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圈上挽联怎么写
花圈上挽联怎么写推荐文章1:花圈上的挽联要怎样写?
花圈,作为寄托哀思、缅怀逝者的传统方式,常常搭配挽联一同出现。挽联,以其精炼的文字和深沉的情感,成为悼念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在花圈上书写挽联时,我们应该如何落笔呢?
首先,挽联的内容应体现对逝者的尊重与怀念。我们可以从逝者的生平事迹、性格特点或与我们之间的情感纽带入手,用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来表达我们的哀悼之情。例如,若逝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挽联可以写:“风范长存,德泽永记”,以此表达对逝者高尚品德的敬仰和怀念。
其次,挽联的语言应庄重、文雅。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或轻浮的词汇,以免对逝者和逝者家属造成不敬。同时,挽联的句式和韵律也应尽量工整和谐,使其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再者,挽联的字体和排版也需讲究。字体应清晰易读,不宜过于潦草或模糊。排版上,挽联应左右对称,上下协调,以体现其庄重性和美感。
最后,书写挽联时还需注意文化背景和地域差异。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对于挽联的书写方式和内容可能有着不同的习俗和规定。因此,在书写挽联前,我们应先了解当地的文化背景和习俗,以免因不了解而闹出笑话或触犯忌讳。
总之,花圈上的挽联是表达哀思、缅怀逝者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书写挽联时,我们应注重内容的尊重与怀念、语言的庄重与文雅、字体和排版的讲究以及文化背景和地域差异的了解,以确保挽联能够恰当地传达我们的哀悼之情。
花圈上挽联怎么写推荐文章2:花圈挽联下联都是有落款的,上联可以直接用丧事语录或短语句子
1、丧事活动中,花圈、花篮、幛子等奠物,需要题写挽联。常见的如“伯父大人千古 愚侄×××敬挽”,这个“愚侄×××”就是落款。再如“永垂不朽 愚侄×××敬挽”,这个“永垂不朽”,就是丧事语录。
2、打个告,最后标注×××姓名(或单位)和日期,就叫落款。落款的意思是说,这个告是我的,我有什么要求和说法。挽联落款也是这个意思,即这个花圈是我的,我用花圈来表达我的哀悼。
3、严格意义上讲,花圈上面挽带的两行字,不是挽联,主要功用就是姓名标注,即就是落款的意思,也就是表示哪个人上花圈对逝者表示哀悼。
挽联是对联的一种,格式上讲究对仗与平仄,内容上要与逝者相关,是需要创作的,应该是文化作品或智力产品。花圈挽联是一个通俗说法,其实不是。
4、挽联的落款是怎么来的?民国以前,在中国的朝代社会中,丧事很费钱,届时亲戚、朋友、同僚等等都要帮助。中国几千年,人多资源少是常态,所以家庭生活都很艰难,不像现在这么有钱。所以,一家有事,大家帮助,家家有事,都有帮助。帮助就是出钱出物,常用的物品就是布帛、衾被、衣物等。现实生活中较为流行的“上幛子”“挂幛子”,就是从这来的。
主家对出钱出物的人要登记,哪家的东西就在上面标注哪家人的姓名。为了彰显助葬人的德品,还要把标注名字的物品摆出来、挂起来给人看。这个姓名标注,就是挽联、挽幛落款的。
5、挽幛挽联一开始是没有上款的。在丧事发展演进的过程中,被更多地融入和文化因素。对于助葬物品,在标注姓名的同时,主家和助葬人又加上一些表示哀悼、怀念、告慰、祥瑞等特定语汇和语词,如春雨梨花、秋雨梧桐、杜鹃夜月、草木悲声、德及乡梓、泽被后人、瑶池有约、蓬莱邀请、宝婺星沉、淑德可风、慈颜永记、严训难忘、苍松翠柏、驾鹤西归等等。于是有了上款。
现实生活中,“挂幛子”是相对流行的丧事祭奠事项。“挂幛子”上面的丧事语录,就是上款,如“宝婺星沉 侄×××泣拜”,就行了。有人在前面再加上逝者称谓,其实多此一举了。与前例对比一下,“姑母大人安息 宝婺星沉 侄×××泣拜”,这就不是挽幛挽联了。
6、花圈挽联越个性化越好。啥意思呢?就是说,上花圈人与逝者的亲缘关系和感情关系不同,要表达的情绪和情义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花圈挽联的上联,不拘格式,不拘形式,不拘长短,只要能表达自己的心意,怎么写都行。
7、十年以前,中央电视一套,有国家领导人敬献花圈,上联是“永垂不朽”等丧事语录,下联是姓名×××挽。现在的上联是“沉痛悼念×××同志”。
理论上讲,花圈挽联,上联是丧事语录,即表示哀悼、怀念、告慰等短语或语句,下联是落款,即上花圈人姓名。是相对古朴文雅的操作。花圈下联的落款本来就有称谓,上花圈人与逝者的关系是清晰的,所以,我们建议花圈上联直接用丧事语录,省略逝者称谓。你觉得呢?
花圈上挽联怎么写推荐文章3:“花圈”上面一定要写挽联吗?有什么样的讲究和要求?
实际生活中,奔丧吊丧,上花圈花篮或者送花圈花篮是一般操作,非常常见,为流行性习俗,绝大部分人也都实际做过。那么,丧事活动中,花圈花篮一定要写上挽联吗?不写可行?我们结合丧礼典籍文本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供大家参酌与评述。
1、花圈是吊丧人的礼赠礼馈,在花圈上标注丧事语词和吊丧人身份,是对吊丧人的尊重,是一种礼仪之举,所以花圈上面是一定要写上挽联的
家有丧事,用长条状的布帛或纸张,上款(上联)写吊唁告慰之词,下款(下联)吊丧人落款,然后黏在或别在花圈上面。主家有了吊奠之仪,也彰显了吊丧人的礼仪之举。在传统文化下,什么叫知礼懂礼?什么叫识事懂事?这就是!
严格意义上讲,花圈上的吊挽语词不是挽联,而是挽幛。对联是特定文体,有上联下联和横批,讲究平仄与对仗。家有丧事,灵堂大门两边是应该用对联的。其他衣被、布帛等物品上用挽幛。有人将花圈花篮等上面的语词叫挽带或挽幅,其实都是挽幛,只是形状有差异,基本内容设置和功用都是完全一致的。
幛,从巾从章,巾是指丝制品和布麻制品,幛是彰显、显示的意思。幛的本义是用于祝贺或吊唁的整幅布帛。在幛上面写字,包括祝贺语词或丧事语录,并标注出幛人的身份和名姓,就是喜幛或挽幛。
丧事活动中,吊丧人对丧事主家有许多礼赠和礼馈,包括衣衾、布帛、财物、钱物、车马用力等等。按礼仪要求,主家得到的所有礼物,都必须进行文字标注,包括哪些人送的?送了多少?价值几何?等等。在后世的传承过程中,人们对这些文字进行文体修饰,加上特定丧事语录或语词,就是挽幛(挽联)。
2、“挽幛”(挽联)于古法丧礼的“陈衣”,即主家将收到的衣衾、布帛、财物等摆出来给人看,并标注礼赠人的名姓
古典时期,确切地说民国之前或49年之前,家有丧事,要设账房,账房专门安排一人唱礼。吊丧人到账房上礼,什么东西?多少数量?值多少钱?给多少钱?等等,唱礼人都要大声喊出来给人听,然后账房对物品还要进行文字标识。这种习俗是有的,源头就是古法丧礼的“陈衣”。
《仪礼----士丧礼》有“襚”的规定,国君要襚,亲戚要襚,兄弟要襚,朋友要襚。襚就是赠送衣衾布帛。大家一起帮助丧事主家办好丧事。
《仪礼----士丧礼》还有“陈衣”的设置。“陈袭衣”、“陈小殓衣”、“陈大殓衣衾”,作为丧事操作的特定程序,必须实施。陈就是陈列、列示的意思。所谓陈衣,就是将收到的“襚”摆出来给人看。在之后的传承发展过程中,主家对收到的“襚”等物品进行文字标注和标识,逐步形成挽幛。
作为礼赠和吊奠物品,应当纳入礼仪规范,所以花圈是挽幛的一种,丧事主家收到花圈,应当进行丧事联语的制作。既是对自己的讲究,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3、花圈“挽幛”(挽联)使用的文化逻辑和一般思路
中国传统社会是农耕文明,家庭是基本的生产和生活单位。家庭的立足和不断发展,需要稳定、有序、和睦、和谐的环境,其基本手段就是礼仪,即宗法伦理规制。乱了家庭规制就是乱了伦理,这是古代社会管理和家庭管制的关键要点和最大忌讳,一旦违反,往往会采取极为严厉甚至残忍的手段进行制裁。
维系家庭稳定和谐的基本途径就是血缘关系和家庭亲情,而“孝”就是实现家庭关系稳定、有序、和谐、进步的基本载体。所以,中国历史几千年,“孝行”一直都是行为人的根本品行。而“养老”和“送终”是衡量和评价人们“尽孝”“行孝”“孝道”“孝行”的基本方面和基本标准。所以,传统文化下,中国人特别“重死事”,家有丧事叫“当大事”。
中国传统文化信奉儒学,儒学一直是传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儒学的原创人就是孔子。孔子重礼,特别喜欢丧礼。《礼记》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丧礼的。这就造成中国文化在原创阶段有一个重大设置,也是一个重大缺陷,即厚葬,丧事活动极其靡费。在“尽孝”的框架下,按规定的礼仪等级和要求操办丧事,是家庭的沉重负担。所以,实际生活中,为了既能遵守礼仪规定,又不至于家破人散,丧礼设置中有了补救措施,即赙赠。
所谓赙赠,包括赠与丧事主家衣物、用物、财物、钱物、车马用力等等。一家有丧,大家帮忙。届时不仅亲戚朋友,包括国君、领主、上位人员、僚属等,都得以衣物、货物、财物提供帮助。而且所有这些帮助都是无偿的,应该的。
为了彰显人的德操、人品、家资,为了弘扬、倡导、推介孝道和丧礼文化,对赙赠人进行身份标识是必要手段。这应该是“挽幛”(挽联)产出的一般生活逻辑和文化依据。
花圈上挽联怎么写推荐文章4:花圈上挽联:哀悼逝去之人的对联内容该怎么写
葬礼花圈很多人都知道,有人去世,我们会为逝者献上花圈,表达我们的尊敬,但花圈上挽联很多人却并不了解,本文将为大家讲解,关于花圈上挽联的那些事。
花圈上挽联是在赠送花圈上,在花圈上来书写的一种对联。
花圈上挽联实例展示
大家都知道,对联是为了表达美好的愿望,花圈上挽联也有同一作用,挽联是表达人们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生者的慰藉。
花圈上挽联一般采用挽条附着在花圈上,两条挽条为一联,(面对花圈时)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
花圈上挽联写什么,可以写两句对仗的诗句,歌颂逝者一生,或者对逝者的祝愿。
上联这样写:可以在上联写上对逝者表达的话,例如“沉痛悼念某某某”、“某某某千古”、“缅怀亲爱的某某某”,上联一般会在挽联中注明逝者的身份,可以写逝者的姓名,也可以写对逝者的称呼。
下联这样写:下联一般写上赠送花圈的人的名字,例如“某某某敬挽”、“某某某泣挽”、“某某某叩挽”、“某某某拜挽”。非特殊关系用“敬挽”表达,而“叩挽”和“拜挽”,一般用于与死者有血缘关系的人或处于一种值得叩挽或拜挽的关系,如恩师、恩人等。
带挽联的鲜花花圈
购买花圈时,一般会赠送一副花圈上挽联,不需要再额外购买,一般挽联都是空白的挽条,我们可以帮您将花圈送到哀悼场合,到时候再由您进行花圈上挽联的书写。
一般花圈上挽联是由亲近之人或者献上挽联的人来书写,但是如果您不方便书写,也可以将您想表达的祝福告知花圈店,让花圈店工作人员来帮您进行书写。
上面举例想说明的是人们对花圈上挽联的格式的常用写法,然而在内容上其实是不固定的,在挽联上的内容只要能表达您对死者的哀悼之情、只要不违反习俗或不令人反感的文字,大抵都是可以的。比如有人会这样写挽联:
(上联)流芳百世,遗爱千秋(下联)音容宛在,浩气常存
(上联)陇上犹留芳迹(下联)堂前共仰遗容
花圈上挽联怎么写推荐文章5:丧事上花圈花篮幛子的,挽联语录怎么写?你们家乡是怎么操作的?
现实生活中,家有丧事,上花圈、花篮的,一般应当写明丧事联语并进行落款标注,即用长条形纸带布帛条带,上联写丧事语录,贴在花圈、花篮的右偏上方,作为上款;下联写敬献人名姓,贴在花圈、花篮左偏下方,作为下款。丧事"上幛子"的,必须使用丧事语录,可以有上下款,也可以只用下款。"上幛子"丧事语录一般使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特定规格的纸张或布帛作为书写对象。
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丧事使用祭物、奠物如花圈、花篮、幛子等的,都使用丧事联语,较为流行,也较为普遍,应该是丧事活动的整体性礼俗。但由于没有官方主流文化的统一要求,各地传承渠道不同,礼仪解读有异,所以具体操作上也不完全一致。我们就讨论这个问题,供大家参酌和评述。
1、关于丧事挽联与丧事语录
挽联即丧事对联,丧事语录即四字词语或若干字短语。严格意义上讲,挽联是针对逝者的祭奠性作品,是有特定内涵和功用的,也是需要创作的。挽联有上下联,讲究平仄与对仗。一般来说,灵堂大门两侧及灵堂内灵位里面的后墙,必须使用主家创作的挽悼逝者的对联。吊丧人也可以使用挽联祭奠逝者,粘贴或悬挂于灵堂之内的墙面上。
在丧事祭物、奠物如花圈、花篮、幛子等上面标写悼念文字的,不叫挽联,叫丧事语录,即以符合丧事氛围和逝者情况的特定词组或短语来挽悼逝者,需要落款以标明悼挽人。
丧事语录以四字词组或短语为主。可以根据与逝者的关系选择使用。常用的丧事语录有:沉痛悼念、永垂不朽、万古长青、苍松翠柏、天国永恒、良操美德、亮节高风、千秋功业、百世流芳、名垂青史、泽被后世、驾鹤西归、鹤归华表、春雨梨花、秋雨梧桐、夜月鹃啼、花凝泪痕、风木与悲、寿高德望、福寿全归、德及梓里、恩泽四海、常怀典范、秋风叶落、表率乡里、邻里共誉、哀动遥仓、泣断心肠、孝悌为本、俭朴家风、教子有方、忠厚待人、为善为德、蓬莱仙客、瑶池之宾、瀛洲祥境、昆仑约请、南天有讯、骑鲸仙客。等等。
丧事联语可以使用特定意义短语,一句话也行,有祭奠悼拜的意思就行。
2、关于丧事语录的基本格式
上幛子的,必须使用丧事语录。即用一张长方形或正方形大纸或布帛,中间写上"永垂不朽"等丧事语录,左下为上幛子人落款。丧事尚古法,所以行文竖排。上幛子可以不用上款。
上花圈花篮的,用两条长条形纸带或布帛带,上联写"永垂不朽"等丧事语录,下联是上花圈花篮人落款。实际生活中,有的地方有的人操作上不用丧事语录,直接用上款下款。
关于上款和下款。一般意义上讲,上款是对逝者的称谓,下款是悼挽人的称谓。两个称谓是同一关系人,用一个就行了,没必要同时用。比如上款"岳父大人千古",下款"婿×××敬献";上联"教诲难忘",下联"婿×××敬挽"。对比一下,用丧事语录显得更古朴雅致一些。当然两种情况都可以用。
3、称谓确定的一般原则
书写丧事联语,确定称谓关系是关键。一般原则是:与逝者有直接关系的,如亲戚亲属、亲朋亲友等,按与逝者的亲缘关系确定称谓;与逝者没有直接关系的,因为谁或冲谁去吊丧奔丧的,就按谁比照与逝者确定称谓关系。儿子的来人比照儿子,孙子的来人比照孙子,以此类推。
单位吊丧的,花圈花篮可以使用"永垂不朽"等丧事语录,也可以直接使用"沉痛悼念×××同志"等短词,落款为单位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单位同事吊丧上花圈花篮的,除有特定亲戚关系的之外,一律为同志,即按平辈确定称谓关系。
4、关于敬词和谦敬辞的使用
丧事联语的下款,一般应当使用敬词和谦敬辞。有单位个人差异、身份辈分差异、亲疏远近差异等,还要考虑逝者的年龄状况、婚姻子嗣、家庭和社会地位、逝亡原因等。一般来说,孝子孝孙用"泣""叩""拜""奉"等;娘家人、已嫁女家人、亲朋好友等用"献""敬""拜"等;单位团体用"挽""輓"(同挽)"执"等。古语的"稽颡"、"稽首"、"顿首"等,可以用,显得相对古雅文质一些。
注意:丧事联语和落款均不使用标点符号。有人习惯将落款称谓后加冒号(或顿号),大可不必。从实质上讲,标点符号是句读之用,即断句用的,丧事联语意义确定,层次分明,无需断句,当然也不必使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的产物,丧事活动仿古从古,标点符号肯定不需用。
花圈上挽联怎么写推荐搜索词:
1.花圈上挽联怎么写 白事
2.农村丧事花圈挽联写法
3.花圈上挽联怎么贴
本文标题:花圈上挽联怎么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