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和血浆的区别
全血和血浆的区别推荐文章1:血浆和血清,傻傻分不清??(1)大多熟悉医疗方面的朋友或多或少都听说过血浆和血清这两个名词,它们哥俩不仅名字很像,长的也很像。可是在他们相似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不同的灵魂…啥叫血清?
首先说咱们的血液内都含有凝血因子,等血液离开身体后会自然的凝固。
假如说把血液抽到一个普通的空白试管中,过一段时间后管中的血液就会自然凝固且会分离出淡黄色的透明液体,此时的肉眼就会看到管中的血液变成了上黄下红的两部分。此时上面的淡黄色的液体,就被称之为血清。
啥叫血浆?首先咱们还是把血抽到一个试管中,不过这个试管中提前加入了一样物质--抗凝剂。
所谓抗凝剂,顾名思义就是阻止血液在试管中发生凝固,血液在加有抗凝剂的试管中会保持液体状态而不会生成凝块。
接下来咱们把加有抗凝剂的这管血液放入离心机中离心。
在此插个题外话,那位说离心机是啥玩意?呦,您可别小看了它!东西虽不起眼但这可是每个检验科不可或缺的神器!大致原理么?就是离心机转子在高速旋转下产生离心力,把不同密度质量的物质进行分离(医用离心机一般常用转速为3000到4000转每分钟)。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就类似于洗衣机的甩干桶,在甩干桶的高速旋转下产生离心力,使衣物中的水分和衣物进行分离。
加抗凝剂的血液离完心以后,也会分离出淡黄色的透明液体,管中的血液也会呈现上黄下红的状态,不过此时的淡黄色液体被称为血浆。
咱们现在知道了血清和血浆的由来,它们外表相仿,可它们内在的成分和所承担的检验项目可是大有区别。相同的外表又各自住着怎样的灵魂?
稍憩,咱们下篇再来一探究竟!
全血和血浆的区别推荐文章2:血浆与血清的区别
可能学习时间已久,有的朋友不能正确地区别血浆和血清。
从上,往新鲜的血液加入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质柠檬酸钠,血液会发生沉淀现象,上面的液体是血浆。新鲜的血液不经过处理,会发生凝固现象,在血凝块周围出现的液体,是血清。
从数量上,血浆数量多些,血清数量少。
从成分上,在血清中不含有纤维蛋白原,因其已转变为纤维蛋白,参与血凝块的形成。
中国人了解中国动物,要读中国人自己的原创科普书。 《我的野生动物邻居》,讲中国人看得见的动物,有图做依据,趣味性强,故事性强,科学性强,适于各年龄段人群(尤其是青少年)阅读。 本书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各大书商有售。 2022年被列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推荐书目; 国家新闻出版署《2022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入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2020年度优秀畅销书排行榜科技榜; 2020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二十大好书; “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今日书香”推荐书目。
全血和血浆的区别推荐文章3:组织样本还是血液样本,您选对了么?
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而言,一般都要进行基因检测,寻找驱动基因突变,以挑选合适的靶向药使用。基因检测使用的样本常于肿瘤组织,采用血液样本进行的液体活检也被大家所熟知。这两种基因检测,有哪些不同,该怎么选呢?
图1. 肺癌基因检测结果可用于诊断和用药参考。1
组织基因检测组织基因检测,是指直接对肿瘤组织里的癌细胞DNA进行测序,目前这仍是基因突变检测的金标准。
不过,组织基因检测并非对每个患者都适用,有的肿瘤没法取出足够的组织进行测序。此外,肿瘤细胞的异质性高,进化快,不同细胞携带的突变可能不一样,对肿瘤的不同部位进行取样,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影响后续的结果解读和用药选择。
血液液体活检血液基因检测,又称液体活检,是指对血液中的于实体肿瘤的DNA片段进行测序,找基因突变。为什么血液里能检测出肺等其他器官中肿瘤的DNA呢?这是因为虽然实体肿瘤是长在某个器官中,但仍通过血管和血液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当肿瘤细胞的DNA脱落时,或者肿瘤细胞死亡后,DNA会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如果能捕获到这些肿瘤细胞DNA片段,就能进行基因测序,间接知晓肿瘤的基因突变状况。
液体活检不会受到肿瘤异质性的影响,但是需要在大量的正常细胞DNA中,检测出微量的肿瘤细胞DNA,对技术的灵敏度有极高要求。相比起组织检测,液体活检的价格还比较昂贵。
两种检测方式相辅相成最近,来自新加坡的研究人员对分别使用这两种检测方法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了比较2。
研究招募了71名疑似肺癌患者,收集了组织和血液样本,两种样本的采集时间差不超过两天,这是因为如果相隔时间太久,肿瘤可能发生了变化,这样两种技术的结果就没有什么可比性了。
对于通过组织学或细胞学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的病例,使用组织样本进行EGFR基因突变的检测,然后和液体活检的结果进行比较。
?样本取样难度
对于确诊的54例非小细胞肺癌,由于样本不足,只有70.3%(38/54)的病例能进行组织样本EGFR基因检测。血液比起组织来就好取样多了,98.1%(53/54)的病例都有血液样本。
?测出EGFR突变的比例
38例组织样本中,有31.6%(12/38)发现了EGFR经典突变(21外显子L858R突变或19外显子缺失突变),能够使用靶向药。
53例血液样本中,有37.7%(20/53)发现了EGFR经典突变,其中包括两个没有组织EGFR结果的病例,以及KRAS, BRAF和MET等基因突变。也就是说,这些患者即使没有足够的组织样本进行基因测序,通过血液基因检测仍能发现EGFR等基因上的敏感突变,指导临床用药。
?血液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同时有组织和血液检测结果的患者有37例。在这些患者中,血液检测EGFR突变的灵敏度为75%(9/12),也就是说,组织检测发现12例病例有EGFR突变,其中9例能通过血液检测到。特异性为100%(25/25),也就是说,组织检测发现25例病例没有EGFR突变,通过血液也没有发现EGFR突变。
?检测时间
在这项研究中,从血液液体活检到诊断的过程平均需要10天。组织检测的周转时间更长,平均长达29.9天。
在这个患者队列中,组织EGFR检测为22.2%(12/54)的患者提供了临床用药参考;如果加上血液检测,检出EGFR和其他基因敏感突变的患者比例增加到了42.6%(23/54),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了临床用药参考。
启示对于依赖于基因检测选择靶向药物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而言,组织检测和血液检测都各有其优缺点。用肿瘤组织进行基因检测仍是金标准,不过有时候基于血液的液体活检能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特别是在组织基因检测没法做的时候,提供宝贵的信息和用药参考。有条件的患者,可以两种都考虑。我们也期望各种基因测序的成本能尽快降下来,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用药参考!
全血和血浆的区别推荐文章4:献血和献血浆是一回事吗?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血液?什么是血浆?它们有什么区别?献血和献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接下来,小编带你认识血液和血浆,帮助你对他们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什么是血液和血浆?
血浆是血液的组成部分。
01血液
血液是指人体血管(动脉,静脉)、心脏内流动的暗红色液体,主要包括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两大部分,占人体体重的9%左右。
02血浆
血浆是指新鲜血液通过离心后,除去血液中的有形成分血细胞外,剩余的淡黄色透明液体就是血浆,血浆约占全血的55%-60%。
血浆的主要成分:大部分是水,占91% -92%,其余是蛋白质占6%-8%,还有少量的无机盐(钠、钾等)约占1-2%,以及其他的有机物质(如葡萄糖、多种脂类)等以及代谢物。
03血液与血浆的区别
献浆和献血的相同点
01合法性
血站和单采血浆站是由卫生行政部门设置的卫生事业单位,受国家法律法规保护,是医药卫生事业的组成部分。
02公益性
献血献浆,同样光荣。它们都是奉献爱心、救死扶伤的高尚行为。
03规范性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血站管理办法》、《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进行管理。
献浆和献血的不同点
献血,是指抽取献血者的全血,应用于临床输血。
献浆,是指利用全自动单采血浆机,全血经离心机分离,采集人体血液中的血浆后,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油性成分输还给献浆者本人。
01 采集方式
单采血浆是通过全自动采浆机和一次性耗材在全封闭系统内采集、分离血浆成分,再将血细胞等有形成分还输给献血浆者体内的过程。
献全血是采用一次性全封闭耗材将献血者血液中所有成分采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等有形成分。
02采集量
国家规定,每次血浆量不超过600克/580ml(含抗凝剂)。
国家规定,每次全血量200ml-400ml。
03间隔期
国家规定再次供血浆时间间隔不得低于14天。
国家规定两次献全血时间间隔不得低于6个月。
04恢复期
血浆主要含92%水,8%蛋白质和其他物质,约2-3天恢复至正常水平。
全血主要是红细胞等有形成分,约90-120天恢复至正常水平。
05补偿方式
献血浆者,按国家相关规定以“交通”、“误工补贴”等形式给予一次性现金补偿,一般情况下为200元至300元不等的误工费和交通费。
献血者,按国家相关规定,自身或直系亲属需要用血时按所献血液量销一定用血费用。
全血和血浆的区别推荐文章5:献血冷知识:选全血还是成分血?如何采集?
献血者在献血时,通常会遇到两个选项:“全血捐献”还是“成分血捐献”。全血捐献是人们普遍了解的传统献血,那么,成分血捐献是什么?今天是世界献血日,输血科医生来跟大家好好聊聊。
“成分血捐献是指将健康人捐献的血液,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出某一种血液成分,如血小板、红细胞、单个核细胞、干细胞等等。”北京世纪坛医院输血科医生于文娟介绍,成分血捐献是现代输血的新理念。据统计,80%以上的病人只需输注一种或两种血液成分。选择性地输注某一成分,可大大提高病人输血治疗效果,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血液浪费,同时减轻病人的肌体受血负担和经济负担。
据悉,成分血捐献最常见的是“单采血小板”。于文娟指出,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作用,修补破损的血管。“它们是巨核细胞的‘娃’,为了维持人体正常功能,巨核细胞每天产生千千万万的血小板,血小板在血液中的寿命约7-10天。捐献出血小板的献血者在48小时内就可以恢复到采前水平。”
血小板主要用于预防性输注和治疗性输注。预防性输注限于患者出血危险性大的情况,输注血小板使患者的血小板数提高到安全的水平上,尤其可以减少颅内出血及内脏大出血的风险;治疗性输注则用于急救白血病、癌症放化疗等病人、血小板出血性疾病。
如何采集成分血?于文娟表示,机采成分血是一种先进的献血方式,献血者的血液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出某一种血液成分,再将分离后的血液回输给献血者。
“成分血捐献所使用的耗材为一次性、无菌、密闭的医疗耗材,均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献血者的血液在一次性密闭管道中被采集、分离、浓缩和回输,血液和采集设备没有任何接触,绝不会造成交叉感染。”于文娟指出,目前,成分血捐献相较于普通献血有其激励政策,献血者若捐献机采血小板,本人及其配偶、直系亲属享受用血优惠时,献血量按照一个机采单位(200毫升)折合全血400毫升计算。
新京记者 张兆慧
校对 翟永军
全血和血浆的区别推荐搜索词:
1.全血和血浆的区别如何采集
2.全血和血浆的区别是什么
3.全血和血浆的区别作用
本文标题:全血和血浆的区别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