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年五行属什么
癸卯年五行属什么推荐文章1:2023年是水兔年,老话说:“黑兔送财来,双春麦当柴”,是啥意思
根据天干地支纪年法来看,2023年天干为癸,地支为卯,是农历癸卯年;论阴阳五行,天干癸在五行属水;而五行配五色,即金对白、木对青、火对红、土对黄,水对黑;论地支卯,对应十二生肖中的兔,所以2023年在民间被称作水兔年,便有了黑兔年的说法。
由于2023年闰二月,农历上有两个立春,分别是在2023年2月4日,农历正月十四;2024年2月4日,农历十二月廿五。在年首和年尾各有一个立春,民间把一年有两个立春的年份叫做双春年,又叫孤鸾年、两头春。
这样来看,2023年是癸卯年,又是闰二月,外加双春年。这“三合一”的年份,三种情况遇到一起,可以说是千年罕见。
60年一遇的癸卯年:在我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40年称“癸卯年”。在干支纪年法中,癸卯年为六十年轮回一次,即轮回的时间周期是60年。比如2023年向前推算60年的1963年就是癸卯年,或者向后推算60年的2083年是癸卯年。
关于闰二月:因为阳历一年大约是365天,阴历一年大约是354天,这样一来,阴历一年就要比阳历少11天左右,长此下去,必然会出“脱节”的情况。因此,古代历法家就在阴历的基础,每隔2-3年就闰一个月,防止与四季脱节。
俗话说:“十年难逢闰二月”,闰二月虽然没有正月和腊月那么难出现,但也是比较少见的,至少要间隔十九年才会出现一次,之后每百年才会出现一到两次,有时候甚至几百年都不会出现一次。比如四十世纪之后的四百年间,都不会出现一次闰二月。
关于双春年:双春年是因为阳历和阴历之间的日期偏差,是我国纪年历法中出现的独特现象,阴阳历“置正”造成的。由于闰月的存在,则使下一年的立春节气出现在这一年的尾巴上,在一年之内出现了两个立春节气的年份,就叫双春年,俗称孤鸾年、两头春。
在近些年里,2012年、2014年、2017年、2020年、2023年都是“双春年”。从中可以看出,双春年的时间并不固定,有十二年一遇的双春年,也有三四年一遇的双春年。
2023年是癸卯年,又闰二月,外加双春年,这“三合一”的种种巧合,其中癸卯年六十年一遇,闰二月也不常见,即便是这癸卯年遇到闰二月,还要加一个双春年,才能出现这种千年一遇的情况。根据万年历推算,下次再遇到癸卯年,又是闰二月,还是双春年的年份,在1260年以后的3283年才会出现。
2023年是水兔年?老话:“黑兔送财来,双春麦当柴”,说的是啥意思?
这句老话说得是,黑兔年财运到了,在这两个立春的年份,用麦秸当柴火烧说明农业丰收,是一个五谷丰登的好年景。具体来说
黑兔送财来:俗话说“山主人丁水主财”,明年癸卯年,俗称水兔年,也称黑兔年,民间有“水主财”的说法,意思是说这年的年份,财运亨通,是大吉大利的发财年。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说法更多的是民间人们对农业丰收的一种美好期盼,期盼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笑开颜。
双春麦当柴:“双春”并不是说有两个春天,而是有两个立春的年份,2023年就是典型的“两头春”的年份,而且是是癸卯年,又是闰二月,千年难遇的一年。
这样的年份,在有的地方,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民间认为是好兆头。因为双春年的年份,冬季有可能会相对冷一些,冬天寒冷雪多,瑞雪兆丰年,有利于冻死田间地头的病虫草害害,有利于来年冬小麦丰收。民间有谚:“一年两个春,处处见黄金”、“两春夹一冬,黄土变成金”等,说的是在这样的年份,风调雨顺,小麦长势旺盛,麦秸粗壮可以当柴火烧。
总结:民谚、俗语和老话,我们要理性看待,这民间说法,更多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经验总结。常言道: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在农业生产上尤为明显,更重要的是旱浇涝排,合理施肥,防控好病虫草害,才能为庄稼丰产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应了“黑兔送财来,双春麦当柴”之说。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欢迎大家点赞、留言、转发和评论!
癸卯年五行属什么推荐文章2:2023癸卯年,双春闰二月,三马驮谷十牛耕田:是啥意思?年景如何
2022年已经接近尾声,2023马上就要来了,明年在干支历中属于癸卯年。交年临近,关于明年气候、年景的推测和预估也多了起来。
明年是闰二月,一年两个立春,以及老人说的“三马驮谷,十牛耕田”等,都是啥意思呢?有啥预兆?
1·水兔闰二月,一年两头春
明年是癸卯年,天干癸五行属水,而水在北,颜色是黑色;地支卯五行属木,在属相中卯属兔,所以有人说明年是水兔、黑兔、木兔,除了专业人士,怎么叫影响都不大。
癸卯的纳音五行属“金箔金”,这是一种装饰物,是附着在东西表面的一层金箔。
明年闰二月,闰月其实是因为前期节气的推迟。一年之中有24个节气,每月两个,前面的叫“节气”,后面的叫“中气”,合称“节气”,节气和中气之间间隔15天。
之所以闰二月,其实是因为前期节气的推迟,比如2022年的大雪节气在十一月十四,15天以后的冬至节气就在十一月二十九。如果大雪再迟一天,冬至就到十二月初一了。
就是这样,推迟再遇上小月,就会造成某个月里没有中气,没有中气的这个月就是闰月。也就是说2023年农历的二月没有中气,就需要加上闰月来调整。
说白了,闰月就是为了节气和阴历能相互配合。
明年有两个立春,一个在农历正月十四,另外一个在腊月二十五,又叫“两头春”,那2024年又成了“无头春”。
春为少阳,代表青年男性。所以“无头春”又被称为寡妇年;那双春年就有“梅天二度”的意思,也代表婚姻不顺。
老人们又把双春年称为“孤鸾年”,鸾就是“鸾凤呈祥”中的公鸟,孤鸾就代表“失偶”。
2·三马驮谷,十牛耕田
这种说法来自古代一本预测年景的书,名叫《灶马头》。
早年间不少老人家里,常贴着一块像年画年历表,上面写着“几龙治水、几马驮谷、上田几分”等,可推测出这年大致的天气及收成情况。
这本古书根据正月前十二天对应的干支,预测当年情况。比如“几龙治水”指的是正月的第一个辰日在初几,在初五就是五龙治水,在初十就是十龙治水。同样的,丑代表牛;辛代表收入、甲代表好田、丁代表锄头等等。
2023年正月初一是庚辰日,就是“一龙治水”。老话说“龙多了靠,龙少了涝”,治水的龙多,就会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局面,大家互相推诿不干活,最终天下大旱。
一龙治水,虽然少了依靠和推诿,但毕竟天广地阔,一条龙总有顾不过来的时候,最终就是开始时水多,后期累了水就少,形成春夏雨水多,秋冬天干旱。
按《灶马头》的所说,2023年正月初二是辛日,就是“二人得辛”,代表年景不太好,赚到钱的人不多;初三是午日是“三马驮谷”,收的谷少,运谷的马自然就少;初五是甲日,代表甲田五分,意思是好收的田只占到一半。
丑日在初十,代表十牛耕田,说明田地或涝或旱不好耕作,才会需要更多的牛。
3·古籍中的2023年
当然,古籍中并没有写明公元哪一年,是利用天干地支来推测的。
被称奇的《孔圣枕中记》一书,是清代有人假托圣人之名撰写的,预测天时农事、自然吉凶的书。这本书以六十年一甲子,按三元九运为历法系列,进行逐年预测。
其中癸卯年一条中说:癸卯半忧喜,四时有恶风,春夏多雨雹,秋来缺雨水......
不过有人说,这本书中所写与另外一本叫《地母经》的书相重。
相传《地母经》为黄帝所著,是一本黄历通书,包含“春牛图”和“地母经”。书中也是以六十甲子为循环排列,一年一诗一卜,可以算作一本指导农业生产的经书。
其中癸卯年诗中写:太岁癸卯年,高低半忧喜。春夏雨雹多,秋来缺雨水。燕赵好桑麻,吴地禾稻美。人民多疾病,六畜瘴烟起。
从目前来看,今年的冬至在十一月底,这就造成“数九寒天”向后推迟,“九尽”之时就到了明年农历的二月二十一,接着三月十七是立夏,这就代表明年的整个春天基本都在“数九寒天”之中。
从大寒节气进入明年的初气,综合来看,明年的特点是“岁火不及,燥金司天”,意味着明天春天冷而多风,后期降水较多;夏季炎热而后延,秋季雨水不多。
基本和古书上所说相符,准确与否,可以一起验证下。#头条创作挑战赛##天气##热门#
癸卯年五行属什么推荐文章3:2023癸卯年不一般,黑兔双春闰二月,有啥说法?哪些人要穿红?
癸卯年五行属什么推荐文章4:明年是兔年,它是怎样的兔呢?会如农谚语中的那样吗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要到2023年了。依据中国的农历顺序,明年是癸卯年,这一年出生的人属相为兔,也称明年为兔年。明年的兔,是怎样的兔,有哪些特别的不同,农谚又是怎么告诉人们的?
一、明年兔年的特点
1.时间长
农历明年有13个月,384天,真正时长9190个小时零49分36秒,有54个星期零6天。有54个星期六,55个星期日。有7个大月30天,6个小月29天。
明年的兔年,是接1843、1903、1963以来的连续第4个闰月的癸卯兔年,明年是癸卯年的第四个连续闰月的年,明年闰2月。下一个癸卯兔年是2083年,到那一年的兔一改前4连闰有13个月的贯性,只有12个月了。
明年共有1个月兔,32个日兔,384个时兔
明年一龙戏水,2日得辛,7人分丙,十年耕田。
明年的兔,9月后的节都在25日,气都在10日。
2.两头立春
明年的兔,有两个立春:分别为正月14立春,腊月25立春。农村人叫它担挑春,又叫二度春,又叫孤鸾年。
春天是万物欣欣向荣,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的季节,担挑春,正月和腊月两立春,明年各行各业都充满着希望,是丰收、是发财的一年。
当然担挑春又叫二度春,又叫孤鸾年,传说这年结婚,如果不会经营,婚姻难以稳定,再婚序数较大。
3.水边之兔
明年是癸卯年,癸在北方,北方属水。明年的兔,是在北方水边之兔。
癸卯纳音金箔金,金又生水。
北方比南方受日照时间较短,水边活动时可能会经常地遇到水,希望明年的降雨比干旱的今年较充沛,真正风调雨顺。
4.黑色之兔
明年的兔,是水兔,带有寒气的北方之水(癸在北方,北方属水)是黑色的兔(水五行为黑)。
5.负责任之兔
明年的兔年,与其它兔年不同,明年的兔,有着高度的责任心,直到腊月30日的除夕夜,还亲自坚守在岗位上。
二、农谚中的双春闰月年
很多农谚对闰月双春作了启示性预测:
“双春兼闰月,春寒逢秋旱”,这句农谚告诉人们:一年有2个立春并有闰月,这一年春天倒春寒多,秋天会因雨水少而出现干旱的情况。
“一年两头春,粮食贵如金”,主句农谚告诉人们:明天因春天冷、秋天旱,造成粮食生产产量减少,希望农民作好应对准备。
“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一年两头春,带毛贵如金”。这两句农谚告诉人们:明年会因不同气候,或其它不确定因素,养殖业较难,肉类产品价格提升。
当然,流传的农谚,是有时间和地域局限性的。现在有机械化设备,以及有超过以前的科学技术,使许多农谚难以与现代生产生活相适应。
最后的话:流传的农谚,是有时代和地域等局限性的。现在有机械化设备,以及有超过以前的科学技术,使许多农谚难以与现代生产生活相适应。我们坚信,明年比今年更幸福、更美好!
癸卯年五行属什么推荐文章5:趣说“癸卯年”
2023年1月22日(正月初一)进入中国农历癸卯年。有人说,2023年的癸卯年是千年遇一回。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有三个不寻常之处:双春年、黑兔年和闰二月。下一次再出现如此年景则是在3283年了,可谓千年等一回。
双春年,即一年中有两个立春日。第一个立春日是在农历癸卯年的正月十四日;第二个立春日则是在农历癸卯年的腊月二十五。造成双春年的原因,是历法“阴差阳错”所致。阳历是按照太阳的运行轨迹计算的,而阴历是按照月亮的盈亏变化规律制定的。这样阴阳历就出现了偏差,于是就产生了 “双春年”的独特现象。民间有“双春双喜”之说,就是说双春年是吉利的,人们往往会选择在这一年娶妻嫁女。谚语说:“双春兼闰月,结婚好时年。”还有谚语说:“一年打两春,黄土变成金”。因为立春后阳气上升,象征着勃勃生机,预示着丰收的年景。谚语说:“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一年内两个立春节气,风调雨顺,田地里的农活多,耕牛都去劳作了,牛栏自然是空的。谚语又说:“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年初和年尾两个立春,冬季会比较寒冷,古人御寒多用皮衣,所以带毛的皮草特别贵。当然有的地方也有谚语说:“两春夹一冬,无被暖烘烘。”就是说双春年春天时间要长,暖和的天气比较多,容易出现暖冬。这些现象都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年景而言,不可一概而论。
黑兔年。古代历法以天干、地支相配而成,形成六十循环的纪元法,故而称之为“干支历”。干支历是由干支纪年、干支纪月、干支纪日、干支纪时四部分组成,又称为“四柱”。“癸”是天干之一,“卯”是地支之一。五行中的 “癸”属性为“水”,传统文化中“水”代表黑色,“卯”即兔,所以癸卯年又称为“黑兔年”。谚语说:“黑兔来送财,黄牛起不来。” 古人用水比作财,黑兔年即水兔年,自然也是财年。财年必是丰收年,农事繁忙,耕牛自然累得起不来。有谚语说:“明年迎水兔,春秋不见天。”水兔年会迎来长时间的雨水天气,春秋两季降雨比较多,阴雨连绵,所以很难见到干燥的土地。
闰二月。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防止农历年月与回归年即四季脱节,每两三年置一闰,以此来保证每年农历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往后的月份也与节令相一致。谚语说:“双春闰二月,春寒逢秋旱。”双春年加上闰二月的年份,当年可能有“倒春寒”,出现春天比较寒冷、秋天比较干旱的情况。民间还有“闰月鞋,闰月穿,闰月老人活一千”的说法。在一些地区民俗中,逢闰年闰月,儿女要给父母买双鞋,以哺育之恩,祈求父母身体健康、福寿延年。这也是中华民族孝敬老人的传统文化的体现。
“虎奔千里展雄风,兔进万家吉祥。”兔,作为祥瑞之物,必将在癸卯之年呈祥献瑞,给人民带来好运喜气、幸福安康!
“宁品读”专栏投稿请发至,并注明姓名、联系电话,一经发布,稿费从优。
文中图片均于网络
:郑学富
编辑:廖且为、张 理
癸卯年五行属什么推荐搜索词:
1.2023癸卯年五行属什么
2.癸卯年五行属什么命
3.癸卯年五行属什么生肖
本文标题:癸卯年五行属什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