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通山风景名胜区推荐文章1:国家地质公园灵通山迎“醉美”秋季

  图为重峦叠嶂的灵通山


  秋季,清泉飘云,峰峦叠翠,国家地质公园灵通山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灵通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漳州平和县境内,是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景区方圆15平方公里,山体系1.3亿年前由火山喷发而成,在闽南地区独一无二,以险峰、奇石、飘云、清泉为四大特色。


  (福建日记者 于莉 通讯员 赖伟玲 陈惠苹 摄)


  灵通山风景名胜区推荐文章2:重阳节登高,福建这些名山,你Pick哪个?

  :东南网


  又是一年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这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节日。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在这个节日里,许多人会选择一座高山,攀登到顶峰,极目远眺,感受大自然的壮美。


  福建峰岭耸峙,丘陵连绵,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福建的山这么多,你想好登哪座了吗?


  福州·鼓山


  鼓山灵源洞的摩崖石刻成为游客打卡地。 福州晚记者 王光慧 摄


  福州鼓山是福建省十佳风景区之一,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名闻遐迩。西晋尚书郎郭璞在《迁城记》中就有“左旗(山)右鼓(山),全闽二绝”之赞。


  相传,鼓山顶上有块平展如鼓的石头,刮风下雨时,山间便传出阵阵鼓声。绵延不绝的鼓声回荡在山谷间,鼓山便由此得名。


  鼓山是福州登山爱好者的最佳选择,在这里爬山一路会有数不尽的绝美风光陪伴。


  厦门·天竺山


  天竺山,位于海沧区东孚街道洪塘村被称为“厦门后花园”,森林覆盖率达到96.8%。拥有多样的植被和丰富的生态环境,是天然的森林氧吧。


  沿着蜿蜒的山径行走,溪流潺潺,景色清幽。这里非常适合呼吸清新的空气,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在天竺山森林公园内还藏着一座千年古寺——真寂寺。真寂寺原名义安寺,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年间,现寺内尚存有禅师洞、浴龙桥、浴龙池、皇帝井等古迹。


  宁德·太姥山


  太姥山 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太姥山,旧称才山。汉代名太母山,汉武帝时,改“母”为“姥”,因而改名太姥山。 位于福鼎南部,属福建省东北部太姥山脉。指福鼎市市区南45公里太姥山镇(原秦屿镇)以覆鼎峰为中心的山地,也是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地带,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福鼎市正南,约在东经120度与北纬27度的附近。挺立于东海之滨,三面临海,一面背山。主峰海拔917.3米。


  太姥山奇石雕镂万态,形神兼备。山中360处奇景,108处洞、肖人肖物,鬼斧神工。在92平方公里范围内,集山、海、川、岛于一体,融自然人文于一炉,在国内名山大川中较为罕见,故有“海上仙都”之美誉,被称为“中国海边最美的山。


  在福鼎太姥山景区,还可以乘扶梯体验“无痛爬山”!在位于一片瓦的观光电梯处,一条长长的自动扶梯架设在山石之间,游客们沿着扶梯,一路观赏美景,一路被送上山,用时仅2分钟。


  莆田·九华山


  莆田九华山层峦叠嶂,翠峰如簇,形如九朵莲花,故有“九华叠翠”之称,或以神名,或以形名,或以色名,显得扑朔迷离,有着梦幻般的色彩。


  九华山的秋,是世间难得的美丽景色。在这个季节里,山间的树叶变得金黄、火红,仿佛整个山林都被染上了一层浓烈的秋意。


  置身天台,仿佛畅游于浩瀚的云海之上,遥望天际,在阳光的照耀下,云海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姿态。在这翻滚的云海中,仿佛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力量和生命力的脉动。


  对旅游爱好者来说,登上九华最高峰是一件开心之事。不仅有“一览众山小”的感慨,而且令人心胸开阔、神清气爽。


  泉州·清源山


  “老子天下第一”石碑。东南网记者 周霞 摄


  清源山自然景色秀丽,人文景观绘萃,尤以山上泉眼诸多别称“泉山”,因山高入云称“齐云山”。位于城市北郊又称“北山”,山上有三峰亦称“三台山”。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中兴于唐代,宋元时期最为鼎盛。经过了历代开发,山上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迹现存完好的有宋、元时期石雕造像7处9尊,历代摩崖石刻近700方,元、明两代花岗岩仿木结构的石室多处。


  最负盛名的老君造像,系全国最大的、雕刻年代最早、艺术价值最高的道教石雕;九日山祈风石刻,是研究我国古代海外交通史和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唐武德年间,穆罕默德门徒三贤、四贤来泉州传教,殁葬于灵山,称伊斯兰圣墓,其旁有郑和第五次下西洋的“行香碑”,为我国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迹。


  十月之后,清源山开始染上别样秋色,暖暖的阳光,微微的秋风,一山青翠和微黄。作为泉州的母亲山,清源山是市民和游客最喜爱的登山之地,也是泉州人重阳登高的首选地。


  漳州·灵通山


  灵通山被许多人称为“闽南第一山”,上有巨石擎天,下有山谷清泉,还有一眼千年的悬空寺庙灵通寺,五岩十寺十八景各具魅力。


  灵通山有台阶1386级,海拔1287米,全程8.4千米,累计爬升642米,徒步登顶预计耗时4小时左右。


  在这里可以打卡福建最美的悬空寺,这座古人于天然石室修建的佛殿,建造于峻峭悬崖之上,千百年来香火鼎盛。


  沿途亦有险峰、奇石、清泉、飘云四大特色可看,宛如一幅天然画屏,令人目不暇接,驻足忘返。


  龙岩·冠豸山


  秋游冠豸山,如同走进了一座艺术画廊,在这里,你可能会见证一场日出,也可能恰逢一场绚烂的日落,或者在这个时节邂逅绝美秋景。


  漫步步道,沿途呼吸着新鲜自然的空气,没有太阳的灼热炙烤,目光所及,唯有山清水秀。


  静静行舟在石门湖,感受微风向你扑来,石门湖似一块翡翠镶嵌在冠豸山的险峰奇谷中,相映成趣。


  隐身于连城冠豸山景区内的九龙湖,因其为九条较大的溪流汇聚而成。湖水碧波荡漾,幽深湛兰,水路迂回曲折,两岸丹霞山峦陡峭,山奇水秀,是冠豸山风景区又一颗璀璨明珠。


  三明·金铙山


  金铙山景区。东南网记者 周霞 摄


  金铙山白石顶海拔1858米,是福建省境内的最高峰,素有“秀起东南第一巅”之誉。两旁的树木夹着一条古朴的石板路,登顶之路如行画中,登一步台阶,四处环望,步步皆风景。


  秋季的金铙山比盛夏多了几分温柔,满山的绿意换成黄装。飘飘荡荡的芦苇随秋风摇曳,密密的芦花舞动着袅娜的身姿。


  置身于真正的森野自然,与清风明月对话,在野外的草木山水间,感受一场落日和星空的洗礼。


  金铙山日出也是大家最期待的。清晨五六点,便能看见如丝如絮的云快速流动,像一块巨大的帷幕。揭开之后,天边出现了橘红色的朝霞,云海日出也慢慢浮现。


  南平·武夷山


  武夷山通常指武夷山市西南15千米的小武夷山,被称为“福建第一名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


  武夷山是三教名山。自秦汉以来,武夷山就为羽流禅家栖息之地,留下了不少宫观、道院和庵堂故址。武夷山还曾是儒家学者倡道讲学之地,文化底蕴亦深厚。秋天的武夷山,处处皆风景,帧帧美如画。


  平潭·王爷山


  王爷山坐落于东海村的临海处,紧邻平潭赫赫有名的“东海仙境”,登至王爷山顶,山顶上有一个巨大平台,平台边缘,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


  王爷山上的天然石,是极好的“观景台”,俯瞰时美景尽收眼底。


  高低错落的石头厝,密密匝匝如繁星般散落乡间,一条小道将两边石厝分离开来。


  登顶可观赏波澜壮阔的海景,海面时常被浓雾笼罩,令人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海。等到海风掀起浓雾的一角,这才看清一星半点的湛蓝海水,景色旖旎。


  (资料:清新福建 文旅之声、福建日、福鼎文旅、清新福建多语种旅游门户网站)


  灵通山风景名胜区推荐文章3:福建闽南第一山,漳州灵通山,人少小众的旅行地

  灵通山风景名胜区推荐文章4:漳州民间故事——灵通岩的传说

  平和县大溪镇的灵通岩风景名胜区由七大峰三十六群峰组成,是一亿两千万年前火山爆发多次沉积而成的典型的丹霞地貌,主峰擎天峰高1281米,景区奇峰突兀、崖壁峭立、气势雄伟、层峦叠翠、景色怡人。灵通山最早叫大矾山,因山林茂盛,常有大鹇鸟栖息,又叫大鹇山。山上多长枫树,秋日层林尽染、满山红遍,又名大枫山,后来,枫树日减,唯见群峰耸立,改叫大峰山,并载入史册。明朝末年,黄道周曾在此读书、讲学,在山上题立“灵应感通”碑,始称灵通山。


  灵通山不仅峰险、石奇、云飘、泉清,还流传许多动人的传说故事。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叫施法的老仙人,赶着一大堆石头要去填南海,路过大溪时,被一位孕妇看到,惊奇地喊叫;“这老人吃饱没事做,怎么在赶石头?”仙人不见,石头也停住不动了,留下来成为漫山遍野、雄奇多姿的岩石。


  在大峰山的东北方,有两座相邻的岩峰,峰顶一圆一尖,远远望去,真像和尚背尼姑的模样。据传,从前有一和尚虽皈依佛门,吃斋念经,却六根不净,常爱偷看入寺烧香的女信徒,遭方丈训斥后不思悔改,又去勾引邻村庵里的尼姑。有一天他正背着尼姑要远逃他方,被到灵通山游玩的大仙吕洞宾看见,大喝一声:“休得乱来!”和尚一惊,停住脚步,就化成“和尚背尼姑”的石头。


  登山石径两旁,布满大大小小的石洞,洞中有洞,洞洞相通。洞中流泉淙淙、凉风习习;洞外芳草萋萋、绿树丛丛。半山上有仙女洞,洞中有方水池,泉水清澈见底,濯手洗面,顿觉润滑清爽,十分怡人。相传八仙之一何仙姑畅游灵通山,见此池泉水清澈,心中一喜,便解衣入浴,甚是惬意;忽然,两只鸣蝉闻香扑来,何仙姑随手一抓,说声:“不得无礼,去饮天露!”随手一扔,变成小帽峰南麓峡谷边一对状似鸣蝉的巨石。它们口朝天,夜夜风餐露宿,鸣叫不停,好像正努力往峰顶爬去,仰头吸吮上苍甘霖,永远相亲不分离。这便是“仙女沐池”和“石蝉饮露”两景点的由来。


  攀登云梯,便可一步步登上灵通岩寺。只见一巨大宽阔的洞室,可容千人,强烈的阳光直射不进,光线却很充足,瓢泼的大雨淋不湿,却有阵阵凉爽山风拂面而来。洞穴里,建有一座精巧而又庄严的大雄宝殿,在殿前倚栏抬头仰望,无数晶莹的水珠从盘天作盖的石崖峰巅流泻而下,在阳光的照耀下,如金似玉,五彩缤纷,像从天撒落的珍珠,不论春涝秋旱、酷夏寒冬,水珠从未间断,似一件玲珑剔透的珠帘,悬挂在观音诸佛的殿堂前。传说此乃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凿开擎天峰引来的清泉,从灵通寺岩顶飞落,为观音菩萨遮阴。还有传说称,这是从观音菩萨的玉壶里撒出的甘露,长年不断,谁能承接用于研墨写字,就能中榜高升。这就是“珠帘化雨”的奇特之处。


  明朝时,平和琯溪遵畴寨(今小溪镇新桥村)有一书生叫张宽,自幼聪颖超群,刻苦读书,正统九年(1444年)中了举人。一天,他慕名到灵通岩游览,在“珠帘化雨”美景前如醉如痴。庙中和尚看他模样斯文、气度不凡,便笑着说:“此乃灵通仙水,由名山仙气所化,相公若能伸手得之,便可金榜题名。”他果以身试之,慢慢倾身往前伸手,终于接到珠帘水。不料因倾斜过度,坠落崖下,幸好被茂盛的树木托住,保住了生命却跌断了一条腿,成为跛脚。他意志坚强,身残志坚,终于在景泰二年(1451年)进士及第。“跛脚进士”先后任云南道监察御史、巡按保定监察御史等职,光宗耀祖,为民办了不少善事。据说,在灵通岩读过书、得到珠帘水沐浴而中进士者,有七十二人之多。


  距大雄宝殿左侧不远,是著名的“清霄雷神”景点。只见一巨石上镌刻一巨大的繁体“灵”字,字形清秀大方,源于柳体,在“灵”的雨字头中间还嵌上个“巨”字,表示“巨灵”,整体碑文好像一道玉皇大帝的圣旨,又像一封灵符。其上方刻有“清霄浮景”,左方刻有“大丰曾济美题”。其门人又在巨大的“灵”字不远处,增刻一行文字:“大清光绪庚子年五月八日雷神显示玉旨敕命雷神题名曾先生古迹,门人蔡于礼、游达三、廖书成、张镐同谨志。”


  据说,曾济美,字秀荣,又称米仙,清咸丰年间生于平和九峰镇下坝村。他识天文,精地理,开“济世堂”,以择日、看风水为生,是著名的课师。他家境富裕,心慈重义,乐善好施,在圩市大路旁日设茶水供过客解渴、夜备灯笼给行人照路,夏有草扇替村民驱热、冬置火盆让穷人取暖,凡乡里修桥铺路之事,均慷慨解囊。他不仅行善济世,还敢于主持正义和恶势力斗争,有一次,地痞流氓白天当街抢财、侮辱民女,他挺身斥责,还掐指预言:“不出三日,必遭天谴!”次日,该歹徒又调戏民女时,突然天昏地暗、电闪雷鸣,一声惊雷正好击中歹徒,使其毙命。乡人赞誉他为“米仙”。恶人即砸烂他的“济世堂”招牌,抢他钱财,把他打得遍体鳞伤。他忍辱受屈,悲愤对天发誓:“今生斗不过地霸,来世也要仇!”天上的玉皇大帝被他济世善心和见义勇为精神感动,赐封他为“雷神”。他死后三日,地霸即被猛雷轰顶而丧命。为非作歹者要遭雷轰的故事,在闽南民间一直流传至今。


  平和灵通岩下的大溪江寨,有一个地方叫“龙滚水",它是怎样来的呢?


  据说,在明朝末年,这里有个财主叫范仁厚,一天夜里,他在睡觉时梦见一个老头子对他说:“明天有一条白龙在卓乾溪下的水波中洗澡,你可去看。”范财主本是个好事的人,天亮了,他想应验不应验,自己活了这么老还没有见到什么白龙,今天定要守在水边,看个究竟,并吩咐家人送饭到溪边。


  范财主从早上等到中午,又从中午等到下午,都没发现什么白龙洗澡,心想,肯定是白等了。当他要离开时,从南面路上走来一个青年书生,白衣白领,带着行李,看见溪里的清清流水,急忙放下行李,宽衣跑到水中洗澡。这时只见他泡在水中,四周纷纷喷起水花。范财主想,自己等了一天,也没有什么龙到此洗澡,只有此人下水,而且下水后能有异常现象,白龙必是指这个人了。便大声呼道:“这位书生,天已晚了,不可久泡水中。”


  书生听有人呼唤,便急忙上岸穿衣,提起行李向范财主行礼告辞。范财主看到这个书生眉清目秀,一表人才,忙问书生姓氏,从何而来?书生说:“小生是漳浦人氏,姓黄名道周,多年来以教书为生,今天为上灵通山,故而行迟了。”


  范财主一听,看天色已晚,便叫黄道周到范茂寨歇宿。到了范家,财主叫家人备了菜。饮酒中,范财主便将梦中的情景告诉黄道周,还说:“看你洗澡时四周扬水花,真像龙戏水,日后定出息。”黄听后说:“小生今后若能显赫,定不忘答。”


  三年后,黄道周果然金榜题名,出任宰相之职,亲自把卓乾溪的下游取名为“龙滚水”。


  明朝末年,漳浦县的黄道周来到平和县的灵通岩读书、讲学。


  这时候,平和县芦溪乡漳汀村出了个秀才,名叫赖继谨。他自幼聪颖好学,且有国之心,颇得四乡群众爱戴。有一年,村里设醮建坛,他看到村里的善男信女每天大清早都去虔诚朝拜,触景生情,便作了一个对子,上联是“朝朝朝,朝朝拜,朝朝朝拜(其中第三和第九字‘朝’念cháo,其余六个‘朝’字念zhao)。”他告诉哥哥,想以此征对求贤,哥哥也是个博学的秀才,他把对子琢磨了一番便同意了。于是,兄弟俩把它写在纸上,贴到大路边的凉亭上,还派了个后生子在那里守候。


  有一天,黄道周正好路过这里,见亭柱上的征对颇有意思,便叫随行人员拿出笔墨,不加思索地在征对纸上写道:“齐齐齐,齐齐戒,齐齐齐戒(其中第三和第九字‘齐’,念 zhāi,其他六个‘齐’字念aí)。”写完了低声念了两遍,笑了笑便又上路。


  守候的小伙子好奇地端详着这个陌生的过路人,看他写,听他念,等他走出凉亭,急忙揭下对子跑回村里告赖继谨。赖见对得好,听说这帮人已朝双峰村方向走了,就迅速追赶。当他赶上并且知道对对的人是黄道周时,便跪下拜道周为师。从此,他终生追随黄道周,不离不弃,师生关系极为密切。


  灵通岩立在大峰山半山腰,悬崖峭壁,珠帘化雨,要上山就得不怕艰难险阻,顺天梯不断攀登,才能到达那幽静、险要的地方。


  黄道周天性爱隐逸,特别喜欢这里的幽静。在范厝寨教书时,他就挑选住在灵通岩上。白天下山,傍晚才自己一个人爬天梯回到灵通岩安睡。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数九寒冬或炎热的夏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如此,从不懈怠。人们不禁感到奇怪,山路这么崎岖难行,先生为什么会这样不知劳累?又怎样能这样坚持呢?


  有天傍晚,快放学了,有个农妇从范厝寨的学馆门前经过,看见稻草堆下面,有一只白额斑斓的大老虎,正趴在那里,抬着头、张开大嘴,懒洋洋地打呵欠。这个农妇吓破了胆,大声喊起来:“虎、老虎!不得了啦,老虎下山啦!”


  黄道周听见呼叫声,赶紧走出学馆大门,笑呵呵地对农妇说:“别怕、别怕,这是我的坐骑,不会伤人的。”说完,还走到稻草堆下,轻轻地拍拍老虎额头。老虎一见主人出来,就亲热地低吼几声,乖乖地站起来,让先生慢慢地跨上虎背,才三窜两跳地载着黄道周向灵通岩顶走去。


  人们这才知道:黄道周在灵通岩不但教导儿童,也驯服了老虎,让他出入既平安又方便。


  黄道周先生住在灵通岩上,两袖清风,照顾他日常生活的是一位莫肚子仙,他是个不必吃饭的帮工。


  莫肚子仙服侍先生十分尽心周到,每天早晚两餐虽是粗茶淡饭,也收拾得整洁可口,三天两日,抓只山鸡,捉个石蛙,给先生添样加菜,打打牙祭。


  有一年,正是谷雨时节,山间茅草都被雨水浇得湿漉漉的,难以生火煮饭了,莫肚子仙就把他自己的两只脚伸到灶膛里,引火点着,只见火苗呼呼,油星四溅,不一会儿,饭熟菜香,莫肚子仙才把两脚抽出,还是完好无损。


  这天,黄道周先生读书写文,倦了,走到厨房里讨茶水喝,发现莫肚子仙没有柴竟将脚腿当柴烧,一双脚在灶膛里正烧得火油“嘶嘶”响,不禁大吃一惊,叫道;“这怎么使得,没有柴岂能烧脚腿?”莫肚子仙不当回事地笑着说:“没事,没事,先生眼花了,请再仔细看看,我是用什么烧饭来着?”原来只是两条坏桌腿。


  据说黄道周先生曾在灵通岩教读三年多。这一年,正当大比之年,先生上京赶考去了,莫肚子仙替先生挑行李,一路侍奉他进京。


  果然,这一科金榜题名,他回顾前一段教读生涯,辛酸苦涩都尝遍了,于是口占七律一首,诗云:


  教读犹如水上萍,寄人篱下度春秋。不饥不饱清闲客,无枷无锁自在囚。宽则东家嫌怠惰,严与弟子结冤仇。幸得今朝登皇榜,洗却当初一脸羞。


  黄道周先生衣锦还乡后,决心夷平诏安官陂的那座五显庙,以当年被诬偷鸡的羞辱。当天晚上,他梦见一尊金甲神向他俯首谢罪道:“小神早已知罪了,当年失察,管教下属不严,致使先生蒙羞受辱。事后小神深感不安,为了赎罪,特派莫肚子仙去服侍先生三年。我交代他,三天宰一只鸡(山禽也),五天屠一只猪(四脚石蛇权为猪),请求先生宽恕,息怒。”


  黄道周先生想到在灵通岩上,与莫肚子仙共处三年,感念他热情照顾,烧柴煮饭,又陪他进京的情谊,也就回心转意,不咎既往了。


  灵通山风景名胜区推荐文章5:福建平和灵通山

  福建漳州平和县的灵通山,这里被誉为“闽南第一山”,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大溪镇。灵通山不仅是一处生态旅游国家地质公园,更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集观光、宗教朝圣、登山运动以及避暑疗养于一体,是您休闲度假的绝佳选择。


  灵通山山体由七大主峰——狮子峰、紫云峰、玉屏峰、栖云峰、擎天峰、大帽峰、小帽峰直插云霄,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景区内,岩石景观尤为引人入胜。这里有堪称世界之最的“灵通大佛”,天然形成的佛像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更有“观音布施”、“和尚背尼”、“猛虎守峡”等众多惟妙惟肖的象形石,无不耐人玩赏。


  沿着山路深入探索,灵通山的景致逐渐展现如同一幅生动的画卷,茂密的植被郁郁葱葱,鸟儿们欢快的歌声此起彼伏。来到灵通岩寺,这里建筑古朴典雅,香烟袅袅上升,伴随着钟声回荡,空气中弥漫着宁静庄重的气息,仿佛让人置身于远离尘嚣的净土。尤其是“珠帘化雨”景点,细泉从几十丈高的岩石飞流直下,化为点点珍珠飘落,景色美不胜收,是拍照打卡的热门地点。


  春秋两季是灵通山的最佳旅游季节,气候宜人,风景如画。在游玩过程中,不妨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平和蜜柚宴的清甜、盐鸡的咸香以及灵通山特色竹筒饭的别具一格,都将为您的旅程增添更多的乐趣。此外,灵通山周边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黄道周曾在此著书讲学,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灵通山,这座承载着深厚历史与自然奇观的名山,期待着您的到来,相信灵通山的雄奇美景一定会让您流连忘返!


  灵通山风景名胜区推荐搜索词:

  

  1.灵通山风景名胜区门票价格

  

  2.灵通山风景名胜区天气预

  

  3.漳州灵通山风景名胜区

  

本文标题:灵通山风景名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