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斯克号核潜艇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推荐文章1:库尔斯克号的沉没:118名官兵陪葬,被遮掩的失事真相到底如何
真相二字,十足沉重,说起来容易,真正实施却无比困难,因为世人多有私心,因为凡事皆有阻碍,并不是动动嘴皮子便能轻松搞定的。
但很奇怪,越是这般,人们便越执着于所谓真相,仿佛任何事情都能在事发以后立刻找出一个准确答案一样。譬如俄罗斯2000年那场核潜艇沉没事件。
这艘核潜艇叫库尔斯克号,属于949A型艇,是苏联及俄罗斯的第四代巡航导弹核潜艇,名字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决定苏德战争胜负的大规模装甲战役爆发城市之一,库尔斯克。
从相关资料可知,这艘核潜艇是俄罗斯海军反航空母舰的核心力量,曾有"航母终结者"的称赞。
然而可惜,在2000年8月12日的一场演习意外中,它不只化为了历史,而且成为了俄罗斯人永远的痛。
01,猝不及防,意外发生
时间推回到2000年的8月10日,库尔斯克号正在参加前苏联解体后最大一次军事训练,整个北方舰队从海港出发,朝着目的地行进。
此次演习意义非凡,英、美两方间谍同样受命潜入这片海域,试图近距离收集相关军事演练情况。而库尔斯克号的任务则是搜寻和歼灭"彼得大帝号"巡洋舰。
当地时间8点51分,库尔斯克号收到鱼雷训练许可,它将在两个半小时左右后朝巡洋舰发射两颗用来训练的鱼雷。
11点29分,正是鱼雷原定发射时间,但目标巡洋舰并未受到任何攻击。对此,这次演习的总指挥波波夫只当是库尔斯克号的通讯设备出现了问题。
命令人员每隔半个小时联系一次,便继续忙碌自己的工作去了。附近的一艘潜艇事后说,他们当时确实听到一些异样声音,可他们同样误以为是演习的声响,没有放在心上。
参与演习的人员并不知道,就在同一时间,挪威的地震研究所记录了两次来自挪威和俄罗斯交界的巴伦支海范围内的震动异常。
前一次的振幅是1.5级,后一次则增加到4.2级,且偏离第一次震中大约五百米的距离。地震所的工作人员非常疑惑,为什么震源中心会自己移动?
没有人察觉库尔斯克号和它的幸存者们正在经历一场绝望的灾难,直至当天晚上11点30分,本该浮起发的库尔斯克号依旧没有与外界联系,指挥部才终于意识到情况似乎不妙,他们立刻下达搜寻和救援命令,可一切都晚了。
02,遮遮掩掩,真相是何
2000年8月13日4点30分,搜寻人员发现已经沉入海底的库尔斯克号,他们用一个浮标标明了核潜艇出事的位置。
随后,搜救船捕捉到海底细微异响,被认为是潜艇里幸存者的求救信号。当日白天,俄罗斯官方向外界公布了库尔斯克号沉没的消息,"潜艇内或有幸存者"的消息同样走漏。
一时间举世震惊,库尔斯克号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不只家属们着急打听具体真相,要求俄罗斯海军给他们一个交代,告诉他们,他们的亲人是不是还有生还可能,旁观者们亦针对沉没原因展开一系列猜测。
比如车臣通讯社便声称,库尔斯克号的失事与一名支持车臣反政府武装的艇员有关。又比如俄罗斯海军中流传一种说法,说是库尔斯克号曾和一艘国外的潜艇相撞。
与此同时,俄罗斯海军救援行动也遭遇重重困难,四辆海底救援车七次试图对接库尔斯克号第九隔离舱逃生口的计划全部失败。
从事发当天到8月15日,整整60个小时,缓慢的救援进展,使人们对所谓的真相越来越好奇,不断质问俄罗斯官方是否隐瞒信息,为什么要拒绝外国救援队的帮助?
对此,刚刚当选总统不足五个月的普京全程一言不发,只默默接受库尔斯克号官兵家属们的指责,并在西方媒体关于库尔斯克号的采访中,仅仅用"它沉了"三个字来回应此事。
如此遮遮掩掩,不肯吐露实情的行为,加上不良媒体各种离谱猜测,让不明真相的俄罗斯人愈加不满,令局面一度陷入混乱。
那么,库尔斯克号失事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是否如同世人猜测那般另有隐情?
03,结果震惊,世人悲痛
2000年8月15日晚,俄罗斯官方接受英国大使馆协助救援的建议。8月17日清晨,带着LR5救生艇的保障船载着救援人员和英国海军代表前往事发海域。
8月20日,距离库尔斯克号沉没八天后,俄罗斯海军终于松口同意让挪威潜水员进入失事现场,确认118位官兵全部遇难。
而库尔斯克号失事真相则在2001年10月22日打捞出整艘潜艇后,才得以还原。原来,此次失事的原因在于库尔斯克号一枚以过氧化氢为燃料的鱼雷意外发生爆炸,并引爆舱内其余鱼雷,导致整艘潜艇被炸毁。
大部分官兵在爆炸发生的几分钟内相继死亡,唯有数名幸运人员躲在船尾暂时逃过一劫。
但由于救援进展缓慢,困在狭小艇舱内的幸存者既没有等到救援人员,又不能冒然离开潜艇,进入苍茫寒冷的深海里漂泊,只得把生存希望寄托于可以净化二氧化碳的空气净洗器。
然而,净洗器的意外爆炸和化学火灾消耗了潜艇内空气中的氧气,最终让幸存者们纷纷命丧有毒的一氧化碳。
悲痛中唯一庆幸的事是,不知道是不是潜艇核技术员阿列克谢及时关闭了反应堆,避免了一场堪比切尔诺贝利的巨大核灾难。面对如此结果,俄罗斯人十分悲痛,他们几乎每年都会向那些遇难官兵致敬并献上花圈。
十五周年忌日时,更是举行了一场全员哀悼活动,向世人表明这是一件在俄罗斯历史上无比惨痛的事故。可无论人们如何哀伤追悼,那些沉睡在深海中的英灵也再不能回来。
纵观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一事始末,不得不承认的是舆论对于事件的影响确实非常巨大,特别是当进展遭遇阻拦,无法迅速推进时,更容易激起人们对官方的不信任。
奈何人间声音吵杂,此种情况着实难解,唯希望日后世人能对官方多几分理解和包容,在某事发生时可以尽量保持信任和客观,勿要轻信偏离本质的刻意舆论引导吧。
文/赵贺澜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推荐文章2:史上最惨烈潜艇事故,全部官兵被水压活活压死,苦了他们的亲人
【军武次位面】:风林火山
自1954年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下水后,世界潜艇的发展就进入了核动力时代。特别是美苏两国在冷战时期进行的一系列核潜艇造舰竞赛将核潜艇技术推向高峰,但过分追求性能的极限必然会导致较大的技术风险。目前世界各国的核潜艇发生了大量原因多种多样的事故,这些事故共造成了20艘核潜艇沉没。在这其中就有16艘来自苏俄,占到了全部失事核潜艇的80%,其中最惨烈的一次事故就是2000年的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爆炸事故,事故导致全部118名官兵葬身海底,无一生还,成为世界核潜艇事故中最惨烈的一次。
▲前苏联P级核潜艇是史上速度最快的潜艇
▲库尔斯克号属于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
库尔斯克号属于俄罗斯海军奥斯卡2型核潜艇,1992年开工,1995年1月加入俄罗斯北方舰队,编号K-141,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攻击型核潜艇之一。其水下最大排水量2.4万吨,主要武器为24枚花岗岩潜射反舰导弹,以及5365型热动力鱼雷。
▲反舰导弹发射筒
▲艇首鱼雷发射管
2000年8月12日,库尔斯克号参加了俄军在巴伦支海举行的演习,当日上午11时25分,正在参加演习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向指挥部告,发现其假想敌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并准备向其发射鱼雷。但此后库尔斯克号就与指挥部失去了联系,起初演习指挥部还以为是库尔斯克号的通信设备发生故障,但直到8月13日下午,库尔斯克号依然是音讯全无。此时俄罗斯海军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命令所有参演军舰关闭发动机,保持安静准备通过声纳来探测库尔斯克号的位置。一时间巴伦支海一片寂静,但此时巴伦支海的水下却死一般的沉寂。
8月14日俄军的救援部队终于在水下102的深处找到了库尔斯克号的残骸,此时库尔斯克号的艇首已经消失,大部分舰身内都是冰冷的海水。救援人员只在艇尾听到了有人敲击艇壁的声音,但由于艇体损坏严重,随后的救援工作并未获得成功。至16日下午,救援人员已经听不到任何声音。21日上午,来自挪威的潜水员终于打开了库尔斯克号的尾舱,但此时尾舱内已经灌满了海水。
2000年8月21日俄罗斯海军宣布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艇上118名官兵全部遇难,无一幸存。但库尔斯克号沉没的原因却成为了一个谜团,起初俄军方认为库尔斯克号是因为与美国核潜艇相撞而沉没,因为在演习期间俄罗斯就探测到有美军核潜艇出没,并且在库尔斯克号失事后,就有一艘美军核潜艇被发现艇首受损,这很可能是与库尔斯克号撞击留下的痕迹。
▲面目全非的库尔斯克号
但随着2001年10月8日库尔斯克号的残骸被打捞出水,真相终于浮出水面。俄专家在对潜艇残骸分析后发现,在潜艇沉没前艇内发生了大火,温度一度高达2000摄氏度,随后艇内发生了爆炸。调查证明大火是由制造不合格且检测维护不到位的5365型鱼雷燃料泄露导致的。
▲事故罪魁祸首——6365型重型鱼雷
5365型鱼雷是苏联20世纪60年代研制的热动力重型反舰鱼雷,苏联为保证鱼雷性能的同时又减低成本,采用高浓度的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但高浓度过氧化氢及其危险易发生安全事故。其实俄罗斯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但为了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追求最大性能,对核潜艇的安全问题漠视,再加上俄罗斯当时整个海军处于低迷状态,对武器的维修检查不到位,最终导致当日演习中准备发射的5365型鱼雷的过氧化氢氧化剂泄露,并引发大火,温度高达2000摄氏度,鱼雷舱内所有官兵瞬间全部遇难,随后在2000度高温的烘烤下,鱼雷舱内的重型鱼雷全部被引爆,将整个舰体炸成两段。并且大火顺着通风管道波及到其他舱室,最终导致整艘潜艇内107名艇员和11名高级将领全部葬身海底。
▲永远失去父亲的孩子
▲遇难官兵家属
库尔斯克号的惨剧终于让俄海军认识到了潜艇安全的重要性,退役了所有过氧化氢鱼雷,但是这个代价实在太沉重了。此后永远都有118个家庭的孩子失去了父亲,妻子失去了丈夫,父母失去了儿子。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推荐文章3:与北约潜艇相撞?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原因再起争议
澎湃新闻记者 谢瑞强 刘惠
原俄罗斯北方舰队司令维亚切斯拉夫·波波夫海军上将一番关于“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原因的言论引发热议。
俄罗斯总统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22日表示,克里姆林宫认为没有必要对关于“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灾难的新说法发表评论,因为调查已经得出了最终结论。
据塔斯社11月22日道,佩斯科夫强调,“没有评论。你知道曾有一个调查得出了最终结论,因此我们不想评论这里出现的任何其他说法。”
被打捞上岸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
原俄北方舰队司令发布“惊人”言论
俄新社22日刊文称,维亚切斯拉夫·波波夫日前在接受俄新社采访时透露,2000年“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其实是因为与北约潜艇相撞。但由于他不能提供确切证据,所以无法公开对方具体的潜艇名称。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于2000年8月12日在距离北莫尔斯克175公里的巴伦支海发生爆炸后沉没,当时核潜艇正参加北方舰队的演习,艇上118名艇员全部遇难。
“与‘库尔斯克’号相撞的潜艇跟随着‘库尔斯克’号,但它很显然没有在当时的海况及其它状况下保证安全距离,它靠得太近了……我有90%的把握知道它(潜艇)的名字,但要公开这一信息,你需要有证据并把它放出来。我不能把它放出来。北约的潜艇就在‘库尔斯克’号潜艇附近。”波波夫说道。
俄新社道称,早在2000年,在阿尔卡季·马蒙托夫 (Arkady Mamontov) 拍摄的关于库尔斯克号的纪录片中,波波夫就曾透露说:“主要事故原因是与一艘身份不明的潜艇相撞,当然,它是在无意中撞到了我们这艘潜艇最脆弱的地方,鱼雷发射管损坏,然后发生爆炸,随后潜艇沉到海底。”
“我深信那是一艘外国潜艇,它也遭到了两个因素的影响:与‘库尔斯克’号相撞以及随后俄潜艇上的弹药大爆炸,这两个因素让它受到了损伤。外国潜艇在现场待了一段时间,恢复了动力,便驶向自己的基地,我们的反潜航空兵在挪威海岸附近记录了这些情况。”
据俄媒此前道,当时在演习区域有美国海军的“孟菲斯”号和“托莱多”号核潜艇以及英国皇家海军的“辉煌”号核潜艇。据News24网站道,俄罗斯国防部当时向五角大楼提出检查“孟菲斯”号和“托莱多”号的请求,但遭到拒绝,并被告知“所有潜艇均处于工作状态”。该网站说,伦敦也做出了同样的回应。
俄新社道称,“库尔斯克”核潜艇是俄罗斯“奥斯卡”级(Oscar)巡航导弹核潜艇的最后一艘,潜艇于1992年开始建造,1994年下水服役。由于“库尔斯克”号核潜艇采用双壳体设计,因此也被誉为是一艘不会沉没的潜艇。
由于鱼雷舱发生剧烈爆炸,“库尔斯克”号核潜艇艇艏损毁严重。
维亚切斯拉夫·波波夫现年75岁,已退役,他曾在1999年至2001年指挥北方舰队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后次年12月15日,波波夫被解职。
官方调查结论是潜艇上采用过氧化氢为燃料、被称为“胖姑娘”的鱼雷发生了爆炸,引爆了鱼雷舱其它鱼雷,最终炸沉了“库尔斯克”号。潜艇设计的先天不足、保养不善、临时处置措施不到位等多方因素叠加,最终酿成了悲剧。
2018年3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其选总部新闻秘书孔德拉绍夫拍摄的纪录片中出境。谈起如何看待2000年“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事故,普京表示,这艘潜艇之所以在演习中沉没,与苏联瓦解,俄罗斯军队整体状况不佳有关。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后被打捞上岸,俄罗斯官方也成了调查组进行了详细调查,得出的调查告也得到了俄相关机构的签字确认,这个时候当时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的原北方舰队司令抛出这样的重磅言论,而且没有拿出可靠的证据,遭到质疑是必然的。”军事专家韩东指出。
2021年8月12日,俄罗斯多地举行仪式,悼念21年前因爆炸沉没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中118名遇难官兵。俄罗斯北方舰队官兵和当地居民在摩尔曼斯克向“库尔斯克”号遇难者纪念碑敬献花圈和鲜花。此外,俄罗斯圣彼得堡、加里宁格勒以及阿尔汉格尔斯克等地也举行了纪念活动。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事故后20年时间里,俄罗斯依然发生了多起核潜艇重大事故。
2003年8月,俄罗斯海军北方舰队“K-159”号退役核潜艇在被拖往修船厂拆卸途中,因遭遇风暴沉没,艇上载有10人,仅1人获救。
2008年11月,俄太平洋舰队新型核潜艇“猎豹”号在日本海进行测试时遭遇消防系统故障,导致艇上20人死亡,另有22人受伤。该潜艇后来租借给印度海军。
2019年7月,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消息,位于俄领海某处的一艘科研深水潜航器发生火灾,导致14名艇员死亡。
“猎豹”号核潜艇后来租借给印度海军。
同级潜艇仍是俄罗斯主力
虽然距“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爆炸事故已经过去了20余年,但其同级潜艇仍然是俄罗斯海军水下力量的主力。
2020年8月,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主力水面舰艇和潜艇在阿拉斯加附近海域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战略演习,演习期间,一艘“奥斯卡”级核潜艇“鄂木斯克”号还突然在美国海岸线附近上浮,引发热议。
韩东向澎湃新闻(介绍说,“奥斯卡”级核潜艇排水量1.8万吨,主要是武器是24枚SS-N-19远程反舰导弹和553毫米和650毫米鱼雷,火力强大,其设计的目的就是将全部导弹用来攻击航母战斗群,因此有水下“航母杀手”之称。
目前有8艘“奥斯卡”级核潜艇在俄罗斯海军服役,其中太平洋舰队装备了5艘,3艘在北方舰队。
升级改造中的“奥斯卡”级潜艇。
2015年,俄罗斯国防部曾宣布,将对其项目全部8艘“奥斯卡”级核潜艇进行升级改造,估计每艘升级费用为1.8亿美元。2017年,红星造船厂开始对2艘“奥斯卡”级潜艇——“伊尔库茨克”号和“车里雅宾斯克”号进行升级改造。
“奥斯卡”级核潜艇升级的重点是武器、声呐和指挥控制系统,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SS-N-19导弹将被“缟玛瑙”超声速反舰导弹、“锆石”高超声速反舰导弹、“口径”对地攻击巡航导弹取代,SS-N-19导弹的发射筒可以容纳3个新的导弹发射筒,呈品字形布置。
经过升级后,潜艇可携带72个导弹发射筒,火力大幅提升,不仅可以进行反舰作战,还可以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成为一款多用途巡航导弹核潜艇。
韩东指出,“锆石”高超声速反舰导弹是俄海军未来反舰作战的主要武器,被认为是俄海军新一代“航母杀手”。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向联邦议会发表2019年国情咨文讲话时透露,“锆石”导弹的相关工作即将完成。普京说,“锆石”导弹的特点是:最大射程1000公里,最高速度约为9马赫。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0月4日道,俄罗斯国防部当日发布消息称,俄罗斯首次使用核潜艇成功试射“锆石”高超声速导弹。
“俄罗斯海军的核动力潜艇‘北德文斯克号’首次试射了‘锆石’高超声速导弹。射击目标是位于巴伦支海域的一个假想敌海上目标。”声明表示。
责任编辑:李怡清 图片编辑:李晶昀
校对:张艳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推荐文章4:俄为何要21年后才公布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的真相?
11月23日 俄罗斯北方舰队前司令维亚切斯拉夫·波波夫海军上将公开了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消息,2000年8月不幸沉没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失事原因系与北约潜艇相撞引起的。当时许多人根据北约反常信息都纷纷猜测与美国核潜艇撞了,但当时美俄双方都没有公布细节。
据波波夫说,美国的潜艇一直在监视俄罗斯潜艇,关闭了声呐并接近导致相撞,引爆鱼雷,炸坏首舱。与库尔斯克号相撞和鱼雷爆炸的美国潜艇也遭到破坏,当即躺在海底。
在碰撞当天,记录了当地海域有人发出的SOS信号。波波夫解释说,俄罗斯船只上没有这种事。此外,在水面上还发现了一艘外国潜艇的无线电信标,俄罗斯反潜飞机在挪威海岸发现了它。
据媒体道,事发区包括美国核潜艇孟菲斯号和托莱多号以及英国锦绣号。俄罗斯国防部要求美国和英国批准检查潜艇,但遭到拒绝。
失去库尔斯克是普京第一个总统任期的标志性事件之一。2018年,他将潜艇的损失归因于苏联解体后武装部队的退化。
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俄罗斯和北约新一轮对抗的背景下,前北方舰队司令突然指出真相。是出于什么目的,结果如何?
俄专家康斯坦丁·西夫科夫指出,俄罗斯在零和游戏开始被美国的真实意图所欺骗。
他说,终于有人开始说真话了。一切都很明显。这正是与别人潜艇的碰撞。美国核潜艇撞坏后来到挪威港口修理,并且俄在失事海域看到了美国潜艇的无线电信标。
这是蓄意攻击,还是偶然发生的意外吗?
西夫科夫指出,这是一个意外的悲惨。从冷战时期的逻辑来看,这种潜艇相撞事件是一个普通的事件。因为水面舰艇和潜艇之间的碰撞经常发生。但在20世纪90年代末零和开始的时候,这种情况被认为是非同寻常的。
当时,美国被认为是俄罗斯的伙伴和朋友。从理论上讲,美国潜艇不应该在俄罗斯的水域。但实际上,美国继续冷战,在暗中监视俄的一切。
现在俄公布这一真相,可以理解的是,相当于宣布美国从来就不是俄罗斯的盟友,因为美国一直以冷战的逻辑行事。
俄罗斯专家康斯坦丁·布洛欣认为,2000年,俄罗斯在与美国的关系中并不急于利用这一悲惨事件,当时只能软弱地与华盛顿对抗。此外,还采取了与美国接触的路线,主观上试图成为他们的盟友。回想一下,在库尔斯克一年后,即9月11日,普京总统第一个打电话给布什表示支持。
在今天俄美关系迅速陷入政治深渊的背景下,克里姆林宫似乎不再沉默,20年前达成的这种保密协议肯定是事实。
也许其中最主要的是:当时俄罗斯的最高层对美充满幻想,认为美国人将冷战对抗抛在脑后,开始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和平合作。库尔斯克号沉没仅两年后俄罗斯自愿撤出古巴,并关闭了在古巴的电子情中心。
其实当年相撞,也吓坏了美国人。在库尔斯克灾难发生后,中情局局长乔治·特内特匆忙抵达莫斯科,美国主动宣布放弃了建立一个新的导弹防御系统的工作,而系统已经花费了大量资金。在库尔斯克灾难发生后,西方马上取消了俄罗斯的100亿美元的债务。
最后,在2000年12月15日灾难发生仅半年后,当遇难潜艇的残骸尚未浮出水面,俄罗斯事故原因调查委员会主席伊利亚·克莱巴诺夫对记者说,库尔斯克失事的真正原因很可能永远不会确定"?如此冲脉。
还有更多。波波夫海军上将本人自2002年以来(库尔斯克悲剧发生两年后)一直属于俄罗斯的政治精英,担任过北方舰队司令,掌握了关于灾难的所有信息。他如果不事先与克里姆林宫达成协议,就不可能公布真相情况。
因此,波波夫海军上将是一个75岁的老人,非常受人尊敬,现在说出真相,是取决于政治环境,还是向华盛顿发出了一些信号?!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推荐文章5:世界最严重核潜艇事故,库尔斯克事件,118人缺氧被活活憋死
2000年8月12日,一艘巨大的钢铁巨兽行驶在大西洋底,,这是俄罗斯最先进的奥斯卡级攻击型核潜艇“库尔斯克”号,装备有24枚SS-N-19超音速反舰导弹,这是一种专门用来攻击航母及其战斗群的导弹,因此该型核潜艇也被称为“航母杀手”。
库尔斯克号
这种核潜艇在平时很少现身,只有在演习时才能一睹尊容,而当天,库尔斯克号正在参加俄罗斯北方舰队在巴伦支海的军事演习,但是在演习开始不久,这艘排水量达16000吨的核潜艇,在水下突然发生了爆炸,118名官兵随着潜艇沉入了100多米深的海底,两座核反应堆在大火中燃烧,这是迄今为止世界最严重的核潜艇事故。
爆炸位置
但事故发生后,俄罗斯拒绝了很多国家和机构提出的联合救援,独自展开了一场长达60小时的紧急救援,在黄金72小时即将过去的最后时刻,俄罗斯才同意一支荷兰的救援队进入到库尔斯克号沉没海域进行救援,那么,这场事故时如何发生的呢?
救援
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在军事领域的对抗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在海军建设上,美国发展的是以航母为核心的舰队,外加战略核潜艇为辅的核打击力量,而苏联则是以攻击性核潜艇为主,大型水面舰艇为辅的建设思路。
而随着美国核动力航母的陆续服役,苏联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威胁,于是决定建造一种新的高性能核潜艇,而且此潜艇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攻击美国核动力航母编队,这就是“奥斯卡”级攻击型核潜艇。
北约舰队
核潜艇由苏联著名的潜艇设计局红宝石设计局设计,设计代号为949,因此该型潜艇也叫做949型核潜艇,1978年,第一艘949型核潜艇开始在苏联的北德文斯克造船厂(Sevmash)建造,这是一家位于北极圈内的,专门用来建造核潜艇的秘密工厂,其地理位置十分隐蔽,所以潜艇在开工后,一直处于保密状态,北约情也只知道其代号,从来没有拍到过实舰,更不知道其细节,949型核潜艇的各项性能,都达到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水平。
潜艇工厂位置(红点)
但是由于设计师为了追求潜艇的巡航速度,就刻意减少了潜艇的排水量,以达到减重增加速度的效果,这就导致潜艇上的设备之间,配置密度过大,维护起来非常困难,这样奥斯卡级潜艇的故障率就很高,这为后续的事故,埋下了隐患。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为其最大的继承者,放弃了航母在内的大量水面舰艇,但是却全盘接手了949型核潜艇,并且一直在进行后续建造,而库尔斯克号就是949型核潜艇的最后一艘,在1995年服役后一直在俄罗斯得北方舰队中,作为训练的用途,但由于当时的俄罗斯军费十分紧张,即使是作为海军力量中最重要的核潜艇,也难逃被搁置的命运。
90年代中期,包括库尔斯克号在内的大部分核潜艇都被封存在船坞中,连最基本的维护都难以维系,这些核潜艇在几年的时间里一点点锈蚀,直到1999年,俄罗斯的军费才有所缓和,这些核潜艇才又被重新解封服役。
但库尔斯克号的训练和出海经验都相当有限,服役五年中只出过一次正式任务,就是在1999年5月,前往地中海,秘密监视在科索沃战争中的,美国海军第六舰队航母战斗群。
美国海军第六舰队
作为库尔斯克号的利器,就是其装备了24枚SS-N-19超音速反舰导弹,北约代号“花岗岩”(P-700),这是苏联在70年代针对美国航母研发的一种长程超音速,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最大射程550公里,是世界上第一种速度达到2.5马赫的反舰导弹,几乎无法被拦截,“花岗岩”可以装载750公斤的常规战斗部或是50万吨级TNT当量的核弹头,击中目标后能造成巨大的破坏力,只要有一枚“花岗岩”击中航母,就能达到瘫痪航母战斗力的效果。
花岗岩
不仅如此,苏联还为“花岗岩”设置了数套作战方案,最典型的一种就是数枚导弹间隔发射,一枚引导弹在高轨道,吸引反舰导弹的注意,其余导弹在低轨道隐蔽跟随,而且在巡航过程中,所有的导弹都共享一个目标,并且具备末端制导能力,可以不断修正飞行轨道,如果引导弹被拦截,其中一枚跟随弹会马上跟进成为引领弹,直至攻击全部完成。
花岗岩发射状态
这种接力的攻击打法,虽然没有经过实战检验,但苏联在演习打靶过程中从未失败,最后苏联得出一个结论,在550公里的范围内,即使有拦截导弹,接力发射的“花岗岩”,基本是指哪打哪,这才有了“航母杀手”的称号。
花岗岩自从研发以来,一直受到严加保密,直到2000年8月13日,俄海军“库尔斯克”号在巴伦支海参加演习时沉没,这种绝密导弹才解开神秘面纱,这也是一开始俄罗斯就拒绝了其它国家援救的原因。
2000年8月,俄罗斯四大舰队中实力最强的北方舰队,开始了为期10天的海上演习,北方舰队拥有战略核潜艇23艘,攻击核潜艇35艘,还有俄罗斯唯一的航空母舰,2艘核动力巡洋舰以及其它各种军舰,是负责大西洋和北冰洋海域的足以和北约抗衡的一支舰队。
北方舰队
这次演习也是苏联解体以来,最大的军事演练,整个北方舰队倾巢出动,以冷战结束后前所未有的方式,来检验这些苏联遗留下来的军舰和装备,而美国和英国的潜艇,也秘密进入该区域,开始密切关注北方舰队的一举一动。
在8月10日这一天,参与演习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作为红方,目的是搜寻并歼灭蓝方的主力舰“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彼得大帝”号是苏联在70年代研制的一种核动力导弹巡洋舰,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艘现役的非航母核动力水面舰艇,满载排水量达到了惊人的25000吨,这已经超越了很多国家的轻型航母,因此“彼得大帝”号也成为了北方舰队的旗舰。
“彼得大帝”号
在演习中,库尔斯克首先发现“彼得大帝”号,于是发射了一枚“花岗岩”教练弹,“彼得大帝”号全力拦截,这个时候一切正常,之后,库尔斯克号又迂回到“彼得大帝”号的侧面,想发射一枚演习鱼雷“干掉”它,艇长利亚钦上校将潜艇上浮到潜望深度,在10公里外的地方,发现了“彼得大帝”号,然后通红方司令部,发射了鱼雷,可就在红方舰队严阵以待,等待鱼雷击中“彼得大帝”号 的电子信号时,却什么也没发生。1分钟以后,舰队的探测器突然探测到,水下传来相当于200磅TNT炸药的震动感,还没等大家缓过神来,2分钟后,水下又传来了比之前大40倍的震动感,连海面上的舰艇都能感受到,与此同时,库尔斯克号也失去了联系,于是,北方舰队立刻紧张起来,开始搜寻库尔斯克号。
一直在密切监控北方舰队演习的挪威地震研究所(NORSAR),在上午11点28分记录到了两次海底爆炸,第二次规模相当于2.2级海底地震,他们把这一情况告给了俄罗斯,但俄罗斯方面没有任何回应,到了晚上11点30分,也就是库尔斯克号失联12小时后,北方舰队指挥部才确认库尔斯克号发生了事故,搜寻和救援工作才正式开始。
挪威地震研究所
库尔斯克号沉没后,并没有放出求救浮标,在辽阔的巴伦支海域,想要找到一艘潜艇,可谓难上加难,再加上俄罗斯海军拒绝了外界的一切帮助,直到第二天的凌晨4点30分,北方舰队才找到了库尔斯克号沉没的地点,这个时候距离事故发生已经过去了17个小时,在深度100多米的海底,如果库尔斯克号上的艇员们还活着,应该处于极度恐惧之中。
俄罗斯北方舰队在事故发生后16小时才找到了,处于108米深海床上的库尔斯克号,而且当时的声呐员告称,可能听到了艇内幸存船员敲击船体的求救声,这说明潜艇中还有幸存的艇员,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挪威已经将事件通给了北约,包括美国和英国在内的国家,以及一些非官方机构,提出了协助救援,但都被俄罗斯拒绝了,这主要是因为库尔斯克号是核潜艇拥有很多绝密的设施和武器。
俄罗斯使用3艘老式救援潜艇,在3天的时间里尝试对接上库尔斯克号的尾舱门,建立隔水舱,但均未成功,到了第四天,俄罗斯才同意一支挪威专业救援队来到事故地点,由挪威潜水员下潜至出事海域,进行救援,这时候距离事故过去已经了96个小时。
挪威潜水员
两名潜水员跟随小型潜艇下潜到108米的海底,看到了沉没的库尔斯克号,潜艇前部已经出现了一个大洞,横跨在一个海沟上,潜水员开始用金属敲击潜艇,但是没有得到任何回应,潜水员找到了一个舱门,用机械手臂打开舱门后,舱门中的气体大量涌出,并翻滚着冲向海面,但潜水员检查后发现这个舱段中并没有人员,这说明这一舱段的人员,转移到了别的舱段。<
本文标题:库尔斯克号核潜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