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醋起源于哪里
东方醋起源于哪里推荐文章1:这样吃醋,体内病气可扫光,大病三高绕道走
现代人的养生意识越来越强:高血压少盐、高血糖少糖......如果谨遵养生饮食习惯,菜会变得寡淡无味。因此,醋,便成了家家户户常用的调味品。
醋是中国各大菜系中传统的调味品。据现有文字记载,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酒作为发酵剂来发酵酿制食醋,东方醋起源于中国,据有文献记载的酿醋历史至少也在三千年以上。
“醋”中国古称“酢”、“醯”、“苦酒”等。“酉”是“酒”字最早的甲骨文。同时把“醋”称之为“苦酒”,也同样说明“醋”是起源于“酒”的。
醋在中国菜的烹饪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常用于溜菜、凉拌菜等,西餐中常用于配制沙拉的调味酱或浸制酸菜,日本料理中常用于制作寿司用的饭。
中国著名的醋有“神秘湘西”原香醋、镇江香醋、山西老陈醋、保宁醋、天津独流老醋、福建永春老醋、广灵登场堡醋、岐山醋、河南老鳖一特醋及红曲米醋。
吃醋的5大功效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还含有钙、氨基酸、琥珀酸、葡萄酸、苹果酸、乳酸、B族维生素及盐类等对身体有益的营养成分。
中医认为:食醋性味酸、甘而温,入胃、脾、大肠,走肝经。有止血散瘀、消肿解毒的功效。
现代医学认为:食醋可以帮助消化、增强肾脏功能;还可以扩张血管,有利于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1、健胃消食
我国历代医学文献中多有记载,如《随息居饮食谱》中称醋能“开胃,消食”。
醋中的挥发物质及氨基酸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
2、降低高血压风险
高血压的“罪魁祸首”是钠元素,食盐是钠元素的重要。用醋来代替“高盐饮食”,在调味的同时,还可减少用盐量,能辅助降低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中风等疾病风险。
另外,水果醋里含有矿物质钾,可以帮助身体排出过剩的钠,以减少高血压的发生。
3、辅助控糖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研究发现,果醋有利于控制血糖、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餐前服用30ml酸度为6%的醋,可以辅助控制血糖。
关于血糖生成指数的实验研究发现,食物中加入醋(或柠檬汁等)提高酸度,可降低血糖生成指数,即延缓血糖升高速度。
专家提示:醋虽然能起到一定降血糖作用,但它不能代替药物治疗,且胃溃疡患者、胃酸过多者不宜空腹吃醋。
4、保护肝脏
《本草纲目》记载:醋“散瘀血、治黄疸、黄肝”。
食醋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醋酸、乳酸、苹果酸、琥珀酸、维生素等多种肝脏所需的营养物质,可辅助修复受损肝组织,提高肝脏解毒功能及促进新陈代谢。
5、改善肤质
食醋中的醋酸、乳酸、氨基酸等化合物,对人体皮肤有柔和的刺激作用,能使血管扩张,增加皮肤血液循环,使皮肤光润。
这么多醋,该如何挑选?但市面上,醋的种类繁多,颜色各异,到底怎么选呢?
1、看标签
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食醋产品标签上应标明总酸的含量。
总酸含量是食醋产品的一种特征性指标,其含量越高说明食醋酸味越浓。一般来说食醋的总酸含量要≥3.5g/100ml。
2、看色泽、体态
酿造食醋具有琥珀色或红棕色,有光泽者为佳品。体态澄清、浓度适当,无悬浮物、沉淀的产品质量较好。
3、闻香气、尝滋味
好的食醋应有食醋特有的香气和酯香,不得有不良气味。酸味柔和,回味绵长,有醇香,不涩,无异味。
【注意】:
在米醋、香醋、陈醋中,香醋含钠最低,一般只有陈醋的五分之一。因此建议高血压患者在限制钠摄入时,可用香醋代替陈醋。
【禁忌】:
胃溃疡和胃酸过多者不宜空腹食醋,日常也需控制用醋,以免胃酸分泌过多,加重病情。
醋中加一宝,好处会翻倍? 醋泡黑豆——补肾明目
醋泡黑豆是中医治疗肾虚的“黄金验方”,曾有栏目介绍过常绍芬老人多年吃醋泡黑豆,91岁了还能倒走、深蹲、爬楼梯,甚至踩着凳子爬高浇花呢!这和他坚持吃黑豆近二十年有一定的关系。
【材料】:黑豆、陈醋。
【做法】:洗净的黑豆放入锅内中火炒制,破皮后转小火炒制5分钟,盛出晾凉。炒好的黑豆放入玻璃罐中加入陈醋,没过豆子即可。等黑豆充分吸收陈醋即可食用。
【食用方法】:一次吃2-3颗即可。
【功效】:用醋泡黑豆,可以充分保留营养素,人体更易吸收。有研究表明黑豆在PH值小于7的环境中抗氧化、抗自由基的能力最好,花青素也更易被人体吸收。
? 醋泡花生——增强记忆力
花生的营养价值高,长于滋养补益,有助延年益寿,所以民间又称“长生果”,并且和黄豆一样被誉为“植物肉”、“素中之荤”。
【材料】:花生50克(生熟均可),米醋半瓶。
【做法】:花生米50克,放进罐子里,醋没过花生。扣上盖子密封,放到阴凉处7-10天。
【食用方法】:每天一小勺5-10粒即可。生吃比煮熟更有保健作用。
【功效】:花生含有维生素E和一定量的锌,具有增强记忆、抗老化、延缓脑功能衰退、滋润皮肤的功效。
东方醋起源于哪里推荐文章2:陕西是醋的发源地,却没有企业挤进全国醋业前三 陕醋突围借力资本是核心
东方醋起源于哪里推荐文章3:自古酿醋数山西,山西老陈醋发源地——东湖醋园
说到醋,我们都非常熟悉,它是每个家庭必备的调味品,也是中国各大菜系中传统的调味品。根据现有文字记载,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酒作为发酵剂来酿制食醋。
东方醋起源于中国,据文献记载的酿醋历史至少在三千年以上。“醋”,中国古称“酢”、“醯”、“苦酒”等,而“酉”是“酒”字最早的甲骨文。把“醋”称之为“苦酒”,同时也说明了“醋”是起源于“酒”。
中国著名的醋有“神秘湘西”原香醋、镇江香醋、山西老陈醋、保宁醋、天津独流老醋、福建永春老醋、广灵登场堡醋、岐山醋、河南老鳖一特醋及红曲米醋。经常喝醋能够消除疲劳,还可以缓解感冒引起的并发症的作用。
俗话说:“自古酿醋数山西”,想了解“醋”当然是要来到山西啦。聊了那么多“醋”,今天我们的目的地当然是和“醋”有关了,山西是山西老陈醋的发源地,在山西所生产的醋占全国醋产量的六分之一。
早在明清两朝,山西老陈醋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在清徐当地前后涌现出了“宝源坊”、“顺泰号”、“同泰庆”、“美和居”等一大批酿醋作坊,伴随晋商走南闯北的脚步,山西老陈醋也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人们所喜爱的调味品。
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就是山西老陈醋的酿制地,东湖醋园。东湖醋园,位于太原市东山高速公路和建设北路之间的马道坡,占地面积高达两万多平方米,是山西省第一家动态展示传统与现代老陈醋生产工艺流程和老陈醋历史文化内涵的公司化及工厂化博物馆。
山西最负盛名的是老陈醋,而东湖醋园是山西老陈醋集团有限公司以“山西老陈醋文化”为主题所建立,随后便成为了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景点,是我国唯一一个醋文化旅游园。早在2004年,东湖醋园作为全国酿造业唯一的旅游品牌成功获得了国家旅游商标的注册。
“东湖醋园”旅游商标注册成功,也象征着是国内首个获准注册的醋园旅游商标。园内包含了兼传统手工作坊与旧时期公司合营后曲醋厂的山西老陈醋传习所、东湖人尊天规受地法的薪传园、集合东湖产品展示的醋窖、汲取养生知识的五行养生园、醋疗体验堂、山西地域特色的老醋食府等。
我们在这里游览,甚至可以亲自参与部分制作过程,并且品尝各种老陈醋,好了,简单的介绍就到这里吧,事不宜迟,我们马上出发吧。
关注@三毛游,听景点故事、学习旅行文化知识,三毛游a.p.p 6.0版本最近更新啦,解锁更多好玩功能,游览的时候别忘了带上三毛游哦,游玩的同时也听一听东湖醋园的历史和故事,也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收获哦。
东方醋起源于哪里推荐文章4:云南本土的酱油和醋文化——五大酱油和两大醋的制作及历史文化
云南本土的五大酱油
中国食用酱油的历史悠久,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 ,天子的饮食就少不了酱油。《周礼·天官· 膳夫》有载 , 天子的饮食分为饭、饮、膳、馐、珍、酱六大类。那时的酱油 , 是动物肉剁成肉泥再发酵生成的油 , 和现在鱼露的制作方法类似。酱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种调味品。在云南的饮食文化中,多以甜酱油为主,甜酱油是云南具有地方风味的一种特产调味品。
1.昆明拓东酱油昆明拓东酱油是百年老字号酱油。老昆明一代人几乎是吃着拓东酱油拌饭、拓东酱油烹制的小锅米线、饵块等美食长大的。凭借传统的工艺、上乘的品质、公道的价格,得到了昆明市民的广泛推崇,创造了几代昆明人拓东路上排长队打酱油的“拓东酱油神话”。2011年7月6日又更名为昆明拓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甜酱油的商标名称也逐渐变更为“昆湖牌拓东甜酱油”。
老昆明人排队打拓东酱油
拓东酱油酿造历史有300多年,传统的拓东酱油以黄豆(大豆)、小麦、食盐为原料,用传统工艺,纯粮食酿造而成。传统工艺酿造的拓东甜酱油,黏性强,甜味适中,浓稠度好,焦糖味浓,会使菜肴自然收汁,色泽红润、酱香浓郁、味道鲜美、口感醇厚。
今天,拓东酱油厂深深扎根滇中第一高峰梁王山下昆明高新区,成为世界独树一帜最高海拔、最新最美的现代化酱油工厂。经过严格的制曲工艺、发酵工艺、压榨工艺、调煮杀菌、酱油灌装等工艺完成的拓东酱油,凭着梁王山的雄伟和有抚仙湖水的灵动,相信会加工出更好的“拓东酱油”。
拓东酱油
2.通海酱油“通海酱油,禄丰醋;兴新(玉溪)姑娘河西布。”这是云南家喻户晓的一句顺口溜。由此可见通海酱油在云南影响之大。通海甜酱油为云南传统名产,玉溪市通海县的特产,传统工艺制作,配方独特,历史悠久。
生产这种酱油的原料是黄豆酱醅、红糖、麦芽糖、食盐、香料和酒曲。酱油色黄红褐,味道鲜咸。 制作时,经制酱醅、炒酱色和熬油三大工序。制作酱醅,先将选好的黄豆洗净,浸泡 20小时,上蒸至绵软;把蒸好的豆捣化,加酒曲拌匀,用木模压成块,入曲室发酵 20天左右;把发酵好的曲块打碎堆起,发汗7天后入缸,加食盐、清水,泡半个月后,再经一年的日晒夜露,即为成熟的酱醅;将酱醅加水煮沸,装袋压榨,滤出酱水备用。炒酱色则以红糖、麦芽糖倒入锅内,加清水搅成糊状,炒至色泽黑亮、浓度适宜时,起锅备用。最后进入熬油工序,将酱水和各种配料入锅煮沸,加入酱色,熬稠,再起锅冷却装袋过滤后即为成品。
通海酱油色泽红褐而有光泽,酱香浓郁,甜咸适口,滋味鲜美,汁浓挂碗,富有营养,久贮不变。用它烹菜,菜肴色泽鲜艳,增彩添香;用它凉拌各种荤素菜肴,更是别具美味。
通海酱油
3.妥甸酱油双柏县妥甸酱油,历史悠久,据《双柏县志》记载:“该产品创始于明洪武15年,距今已有600多年。清咸丰年间,在民间手工作坊少量生产形成商品,被作为宫廷宴席地调味珍品,久负盛誉。”
妥甸酱油选用优质大豆、小麦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高盐固稀,天然发酵工艺精工酿造而成。生产要经过原料处理、制曲、发醉、压榨、灭菌、沉淀、检测等工序,周期长达一年左右。制作这种酱油的用水是当地清澈甘甜、长年不断的山泉水,并且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和香料,由酵母、曲霉、乳酸菌等组成的有益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形成特有的风味。
妥甸酱油色泽黑红而有光泽,澄清透明;浓度挂碗,无沉淀物;酱油醇香浓郁,滋味鲜美醇厚,咸甜适口,柔和味长,久贮不变质,不易生霉花。为了适应消费者调味的需要,还开发了生抽、老抽、白酱油等品种。老抽酱油浓度高,色泽深,香味浓而醇厚,适用于色深味浓的黄焖、红烧菜肴的烹调。生抽酱油具有色泽适中,风味鲜甜、香气浓郁、含盐量低等特点,是制作菜肴的调味佳品。白酱油色 泽浅薄晶莹,含糖量高,含盐量低,香气醇厚,是酒楼、饭店制清炖、三鲜、炒玉兰片、里脊等高级无色名菜的调味佳品。
妥甸酱油
4.宝秀五香咸甜酱油宝秀是石屏县的一个镇。宝秀五香咸甜酱油的生产至今已有 50多年的历史,是在民国年间由当地一张姓人家从外地引进生产酱油的技术,再经摸索各种配方研制而成的。这种酱油在滇中一带享有盛誉,受到消费者的好评。
宝秀五香咸甜酱油,选用优质黄豆为原料,以糯米或红米碾成面,配加当归、木香、红花砂仁、党参、茯苓、丁香等 80 种中草药配制为发酵药曲,经过一年左右时间发酵酿制而成。制作时,先把黄豆经炒、煮、蒸,按比例配加中草药粉,拌匀做成豆饼,捂半个月;将豆饼取出碾碎,放入瓦缸或水泥池,掺入足度的食盐水拌匀发酵,成为黑色豆酱泥;取出放入锅中煮沸,过滤去渣;再将酱汁煮熬后配上红糖、酒香籽、陈皮、八角等辅料,即为成品。
这种酱油,色泽黑亮,酱味芳香,滋味醇厚,咸中带甜,回味绵长,是调味佳品,并具有健脾开胃的功能。其理化指标均达到国家食品标准。用咸甜酱油烹制菜肴,具有色、香、味俱全的优点,尤其是在制作白切鸡、凉菜、牛肉凉片的时候,投入蘸水中,风味独特。
石屏宝秀五香咸甜酱油
5.广南酱油广南酱油是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的特产。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清同治年间曹家和蒙家创办酱园,有“曹清酱” 与“蒙清酱” 之称。业主曹文采夫妇自清同治二年(1863年)始建缸生产,其子曹绍武继承父业并扩大生产,后由他的儿媳掌握配方,继续保持产品质量。30年代“涌丰号” 还在昆明东寺街设店铺经销。进入公私合营后,“曹清酱” 的配方被保留下来,1957年7月以后,国营糕点厂、酱菜厂和莲峰粮管所各有一个车间生产广南酱油,80年代后恢复广南酱油名牌。
广南酱油原料选用黄豆、糯米、麦芽、红糖、蜂蜜、麦麸等合制而成,呈深板栗色,酱汁色黑透红,味香回甜,浓郁爽口,久贮不霉变是炒菜、凉拌菜的优质调味品
广南酱油
云南本土的两大醋
据现有文字记载,中国古代以酒作为发酵剂来发酵酿制食醋,东方醋起源于中国,据有文献记载的酿醋历史至少也在三千年。“醋”中国古称“酢”、“醯”、“苦酒”等。“酉”是“酒”字最早的甲骨文。同时把“醋”称之为“苦酒”,也同样说明“醋”是起源于“酒”的。
相传古代的时候醋是酒圣杜康的儿子黑塔发明的。杜康发明了酒,他儿子黑塔在作坊里提水、搬缸什么都干,慢慢也学会了酿酒技术。后来,黑塔酿酒后觉得酒糟扔掉可惜,就存放起来,在缸里浸泡。到了二十一日的酉时,一开缸,一股从来没有闻过的香气扑鼻而来。在浓郁的香味诱惑下,黑塔尝了一口,酸甜兼备,味道很美,便贮藏着作为“调味浆”。这种调味浆叫什么名字呢?黑塔把二十一日加“酉”字来命名这种调料叫“醋”。
黑塔制醋
1.禄丰香醋禄丰香醋,云南省禄丰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禄丰香醋原名禄丰醋,产于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距今已有390多年的历史,由禄丰县北厂村陈姓农民集众家技艺之长酿制而成。
禄丰香醋,产于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生产历史悠久。据传在明代中期由禄丰岔河农民陈贵福所创制,以糯米为主要原料,用20多种中草药配制成曲,酿成。由于云南多山,交通不便男便于携带,把布帛浸入醋汁内晾干,需要时剪下一小块布帛用水一冲即可食,其质不变,故称为“布帛干醋”。
据《南明可史》记载:明朝天启年间,禄丰县有位叫王锡的人,在朝廷任部尚书,有一年回籍奔丧返京时,带了一些“布帛干酷”进贡给息帝作为做寿面的调料。皇帝用它宴请群臣,其香满殿,经久不散,食之清香可口,群臣称赞不绝。皇帝问王锡褒家乡每年能产多少?王锡褒想:禄丰醋年产不多,而且布帛有限,如果照实说出,这种醋就成了贡品,年年索贡,将给地方带来灾难。于是他回答说,禄丰“布帛干醋”已失传了,这些是他母亲生前买来留下的。这样就没把它列入贡品。王回府后,连夜写了一封文书派人专程送回家乡,叫“布帛干醋”停止生产。从此“布干醋”失传。
但禄丰香酷生产却延续下来。清康熙年间《云南府志》记载:“其醋,味香色浓,虽久不变,与它属异。”禄丰醋一直以酸、香醇、甜负盛名,故云南民间流传有“通海酱油禄丰醋”的美谈。禄丰香醋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酿造技术,采用糯米、作原料,配加红糖、八角、草果等和一些中草药制曲,制成香醋。
禄丰香醋,味香色浓,酸中带甜,回味绵长,久不变质。经常食用,杀菌防病,开胃健脾,增进食欲,并可提高对钙、铁、磷的吸收率,促进代谢,调节体内酸碱平衡,是调味的佳品。
禄丰香醋
2.剥隘七醋剥隘七醋是云南久负盛名的传统名产,产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是富宁县的特产之一。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早在明代刘清杨的《多能鄙事》一书中,就有关于七醋酿制方法的记载,畅销东南沿海一带。
相传剥隘七醋的酿制方法是由一位落难的广东商人传入的。关于七醋名称的起源,则有两种说法,一是传说每年旧历七月初七是天上七仙女下凡到那马河洗澡的日子,用那天的河水制成的醋最好,不变质;一是说此醋从泡米、发酵到搅动各道工序,都需七天。这两种说法,都带有“七”字,故名“七醋”古老的酿制工艺与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相结合,使剥隘七醋独具特色,风味出众。
酿制七醋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工艺简便,全靠天然发酵。制作的最佳季节为 4~8 月。这段时间当地气温为 30C左右。酿制时,将选好的上等糯米用那马河水浸泡 7 天,洗净后上蒸熟将糯米饭晾凉后,入瓦缸发酵 7天,然后加清凉河水(水是粮的三倍),浸泡7天后,饭粒上浮,每天搅动一次,搅至糊状为止,醋水变棕红色,开始成熟,将醋水过滤沉淀,加红糖、食盐、草果、八角,煮沸 20分钟后取出过滤,即为成品。
成品色泽棕红,酸味适中,香气醇厚,味鲜回甜,质地澄清而无沉淀物,久存不变质。用七酷浸拌生鱼、肉片等食品,既杀菌,又增鲜味,用涂抹过七醋的鸡、鸭、鱼肉等原料烧烤的肉食品皮脆、肉嫩、味鲜。故当地有“无七醋不杀鸡宰鸭”的说法。
文山剥隘七醋
谢谢大家品读。我是烹饪与营养老师——食悟者。喜欢本文的朋友欢迎转发、点赞、收藏,喜欢食悟者文章的朋友可以点击关注,获取更多营养美食及美食文化。本文部分图片于网络,版权归原所有,如有请联系删除。
参考资料:
云南传统食品大全.徐南华—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4.6
云南特产风味指南.《云南特产风味指南》编写组—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1.11
东方醋起源于哪里推荐文章5:好家伙!说到吃醋,四川人直呼内行! 人们提起四川饮食的第一印象那一定是“辣”但除了辣川菜还有一个低调的味道那就是“酸”而这酸味的便是醋自古,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醋便是其中之一东方醋起源于中国古称"酢"[cù]"醯"[xī]"苦酒"等川人爱吃醋体现在日常饮食中张扬一点的有醋辣子、酸辣粉收敛点的有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火爆腰花、 锅巴肉片低调点的就是火锅、串串、烧烤冒菜、水饺这些美味常常加入醋来提香四川从来没有辜负大家对醋的喜爱孕育出了多种多样的醋其中以“保宁醋”最为有名保宁醋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被人们誉为川菜精灵甚有“离开保宁醋,川菜无客顾”的说法属于中国四大名醋之一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