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金华宗旨原文
太乙金华宗旨原文推荐文章1:道家内丹典籍《太乙金华宗旨》——第二章 元神识神
道家内丹典籍《太乙金华宗旨》
第二章 元神识神
吕帝曰:天地视人如蜉蝣,大道视天地亦泡影。惟元神真性,则超元会而上之。其精气则随天地而败坏矣。然有元神在,即无极也。生天生地皆由此矣。学人但能护元神,则超生在阴阳之外,不在三界之中,此见性方可,所谓本来面目是也。
[凡人投胎时,元神居方寸,而识神则居下心。下面血肉心,形如大桃,有肺以覆翼之,肝以佐之,大小肠承之。假如一日不食,心上便大不自在,以致闻惊而跳,闻怒而闷,见死亡则悲,见美色则眩,头上何尝微微有些儿动?问方寸不能动乎?方寸中之真意如何能动?到动时,便不妙,然亦最妙。凡人死时方动,此为不妙。]最妙者,光已凝结为法身,渐渐灵通欲动矣,此千古不传之秘也。
识心如强藩悍将,[欺天君孤立]遥执纪纲,久之太阿倒置矣。今凝守元宫,回光返照,如英主在上,[二目回光]如左右大臣辅弼,内政既肃,自然强慑伏矣。
丹道以精水、神火、意土三者,为无上之诀。精水云何?乃先天真一之炁。神火即光也,意土即中宫天心也。以神火为用,意土为体,精水为基。凡人以意生身,身不止七尺者为身也,盖身中有魄焉。魄附识而用,识依魄而生。魄阴也,识之体也。识不断,则生生世世,魄之变形易质无已也。惟有魂,神之所藏也。魂昼寓于目,夜舍于肝。寓目而视,舍肝而梦。梦者神游也,九天九地,刹那历遍;觉则冥冥焉、渊渊焉,拘于形也,即拘于魄也。故回光所以炼魂,即所以保神,即所以制魄,即所以断识。古人出世法,炼尽阴滓,以返纯乾,不过消魄全魂耳。
回光者,消阴制魄之诀也。无返乾之功,止有回光之诀。光即乾也,回之即返之也。只守此法,自然精水充足,神火发生,意土凝定,而圣胎可结矣。蜣螂转丸,而丸中生白,神注之纯功也。粪丸中尚可生胎离壳,而吾天心休息处,注神于此,安得不生身乎?
一灵真性,既落乾宫,便分魂魄。魂在天心,阳也,轻清之炁也。此自太虚得来,与元始同形。魄,阴也,沉浊之气也,附于有形之凡心。魂好生,魄望死。一切好色动气皆魄之所为,即识神也。死后享血食,活则大苦。阴返阴也,以类聚也。学人炼尽阴魄,即为纯阳也。
【译文】
吕祖说:天地看人就像水虫蜉蝣,大道看天地就像水中的泡影。只有人的元神真性才是超越时空而长存。虽然人的精气随天地的衰败而衰败,但是元神还存在,这就是无极。无极能创生天地。修炼的人只要能守护住元神,就能超越阴阳、三界的束缚。当然,这要见到真性的本来面貌才行。
[凡人投胎的时候,元神住在两目方寸之间,而识神住在下面的心里。这个血肉之心的形状像大桃一样,肺叶覆盖着它,肝脏傍靠着它,大小肠承接着它。假如一天不吃食物,心里就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以至于听到可怕的事情就心惊肉跳,听到愤怒的事情就郁闷不乐,见到死亡就悲伤不已,见到美色就头昏目眩,那么头上两目之间的天心什么时候微微有些活动呢?如果你要问天心不能活动吗,那么我说:住在两目方寸之中的真意怎么能够活动呢?一旦活动就不妙了,但也是最妙的。因为凡人死时活动,这是不妙,]而最妙是指当光已经凝结成法身,元神法身渐渐灵敏通达而开始活动,这是千古不传的秘密。
识神好像强悍跋扈的诸侯将军一般,[他们欺负上面的君主孤立软弱,在外边遥遥地控制朝纲,]久而久之,君臣的地位就会颠倒过来。现在如果凝神守住元官(天心),并回光返照,就会如同英明的君主稳居上位,[两眼回光]就如同左右大臣尽心参政,从而政治清明肃正,自然一切强悍跋扈的诸侯将军就无不倒戈臣服了。
金丹大道是把精水、神火、意土三者作为无上之宝。精水是什么?它是先天真一之气。神火,就是光。意土,就是中宫的天心。神火为功用,意土为本体,精水为基础。
人身是由意土产生出来的,但这个身却不只是七尺血肉之身,因为身中还有魄。魄依附意识而产生作用,意识依附魄而得以存在。魄是阴性的,是意识的本体。如果意识不断绝,那么一代一代,魄的形式和体质变化也不会停止。只有魂,是藏神的场所。魂在白天藏在眼睛里,在夜晚藏在肝脏里。藏在眼睛里时,使人有了视觉;藏在肝脏里时,使人可以做梦。梦就是神在游荡,九重天外九重地下,一刹那间就可以游遍;但醒来之后却浑浑蒙蒙、糊里糊涂,这是因为受到了形体的束缚,也就是受到了魄的束缚。所以回光的目的就是为了炼养魂,为了保存神,为了制约魄,为了中断识。
古人出世修炼,炼尽阴性的渣滓,从而返回纯阳的境界,其实都不过是消除魄、保全魂而已。
回光的功法,正是消除阴、制服魄的诀窍。虽然没有立即返还乾阳的功效,却有回光功法的秘诀。所谓光,就是乾阳;所谓回,就是返还。只要坚持这一功法,精水自然充足,神火自然发生,意土自然凝定,最后自然可以结成乾阳圣胎。请看蜣螂不断转动那粪团,粪团里居然产生出一种白色物质,这正是全神贯注产生的功效。连粪团里面都可以产卵、结胎、孵化、出壳,何况我们天心这一块元神休息之地。如果将意念集中在这里,哪能不产生法身(乾阳圣胎)呢?
自然灵妙的真性,一旦在头部乾宫落脚之后,便分出了魂和魄。魂居在天心,属阳性,是一种轻清之气。它来自浩瀚的太空,与宇宙的创生“元始”是同一形式。而魄,属阴性,是一种沉浊之气,附着在有形的凡心上。魂让人长生,魄却让人死亡。一切好色、动气的坏习性,都是魄所起的作用,也就是识神的作用。魄(识神)在人死之后能享受牲畜的祭祀,但活着的时候却很痛苦。之所以死后快乐,是因为阴性事物返回到阴界,所谓物以类聚的缘故。学习丹道的人如果能炼尽这种阴魄,当然就会变成纯阳之体。
(节选自张其成全解《太乙金华宗旨》)
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太乙金华宗旨原文推荐文章2:吕祖《太乙金华宗旨》——道家修身养性的书,古籍版本
唐吕岩(字洞宾)撰。金华宗旨即旌阳真君所谓四字天经,又所谓净明道法、忠教雷霆也。吕氏因见世人不明先天大道之旨,遂“将金丹要诀、秘密天机,尽行泄露。其中玄妙法则,和盘托出,了如指掌。”同时他认为近世谈玄理者大半择焉不精,语焉不详,皆不足为道家法也。”于是著成是书,以醒世人。该书凡一卷十三篇。
吕祖《太乙金华宗旨》——道家修身养性的书,古籍版本
分卷:1册(1卷)
格式:PDF电子书 (高清无水印)
单页尺寸:25页(支持放大)
文件大小:12 MB
太乙金华宗旨原文推荐文章3:
太乙金华宗旨原文推荐文章4:流失海外古籍卷本——《吕祖太乙金华宗旨》上篇
大家好!我是古籍守护者隆行——致力于找回、分享流失于海外的经典古籍
我国因朝代更迭、战乱、私自倒卖等原因流失于海外的古籍经典不计其数,现将少量利用技术手段取回的古卷分享给同胞好友,涉及内容涵盖丰富,主要是以国学、道、医、易、释为主,供同修好友参考学习、收藏传播,弘扬我华夏大地的悠远文明,传承古人圣贤智慧!
今日分享——《吕祖太乙金华宗旨》
《吕祖太乙金华宗旨》是一部阐述道家内丹大道修炼和验证的技术书,也是一部道家教导修身养性的书。此书传播于清朝康熙年间,吕祖奉旨传道而在世间广为流布,后因种种原因渐渐没落。
1927年,德国汉学家卫礼贤在发现了此书的绝妙之处后,寄书与西方著名心理学家荣格,并附寄了他本人新译的德文版本《金花的秘密》。卫礼贤请荣格为这一部中国道教典籍写一篇评述,也因此评述,引起了西方世界的关注,后又陆续被翻译为英文、日文、法文、意大利文等多种文字。
书中内容见仁见智,在这里不做阐述,只把书籍送给需要的朋友......
持续分享 敬请关注!!!
古籍守护者——隆行
2022年12月1日
太乙金华宗旨原文推荐文章5:
太乙金华宗旨原文推荐搜索词:
1.
2.
3.
本文标题:太乙金华宗旨原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