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洲有哪些国家推荐文章1:中美洲联邦,为何分裂成五个国家?

  中美洲联邦共和国是历史上存在于中美洲的一个国家,面积约4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100万,首都位于危地马拉城。中美洲联邦成立于1823年,到了1841年,中美洲联邦宣告解体,分裂成了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五个国家。那么中美洲联邦,为何只存在了短短18年就分裂成了五个国家呢?


  第一,历史原因。中美洲联邦的成立可以追溯到西班牙殖民时期。在漫长的历史上,中美洲地区是印第安人聚居地。这片土地位于美洲大陆中部,起到了连接美洲南部和北部的陆路桥梁作用,历史上受到了印加帝国,阿兹特克帝国等美洲印第安国家的影响。


  16世纪时期,西班牙控制了美洲大陆的广阔土地,为了便于统治,西班牙将殖民地分成了四大总督区,分别是新西班牙总督区,新格拉纳达总督区,秘鲁总督区和拉普拉塔总督区。在西班牙殖民体系下,总督区相当于一级行政区,下辖都督区,都督区属于二级行政区,下辖行省。


  新西班牙总督区的面积广阔,包括现在的墨西哥,中美洲地区和美国得克萨斯,加利福尼亚等州,首府位于墨西哥城。当时中美洲地区是隶属于新西班牙总督区的危地马拉都督区,行政中心位于危地马拉城。危地马拉都督区分为五个行省,分别是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因此早在殖民时代,这五个行省就存在一定的独立性。


  第二,松散联邦。1821年,墨西哥独立战争爆发,极大地鼓舞了中美洲的独立力量。墨西哥独立后,成为了一个领土辽阔的大国,危地马拉都督区失去了来自墨西哥城的控制,于1821年9月15日,宣布脱离西班牙独立,并通过了《中美洲独立法案》。当时中美洲内部对于国家前途产生了分歧,一部分主张并入墨西哥,一部分主张独立建国。


  1822年1月5日,危地马拉城议会投票决定加入墨西哥,但遭到了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的反对。墨西哥派遣军队镇压了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的反对势力,吞并了中美洲地区。当时的墨西哥同样局势动荡,1823年,自称“墨西哥皇帝”的伊图维德被迫退位,中美洲五国趁机脱离了墨西哥的控制。


  1823年7月1日,中美洲各省代表在危地马拉城召开国民议会,宣布成立“中美洲联合省”,后来改称中美洲联邦共和国,效仿美国,将省改为了州。1824年,中美洲联邦颁布了宪法,但这部联邦宪法的致命缺陷在制定之初就已显现。1824年中美洲联邦宪法赋予各州"主权国家"地位。这种制度设计源于对美国宪法的拙劣模仿。危地马拉保守派领袖马里亚诺·加尔维斯曾讽刺:"我们的联邦就像用蜘蛛网捆绑五块花岗岩。"


  第三,地理制约。中美洲联邦位于美洲中部的狭长陆桥上,科迪勒拉山系穿过了中美洲地区,五个州的地形差异巨大。中美洲地区集中了全球7%的活火山,危地马拉的塔胡穆尔科火山是中美洲最高峰,海拔4220米。从沿海地区到4000多米的高峰,中美洲山区囊括了7个气候带。这种多山的地形,多样的气候,导致中美洲联邦各州之间联系非常不便。当时从首都危地马拉城到萨尔瓦多的信件需要三周才能送达,雨季时道路中断更是常态。


  地理的隔绝,导致五个州形成了不同的经济模式,有的州主要发展种植园经济,有的州则侧重发展商品贸易。比如危地马拉的种植园主将大量农产品出口英国,哥斯达黎加的手工业主通过太平洋港口与智利、秘鲁建立贸易联系。这有点类似于南北战争之前的美国,经济模式存在很大差异性,导致各州离心倾向加剧。综合这些因素,到了1841年,中美洲联邦议会正式解散,中美洲联邦分裂成了五个独立国家。


  中美洲有哪些国家推荐文章2:在美国“后院”,这八个国家欲组建“中美洲联盟”|京酿馆

  2021年9月14日,在萨尔瓦多首都圣萨尔瓦多,人们在独立200周年纪念牌前合影留念。图/新华社


  据埃菲社道,当地时间8月22日,中美洲各国代表在萨尔瓦多商讨一项组建超国家组织——中美洲联盟(UNCA)的提案,该提案是由萨尔瓦多副总统乌略亚于2021年6月提出的。


  这项提案指出,该实体“初期考虑纳入中美洲一体化体系的八个国家”,分别是伯利兹、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和多米尼加。


  从中美洲一体化体系到中美洲联盟


  实际上,中美洲一体化的尝试与该地区独立运动几乎同时开始:1823年,在美国、墨西哥、南美和加勒比海诸岛纷纷掀起独立运动之际,原西班牙殖民地——危地马拉总督辖地宣布独立,成立了领土覆盖今天中美洲相当大面积的“中美联合省”国家。


  但这个年轻国家内不同地区、民族间矛盾随即凸显,仅维持了17年半,在1841年分裂成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尼加拉瓜5国(另有一部分领土并入墨西哥的恰帕斯州)。


  中美洲第一次一体化半途而废,但绝大多数中美洲国家仍对一体化念念不忘,绝大多数源自中美联合省的独立国家,其国旗几经变更后,都保留了中美联合省国旗中的蓝白二色。


  二战结束后,墨西哥以南的中美洲各国再度开始谋求一体化,并于1951年10月14日成立了包括原中美联合省五国和巴拿马的“中美洲国家组织”(ODECA)。这是一个相对松散的国家间组织,其背后有受“门罗主义”支配的美国身影,并带有浓厚的冷战色彩。


  随着冷战结束,受“欧盟模式”影响,1991年,美洲国家组织的六国外加伯利兹,在洪都拉斯首都特古西加尔巴签署《特古西加尔巴议定书》,成立了较中美洲国家组织更密切的区域性组织——中美洲一体化体系(SICA)。


  该组织确立了中美洲一体化的政治和体制框架,建立了总统会议、部长会议、执行委员会、总秘书处、副总统委员会、中美洲议会和中美洲法院七大跨区域机构。加上后来成为“联系成员国”的多米尼加共和国,中美洲一体化体系八国总人口逾4500万。


  乌略亚提议的中美洲联盟,旨在改革中美洲一体化体系,使之能够在经济、政治、货币、财政、社会、民主和环境安全七大领域发挥作用。中美洲联盟或由各成员国国家元首组成联盟理事会,并设立议会和法院,以及部长会议、委员会等机构。


  与现有的中美洲一体化体系不同在于,中美洲联盟更“国家化”:乌略亚提议,中美洲联盟通过的决定,对每个成员国具有法律约束力。中美洲联盟所发布的二级立法,无须经由每个国家议会的批准,即可在所有成员国生效。


  不仅如此,中美洲联盟还计划通过各国捐款或特许的烟酒抽税,建立联盟独立的财政体系,可不经各成员国自行解决相当一部分预算所需。


  乌略亚的中美洲联盟提案,在萨尔瓦多圣保罗召开的第二届中美洲未来会议上提交八个与会国讨论,并构想在2024年底之前提交修改《特古西加尔巴议定书》的最终提案,交由各国议会批准。


  各国议会全部批准、签署后,再由各国议会批准一项联盟条约后,联盟才得以宣告成立。


  2021年9月14日,在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拉城,一名男子售卖危地马拉国旗。图/新华社


  八国间不容忽视的客观差异


  事实上,中美洲各国间仍存在一定的向心力,且这八国中除伯利兹官方语言为英语外,其余七国官方语言均为西班牙语。


  由于夹在南北美洲两块大陆之间,回旋空间狭窄,经济结构单一,中美洲各国社会发展严重受制,亟待通过“抱团取暖”做大做强,改善自身国际地位。正因如此,中美洲一体化才会一路磕磕绊绊地走到“乌略亚倡议”这一步。


  但中美洲深化一体化的难度同样不容小觑。如前所述,和其他一些地方不同,中美洲自摆脱殖民统治以来,实际上是从一体化走向分裂的。


  首先,“一体化八国”中既有长期依附美国的萨尔瓦多、巴拿马等国,也有素来和美国不睦的尼加拉瓜。


  一向将中美洲视作“后院”的美国,并不情愿看到中美洲一体化更加“邦联化”。这意味着中美洲未来自主性将大大增强,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和支配力势必削弱。


  当前,中美洲一体化体系仅是区域性组织性质,国家间外交、对外合作战略方面差异尚可相安无事,一旦“升格”为比欧盟更紧密的“邦联型国际组织”,立即会产生诸多问题,单就对美政策,恐怕都难以统一。


  其次,中美洲联盟“硬件”上最大的障碍,是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滞后。


  根据美洲开发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相关研究告数据,中美洲国家铺设路面公路占公路总里程比,最高的哥斯达黎加不过68%,最低的尼加拉瓜仅19.5%;铺设路面状况不佳率最低的巴拿马为10%,最高的哥斯达黎加和萨尔瓦多高达50%;高速公路行驶平均时速,最高的巴拿马为72公里,最低的尼加拉瓜仅46公里。公路是一体化的脉络和血管,“血脉”不畅,一体化就成了无本之木。


  中美洲各国经济长期过度依赖特定品种经济作物、过度依赖美国市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且近年来输入性通胀严重。根据中美洲货币委员会执行秘书处告,2022年7月中美洲各国平均通胀率高达9.52%,远高于一年前的4.70%。而通胀率下降的仅有萨尔瓦多、巴拿马两国。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8月最新告下调了中美洲经济增速预期,从年初的7.3%大幅下调至2.5%。


  经济基础薄弱、自给率低、各潜在成员国间经济互补程度低下,这些都将大大影响一体化的效果。


  此次第二届中美洲未来会议,虽然八国首次就中美洲联盟进行高层讨论,但并未取得重大共识。从目前情况看,中美洲联盟远未达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程度。


  撰稿/陶短房(专栏作家)


  编辑/徐秋颖


  校对/刘军


  中美洲有哪些国家推荐文章3:面积仅有52万平方公里的中美洲,为什么形成不了统一的国家

  公元1810年到1826年,拉丁美洲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民族独立战争。在西蒙·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将领的领导下,拉美人民经过浴血奋战推翻了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建立了崭新的拉美独立国家。


  然而观察今天拉丁美洲的地图就会发现,拉美独立战争后的政治版图有些奇怪。这个奇怪之处在于,葡萄牙殖民地在独立后成为完整统一的巴西,而西班牙殖民地却在独立后支离破碎。


  更让人有些疑惑的是,面积仅有52万平方公里的中美洲却有好几个面积不大的独立国家。最小的面积才2.1万平方公里。小小的中美洲被这几个独立国家分的是支离破碎。但是,有谁又能够想到,今天支离破碎的中美洲却在19世纪诞生了一个短命的统一国家,这个国家就是鲜为人知的中美洲联邦共和国,从宣布成立到解散,这个国家只存在十多年。


   上图_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中美洲的殖民历史

  中美洲位于北美洲和南美洲之间,地理位置靠近加勒比海。在巴拿马运河开通后,中美洲成为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桥梁。


  中美洲的殖民和西班牙有着最直接的联系。新航路开辟之前,中美洲并非蛮荒之地。这里先后被辉煌的玛雅帝国和阿兹特克帝国统治。根据史料记载,阿兹特克帝国在数学、文字、文学、植物学、天文学、建筑学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比如,在天文学方面,阿兹特克帝国的人民根据日月运行的规律总结出历法,指导农业生产,纪录天体运行规律。他们还测算出日食和月食的时间,记录了太阳系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等行星的运行轨迹。


  上图_ 新西班牙(墨西哥)以及西印度群岛


  然而,随着殖民主义的兴起,阿兹特克帝国在西班牙殖民者的枪炮声中轰然倒塌。1519年,西班牙军队入侵阿兹特克帝国,国王蒙特祖玛二世领导当地军民进行了极其顽强地抵抗。经过反复激战,西班牙军队占领中美洲全境,并在此地设立殖民地总督区。到了后来,为了方便管理,西班牙殖民当局又在中美洲设立了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等多个省份,将统一的中美洲地区切割成一个个小块,以此来削弱当地人民的反抗。


  到了拉美独立战争时期,中美洲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1821年,墨西哥宣布脱离西班牙统治而独立,中美洲5国跟着墨西哥一起独立。但独立不到一年,墨西哥政府就占领了中美洲5国。


  1822年后,墨西哥国内爆发内战,中美洲5国脱离墨西哥再次独立,并于1823年夏季模仿美国,合并为新的联邦制国家,国号为“中美洲联合省”。


  1824年,联合政府通过新的宪法,正式宣布成立 “中美洲联邦共和国”。但好景不长,从1838年开始,中美洲5国又陆续脱离“中美洲联邦共和国”宣布独立,中美洲5国组成统一国家的尝试以失败而告终。


  上图_ 墨西哥内战


那么,中美洲联邦共和国为何成为仅仅存在十几年的短命共和国呢?

  第一,中美洲特殊的地形让中美洲各国没法真正的统一起来。


  中美洲的地形很特殊,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多火山和地震,平原占比不算多。具体说来,中美洲的主要地形是科迪勒拉山脉沿东南方向向太平洋的延伸,在中美洲地峡统一称为“中美洲山地”。


  中美洲西北部海拔2500米,东南部海拔1000米,平原宽度只有20到100公里。山地高原和茂密的丛林地形将中美洲很自然地分成了一个个支离破碎的小块。从气候属性上看,中美洲多为热带雨林气候,植被多为茂密的热带雨林。


  山地高原多,平原少的地形就给中美洲的历史政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中美洲各国的国界线大都以地形分界线为天然国界线。当初西班牙殖民者将中美洲地区划分成好几个省份,也是按照地形特点进行划分的。


   上图_ 18世纪到19世纪60年代美国领土变迁


  山地高原加丛林的地理环境给中美洲形成统一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这一点,中美洲可以和美国做最为鲜明的对比,美国刚建国的时候,其范围只有阿拉巴契亚山脉东部的“建国13州”。然而,由于阿拉巴契亚山脉东部的地形为平原,各个州之间在经济上方便交流,很容易形成统一的语言、文化和市场。这就给美国独立战争后,美国形成统一的联邦制国家埋下了伏笔。


  到了1775年6月15日,华盛顿将13个州的民兵统一起来,成立了美国大陆军决战英军,直至取得最终胜利。


  如果美国阿拉巴契亚山脉东部的地理特点为高原山地加森林,每个州之间因为特殊的地形原因而无法在经济方面做深入交流融合,这13个州就无法形成统一的政治实体,华盛顿就没法将13个州的民兵统一起来组建大陆军,美国历史将是另一番景象。


   上图_ 1860年制中美洲地图


  和“建国13州”的地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美洲地形以山地高原和热带雨林被切割的支离破碎。由于地形所限,西班牙殖民地时期的中美洲各个殖民省份没法在经济上做深入的交流融合,其没法像美国“建国13洲”那样形成统一的语言、文化和市场,这就让中美洲地区缺少了建立统一国家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文化基础。


  尽管中美洲曾在后来尝试过建立统一的联邦共和国,但这个联邦共和国缺少统一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文化基础,其连统一的中央联邦政府军队都没有组建,中美洲联邦共和国就没法长久。


  上图_ 中美洲联邦共和国 国徽


  第二,中美洲的土生白人不希望国家统一。


  土生白人是中美洲的经济“寄生虫”。早在殖民地时期,土生白人就控制了殖民地的种植园、矿山等重要资源,几乎垄断了中美洲的经济命脉。但由于西班牙政府不承认土生白人的政治合法性,土生白人和西班牙殖民当局的政治矛盾越来越大,拉美独立战争爆发后,土生白人阶层就进入革命阵营,和拉美底层人民一起推翻西班牙的殖民统治。


  然而,土生白人参加独立战争的目的和拉美其他阶层是不同的。拉美其他阶层的人民希望祖国能彻底获得独立、并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土生白人希望祖国在政治上取得独立地位后,他们就取代原来的西班牙殖民者获得本国的政治核心领导权,并依靠原先掌握的经济命脉继续压榨本国人民。


  说得简单点,尽管中美洲国家在政治上获得独立,但在经济上仍然有相当多的部分依附于以欧洲国家为核心的全球化市场。土生白人必须借助这个全球化市场获取最大的利益,赚取更多的金钱。


  上图_ 中美洲分成七个独立的国家


  那么,中美洲形成统一国家对土生白人有什么影响呢?其影响在于:中美洲联邦共和国政府是模仿美国成立的统一联邦制国家,其发展经济必须在联邦政府的领导下进行。在中美洲联邦共和国成立后,各国的土生白人就明显感觉,这个新成立的联邦共和国政府对他们明目张胆的控制本国经济,和外国人做生意赚钱形成一定的阻碍。


  也就是说,中美洲联邦共和国的存在和各国土生白人经济利益最大化是彻底违背的。土生白人控制的中美洲各国必须脱离联邦共和国政府独立,才能将本国经济彻彻底底的“自己说了算”。


  因此,在中美洲各国土生白人势力的操控下,中美洲各国又纷纷于1838年后重新恢复独立地位。存在了十多年的中美洲联邦共和国宣告瓦解。


  :军事帅哥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拉丁美洲地理透视》 哈罗德.布莱克莫尔,克利福德.T.史密斯 上海译文出版社


  【2】《美洲历史》 许海山 编著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所有


  中美洲有哪些国家推荐文章4:中美洲联邦,为何分裂成五个国家?

  

话说这中美洲联邦,咋就散伙了呢?

  话说1823年,在危地马拉城,一群人搞了个叫“中美洲联邦共和国”的国家,地方不小,四十多万平方公里,人也挺多,四千多万。


  看着挺热闹,结果没几年,1841年就散伙了,变成了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五个国家。


  这是咋回事呢?


  咱今天就来说道说道。


  其实啊,这事儿早就有苗头了。


  当年西班牙殖民那会儿,就把这块地儿划成了危地马拉都督区,下头管着五个行省,就是后来的五个国家。


  这就跟切蛋糕似的,本来就是分开的,想再合一块儿,哪那么容易。


  后来墨西哥闹独立,中美洲也跟着激动,宣布脱离西班牙。


  可接下来就犯愁了:是加入墨西哥呢,还是自己单干?


  这就跟小孩儿抓周似的,抓了哪个都不满意。


  一部分人想去墨西哥抱大腿,一部分人想自己当老大,结果吵得不可开交。


  最后,危地马拉城议会拍板决定加入墨西哥,可其他几个行省不乐意了,非要自己玩儿。


  墨西哥一看,这不行啊,小弟不听话,得揍!


  于是派兵镇压,把中美洲给收了。


  可墨西哥自己也乱着呢,没多久,“墨西哥皇帝”伊图尔维德下台了,中美洲一看机会来了,赶紧脱离墨西哥,自己成立了中美洲联邦共和国。


  

照猫画虎,联邦咋就成了“蜘蛛网”?

  这中美洲联邦成立后,也想学美国搞联邦制,可学得不像样。


  他们制定了一部宪法,给了各州很大的权力,就跟“诸侯国”似的。


  危地马拉有个大佬叫马里亚诺·加尔维斯,形容这联邦就像“用蜘蛛网捆绑五块花岗岩”,一语中的!


  这联邦政府啊,就是个空架子,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理。


  各州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谁也不服谁,合伙过日子,那是不可能的。


  

这山高路远,可愁坏人了!

  除了制度问题,地理环境也添乱。


  中美洲这地方,山多,路难走。


  科迪勒拉山脉横在中间,把各州隔得老远。


  你想啊,那时候交通不便,从危地马拉城到萨尔瓦多寄封信,得走三个星期!


  这要是赶上雨季,路断了,那就更别提了。


  这就好比谈恋爱,异地恋太难了,见个面都费劲,还怎么谈?


  而且,地理环境也影响了经济发展。


  有的州适合种地,有的州适合做生意,这就导致了各州经济发展不平衡,利益也不一致。


  这就跟合伙做生意似的,赚的钱不一样,肯定要闹矛盾。


  总而言之,中美洲联邦的散伙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历史遗留问题、制度设计缺陷、地理环境的制约,再加上内部的政治斗争和经济利益冲突,最终导致了这个国家的解体。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留下的是教训和思考。


  中美洲有哪些国家推荐文章5:美洲有细腰:中美洲的七个关键词

  在南北美洲之间


  有一截窄窄的陆桥


  形状狭长的中美洲


  屹立在世界的十字路口


  方寸之地,皆有奇迹


  地峡


  中美洲关键词


  中美洲坐落于中美地峡之上


  所谓“地峡”


  是连接两块大型陆地的的狭窄地带


  在地图上看中美地峡


  它西临太平洋


  东临加勒比海及墨西哥湾


  像是美洲的一截细腰


  呈现出渐细的漏斗造型


  纵贯美洲大陆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同样在地峡上逶迤绵延。


  由于地峡往往成为


  两个水体之间的通航障碍


  人们在中美地峡末端的巴拿马


  修建了我们下文将提到的巴拿马运河


  此外,中美地峡处板块交界地带


  地壳活动相当活跃


  有着较频繁的地震、火山活动


  位于哥斯达黎加的阿雷纳火山


  七国


  中美洲关键词


  中美洲北临墨西哥,南抵哥伦比亚


  狭长的陆地上共分布有七个国家


  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


  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伯利兹


  除伯利兹外的中美六国


  皆通行西班牙语


  这是因为历史上


  中美洲长期受制于西班牙殖民者统治


  中美洲七国


  安提瓜危地马拉


  是位于危地马拉南部的一座古城


  这里曾是西班牙殖民统治地区的


  政治、军事中心


  至今留存着众多华美的巴洛克式建筑


  安提瓜危地马拉


  中美洲从西班牙帝国独立不久后


  于19世纪上半叶


  组建了一个叫中美联合省的联邦共和国


  后因内战而分崩离析


  裂变为今天中美洲的五个现代国家


  历史上中美联合省国徽中的五座山峰,位于萨尔瓦多西部,是中美洲的瞩目地标。


  玛雅


  中美洲关键词


  古老的玛雅文明


  在中美洲的热带雨林中粲然绽放


  公元1502年,哥伦布最后一次远航美洲


  距离他第一次发现“新大陆”恰好10年


  船在洪都拉斯湾靠岸


  在当地的市场上


  一种制作精美的陶盆吸引住他的目光


  卖主告诉他,这漂亮的陶盆来自“玛雅”


  极盛时期的玛雅文明分布


  崛起于火山高地和热带雨林的


  玛雅文明


  是有极高科学文化成就的丛林文明


  他们率先使用了“零”的概念


  创制了复杂深远的天文历法


  建立了恢弘的阶梯金字塔


  ……


  在玛雅人的历法中,每年有5次时令需要搞大型的祭祀,他们修建的“金字塔”形祭坛,是通往天国、与造物主哈那布库交流的天梯。图为危地马拉的蒂卡尔遗址。


  16世纪的西班牙殖民者


  用“剑和十字架”征服了这片土地


  玛雅文明的瑰宝被视为异端,尽数销毁


  但宏伟的古建筑在雨林的掩映下


  遗存至今


  科潘遗迹位于洪都拉斯西部,是玛雅文明古典时期最重要的城邦之一。


  香蕉共和国


  中美洲关键词


  香蕉共和国(Banana Republic)


  是对一种国家类型的称呼


  它表示一国经济高度依赖出口单一货物


  如香蕉这类经济作物


  且通常为强大的外国势力所支配


  “香蕉共和国”一词


  最早由美国作家欧·亨利


  在其小说《白菜与国王》中使用


  借此影射美国企业钳制下的洪都拉斯


  欧亨利


  洪都拉斯、危地马拉等中美洲国家


  适于生产热带水果香蕉


  19世纪下半叶


  中美洲诸国为追求发展,争建铁路


  美国的铁路企业


  遂提出“铁道换土地”的不平等模式


  大肆攫取铁路周边的土地


  用以种植香蕉


  到了20世纪初,美国联合果品公司


  已全面垄断了中美洲的香蕉事业


  控制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


  此外,美国围绕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


  一系列占领、未宣战的军事行动与干预


  也被称为“香蕉战争”


  物种天堂


  中美洲关键词


  很多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培植的植物


  都发源自中美洲这片沃壤


  玉米,是原产于中美洲的粮食作物


  在中美洲神话中


  造物主正是用具有坚韧内芯的玉米


  创造了人类


  在玛雅人心中玉米象征着富饶、财富


  甚至衍生出专门化的玉米神


  中美洲人的餐桌上


  也总少不了玉米饼的存在


  玉米


  可可是中美洲另一种重要的经济林木


  早在玛雅时代


  玛雅人就懂得将可可豆打碎成浆状


  制成在祭神时饮用的可可饮料


  西班牙的殖民者将可可豆带回欧洲以后


  进一步改良口味


  由此催生了风靡全球的巧克力


  可可果实


  中美洲素来以杰出的物种多样性著称


  以哥斯达黎加为例


  哥国只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0.01%


  却拥有着全球近4%的物种


  森林覆盖率高达52%


  26%的国土面积为国家公园或自然保护区


  为动植物爱好者提供了绝佳的观察平台


  红眼树蛙


  红背松鼠猴


  巴拿马运河


  中美洲关键词


  巴拿马运河


  位于中美洲南端的巴拿马


  这条横穿巴拿马地峡的百年运河


  全长82公里


  它使得船只不必绕行合恩角


  就能往来于大西洋和太平洋


  无疑是惠及全世界的工程奇迹


  1881年,法国着手建造巴拿马运河


  很快由于技术问题停工


  美国遂接手工程


  于1914年8月15日建成


  并在1999年


  将运河完全移交给巴拿马政府


  运河经济,繁荣至今


  巴拿马运河的太平洋入口


  事实上


  巴拿马运河东连太平洋、西通大西洋


  这与两大洋的相对位置相反


  这是因为


  运河开凿于地峡向北扬起的部分


  呈现西北-东南走向


  在巴拿马运河中通行是怎样的体验


  以大西洋入口为例


  船只首先在船闸中被抬升至26米


  再进入人工筑坝拦截形成的加通湖


  在湖内航行34公里后进入运河水道


  驶过水道后


  经过一座船闸降至海拔16.5米


  进入米拉弗洛湖


  最后经过出海船闸


  降到海平面高度后进入太平洋


  全程耗时六至八小时


  大蓝洞


  中美洲关键词


  伯利兹大蓝洞


  是中美洲最瞩目的一大自然景观


  从空中俯瞰中美洲


  伯利兹东部的加勒比海上


  一个近乎浑圆的深蓝洞口赫然入目


  它直径超过300米


  周围还装点着璀璨的珊瑚礁


  伯利兹“大蓝洞”所在的位置


  曾是一个巨大的洞穴


  由于重力、地震等因素的影响


  多孔疏松的石灰质穹顶坍塌


  成为敞开的竖井


  在雨水和波浪的打磨下


  “井口”显出近乎完美的圆形


  潜水员进入蓝洞内部


  还发现了淹没前形成的钟乳石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


  蓝洞与中国的“天坑”景观师出同源


  伯利兹大蓝洞剖面图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10期


  盛满了海水的伯利兹大蓝洞


  洞深123米


  红、黄、绿等光在水中随着深度增加


  逐渐被吸收


  只有蓝光到达洞壁及底部并被反射上来


  进而呈现出令人眩目的色彩


  中美洲有限的地界里


  孕育了无数值得纪念的风景


  培植着太多值得言说的故事


  偌大的世界地图上


  总有我们未曾注意的角落


  所幸,也总有人在提醒着我们


  不要错过它们


  话题


  关于中美洲,你还知道什么?


  - END -


  图自123rf、网络


  编辑 | Colt


  9.9元限时特惠


  特惠截止至今日24:00


  更多“中美洲”内容


  点击下方按钮


  穿越哥斯达黎加


  你好,我叫地峡


  中国的端午节被韩国申遗了吗


  城市绰号知多少


  地球的肚脐在哪里


  中国最美的油菜花


  在中国55个沿海城市看海


  买好物


本文标题:中美洲有哪些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