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民谣全部歌曲推荐文章1:《军中绿花》二胡简谱

  《军中绿花》是流行于军营中的一首歌曲,该曲朗朗上口,编曲较为民谣化,却透露着一种纯净的情怀,由歌手小曾创作并演唱,在军营中口口相传,颇为流行。歌曲词来自于全国各地,由小曾以及吴颂今老师整理创作完成。


  小曾,吉安人,本名曾德洪,毕业于江西教育学院,中国著名军旅歌唱家、军旅创作型歌手、军营民谣创始人、军营民谣的开拓者。共出版发行了十一张专辑及合辑。《我的老班长》《军中绿花》《老兵你要走》《杯中酒》《一个退伍兵的爱情故事》《兄弟情深》《离开部队的那一天》《送战友》《战士》《当个英雄》《战友还记得吗》等歌已成为部队广为传唱的曲目。


  视频链接:


小曾演唱《军中绿花》吴昊二胡演奏《军中绿花》胡艺人生二胡演奏《军中绿花》

  视频加载中...


  军营民谣全部歌曲推荐文章2:再见,小曾。

  有时一个人的转身


  就是无数个青春的告别


  比如,小曾


  那个记忆中


  总是抱着吉它唱歌的年轻士兵


  小曾,1989年入伍


  1991年退伍后开始军营民谣创作


  ▼


  2024年1月


  在二次入伍15年后


  小曾退休了


  ▼


  年轻的战友即使不认识小曾


  也一定听过那首《军中绿花》


  那是一代中国军人的“思乡曲”


  也是很多战友的“军恋启蒙”


  没有在“寒风飘飘落叶”的旋律中哭过


  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当过兵


  小曾的名字


  代表着军营民谣的黄金时代


  1994年


  小曾在收到战友来信后


  写下了《我的老班长》这首歌


  一年后


  首张军营民谣唱片《我的老班长》发行


  一问世便风靡全国


  那种质朴的贴近生活的歌词旋律


  以及演绎方式


  是严肃的军营中所稀缺的


  曾有文艺评论家说


  小曾的歌对外是最好的征兵广告


  对内是最好的官兵关系教育课


  对70后80后的士兵来说


  小曾的歌几乎陪伴了整个军旅生涯


  当兵前的《绿军装的梦》


  这些歌曲你可能很多年没再唱过


  但只要前奏响起


  那些青春岁月就又回来了


  小曾老去


  军营民谣也不复当年的盛况


  以后也许再也不会有


  “军中绿花”这样的歌曲了


  随着部队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


  网络通讯的发达


  小曾歌声中那种被隔绝的疼痛和思念


  如今的军人很难再体会到了


  每个时代的士兵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歌


  不需要一段略显忧伤的旋律抚慰自己


  何尝不是一种幸运与强大


  再见小曾


  再见,我的军旅青春


  部分素材:西陆强军号、东部战区、央广军事


  军营民谣全部歌曲推荐文章3:年代感满满的十大军营民谣,你听过几首?

  军营民谣是九十年代由小曾、老兵、黄志坚三人组合,以及另外一个由秦天、高歌、杨柳三人组合共同演绎的以表现军营生活为主题的民谣式音乐。


  一、我的老班长


  《我的老班长》歌词朴实、温馨、感人,唱出了无数在部队当过兵的人那份挥之不去的军营兄弟情感。歌曲的音域跨度不大,容易被演唱和传唱,特别适合用吉他弹唱 。《我的老班长》这首歌曲,给人在脑海里不自觉的浮现出一个"班长"形象,想找班长倾诉,哭泣,最后陷入回忆与怀念中。1996年,《我的老班长》获得中央电视台首届"军神杯"军旅歌曲MTV大赛优秀作品奖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96年全国听众最喜爱的歌手组合类金奖。


  二、当过兵的战友干一杯


  《当过兵的战友干一杯》是十大必听军歌之一,是军营民谣里一首很豪迈的歌。


  所有曾经当过兵的战友,我亲爱的兄北,回到了家乡以后你们习惯吗? 人生总难免有风风雨雨,你们都一样的坚强吗?当年满腔热血年轻的你,我亲爱的战友,离开了部队以后工作顺心吗?生活中总会有沟沟坎坎,你们都一样能越过吗 ? 这么多年我们还珍藏着那些穿着军装的照片,一个人抽烟的夜晚,也常会想起并肩战斗过的兄弟 。这么多年我们已经不曾见面,忙着各自的工作,却从来都不会忘记当兵时,曾经许下过的诺言 ........


  三、驻地姑娘


  《驻地姑娘》是小曾作词作曲,黄志坚演唱的歌曲


  在我们军营旁,有一个小村庄,村庄里有一位好姑娘,苗条的身材迷人的笑,我们都说这姑娘哇 长得好俊俏。有一次打靶回来在村口相遇,她的脸儿红啊我的心儿跳,她想摸我的枪,又想戴我的军帽,我只能给她军帽却不能给她枪,她想摸我的枪又想戴我的军帽,我只能给她军帽却不能给她枪。驻地的好姑娘,她拥军来营房,听我们弹吉他为我们洗衣裳,她说好喜欢穿绿军装,也喜欢我们当兵的傻得可爱的模样........


  四、回家探亲


  《回家探亲》,是一首由歌手小曾演唱的军营民谣歌曲,歌曲标签为流金岁月/民谣。由力行网际于2004年5月1日发行。


  登上归乡的列车,今天我回家探亲,年迈的爸爸妈妈,已经太久没见到儿子的面。你们在村口等我吗,你们又在把我张望吗 爸爸噢妈妈,今天我已回家,爸爸噢妈妈,让我为您擦去泪花,为您擦去泪花。


  还记得那年冬季你们送我去参军,嘱咐我别太想家,在部队要安心要好好听话,我记住了你们说的话,可有时我还是会想家,爸爸噢妈妈,已是满头白发,爸爸噢妈妈,今天让儿陪陪你们吧,说说贴心的话........爸爸噢妈妈,孩儿我已长大 爸爸噢妈妈,今后别在把我牵挂,别在把我牵挂。


  五、战友,还记得吗?


  该歌曲曲风欢快,在部队内外广泛传唱。


  还记得那年名参军吗?还记得第一次穿上军装吗?还记得营房前的那棵树吗?还记得爱训人的排长吗?还记得我们一起巡逻吗?还记得那次抗洪抢险吗?还记得炊事班的饭菜香吗?还记得庆功会的锣鼓吗?


  我们曾经一起训练,也曾经一起摸爬滚打;我们一起翻山越岭,也曾经一夜行军百里;我们曾经一起喝醉,也曾经一起谈天说地;我们曾经梦想当将军,也曾经宣誓向雷锋学习。


  战友啊战友,战友啊战友,还记得我们最爱唱的那支歌吗?今天啊再让我们一起高声唱: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预备起


  六、老兵你要走


  老兵你要走,表达了对战友的想念与不舍之情。


  老兵,你要走,老兵,不让我难过。老兵,记不记得,你教会我,弹的吉它。老兵,现在的我,为你唱歌,多年以后,还会相见。老兵,我会记住,你说的话。老兵,我会永远,为你祝福。老兵,你要走,老兵,不让我来送。老兵,我会永远,想念着你,想念着你。


  老兵,你要走,老兵,不让我来送。老兵,你别这样,脱下军装,暗地流泪。老兵,即便这样,放心走吧。还有我们留在部队。老兵,一路平安,别后珍重。老兵,我会永远,想念着你。老兵,一路平安,别后珍重。老兵,我会永远,想念着你。


  老兵,你要走,老兵,不让我来送。老兵,我会永远,想念着你,想念着你。


  七、绿军装的梦


  歌曲,无论是唱着或听着都会兴奋与欣慰。尤其是对曾经穿过绿军装的人,更会勾起对那个绿军装、对那个年代、对那批艺术家如梦般的联想和回意。


  很小很小的我,就想穿绿军装,当过兵的爸爸就是我的班长.那个时候的我,手拿玩具卡宾枪,喊着缴枪不杀爸爸就投了降.看见解放军叔叔我眼睛也不会眨,想着总有一天也要和他一个样.长大以后的我,还想穿绿军装,参了军的哥哥就是我的偶像.长大以后的我,终于参军到边防,一身草绿军装英姿飒爽.坐在门坎上,我想哥哥当兵模样.参军来到军营哥和从前不一样.


  啊,当兵的哥哥,给我讲部队的故事.可爱的妹妹,我会送你子弹壳.当兵的哥哥,你要教我唱军歌.军营民谣唱着绿色梦想.军营民谣唱着绿色梦想


  八、没钱也潇洒


  当兵的没有钱,可我从来不抱怨,自从穿上绿军装,早把钱字甩一边。没有我们来保卫,大款哪能挣大钱,没有我们来奉献,经济哪能大发展。当兵的没有钱,可我心里挺坦然,既然当兵来军营,默守清贫也心甘。当兵的没有钱可我心里挺坦然,既然当兵来军营,默守清贫也心甘。等到退伍复了员,再去挣钱也不晚,趁着青春好年华,为国把枪扛几年。当兵的没有钱,可我做人有尊严,虽然没钱也潇洒,精神富足天地宽。


  九、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记得当初离开家乡,带着青春梦想走进部队,时间它匆匆似流水 转眼我就要退伍把家回。告别亲如兄弟的战友 走出热气腾腾的军营,回头再看看熟悉的营房。历历往事再次涌上心扉。忘不了第一次手握钢枪的陶醉,忘不了第一次紧急集合的狼狈 忘不了第一次探家的滋味, 忘不了第一次过年深夜独自一人想家时流眼泪。


  流过多少汗哪 但我从不后悔 吃过多少苦啊 但我从来不觉得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流水的兵 其实我真的真的 真的不愿离开部队......


  十、兄弟情深


  日子一天天过去 春去秋来,兄弟啊你是否想起 在外当兵的我,从前的我们情同手足,现在你是否一如往昔。日子一天天过去 花落花开,异乡的你是否想起 故乡孤独的我。昔日的好友各奔西东,军营里战友对你好吗?


  我们是兄弟 兄弟 兄弟情深,有难同当有福同享,这一句誓言 你是否还记在心里,这一辈子我永远 永远不会忘记 部队里虽然有些辛苦 但能锻炼自己。只是你也要注意身体


  烟不要抽的太多 收入不多也要好好工作 别抱怨别放弃你的理想。你一直爱着的那个女孩如今去了海南 这世界总有些无奈 你要学会忍耐


  不想写信你就打个电话,不要让我太多牵挂 我们是兄弟 兄弟 兄弟情深,有难同当有福同享 这一句誓言 你是否还记在心里


  军营民谣全部歌曲推荐文章4:唱军营民谣的小曾,退役了

   | “西陆强军号”微信公众号


   | 孙利波


   

 

  最后一个军礼,小曾不说再见

   

 

 

  01


一个总牵挂兵者衷肠的老友。

  一个给铁血溶入柔情的歌者。


  一个让万千硬汉哭泣的战士。


  他的作品穿越时空,焕发着持久而独特的艺术魅力。


  他的歌声从容明媚,如诗般一次次轻扣战士的心扉。


  近三十年来参军的人,大概率都曾唱着他的歌默默流过泪。


  许多将军遇到他,总会感慨“我是听着你的歌成长起来的”。


  他就是小曾,一个带着军营民谣走过万里关山的人。


  他是无数人心中的“老班长”,但这次,他将彻底脱下深爱的军装。


  近三十年唱作生涯,新兵已变成老兵,“小曾”也已是“老曾”。


  尽管皱纹早就爬上眼角,但人们记忆中的小曾,似乎永远是MV中那个面庞青涩、抚弹吉他的年轻士兵。


  大家不愿接受小曾的老去,就像不愿面对自己青春的逝去。


  青春有退役的一天,但歌声不会,记忆不会。


  02


时光的列车缓缓驶过西部大地,回望军旅起点,小曾总会想起那次与音乐的偶然重逢。

  那年,小曾参军入伍来到驻闽某部,一心想当个好兵的他很快就成了新兵连的训练标兵。新兵连要办晚会,班长要求幼时学过乐器的小曾上个节目。思来想去,小曾把日记中的一首诗《新兵想家》谱成了歌曲。


  那晚的舞台上,小曾挎着吉他深情地自弹自唱,似还有一丝丝紧张。


  那晚的舞台下,百十个新兵战友哭得稀里哗啦,都想着远方的妈妈。


  小曾火了,这首歌很快唱遍整座军营,连老兵们都在传抄他的歌词。


  火起来的小曾,没有在音乐道路上继续进军,仍专注于当个好兵。他先后经历通信兵、高炮兵两个岗位,都是专业训练尖子。入伍第二年,小曾就当上了全连最年轻的班长。


  彼时的中国乐坛,校园民谣正风起云涌,其带着浪漫理想主义、淳朴诗意情怀和清新人文气息的曲调,迅速风靡了神州大地。身处军营的小曾也感受到这种潮流,萌出了当个弄潮儿的想法。


  以小曾当时表现,提干的几率很大。三年服役期满时,尽管部队不舍这个好兵,反复做挽留工作,他还是决定告别军营,去追逐自己的音乐梦想。


  

  03


人生最深刻的记忆在军营,最熟悉的生活是军旅。在经过创作初期的短暂迷茫后,小曾把音乐方向定在了军旅题材,就像是心灵出游后注定要回家一般。

  一个时代就此开启。民谣音乐的天空中多了一抹绚烂的云彩:军营民谣。


  《军中绿花》《我的老班长》《绿军装的梦》《离开部队的那一天》等一批经典歌曲相继问世,仿佛一把把打开心门的钥匙,让军人那种敦厚、火热又带点羞涩的情感不再“犹抱琵琶半遮面”,终于在低吟浅唱中有了表达的载体。


  小曾探寻着自己的心路,用音乐触摸着更多战友的心跳。


  他写友情,写思念,写倾诉,写爱恋,写梦想,写彷徨,写聚之欢,写离之伤。


  身戴红花的新兵学唱小曾的歌走进军营,进行一场别样的仪式。


  身戴红花的老兵哼着小曾的歌奔向新程,发出声声人生的宣言。


  无论在哪座军营,无论在军旅哪个阶段,都能在小曾的歌中找到慰藉。


  军人的行囊里,从此多了一盘军营民谣的磁带或CD。


  当兵的人或当过兵的人,谁没在KTV中唱过小曾的歌呢?


  他的歌声飘荡在秋叶飞落的军营里,飘荡在龙腾虎跃的训练场,飘荡在月下忘神的营房内,飘荡在一道道军人本色的步履间,飘得很远、很远……


  

  04


这是一个当年在同行看来并不合时宜的举动。

  已有许多代表作,也有良好的市场回馈,在那个文化产业火爆的年代,小曾却作出一个惊人的选择:走上青藏线,去为战士歌唱。


  这样的选择,既因于民谣音乐演进的困顿,又因于小曾音乐创作上遇到的瓶颈。


  因为,小曾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虽然早已把青春的根认定在军营,但这根须扎得还不够深长;蕴藏在军营沃土的深厚养料,自己吮吸得还不够充分。


  有人沉醉商场,有人走向沙场。小曾暂别喧嚣的社会,来到了蓬勃的军营。


  他走上青藏线,在一座座大大小小的营盘为战士们义务歌唱,也在高寒缺氧中体味着祖国西部的苍茫与辽阔。


  那之后,他又去了边防,去了海防,边走边唱,边唱边想,不知送出了多少专辑,拥抱了多少胸膛,也不知多少次泪湿了眼眶。


  在战士们发自内心的共情和饱含热望的目光里,小曾笃定了人生的终极选择:必须是军营,只能是军营。


  2009年,小曾经特招再次入伍,终于得偿所愿,成了西部军营的一名文艺战士。


  回归军人身份的小曾,对音乐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思考。这理解和思考与时代的发展同频,也与军营的转型同步。


  歌迷们惊喜地发现,小曾的曲风在一脉相承中开始有了变化:


  柔情注入了铁血,浪漫融合了阳刚,小情调有了大气象,理想主义拥抱了英雄情怀,风花雪月奔赴了雨雪风霜。


  

  05


这是小曾以现役身份的最后一次演出。

  西部战区陆军2023年度的练兵备战先锋颁奖典礼上,他演唱了专为典礼创作的歌曲《最先锋》。激扬豪壮的旋律,让全场观众热血沸腾。


  从军营民谣到边塞大风,从幽思柔肠到沙场豪情,这并不是单向的曲风转变,而是一种源自步履跋涉的力量互馈,一种精神疆域的开拓和延展。


  小曾一直在路上,有时走得很难,却总走得很远。


  走得越远,对当代军营的理解就愈加深入,音乐创作的内容也愈加丰富。


  参加军事演习,他写了《决胜就在未来》《英雄出塞》《把战场刻在心中》。


  行走西部边关,他写了《走边防》《墨脱阳光》《边关英雄》《我爱边防线》。


  参加抢险救灾,他写了《我又看见你》《满身泥巴的兵》《汶川回来的兄弟》《那些再没有回来的兄弟》。


  走过高原大漠,他写了《高原兵歌》《沙枣花》《红军杨》《亲人就是解放军》。


  他在《七十五厘米》《一个老兵的青春》《最后一次站岗》中继续歌唱着战士的青春,也在《如果我没有惊天动地》《我以打仗的方式致敬青春》《祖国我是你的防弹衣》中诠释着青春的选择。


  他打造的《西部战区陆军组歌》16首歌曲火爆西部军营,为东部战区创作的《月满海峡》在中秋之夜唱响海峡两岸。


  从兵之初的那首《新兵想家》至今,小曾累计创作了两百多首军旅歌曲。


  两百多首歌像一颗颗星星,辉映着小曾的心路,见证了如一的坚守,抒发着纯粹的情怀。


  

本文标题:军营民谣全部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