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的代表作品推荐文章1:主要是徐悲鸿大师的代表作品

  徐悲鸿的代表作品推荐文章2:十大值得收藏的徐悲鸿代表作

  #古籍里的历史#


  1 藏品名称:奔马图


  藏品类别:纸本设色画


  藏品的历史背景和:徐悲鸿于1941年创作,现藏于徐悲鸿纪念馆。徐悲鸿在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急于表达自己的忧思之情,连夜创作了这幅作品。


  藏品的特点和特色:画中展现一匹飞奔而来的骏马,姿态雄健有力,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和抵抗侵略的力量。采用了西方绘画的造型方法,并结合传统的没骨法和线描技法。


  藏品的价值评估:作为徐悲鸿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奔马图》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它代表了徐悲鸿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民族主题的表达,对中国现代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藏品的收藏意义:收藏《奔马图》意味着对徐悲鸿艺术成就和民族精神的认可和赞赏。这幅作品能够引发观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情感的思考和感悟。


  2 藏品名称:珍妮小姐画像


  藏品类别:油画


  藏品的历史背景和:徐悲鸿于1939年创作,为一位男士委托画的女主人的肖像画。现藏于徐悲鸿纪念馆。


  藏品的特点和特色:该作品融合了西方油画的写实风格和中国传统水墨的渲染技法,展现了徐悲鸿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新。作品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和艺术特色。


  藏品的价值评估:作为徐悲鸿十大名画之一,《珍妮小姐画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它代表了徐悲鸿在油画领域的创作成就和对中西艺术融合的探索。


  藏品的收藏意义:收藏《珍妮小姐画像》意味着对徐悲鸿艺术成就和创新精神的认可和赞赏。这幅作品能够让观者感受到艺术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对艺术教育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3 藏品名称:巴人汲水图


  藏品类别:国画


  藏品的历史背景和:徐悲鸿于1938年创作,创作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记录了民众阶层生存景象。现存两幅,一幅藏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另一幅是徐悲鸿为印度驻华公使重新绘制的。


  藏品的特点和特色:《巴人汲水图》是徐悲鸿现实主义作品的巅峰之作,以表现巴人汲水为主题,展现了中国农民的艰辛劳作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画中人物形象生动,线条流畅,墨色浓郁,体现了徐悲鸿的独特艺术风格。


  藏品的价值评估:作为徐悲鸿的代表作之一,《巴人汲水图》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它代表了中国现实主义绘画的杰出成就,对于研究中国农民题材和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藏品的收藏意义:收藏《巴人汲水图》意味着对徐悲鸿艺术成就和对中国农民的关注与赞赏。这幅作品能够引发观者对中国农民生活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对促进社会进步和艺术教育有积极影响。


  4 藏品名称:田横五百士


  藏品类别:大型历史题材布面油画


  藏品的历史背景和:徐悲鸿于1930年完成的画作,取材于《史记·田儋列传》。画作描绘了秦末齐国王田横被刘邦击溃后,将到洛阳招安,他手下忠心的500名战士为他送行的情景。现藏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


  藏品的特点和特色:《田横五百士》着重刻划了不屈的激情,表现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鲜明主题。徐悲鸿通过这幅油画歌颂宁死不屈的精神。作品展现了徐悲鸿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历史题材的处理能力。


  藏品的价值评估:作为徐悲鸿的成名大作,《田横五百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它开辟了徐悲鸿在古典历史题材绘画方面的道路,对中国的历史画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藏品的收藏意义:收藏《田横五百士》意味着对徐悲鸿艺术成就和对中国历史的关注与赞赏。这幅作品能够让观者感受到英雄主义精神和对民族精神的思考,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和历史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5 藏品名称:群马


  藏品类别:中国画


  藏品的历史背景和:徐悲鸿于1939年创作的作品。这幅画展现了徐悲鸿独特的马的表现能力和艺术风格。现藏于徐悲鸿纪念馆。


  藏品的特点和特色:《群马》是徐悲鸿马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雄壮的气魄和英雄主义的精神。画中的马形神兼备,跃然纸上,展现出奔腾之势和破空之力。背景中的远山近树层次分明,色彩丰富而不轻浮,笔痕清晰而有序。


  藏品的价值评估:作为徐悲鸿的代表作之一,《群马》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它展示了徐悲鸿在马的描绘方面的独特才华和对生命力的表达。


  藏品的收藏意义:收藏《群马》意味着对徐悲鸿艺术成就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赞赏。这幅作品能够让观者感受到艺术的力量和对自然界的敬畏,对艺术鉴赏和审美教育有积极影响。


  06 溪我后 油画


  藏品的历史背景和:油画《溪我后》是著名画家徐悲鸿的代表作之一,内容取材于《书经》,描写夏桀暴虐,商汤带兵讨伐暴君,受苦的百姓盼望大军来解救他们,纷纷念着“溪我后,后来其苏”。这幅作品是在《田横五百士》稍后不久所创作的,当时正值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寇侵华,而当局却消极抗战,徐悲鸿借此作品表达了被压迫人民渴望得解救的心愿。


  藏品的特点和特色:油画《溪我后》以夏桀、商汤、百姓等形象为主要内容,通过细腻的绘画技巧和色彩运用,展现了画家独特的艺术风格。作品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表情传神,背景细致入微,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藏品的价值评估:由于是著名画家徐悲鸿的代表作之一,加上其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油画《溪我后》具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和市场价值。根据市场行情和收藏市场的需求,该作品的价值评估可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


  藏品的收藏意义:油画《溪我后》作为徐悲鸿的代表作之一,具有重要的艺术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收藏这幅作品可以展示徐悲鸿的艺术成就,同时也是对中国艺术传统和历史文化的珍视和传承。此外,收藏油画作品还可以为收藏者带来审美享受和投资增值的可能性。


  07 九方皋 中国画


  藏品的历史背景和:中国画《九方皋》是徐悲鸿的经典作品,创作于1931年,现藏于徐悲鸿纪念馆。《九方皋》取材于《列子》,讲的是春秋时的九方皋善于相马的故事。画家通过表现九方皋朴实、智慧的形象,展现了中国传统工人阶级的勤劳和智慧。


  藏品的特点和特色:中国画《九方皋》采用线条勾勒,构图庄严稳定,给人一种宏大而庄重的感觉。画家运用精湛的技巧和独特的表现手法,使人物形象和马匹栩栩如生,形神兼备。


  藏品的价值评估:作为徐悲鸿的经典作品之一,中国画《九方皋》具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和市场价值。其艺术品位和历史文化背景使其成为收藏界的瞩目对象,其市场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


  藏品的收藏意义:收藏中国画《九方皋》不仅可以欣赏徐悲鸿的艺术成就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画家,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注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中国人民的命运。油画《溪我后》和中国画《九方皋》都是徐悲鸿的代表作之一,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08 《九州无事乐耕耘》


  藏品类别:国画


  藏品的历史背景和:《九州无事乐耕耘》是徐悲鸿在1951年创作的一幅农耕题材的作品。这幅作品是徐悲鸿为庆贺郭沫若获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金质奖章”而创作的礼物。完成后,徐悲鸿将其赠送给郭沫若,后来曾藏于郭沫若纪念馆,最终流入民间,是国家一级文物。


  藏品的特点和特色:这幅国画是徐悲鸿作品中极为少见的人与动物相结合的宏幅巨制。画面展现了农民在九州大地上快乐耕耘的景象,寓意着对和平的向往和对郭沫若荣誉的庆贺。


  藏品的价值评估:这幅画作于2011年拍卖,以2.668亿的价格成交,打破了徐悲鸿作品的价格记录。这显示了《九州无事乐耕耘》在艺术市场上的高价值和稀缺性。


  藏品的收藏意义:这幅作品代表了徐悲鸿为庆贺郭沫若获奖而创作的心意,同时也呈现了对和平的渴望。作为国家一级文物,它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对于收藏者来说,是一件具有珍贵价值和艺术魅力的收藏品。


  09 《奴隶与狮》


  藏品类别:油画


  藏品的历史背景和:《奴隶与狮》是徐悲鸿于1924年创作的油画代表作品。这幅画是徐悲鸿在留学西欧期间创作的,标志着他艺术生涯的第一个创作高峰。它取材于古罗马传说和《伊索寓言》中奴隶与狮的故事。


  藏品的特点和特色:画面中只有两个主要形象,狮子和奴隶,被安排在一个幽暗的山洞中,彼此对视,营造出张力和紧张性。作品表现了人道主义精神,与当时国内启蒙运动的精神相呼应。作为中国古典主义艺术的开山之作,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藏品的价值评估:《奴隶与狮》作为徐悲鸿的重要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它是中国艺术史上的里程碑之一,代表了徐悲鸿艺术思想的升华。


  藏品的收藏意义:这幅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具有重要地位,还反映了中国社会和人道主义精神的历史背景。作为收藏品,它代表了徐悲鸿艺术的精髓,同时也是对中国艺术历史的珍贵见证。


  10 《愚公移山图》


  藏品类别:国画


  藏品的历史背景和:《愚公移山图》是徐悲鸿于1940年创作的国画代表作品。这幅画取材于《列子·汤问》中的一个寓言,表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坚韧不拔,打败日本侵略者的信念。


  藏品的特点和特色:徐悲鸿为创作这幅画准备了多年,利用了中国画线描的表现力和素描的造型准确,形成了独创的艺术形式。画面展现了愚公和儿子不畏艰难困苦,坚持移山的决心和毅力。


  藏品的价值评估:《愚公移山图》是徐悲鸿的代表作之一,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它体现了中国民众抗日战争中的顽强精神,被视为徐悲鸿艺术思想的升华之作。


  藏品的收藏意义:这幅作品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象征意义,代表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坚韧不拔和毅力。作为收藏品,它承载着中国民族的团结和奋斗精神,对于收藏者来说,是一件具有重要价值和文化意义的藏品。


  徐悲鸿的代表作品推荐文章3:徐悲鸿73件代表作品亮相广东美术馆新馆

  中新网广州2月28日电 (记者 程景伟)由广东美术馆和徐悲鸿纪念馆共同主办的“往来千载一悲鸿:徐悲鸿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展”,28日在广东美术馆新馆开幕。展览将于3月1日12时正式对公众开放,并展出至6月15日。


  “往来千载一悲鸿:徐悲鸿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展”在广东美术馆新馆开幕。广东美术馆 供图


  此次展览是徐悲鸿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首展。展览以徐悲鸿的艺术人生为轴,通过73件代表作品与大量文献,分为“江南徐生:启蒙、求学与艺术蜕变(1895-1925)”“生于忧患:艺术教育与家国情怀(1926-1936)”和“自强不息:民族责任与美育思想(1937-1953)”三个主题板块,深度解码徐悲鸿的艺术和人生。


  民众观看展览。广东美术馆 供图


  《奔马》《愚公移山》《九方皋》《泰戈尔像》《箫声》……徐悲鸿的著名画作纷纷亮相。其中,巨幅中国画《愚公移山》备受瞩目。据了解,1939至1940年,应印度大诗人泰戈尔之邀,徐悲鸿赴印度举办画展宣传抗日,这期间他创作了不少油画写生作品,但最重要的成果是这幅《愚公移山》。


  展览现场。广东美术馆 供图


  《奔马》吸引了很多观众驻足。据了解,中国传统画马大都是近于工笔的画法,且马匹温良肥腴,而徐悲鸿不再斤斤计较于马的皮毛的细致描绘,在准确素描的基础上,用粗毫大笔,将马的奔放不羁的精神予以再现,笔墨淋漓,开创了中国画史上写意画马的先例。


  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徐悲鸿以其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爱国情怀,成为近现代中国美术的奠基者之一。他的艺术理念、教育贡献,以及对中西艺术融合的探索,都对当时的中国画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据该展览总策划人、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介绍,该展览既是一次对徐悲鸿艺术的深入研究,也是首次在中国南方地区系统展出徐悲鸿的艺术成果。(完)


  徐悲鸿的代表作品推荐文章4:

  徐悲鸿的代表作品推荐文章5:中国近代绘画之父——徐悲鸿油画作品,他的绘画有多种风格

  自画像 23×17 油画布本 1924


  图文:油画世界


  徐悲鸿


  江苏宜兴, (1895-1953)


  作品欣赏


  自画像 95.5×68.5 布面油画 1931


  徐悲鸿(1895年6月18日-1953年9月26日),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屺亭桥镇人。中国著名画家,艺术巨匠,杰出的美术教育家、活动家。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他是将西方现实主义绘画观念和方法引入中国的先驱者之一,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也是影响20世纪中国画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莎乐美 早期 粉画 63×49


  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进入现代之时,徐悲鸿无疑是艺术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为了扭转中国画抄袭、模仿、缺乏生活气息的萎靡颓风而大声疾呼,他学贯中西,将西方精湛的写实技巧融汇到中国绘画之中,为传统艺术的革新与发展开拓了新的广阔天地。由于他在绘画理论和实践上的卓越成就以及他在美术教育方面所做的巨大贡献,徐悲鸿被国际评论誉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


  徐悲鸿 女人体之一 120×64 布面油画 中国美术馆藏


  徐悲鸿油画创作的鼎盛时期是其留法期间和归国之初。1925年起创作日趋成熟,有油画《箫声》、《蜜月》、《抚猫人家》等相继完成。回国后,1933年完成巨幅油画《徯我后》,1940年创作油画《喜马拉雅山的晨雾》等。


  徐悲鸿 女人体之二 50×63.5 布面油画 1935 中国美术馆藏


  在他的油画语言体系中,除了当时折衷主义学院派导师的影响,还吸收了西方古典画家丢勒、库尔贝、提香、门采尔等人的因素,因此他的油画作品既有欧洲古典油画严谨的人体结构,也有一些印象派对光、色的研究成果。不过,徐悲鸿贬斥印象主义、野兽主义某些画家的绘画,称雷诺阿、塞尚、马蒂斯的作品为“无耻之作”。他的作品体现宁静、含蓄、优美的东方意境,与西方油画的强烈、丰实是有明显区别的,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具有东方特有的优雅风韵,也流露出中国人细腻丰富的情感内心世界。


  徐悲鸿 老人像 34×25 布面油画 1924 中国美术馆藏


  徐悲鸿的写实主义风格,与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相近,这也是他在建国前后倍受重用的原因之一,当然张大千的出走、蒋碧微投怀张道藩,也促使徐悲鸿选择留在大陆,并当之无愧的成为首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徐悲鸿 女人体之四 58.5×102 布面油画


  徐悲鸿 徐悲鸿夫人像 67×54 布面油画 1947 中国美术馆藏


  徐悲鸿 箫声 80×39 布面油画 1926 徐悲鸿纪念馆藏


  徐悲鸿 孙多慈像 197×132 布面油画 1936 中国美术馆藏


  徐悲鸿 张瑨肖像 56×69 布面油画 1928 中国美术馆藏


  徐悲鸿 抚猫人像 65×53.5 布面油画 1924 徐悲鸿纪念馆藏


  田横五百士 布面油画 198×355 1928-1930年 徐悲鸿纪念馆藏


  愚公移山 1940年作 徐悲鸿纪念馆藏


  傒我后 布面油彩 230×318 1930-1933年


  徐悲鸿 男人体 73×53 布面油画 1927 中国美术馆藏


  蜜月 1925年 油画布本 93×118 徐悲鸿纪念馆藏


  

人体画

  浴 94×61.5 布面油画


  湖畔 89×107 布面油画 1935


  裸女(蒋碧薇像) 布面 油画 1927


  蒋碧薇像


  女人体 78×57 布面油画 1925


  女人体 59×81 布面油画


  女人体 70×51 布面油画 1923


  女人体 91×60.5 纸板油画 1925


  女人体 71.5×58 布面油画 1943


  女人体 1927年 油画纸本 39.5×64


  女人体 1943年 油画布本 84×78


  站立的青年女人体 拄棍站立的老年男人体


  

风景画

  风景


  鸡鸣寺道中 1943年 油画布本 66×77


  银杏树 1943年 油画布本 101×88


  玉簪花 1943年 66×48


  喜马拉雅山之林 1940年 布面油画 92×59


  喜马拉雅山 1940年 油画纸本 57×68


  喜马拉雅山全景 1940


  印度风景 27×35 布面油画 1940


  印度国际大厦一角 30×38 布面油画 1940


  印度牛 1939年 油画板本 66×68


  夜 1935年 油画布本 35×47


  彩霞 1935年 油画布本 27.5×40.5


  黄山秋色 70×83 布面油画 1935


  徐悲鸿 焦山鸟鸣 52×61 纸板油画 1934


  桂林风景 1934年 油画布本 56×74


  风景油画


  三孔桥 中期 油画布本 48x69厘米


  曲阜孔庙太和元气坊


  

人物画

  奴隶与狮 1924年作


  月夜


  伯阳、丽丽(后改名徐静斐) 中期 油画布本 68×46厘米


  读 早期 油画布本 85×66


  母女图 93×74.5 布面油画 1939


  奇兵英雄 晚年 油画布本 63x88厘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