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霍县海拔多少米
炉霍县海拔多少米推荐文章1:四川甘孜州炉霍县发生3.6级地震
速参数
速参数: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6月3日2时57分在四川甘孜州炉霍县发生3.6级地震,震源深度14千米,震中位于北纬31.18度,东经100.86度。
基础背景
附近村镇:本次地震周边5公里内的村庄有高新龙、勒格、巴日村、占堆、倡孜村、固衣、呷拉宗、结托、卡沙、白衣贡,20公里内的乡镇有仁达乡、孔色乡、科克乡、麻孜乡。
周边县城:震中距炉霍县29公里、距道孚县34公里、距新龙县59公里、距甘孜县96公里、距丹巴县104公里,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152公里,距成都市313公里。
震中地形:震中5公里范围内平均海拔约3394米。
历史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台网速目录,震中周边200公里内近5年来发生3级以上地震共38次,最大地震是2016年9月23日在四川甘孜州理塘县发生的5.1级地震(距离本次震中170公里),历史地震分布如图。
地震区划:根据第五代区划图,震中位于Ⅷ度设防区。
震中简介:炉霍县隶属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处川西高原与山原的接触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是康北中心,交通要地,属半农半牧区。气候夏季温暖,冬春寒冷,空气干燥,风沙较大。该县面积为5797平方公里,下辖1镇15乡,2014年人口约5万人,2014年GDP达5.1亿元。
震中天气:甘孜藏族自治州今天天气情况:阴转阵雨,东北风微风,全天气温13~5℃。未来3天天气情况:4日,阵雨,气温15~4℃,无持续风向微风;5日,阵雨转小雨,气温16~6℃,无持续风向微风;6日,小雨,气温18~8℃,无持续风向微风。
以上信息由地震信息播机器人于2020年6月3日3时5分13秒自动产出,用时13秒,公测阶段仅供参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炉霍县海拔多少米推荐文章2:一颗番茄激活的增收计
村民采摘番茄。
甘孜州 大棚蔬菜基地
文/广州日全媒体记者王楚涵
图/由受访者提供
六月的四川省甘孜州炉霍县一片火热景象,301个蔬菜大棚依次有序地排列在鲜水河谷旁,蔬菜大棚里,炉霍县的村民们正在熟练地采摘着番茄,这一颗颗新鲜水灵的高原番茄,远销广东、上海等地,撬动了一条高原的精准扶贫路。
平均海拔约3000~4000米,年平均气温约8摄氏度,空气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60%左右,这些特殊的高原气候曾让炉霍县、新龙县和色达县长期与贫困紧密相连。在广州的对口帮扶下,结合高原气候的特殊性,因地制宜发展“造血式”产业,村民们通过务工、流转土地与分红获得收入,腰包渐渐鼓了起来,曾经的贫困县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村民一步步走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高原番茄远销广东、上海 产品供不应求
“在这里工作,一天工作8小时,能挣100元,1个月收入有3000元呢,比以前多了很多。”炉霍县斯木镇吉绒村的曾兴蓉笑着说道。今年是她在大棚蔬菜基地工作的第3年了,在2017年以前,家里以种植青稞为主,除去日常开支,一年到头也存不下钱。2017年起,两口子一起在大棚蔬菜基地上班,自家的土地也承包给公司。“刚开始进来什么都不懂,来了这里之后,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教我们怎么去种植、采摘番茄,现在已经基本掌握番茄种植技术了。”曾兴蓉笑着说。
由于高原地理和气候的特殊性,炉霍县只能发展大棚农业,同时在种植品种的选择上也要进行重重试验。“炉霍县海拔3250米,刚来的时候会有点高原反应,这里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使得当地产业发展面临较大困难。没有蔬菜大棚的话,很多农作物是比较难培育出来的,有些村民在部分季节很难吃上绿叶蔬菜。”广东援建干部向记者感慨道。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广东—锦江—炉霍党委政府整合资金一亿余元携手打造了高原现代农业“飞地”产业园区,在斯木镇吉绒村依托炉霍县“鲜水源”有限责任公司带动下,推进“龙头企业+专合社+集体经济+贫困农户”的4+“飞地”经济模式,扎实推进“飞地”产业扶贫园区建设。目前园区占地1500亩,拥有301个大棚,主要特色农产品小番茄,销售量近400万斤。同时,大棚产出的特色高原产品远销上海、广东等地,2019年,园区实现营业收入3000多万元。
打通农产品加工、观光旅游等全产业链发展
“多年来,甘孜州炉霍县农牧产业‘小而杂’‘零而散’的特征非常突出,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广东援建干部说。针对这个问题,炉霍县从引进、扶持、发展新型经营主体着手,在科学开展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将大棚蔬菜作为主打产品,集中连片打造,形成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格局。
如今炉霍县不仅实现全民增收脱贫致富,按照“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合作模式,帮助全县88个贫困村,2364户贫困户脱贫增收,解决了168个闲置劳动力的长期就业问题,生产的小番茄销往成都、广东、海南等地。
除了务工收入和土地租金,还实现利益分红脱贫致富,按照“土地集中、龙头经营、入股分红”的思路,组织贫困户以土地流转方式入股盛煌农业公司。截至目前,炉霍县园区建成蔬菜大棚301座,覆盖88个贫困村及83个非贫困村,实现集体经济分红900万元,转移就业168人,贫困户户均分红增收800元,为炉霍县产业发展和助推老百姓增收起到积极示范和引领作用。
高原特色产业解决农户就业 年人均增收万元
毗邻炉霍县,在四川省新龙县和色达县,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民和农技员种植庄稼的忙碌身影。在新龙县,新龙县农牧局与广东农业龙头企业粤旺集团合作建设的宜新农业科技示范园在吸收5个贫困村入股后,于2019年11月27日将20万元首期租金收益向入股的447户1744名群众发放分红,其中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440人。
此外,自2019开始,新龙县在打造农牧业产业基地项目上共投资526万元,开展生产高原特色土豆、食用菌以及犏母牛养殖。其中,犏母牛养殖小区项目投资91.6万元,广东援助66.6万元,村民自筹25万元。按照每户2头犏母牛的标准认养,认养户每年每头犏母牛上交5斤酥油(按50元每斤折算为现金),连续交付5年。项目惠及74户458人(包括贫困人口28户146人),每年户均增收2300元。
此外,全村集中连片种植200亩土豆,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增收11571.82元,户均增收3994元,人均增收692元(包括贫困人口18户88人);将于今年6月建成的高原特色食用菌种植基地,预计带动30人就业,年人均增收1万元,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创收15万元。
在色达县,广东对口支援于2019年11月建成的旭日乡旭日村蔬菜基地,投产后到2019年底,32个村已实现预分红资金16.5万元。此外,项目所在地旭日村、江达村的群众收入明显增加,其中,土地流转收入共21.35万元/年。
数看攻坚
广州市对口支援甘孜州炉霍县、色达县、新龙县。目前,炉霍、色达、新龙三县均实现了脱贫摘帽。
2020年在三县援建项目14个。截至目前,竣工3个,正在施工5个,正在开展招标6个。
扶持特色产业增强造血功能。其中,帮助新龙县引进广东农业龙头企业粤旺集团落户,投资2000万元建设运营新龙县宜新农业科技园,去年已向5个贫困村、1744人分红。今年3月24日协助宜新农业科技园正式春耕开播开种;同时积极推进新龙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向广东省跨省域流转,共收到跨省域调出160亩用地指标的调剂资金3360万元。
积极开展消费扶贫。在广州琶洲会展中心中洲农会设立甘孜农特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已销售4180万元。在广州市支持下举办了甘孜(广州)农特产品品鉴会、“2019广东助力甘孜消费扶贫活动暨松茸品鉴会”活动,签订产品订单累计超1.5亿元。
炉霍县海拔多少米推荐文章3:炉霍:川西高原上的醉美县城,一个治愈心灵的圣地,这5景别错过
高山草原见平川,卡萨湖水美人间。
层峦叠嶂山色翠,雪山鹤立乃奇观。
在四川西部的甘孜州境内,有一个高原上的醉美县城,历为去西藏抵青海之要衢及茶马古道之重镇,它就是川西明珠-炉霍。
炉霍地处川西高原与山原接触之地,素有“康北中心”之美誉,海拔3860米,幅员辽阔,景色宜人,物产丰饶,人文荟萃。
尤其自然景观独特而美丽,如境内的卡萨湖是著名的圣湖及川北最大水鸟栖息地;虾拉沱又是颇具特色的高原田园村寨;宗塔草原则是世间罕见的七色草原等,令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欣喜万分。
炉霍还是文化底蕴深厚之地,如石棺墓葬、唐卡、炉霍山歌等令人耳目一新;美食如牦牛肉、青稞酒、俄色茶等令人味蕾生津。炉霍还是革M老根据地,我们还可参观红军经过此地留下的遗迹,感受那段感人至深的峥嵘岁月。
如此一个人文荟萃、景色优美之胜地,自然令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也成为一个疗愈心灵的旅游胜地。
一起看看川西高原上的耀眼明珠-炉霍。
一:著名而独特的五景
炉霍距成都约600公里,从成都出发,经雅叶高速或蓉昌高速,沿川藏317线从东南至西北贯通全境,历时近8小时便可抵达炉霍县城。
炉霍自然景观不胜枚举,它是集湖泊、山水、草原、古庙、田园、村落、特色建筑、红色遗址等为一体的打卡胜地。作为游客,钰姐认为,至少这5大景点不容错过。
一是卡萨湖
卡萨湖距炉霍县城30多公里,在卡萨村内,是当地著名的圣湖,极为典型的高原淡水湖,还是四川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当地人的母亲湖。先游卡萨湖,我认为是最明智的,当然得看个人的旅游计划。
驱车前往城西的卡萨湖,一路感受高原风光似有些枯燥,但一转弯,一颗蓝色明珠立即跃入眼帘,它就是卡萨湖,令人惊喜万分。
卡萨湖总面积1.92平方公里,是四川鸳鸯最多的地方,它被誉为“川北最大的水鸟栖息地”,可谓实至名归,看鸳鸯嬉戏来此定是明智之选。
卡萨湖景致独特而美不胜收:
湖面湛蓝如镜,湖中鸟鱼同欢,湖边柳枝生姿,野花烂漫,四周群山环绕、层峦叠翠,水草低吟低咏,丹顶鹤引吭低鸣,坡上黑牛白羊,将碧水、青山、蓝天等融为一体。如此组成了一幅幅妙趣横生、蔚为壮观的人间奇景图,令人惊叹不已。
在一个有薄雾的清晨里,身临卡萨湖边,看那湖面轻烟缭绕,宛如人间仙境。卡萨湖是当地的母亲湖,关于它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
二是虾拉沱湿地
虾拉沱村离炉霍县城17公里,是当地人引以为傲的古村落,人杰地灵、物产丰茂、富庶一方,还是红色文化渊源深厚之地。
当年刘伯承曾率领红四方面军在此休整半年多,此后留1000多名伤员及年幼的红军在此,他们为汉藏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虾拉沱村还是一个与祥瑞神鹿有关的传奇村落,据说在上世纪这里梅花鹿成群,但后来消失了,就做了一个雕塑以作纪念。
因此,也难怪会顾名思义。
“虾拉”在藏语里是鹿的意思,“沱”是坝子的意思。鲜水河经此流过便形成数十里的天然湿地,同时孕育出了一个颇具特色的高原田园村寨。
身处村寨里,看那雪山倚背靠,鲜水绕村流,感受数十里瓜果飘香、物产富饶的另类风情,让人忘却一切烦恼,感叹造特主之奇妙。
三是宗塔草原
宗塔草原在炉霍东北,距县城60公里。那里一望无际,幅员辽阔,牛羊成群,帐篷林立,美不胜收,是独具特色、名副其实的七彩草原,以及一派独特的草原风光。
每至中秋,宗塔草原百花怒放,争奇斗艳,犹如一片花海。在草原里头枕大地,仰望蓝天白云,静听牧童远处传来的悠悠牧歌,令人产生无限畅想与神往。
宗塔草原还是康区最美丽富饶的牧场,那里除了成群的牛羊,还有与人类相处融洽的狐狸、旱獭、野兔等,其风光秀美、物产丰饶,堪称大自然赋予人间的摇篮。
每年七月,草原上还有盛大的赛马会,在此你可以穿牧装、喝奶荼、食藏餐、唱牧歌、跳藏舞、骑牦牛,亲身体验草原民族的生活,感受牧家的纯朴与喜悦,体会那一份超越世间、自由豁达的心醉。
还可享受高原温泉浴,在池中沐浴似佛坐莲花,犹如身处世外桃源,洗却世间铅华与倦怠。
四是喀瓦拉翁雪山
在川西自驾游中,雪山总令游客向往不已,喀瓦拉翁雪山可一解游客们的雪山之情。它是“白雪之王”,海拔5480米,其主峰神山终年积雪,紫云缭绕,透出夺人心魄的神韵。
雪峰佛名叫“拉姆冬玛”即狮面空行母。在佛经里,它是一位狮头人身的女护法神,它可免时难年荒、兵祸疾疫、天灾水旱、饥饿疾苦等,将一切不祥皆摧折。
在当地,佛是空灵的,神是万能的,信仰是忘我的,因而造就了雪山的神秘与威严,令人望而生畏。当然树的呼吸、花的呢喃、水的欢唱也展示了雪山的博大胸怀和柔情万种
毕竟,无数生灵在它怀抱里生息与繁衍,如岩羊、鹿群等在山间栖息,冬虫夏草、贝母雪莲在此聚会,喀瓦拉翁雪山向世间展示了它作为高原雪山的神奇魅力与勃勃生机!
五是崩科
崩科是藏语,意为“木头架起来的房子”,显然这说的是炉霍独具特色的建筑民居。它的材质是全木,外壁为褐红色,花窗各种样式,而屋檐为“品”字结构。
而炉霍县之所以被称为“崩科之城”,就源于其建筑特色之独特。
“崩科建筑”是康北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在建造上既保留了藏文化富丽堂皇、色彩华美的特点,又在功能上使房屋加强了抗震性能,而且冬暖夏凉。
总之,炉霍崩科民居外观大气,设计精美,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映衬下,成为一幅美轮美奂又典雅大方的画卷,给这片美丽祥和的土地带来了一种奇美的感受。
二:独具魅力的藏文化
作为川西重镇,炉霍独特淳厚的文化魅力也令游客叹为观止。如炉霍石棺文化、唐卡、炉霍山歌甚至炉霍美食等无一不令人神往。
炉霍三大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就有:石棺文化、炉霍山歌、郎卡杰唐卡。
石棺葬是西南民族流行的一种葬俗,距今数千年历史。由于炉霍地处远古族民迁徙要塞之地,远古石棺文明就遗留了下来,尤以川滇西高原民族居多。
而川西沪霍境内,则以卡萨湖石棺墓葬群最著名。其发掘于1984年,面积6000平方米,仅引水渠段就发掘出275座形态各异的石棺,成为全国最大的石棺墓葬群。
再次就是炉霍山歌。
炉霍山歌起源于古老的霍尔族群,是霍尔先民在劳作休闲中创作出来的歌声,最终经多元文化交融碰撞,催生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歌舞。
再有就是唐卡。
唐卡是藏文化中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炉霍就是一代唐卡宗师郎卡杰的故乡,因而被誉为“唐卡之都”。其历代弟子风格一脉相承,最终形成了唐卡绘画流派,距今400多年历史。
炉霍还有民间传统节日如“望果节”等,这是丰收之节,届时人们手捧香炉,手拿青稞等向神灵祈祷,以期来年丰收等。
还有,民以食为天。
征服人味蕾的莫过于当地的特色美食了。炉霍美食尤以这三样令人垂涎三尺,分别是:牦牛肉、青稞酒、俄色茶。
牦牛肉为牛肉之冠,营养丰富,肉质鲜美,深受大众喜爱。青稞酒为青稞酿制而成,当地男女老少都爱喝,也是逢年过节、招待客人的必不可少之佳品。
而俄色茶也是罕见的药食两用健康饮品。
还有一道被看似普通却意义深远的美食“棒打萝卜”,当地人称之为“红军菜”,它食材简单,味道鲜美,在冬季里喝上这么一碗传统炖菜,既味美,又御寒。
三:炉霍旅游攻略
其实网上有很多攻略,大家可自行查查。根据不同地点来设置旅游路线,钰姐是成都人,就以成都为例来说明一下。
一是选好最佳旅游时间。
按说炉霍一年四季旅游皆可,但一般选在春季与秋季旅游为佳。因为这两季里百花盛开、青山绿水,层峦叠翠,景色更加宜人。
而如果冬天来此,天寒地冻不说,山峦也毫无疑问会变得光秃秃的,失去很多美的景致;而夏天又是雨季多发季,不宜旅游。
二是提前订好住宿。
一般游客都会提前在网上订好住宿,这样到目的地后不会因到处找住宿而弄得疲惫不堪、手忙脚乱。钰姐也会这样,毕竟有备无患。
炉霍住宿很方便,环境优美,设施完备,服务周到,尤其一些藏式风格的住宿更令游客一见倾心。可订炉霍县城住宿,也可订景区住宿。
三是提前准备好旅游携带的东西。
在高原地区旅游尤其不同,尤其要特别注意防晒、保暖、补水及避免发生高原反应。比如要准备好冲锋衣、棉衣、加绒保暖衣、运动鞋、防晒墨镜、药品等。
甚至还要准备好一些干粮,如压缩饼干、牛肉干、牛奶、巧克力等,因为在高原上,人需要高热量、高糖分的能量补给。
再有,就是准备诸如氧气瓶、晕车药、感冒药、抗高反药品,如维生素C、阿莫西林、宣通理肺片、葡萄糖、红景天等。
钰姐本人就有点高原反应,海拔上3000米就会有点喘,所幸准备充分,也算有惊无险。
四是计划好旅游路线。
炉霍县距成都600公里,从成都自驾游出发,经雅叶高速或蓉昌高速等,沿川藏G317国道线从东南至西北贯通全境,历时近8小时就可抵达炉霍县城,非常方便。
当然去炉霍县也有好几条路线,沿途也可看不同的风景,就看游客选择了。也可以坐飞机、长途汽车等交通工具前往。
我们上次旅游住在炉霍县城,再向周边东南西北景点辐射开去,这也是一种办法。也可根据旅游侧重点的不同,把住宿选在景区附近。
休整好后,就按旅游导览图、住宿远近及个人喜好等来旅游了。我记得我们先去游览的是卡萨湖,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规划线路,总之整个旅途一共花了7天。
最后需注意的是:在旅游中,注意保护环境,遵守当地习俗,不随意破坏景区环境等,做一个有素质的游客。
写在最后
炉霍是川西高原上的一朵奇葩,其独特的美景、文化与美食等充满了非凡的异域风情,令人眷恋其中,的确是治愈心灵的一方圣地。
五一长假里,约三五好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让身心去放松,让灵魂在路上,川西高原上的醉美县城-炉霍,是你明智的选择。
#G317必玩之地炉霍##甘孜州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炉霍)段建设##甘孜州贡嘎艺术节#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炉霍县海拔多少米推荐文章4:四川甘孜州炉霍县发生3.2级地震
速参数
速参数: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31日15时44分在四川甘孜州炉霍县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震中位于北纬31.47度,东经100.99度。
基础背景
震中地形:震中5公里范围内平均海拔约4230米。
历史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台网速目录,震中周边200公里内近5年来发生3级以上地震共27次,最大地震是2016年9月23日在四川甘孜州理塘县发生的5.1级地震(距离本次震中202公里),历史地震分布如图。
以上信息由地震信息播机器人于2020年10月31日15时49分40秒自动产出,用时40秒,公测阶段仅供参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中国地震台网
炉霍县海拔多少米推荐文章5:炉霍:它是四川最穷的县,却也是四川最美的县炉霍:它是四川最穷的县,却也是四川最美的县
在甘孜藏族自治州中北部,有这么一个县,截止2016年,其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约为6亿元,它便是被称为中国最穷的县之一的炉霍。
炉霍县的主要居民以藏族为主,这里地处远古民族迁徙古道要衢,历为去藏抵青之要衢和茶马古道之重镇,现有川藏317线从东南至西北贯通全境。
炉霍县2010年接待游客3.1万人,旅游总收入2500万元。2011年炉霍县接待游客6.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0.45亿元。
然而让人奇怪的是,这里风景如画,为什么却没能像稻城一样,成为驴友的向往之地呢?
原来,炉霍对于炉友来说交通并不能算便利。虽然有川藏317线,但是对于更多的进藏游客来说,318才是更好的选择。再来则是炉霍的风景虽然很美,但是去的人极少,这也造成了酒藏深巷无人识的尴尬局面。
2017年10月9日,根据甘孜州旅游发展委员会发布的《2017年国庆中秋假日旅游接待工作总结》数据显示,稻城亚丁接待游客7.81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903.23万元。其中的差距可想而知了。
去炉霍看什么?炉霍由于游客较少,所以仍然是一处保留着最传统藏地风俗的地方。这里以石棺为代表的远古文明遗存十分丰富,在川滇西部高原民族考古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望果节期间人们手捧香炉,高举幡杆,手拿青稞、麦穗,跟在苯教教主后,绕田间地头转圈,祈祷神灵保佑,获得丰收。
雪域俄色茶产于青藏高原的四川省甘孜州炉霍县霍尔章谷地区,是生长在海拔3000米至3800米之间的野生俄色树的一年生嫩芽,经现代工艺加工精制而成的雪域天然绿色的药、食两用健康饮品。
卡萨湖位于我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西70公里处,是川西北路最大的水鸟栖息地,总面积1.92平方千米。卡萨湖被人们尊为母亲湖,平日要绕转朝拜,春耕秋收时要祈祷吁请。
宗塔草原位于炉霍县东北部,地处大渡河上游,距县城60千米。宽阔的草原上牛羊成群,帐篷顶顶,著名的康区狐狮神山满载着历史的印迹静卧于草原中心,仿佛沉浸在无尽的朝拜中。
炉霍县海拔多少米推荐搜索词:
1.炉霍县海拔多少米高度
2.炉霍县县城海拔多少米
3.甘孜州炉霍县海拔多少米
本文标题:炉霍县海拔多少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