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推荐文章1:这60句“神奇”的诗词,前半句默默无名,后半句流传千古

  你一定知道“一寸光阴一寸金”,但你不一定知道“读书不觉已春深”;


  你一定知道“天涯何处无芳草”,但你不一定知道“枝上柳绵吹又少”;


  ……


  在诗词中,有这样一些神奇的诗词,它的前半句默默无名,后半句却流传千古。


  下面60句“神奇”的诗词,你能背多少呢?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蜂》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高蟾《金陵晚望》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曹松《己亥岁二首》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 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节妇吟》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秦韬玉《贫女》


  卧龙跃马终成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杜甫《阁夜》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刘方平《春怨》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东栏梨花》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李涉《题鹤林寺僧舍》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竹石》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李商隐《咏史》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晏几道《鹧鸪天》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卢照邻《长安古意》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陆游《金错刀行》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辛弃疾《鹧鸪天》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南乡子》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鹧鸪天》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苏轼《蝶恋花》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劝学诗》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王昌龄《送柴侍御》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张鸣善《普天乐·咏世》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三五七言》


  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慈禧《祝母寿诗》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不第后赋菊》


  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弟兄。


  ——黄庭坚《竹枝词》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苏轼《洗儿诗》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黄景仁《杂感》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轼《蝶恋花·春景》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宋·苏轼《和董传留别》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白居易《长恨歌》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鲁迅《题三义塔》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杜甫《曲江二首》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月儿弯弯照九州》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苏轼《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吴伟业《圆圆曲》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李煜《忆江南》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满园出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李贺《致酒行》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题临安邸》


  福王少小风流惯,不爱江山爱美人。


  ——陈于王《题桃花扇传奇》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辛弃疾《鹧鸪天》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神奇”诗词呢?


  :古典文学与诗词


  编辑:浅浅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推荐文章2: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推荐文章3:诗词|“千古词帝”李煜笔下50句金句,总有一句惊艳过你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


  在中国历史上,


  有着帝王和文人双重身份的不多。


  但偏偏,有人就是个传奇。


  在帝王里,他是文学才情最高的,


  在文人里,他是政治地位最高的。


  他就是词中之帝——南唐后主李煜。


  “做个才子真绝代,


  可怜薄命做君王。”


  他的一生悲欢都在词里。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3、杨花风弄,鹅毛天剪,总是诗人误。


  ----《青玉案》


  4、琼窗梦醒留残日,当年得恨何长。


  ----《临江仙》


  5、余寒欲去梦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


   ----《望远行·碧砌花光照眼明》


  6、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喜迁莺·晓月堕》


  7、樱花落尽春将困,秋千架下归时。


  ----《谢新恩》


  8、不是祖龙留面目,遗篇那得到今朝。


  ----《题金楼子后》


  9、咫尺烟江几多地,不须怀抱重凄凄。


  ----《送邓王二十弟从益牧宣城》


  10、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


  ----《谢新恩》


  ....................................................................................


  11、天香留凤尾,余暖在檀槽。


  ----《书琵琶背》


  12、林风淅淅夜厌厌,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


  ----《临江仙·庭空客散人归后》


  13、自从双鬓斑斑白,不学安仁却自惊。


  ----《九月十日偶书》


  14、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长相思 其二》


  15、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一斛珠》


  16、谁能役役尘中累,贪合鱼龙构强名。


  ----《病起题山舍壁》


  17、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


  ----《子夜歌》


  18、赖问空门知气味,不然烦恼万涂侵。


  ----《病中书事》


  19、昼雨新愁,百尺虾须在玉钩。


  ----《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


  20、前缘竟何似,谁与问空王。


  ----《病中感怀》


  21、惊涛千万里,无乃见钟山。


  ----《亡后见形诗》


  22、万古到头归一死,醉乡葬地有高原。


  ----《句》


  23、沉沉无问处,千载谢东风。


  ----《挽辞》


  24、空有当年旧烟月,芙蓉城上哭蛾眉。


  ----《感怀》


  25、咽绝风前思,昏濛眼上花。


  ----《悼诗》


  26、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


  ----《秋莺》


  27、空山有雪相待,野路无人自还。


  ----《开元乐》


  28、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


  ----《后庭花破子》


  29、斜托香腮春笋嫩,为谁和泪倚阑干?


  ----《捣练子·云鬓乱》


  30、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31、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32、宴罢又成空,魂迷春梦中。


  ----《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


  33、琼窗梦醒留残日,当年得恨何长!


  ----《临江仙·秦楼不见吹箫女》


  34、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


   ----《采桑子·亭前春逐红英尽》


  35、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


  ----《赐宫人庆奴》


  36、月寒秋竹冷,风切夜窗声。


   ----《三台令》


  37、千里江山寒色暮,芦花深处泊孤舟。


  ----《忆江南》


  38、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


   ----《长相思·云一涡》


  39、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40、片红休埽尽从伊,留待舞人归。


  ----《喜迁莺·晓月坠》


  41、心事莫将和泪滴,凤笙休向月明吹。


  ----《忆江南·多少泪》


  42、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


  43、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44、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渔父》


  45、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46、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子夜歌》


  47、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捣练子令·深院静》


  48、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


  49、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50、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望江南·多少恨》


  (:迷上诗词)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推荐文章4:古言短篇小说:乌夜啼(又名:亡国公主浮沉记)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五代?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1


  宫外烽烟四起,杀声震天。


  成如月端起酒杯,双手不听使唤地颤抖着,大颗大颗的眼泪掉在酒里。


  盛家军一路杀到了京城,城门守将林川开门投降,延绵近二百年的大梁走到了王朝的终结点。


  末代皇帝成吉饮鸩自尽,皇后及一众妃嫔悬梁自杀,三位在宫外开府的皇子早已没了音讯。


  成如月是成吉唯一的女儿,三个月前刚被封为嘉和公主。成吉平日行事荒唐,对自己的独女却极为宠爱。他舍不得女儿早早下嫁,一直拖到了她十七岁也没有指婚。


  当然,他已经用不着指婚了。成如月马上就要饮下鸩酒,追随她的父皇和母后而去。


  她闭上眼睛,仰起头来,准备一饮而尽。


  “公主!”


  成如月被一个尖利的嗓音打断,睁眼一看,原来是老太监梁宁。


  “梁公公,你——”


  自城破以来,守军、侍卫、宫女和太监四处逃散,成如月几乎看不到老熟人了,没想到梁宁竟然还坚守在宫里。


  梁宁箭步上前,夺下成如月手里的酒杯摔在地上,苦苦哀求道:“公主,快逃吧,再晚可就来不及了!”


  “逃?”成如月凄然一笑:“我能逃到哪里?再说我怎么逃?”


  “老奴知道皇宫东侧的清明门有一条密道,直通宫外的桃花林,其他的事以后再说,公主先换身衣服,省得出宫太打眼。”


  2


  半个时辰后,打扮成民女模样的成如月随着梁宁进入了密道。


  密道十分狭窄矮小,仅供一人匍匐通过。成如月一路跌跌撞撞,连滚带爬,从未有过如此狼狈。


  “皇上早有准备,派人悄悄挖了这条密道。他还嘱咐老奴,万一叛军打过来了,务必要把公主带到宫外……”


  成如月抹了一把眼泪,继续匍匐前进。


  既然父皇让她好好活着,她就不会再一心寻死了。


  爬了二里左右,二人终于看到了隐隐约约的光亮。


  梁宁拨开用来掩盖密道出口的枯草,自己先爬了出去,又把成如月拉了上来。


  成如月爬得精疲力尽,手臂和腿上到处是擦伤,双膝都磨出了血,整个人站立不稳,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公主,老奴——”


  成如月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摆手道:“以后我们不要这样称呼了。我叫你梁伯伯,你叫我阿娇吧。”


  阿娇是成如月的小名,以前除了她的父皇和母后,没有第三个人知道。


  梁宁点点头:“阿娇,我在城东置了几间房舍,离这边大概十里开外,咱们先去那儿避一避吧。”


  成如月努力起身,但是怎么也起不来。她自幼娇生惯养,何尝吃过一点苦,如今让她带伤走十里路,她实在是做不到。


  “梁伯伯,我……我是真的走不动了。”


  “可是太阳快落山了,天黑了路更不好走。阿娇,梁伯伯扶着你,咱们坚持坚持就好了。


  3


  二人踉踉跄跄地走出数十丈远,突然被林中窜出的四个中年汉子团团围住。


  成如月心一沉。


  梁宁惊慌失措:“你们……你们是谁?要干什么?”


  “道儿上的规矩,少跟老子装蒜!金银细软,一并拿来!”


  “且慢。”一个精瘦汉子走到瑟瑟发抖的成如月面前,眯着眼抬起了她的下巴:“小丫头长得不错,带回去给老大看看。”


  “大爷行行好,我身上带的都给你们,别动我……我侄女。”


  话音未落,梁宁被精瘦汉子一拳打倒在地,发出痛苦的呻吟。


  成如月失声尖叫:“梁伯伯!”


  其余三人一拥而上,扒拉梁宁的包袱。


  精瘦汉子对成如月呵呵一笑:“小丫头,跟我走吧。”


  “欺负老少,好不要脸!”


  清冷的男声从远处传来,成如月还没来得及看清他的脸,就见到一个白衣男子和四个汉子扭打起来。


  扭打半晌,白衣男子落了下风,被一个通身刺青的汉子打翻在地上。


  成如月连忙跑过去,叫道:“大哥,你没事吧?”


  直到这时,她才看清白衣男子的脸,原来他是一个眉清目朗的弱冠少年。


  白衣男子咳嗽了几下,道:“我……我没事。姑娘,你怎么样?”


  成如月刚要开口,忽然被泼了一头的沙子。白衣男子闪避不及,也被泼了沙。


  4


  待二人抖落掉身上和脸上的沙子后,才发现四个汉子早就跑了,连带着梁宁也不见了。


  成如月急得哭了出来:“梁伯伯!梁伯伯!他们把梁伯伯掳走了!”


  “姑娘,现在城中大乱,流寇很多,咱们不能待在这里了,得马上走。”他顿了顿,又道:“咱们的当务之急是赶快出城,稳定下来再打探消息。”


  成如月六神无主,只得随他去了。


  二人相互搀扶着走了一段路,恰好碰上了一个要出城的马车夫,于是搭着他的马车出了城,到了白衣男子的家里。


  白衣男子名叫何绍,年已二十,家里以开设当铺为业。两年前,何绍父母双双去世,留给他三间当铺。


  何绍善于经营,当铺生意蒸蒸日上,家里不但雇了厨娘,还买了几个丫鬟和小厮。


  何绍先找来郎中给成如月治伤,又把一个叫杏儿的丫鬟拨给了她,供她使唤。


  当天晚上,何绍命厨娘做了六菜一汤,给成如月接风。


  成如月食不知味,吃了几口就放下了筷子。


  “姑娘,你不爱吃这些菜吗?”何绍关切地问道。


  “不……不是。我只是想梁伯伯了,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还有一个缘由她不敢说——她是亡国公主。


  “你别着急,且在我这里住下,等我去城里慢慢打听。”


  5


  过了十来日,盛翼登基,定国号为燕。


  成如月听到这个消息后,把自己反锁在房里,整整一天不吃不喝,以泪洗面,任凭杏儿如何劝慰,她也不开门。


  傍晚时分,敲门声再一次响起。


  “阿娇,是我。”


  听到何绍的声音,成如月连忙擦干眼泪,起身开门。


  何绍把一碗鸡汤放在案几上,柔声道:“听杏儿说你一天没吃没喝了,这可不行。再怎么难过,也要保重身体。”


  成如月低声道:“我爹娘都被盛家军的人杀害了,我实在吃不下。”


  何绍舀起一调羹的鸡汤,送到成如月的嘴边:“我喂你吃。”


  接下来一连五个月,何绍想方设法逗她开心。他给成如月买了许多民间艺人制作的小玩意,请戏班子唱戏,找女先生说书,日常饮食安排更是极尽花样。


  经过何绍的不懈努力,成如月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点笑容。


  她心里还挂念着梁宁,幻想着梁宁有朝一日突然出现,把她接走。虽然她也不知道跟着梁宁能去哪里,但是一直待在何绍家里总不是事。


  又过了两个月,她才从何绍那里得到了梁宁的消息——梁宁被双龙山上的土匪掳走,后来整山土匪都被朝廷剿灭了,梁宁也死在了官兵手里。


  成如月哭了一场,终于认了命,留在了何绍家里。


  6


  何绍对外宣称成如月是他的远房表妹,不许任何人轻视她,家里一切安排都按她的喜好来。


  成如月在何家白吃白喝了大半年,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便时不时去当铺帮忙。


  恰逢账房先生回家奔丧,成如月顺道接管了当铺里的账目。


  在翻阅旧账时,她的目光被半年前的一笔账目吸引住了。


  “金镶西珠手镯?竟然有人来当这种东西?”


  她记得父皇对她说过,西珠产自西州国,因产量稀少,仅供西州国皇室使用,外人几乎见不到真正的西珠。


  账上清楚记载着,这件物品的主人叫刘发,三个月前当期已满,但他一直没有来赎。


  成如月知道这叫绝当,相当于刘发把金镶西珠手镯卖给了当铺。


  她找来掌管钥匙的伙计,打开了当铺的库房。


  “姑娘,这就是金镶西珠手镯。”伙计小心翼翼地托起一只镯子给她看。


  成如月瞟了一眼,心神大震,差点晕倒。


  7


  第二天中午,成如月刚走到何家大门前,就听到何绍在院子里对着一干仆从发脾气。


  “跟你们说了多少次,不能让姑娘单独外出?”


  “少爷,我们错了,再也不敢了……”


  “派人去找了没有?”


  “找了好几处了,没、没找到……”


  成如月听不下去了,推开了虚掩的大门。


  “阿娇!”何绍又惊又喜,连忙跑了过去。


  “对不起,我……我只是想出去走走罢了,一不小心走远了。”成如月努力躲避着他炽热的目光:“你怎么现在就回来了?不去当铺了吗?”


  “杏儿说你一早就独自出门,过了一个时辰还没回来,我哪有心思待在当铺,赶紧回来找你。阿娇,既然你想出门,今天我就不去当铺了,专门陪你出去玩,你看好不好?”


  成如月低下了头。他总是这么温柔,对她一句重话也没有。


  良久,她轻声答了一句:“好。”


  离开皇宫大半年了,成如月还是第一次走上街市。何绍见她闷闷不乐,特意引她来到了一个糖画摊,像哄小孩一样指着各色糖画给她看。


  “这个是关老爷,那个是楚霸王……你瞧这个,好像是杨贵妃……”


  8


  就在这时,一个彪形大汉横冲直撞地向何绍和成如月这边飞奔而来。


  在他的身后,一伙官兵骑着高头大马,一边追赶一边叫道:“官府抓逃犯了!闲杂人等速速让开!”


  逃犯猛然转头,面露凶相。


  成如月突然被何绍挡在身后,只听“啊”的一声,何绍倒在了地上,胸前还插着一把飞刀。


  逃犯掷刀,本想伤到官兵,却掷偏了方向。要不是何绍挡在成如月的身前,成如月便会被飞刀伤到了。


  成如月膝盖一软,跪倒在地上。


  几个路人帮忙把何绍抬回了家,成如月忙找来大夫给何绍拔刀疗伤。


  飞刀造成的创伤有一寸来长,二寸来深,好在没有伤及要害。


  “何绍,你可千万不要有事……等你好了,你说什么,便是什么……”


  成如月抱着何绍的血衣,眼泪一滴一滴地掉在凝固了的血迹上。


  她反复摩挲着血衣,忽然觉得手上的触感有些不对,血衣里似乎夹了信封。


  9


  何绍昏迷了四天四夜。


  第五天早上,他悠悠醒转,发现成如月伏在他的床头,已经睡着了。


  “阿娇。”


  成如月一个激灵,睁开眼睛:“何绍,你醒了!”她跑出门外,叫道:“杏儿,让厨娘做参汤!”


  “阿娇,这几日来,你一直守在我身边?”何绍望着为他轻轻吹汤的成如月,心里一动。


  成如月把参汤递到他的嘴边,笑道:“快喝汤。”


  何绍喝了一口参汤,突然想起来了什么:“阿娇,我受伤前穿的衣服去哪了?”


  “我已经让丫鬟丢掉了,那上面血迹太多,洗不干净。”


  何绍如释重负,长舒一口气:“那就好。”


  此后,成如月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来探望他,给他读书,陪他聊天。每当何绍不想吃药的时候,她便会支开丫鬟,亲自哄他吃药。


  如此过了一个多月,何绍终于决定向成如月敞开心扉。


  “阿娇,我有一句话想要问你。可能有些冒昧,请你不要介意。”


  “你说。”


  “你是否愿意——”他深吸一口气:“嫁我为妻?”


  过了很久,他才听到成如月细若蚊蝇的声音:“愿意。”


  10


  两个月后,何绍和成如月的婚礼如期举行。


  洞房之夜,何绍挑开新娘的盖头,看到了灿若玫瑰的成如月。


  他搓了搓手,喜不自胜:“阿娇,我终于娶到你了。”


  成如月微微一笑,唤了一声:“何郎。”


  这一声呼唤让何绍再也按捺不住,他伸出双手,将成如月抱在怀里,向她的唇边吻去。


  “啊——”


  何绍背上一痛,松开了手,只见成如月双眼泛红地盯着他。她手持一柄短剑,瞄向了他心口所在的位置。


  他大惊失色,空手夺下了她的短剑,右手被剑锋割的鲜血淋漓。


  “阿娇,你疯了!你这是干什么!”


  成如月没想到他竟会空手夺剑,红着眼看了他半晌,方发出一声冷笑:“别叫我阿娇,你明明知道我是成如月。”


  11


  何绍忍着剧痛,咬牙回了一句:“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何绍,事到如今,你还在和我装傻吗?你骗我足足一年了!”


  说到此处,她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


  何绍叹了一口气,用袖子包住手上的伤口,压低声音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成如月从怀里取出一封信,冷冷道:“是你自己告诉我的。”


  何绍瞪大了眼睛:“你不是说——”


  “我让丫鬟丢掉的是衣服,不是信。当时你昏迷不醒,我未经你的允许看了这封信,才发现你是林川的外甥。 ”


  林川这个名字,足够成如月记一辈子了。盛家军兵临城下的时候,他作为城门守将,不但没有奋起杀敌,反倒开门投降,使得盛家军不费一兵一卒,轻而易举地攻入了京城。


  成如月举起那封何绍写给舅舅林川的信。


  “早在盛家军打到京城前,林川就背叛了我父皇,私下里投靠了他们。你利用自己四处做生意的便利,在林川和盛家军之间互传消息。这些事情都是你自己写的,你抵赖不了。”


  12


  何绍汗水涔涔,面色惨白。


  “信上还说,你和林川提了一个条件,要他帮忙挖一条通向皇宫的密道。我爬密道的时候就觉得奇怪,如果是父皇派人挖的逃生密道,为什么他直到自尽前也没有告诉我,反倒告诉了梁宁。”


  “所以……你还知道梁宁的事?”何绍握紧了左拳。


  成如月嗤笑道:“我当然知道。”


  “账房先生回家奔丧的时候,我在当铺的账上发现了一条记录。几个月前,有个叫刘发的人当了一个镯子,一直没有赎回。账上说这个镯子是金镶西珠手镯,我看了实物才知道,镯子上嵌的不是西珠,是东珠。”


  “这是我母后佩戴过的手镯。我知道这事肯定不简单,于是按账上的地址找到了刘发家。果然,我在那里看到了梁宁。”


  “梁宁根本没有死。他带我爬出密道后,从遇到土匪到他被掳走,全是你事先安排的好戏。想想也是,土匪干嘛要掳走一个老人呢?”


  “那镯子是梁宁从我母后的尸体上偷下来的,后来他又把镯子卖给了你。你以为记账的时候用他的化名刘发,再把东珠改为西珠,就可以掩人耳目,却被我无意中发现了。”


  成如月把信撕碎,扬在地上,冷笑道:“我说得对不对?”


  13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你说得都对。如月,早在十年前,我跟随舅舅去宫里参加宴会时,就记住了坐在皇帝身边的你。我做的那些事,都是为了得到你。”


  “为了得到我,你就演了这样一出大戏?你以为我会相信你?”成如月嘲讽道。


  何绍不答,侧身倒在了床上。


  成如月一惊,随后想到她在何绍背上刺了一剑,看来他是坚持不住了。


  几个仆人一直在门外听着新房里的哭闹声,又不知是何缘故,只能干着急。后来,他们渐渐听不到何绍的声音了,心知不妙,便撞开房门,冲了进来。


  “少爷!少爷!叫大夫,快叫大夫!”


  见何绍倒在血泊中,杏儿吓坏了,哭着问成如月:“少奶奶,这是怎么回事?”


  何绍忽然抬起手,指向成如月。


  成如月瞥见了被他压在身下的短剑,打算趁人不备,挥剑自尽。


  何绍的嘴唇动了动,吐出几个字。


  “不许……”他喘了一口气,又道:“不许官……让她走……让她走……”


  成如月以为自己听错了,愣了一下,呆在原地。


  “如月,快走……”何绍艰难地重复了一遍。


  成如月如梦初醒,转身跑了出去。


  14


  三十年后的一个傍晚。


  “师傅,该吃晚饭了。”


  成如月缓缓睁开眼,灵玉跑前跑后,不一会儿就摆好了斋饭。


  三十年前,成如月离开何家后,因为无处可去,只得到清如庵出了家。十年前,老庵主死了,她成为新一任庵主,人称净音师太。


  灵玉今年十二岁,出生后不久就被养不起孩子的亲生父母放在了清如庵。成如月收养了她,让她做了自己的关门弟子。


  成如月很喜欢这个伶俐的小姑娘,总是把她带在身边,时常加以指点。


  “师傅,我听说昭和寺的住持圆寂了。”


  成如月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哪个住持?”


  “昭和寺的住持,虚云法师。”


  成如月想起来了:“他当住持有十多年了吧?”


  “正好十二年。师傅,他是在您之后出家的,算起来也有二十七八年了。”


  成如月点了一下灵玉的额头:“你呀,总是对这些杂七杂八的事上心,诵经的时候可没这么认真。”


  灵玉揉揉额头,笑道:“记得这些事也不影响弟子诵经。师傅,说起来弟子出家是无奈,谁让弟子从小就长在清如庵呢?虚云法师就不一样了,弟子听说他出家前可是个大财主呢。好好的大财主不做,跑到昭和寺出家,果然是佛缘深厚之人。”


  “你连人家以前是大财主都知道了?”成如月笑道:“是不是连他做过什么生意也知道了?”


  “这个弟子还真知道,他出家前是开当铺的。”


  听到“当铺”二字,成如月的手颤抖了一下。


  灵玉继续说道:“前几天,昭和寺的小和尚路过咱们清如庵,向弟子讨了一碗水喝。虚云法师是他师傅,这些事都是他告诉弟子的。他还说,他师傅俗姓何,单讳一个绍字。”


  啪的一声,成如月的筷子掉在了地上。


  灵玉忙弯腰捡起筷子,成如月定了定神,道:“别说了,快吃饭。”


  15


  是夜雨声沥沥,成如月辗转反侧,不能入眠。


  她一直躺到了四更天,还是无法入睡,只得坐起身来,点燃了一只白烛。


  尘封了三十年的往事在她心底翻涌着,与他的恩怨过往,她一刻也没有忘记。


  这么多年来,她一直刻意回避,他的模样却总是出现在她的脑海里。


  也许,她不是回避想他,而是回避那个问题——他到底爱不爱她。


  若说爱她,他站在她父皇的对立面,算计她的感情。


  若说不爱她,他为她挡刀,放她生路,在她离开后出家避世。


  她当然知道,即使没有他和林川的联手背叛,盛家军也会打进京城。可是他既然做了这样的事,她就永远无法原谅他。


  他救她两次命——她先后两次打算自杀,都因为他放弃了。


  她伤过他两刀——一刀是他自愿为她挡的,一刀是她亲手插的。


  成如月直到现在也不知道,他们之间到底算不算扯平了。


  可是听到何绍的死讯后,她总算想明白了一件事——三十年前的洞房之夜,就算他不夺刀,她也不忍心真的杀了他。


  当年她发现他的秘密时,他还在昏迷中。她下定决心照顾他到痊愈,以偿还他对她的好,再亲手了结他。


  照顾他的那一个多月,她以为自己在演戏,却在不知不觉中对他动了心,以至于她最后舍不得对他下死手。


  “何绍,”她自言自语道:“若你将来转世为人,再也不要遇到成如月了。”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推荐文章5: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胡建志原创书法: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图片于网络


  昨天夜晚,风雨交加,除了“飒飒秋声”外,此时更无别的声音。蜡烛燃烧的所剩无几,漏壶中水已漏尽,频繁的斜靠在枕头上, 躺下坐起来思绪都不能平息。人世间的事情,如同流水一样逝去,想想我这浮华漂荡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除了喝醉酒才能排遣心中苦闷,别的方法都行不通啊!


  南唐后主---词帝李煜的词我们随口都能背上一两首,这一首词却不多见!可是仅仅就这首小词,我们读到的也只有“凄苦”二字。前半生有多辉煌,后半生就有多凄惨,用来总结李煜的一生也不为过。千年后,我们常会用世间少了一个荒唐无能的皇帝,却多了一个词作大家来安慰后主重光,却不知李煜即位之时也是大势所趋,无力回天。南唐建国即面对的是一代雄主后周柴荣、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风花雪月的李煜,如何能敌?


  历史总是以我们无法预料的走势不断前进,我们既然常哀叹李煜的不幸,何不暗自庆幸,能够多多欣赏后主因不幸而留下的众多的脍炙人口的千古词作呢?


  图片于网络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推荐搜索词:

  

  1.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李煜

  

  2.乌夜啼昨夜风兼雨古诗拼音版

  

  3.乌夜啼昨夜风兼雨翻译

  

本文标题:乌夜啼昨夜风兼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