,不得发与他人。他人得此摺者,不足为据。虎头陀杨晢子批。”
这钱只有齐白石自己和大儿子才能提,有折有卡有密码都不好使,只能靠刷脸。杨度死后,齐白石就把钱放一竹篮,攒够一篮存银行。后来怕通货膨胀换成了金条,大师的钱变得愈加神秘难寻。
小儿子齐良末回忆说,50年代齐家房子坏了,周恩来批示维修,墙拆到一半工人打起来了。原来墙里发现了金条。老头突然想起墙下应该还藏有东西,赶紧决定不修了。
齐白石与周恩来。
此后齐白石认为墙不够保险,只有越危险的地方越安全。于是找了个木疙瘩,挖好洞塞进金条,扔院子墙犄角里,谁都不告诉。这天有收破烂的过来,家人看木头挺碍事,给卖了……痛定思痛,齐白石最后把钱换成60根金条装在一个长长的口袋,终年绑在身上。平常谁都看不出,就是一朴素老头。脱下外衣,里面金光闪闪整个一副黄金甲。
有人或许要问,60根金条绑身上可能吗?可能的。他的金条是一两一条的“小黄鱼”,按旧两计算每两30克左右,一共也就2公斤。
本文刊发于第454期《新周刊》
齐白石擅长画什么推荐文章2:齐白石工笔、写意、兼工带写样样拿手技法醇熟
齐白石的绘画作品百看不厌,他画的花鸟既有大刀阔斧,也有细致入微的工虫,他的绘画在技法上包括了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三种绘画方式,用工笔来画虫子,用粗笔来写花草,已经成为齐白石绘画的一种风格,这种绘画方式就实现了工与写,粗与细,虚与实的强烈视觉对比,也给人造成了一种非常奇妙的观感,同时他的画面也营造出了诗的意境,勾画出鲜明的艺术形象。
齐白石擅长画什么推荐文章3:齐白石擅长的大写意花卉绘画题材,满纸充满鸟语花香
齐白石先生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这里我们不再进行详细的赘述,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齐白石先生的大写意花卉画作品,齐白石老先生笔法甚简,花冠处层层叠叠的花瓣以浓淡不均的洋红写成,这是他较为独特的画法,笔下的形态不甚具体,但往往尽显富贵之气,花叶以花青调藤黄点染,再以浓墨勾勒叶子和叶脉,多而繁茂,密不透风的艺术效果。
齐白石老人也是一个很爱学习很执着的学生,他将石涛所提倡的山水画创作的“不似似之”,引入到所有中国画中。何谓“不似似之”,石涛有诗云:“名山许游未许画,画必似之山必怪。变换神奇懵懂间,不似似之当下拜 。” 即画名山若求必似则“山必怪”,而于“变幻神奇懵懂间”求不似似之,则会收到令人见之“当下拜”的极好的艺术效果。齐白石说的“不似之似”,即石涛说的“不似似之”。
当然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建立在首先能够把型画准的基础上的,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学绘画有三个阶段,第1个阶段是画山是山以后,第2个阶段是华山不是山,第3个阶段是华山又是山,往往经历了这三个,以后你的绘画便可掌握在你的手中,根据你的思想进行绘画,达到一个更高的绘画境界。
#中国潮创意概念节#
齐白石擅长画什么推荐文章4:齐白石绘写和平鸽
齐白石一生作画无数,最擅长草木虫鱼,亦涉笔山水人物,但基本不画鸽子。1949年后,为讴歌幸福美好的和平生活,齐白石开始创作祝福祖国、歌颂盛世、象征和平的鸽子。
齐白石 和平 北京画院藏
1950年,《人民画》约请年近九旬的白石老人画一幅“和平鸽”,寓意世界和平。然而,齐白石却迟迟没有动笔,他对学生娄师白说:“我以往只画过斑鸠,没画过鸽子,也没有养过鸽子,不好下笔啊!”齐白石作画一向严谨。上世纪20年代中期,他在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任教时,就曾对学生说:“凡大家作画,要胸中有所见之物,然后才能下笔有神。我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可我却不能画龙,为什么呢?因为我没见过龙,不敢大胆乱画。”
为了画好鸽子,齐白石让弟子许麟庐买来一笼鸽子,饲养在家里,每天作画之余,亲自喂食喂水、打扫卫生,仔细观察它们的轮廓、羽毛、爪子等体态神韵,以及觅食、打斗、嬉戏、飞翔、起落等习性情状,潜心研究、不断揣摩。与此同时,他还不耻下问,向喜好养信鸽的京剧大师梅兰芳请教,切磋交流,由此了解了鸽子尾巴有12根羽毛。
后来,齐白石花了整整三天时间,将自己内心热爱和平、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和美好祝愿,倾注于笔末毫端,以生花妙笔在丈二宣纸上绘就了巨幅画作《和平鸽》(又名《百花与和平鸽》),发表在1952年《人民画》10月号上,并向当时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大会”致以敬意和祝贺,由衷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的美好祈愿。这幅《和平鸽》因此成为他鸽子题材中的上乘之作,而鸽子从此也成了他晚年花鸟作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题材。
这一时期,齐白石还创作了《和平》、《清平福来》等作品,反映了他对“和平”一词的深刻理解。其中,《和平》堪称其“和平鸽系列”中的代表作,画家通过鸽子和雁来红这两组描绘对象,形象直观地表现了画作的主题——和平。画面右侧,一丛鲜艳的雁来红应时而生,两株并立,一株斜插、枝叶披纷,脉络清晰、繁而不乱。红花之下,一只通体漆黑、喙爪皆红的和平鸽,精神抖擞,回首眺望,生机盎然。整幅作品构图饱满,笔墨淋漓,色彩简洁,浓淡相宜,三枝淡红色的雁来红叶子,与墨色浓重的鸽子,红黑二色相互呼应,含蓄地营造出了热烈而稳重、安宁而祥和的氛围。
《清平福来》的画面上,老翁手持的“青瓶”,谐音“清平”,象征万世和平;翩翩飞来的蝙蝠,“蝠来”谐音“福来”,寓意万福骈臻。齐白石晚年多次以“清平福来”为题,歌颂祖国万岁,祝福世界和平。彼时,齐白石将自己画的鸽子,与毕加索笔下的鸽子进行了对比:“他(毕加索)画鸽子时,要画出翅膀的振动。我画鸽子时,画翅膀不振动,但要在不振动里看出振动来。”并留下了自己的画鸽体会,北京画院现存的画稿上就有“大翅不要太尖且真”“尾宜长”等文字;他还告诫学生:“画鸽要画出令人感到和蔼可亲,才有和平气氛。”充分反映了齐白石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
齐白石笔下鸽子的外形,虽然不是那么细腻逼真,栩栩如生,但结构完备、造型生动、形象自然,配以瓜果、花草等背景,写意传神、自成一格,富于浓郁的东方趣味和鲜活的艺术感染力,体现了他对这一题材的勇于开拓和大胆创新,因而深受国人的喜爱。以《和平之鸽》为例,画面由三只羽毛整洁而富有层次的鸽子构成,体态轻盈,神态悠闲,平稳而不乏灵动。右上角,一只黑色的鸽子正俯首下落,与左下角两只翘首张望的一白一红鸽子,对比强烈,形成呼应,它们睁大眼睛,彼此凝视对方。整个画面简洁明快,清新雅致,画家以运墨之势,直接用色彩勾勒造型,粗笔没骨,一改传统国画勾线、填染、平涂的陈规和用色特点,这种“色中见笔,笔随色痕”的大写意赋彩设色的方法,收到了色墨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表现效果。
1956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在斯德哥尔摩召开,鉴于齐白石对世界和平事业作出的贡献,大会将上年度4个“国际和平奖章”中的一个,授予年逾九旬的齐白石。白石老人为此感慨万千地畅抒道:“正因为爱我的家乡,爱我的祖国美丽富饶的山河土地,爱大地上的一切活生生的生命,因此花费了我毕生精力,把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感情画在画里,写在诗里。直到近几年,我才体会到,原来我追求的就是和平。”(周惠斌)
: 美术
齐白石擅长画什么推荐文章5:齐白石绘画擅长用冲突、矛盾、对比,让他的画面变得更加精彩
关于齐白石,无论是对他的书面认知还是他的闲段子,大家可能听的都不少了,我们今天其他的话题不看,单从他的画面上来欣赏一番,我们这一组册页,是截取了齐白石先生绘画作品中的一部分,这部分他画的极为概括,极为简练画面,中的东西并不多,有的是一个碗一个碟子加一只虫,有的是一个蛐蛐罐加一只蛐蛐再加一朵花,还有的是一个油灯加一个飞蛾。
画面就这样讲述了一段不一样的故事,虽然很简练很概括,但是画面的这种对比无论是从绘画对象上面突出了动和静的对比,还是在色彩上面的反差对比,都考虑的非常精到,画虽小但五脏俱全,笔墨俱佳,尤其是画的那些工细的草虫,个个都活灵活现,与大写意的花卉形成了另外一种大写意与工细的对比,总之他的画里面充满着这样的冲突矛盾对比,让他的画面变得更加精彩更加耐读,接下来我们就到齐白石的册页当中游览一番,看看他笔下的这些草虫都是是如何过生活的。
齐白石擅长画什么推荐搜索词:
1.齐白石擅长画什么画
2.齐白石擅长画什么而闻名
3.徐悲鸿擅长画什么
本文标题:齐白石擅长画什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