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剂的主要成分
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推荐文章1:有些食品干燥剂遇水会爆炸
有新闻道,江西一名5岁男孩将海苔袋内的干燥剂倒入瓶中兑水,发生爆炸,导致男孩脸部水肿脱皮,眼睑灼伤。常见的食品干燥剂为什么会爆炸,该如何预防?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副教授朱毅介绍,食品干燥剂是通过除去水分来保持食物干燥的,主要分为3种:1.生石灰干燥剂。常用在饼干、海苔、雪饼等零食中,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具有不可逆性,吸湿效果好,且方便,价格便宜,被广泛使用。2.硅胶干燥剂。一般用于盒装口香糖和药品中,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是高活性吸附材料,也是唯一通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认证,可直接接触食品、药品的干燥剂。3.蒙脱石干燥剂。其成分为纯天然原料膨润土,无毒无味,吸附速度快,既能干燥还能去味。其中生石灰干燥剂属于化学方法,后两者属于物理吸附方法。
有爆炸风险的是生石灰干燥剂。它在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的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热量,造成气体膨胀,对干燥剂包装袋有一定压力,到达临界点后引发爆炸。另外,如被外力摇晃,增加与水蒸气反应的接触面积,也容易发生爆炸。由于熟石灰碱性强,会造成皮肤灼伤,如果误伤到眼睛,甚至会有失明风险。如果不小心被灼伤,应第一时间用大量清水冲洗,严重时需及时送医。误食生石灰干燥剂易引起食管烧伤,应避免催吐,以防对食道造成二次伤害,第一时间多喝水或牛奶来稀释以减少伤害。儿童误食后一般按照每公斤体重10毫升饮用,但总量不能超过200毫升,以防过量引发呕吐,之后及时到医院就诊。
朱毅表示,如果家中有内含生石灰干燥剂的食品,一定要妥善处理。上面虽然会标着“不可食用”“远离儿童”等信息,但孩子仍有可能拿它玩耍,因此要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另外,硅胶干燥剂不会被人体吸收,可随粪便排出体外,但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头晕恶心等情况,需去医院检查;蒙脱石干燥剂对人体无害,误食量少无需担心,若大量误服应及时就医。
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推荐文章2:
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推荐文章3:消费提示:食品包装里的这些,切莫误食
近日,“孕妇误食零食袋中的脱氧剂”事件登上热搜,不少消费者发出疑问:“误食脱氧剂会有什么后果?”为此,市消协、中消协日前发布消费提示。
消协人士表示,脱氧剂通常有铁系脱氧剂、亚硫酸盐脱氧剂和抗坏血酸脱氧剂等。其中,铁系脱氧剂的应用范围最广,其成分主要是铁粉以及一些氯化钙、盐、活性炭等辅助成分,这些成分对人体都是相对比较安全的。亚硫酸盐脱氧剂通常用于葡萄酒中,缓慢释放出二氧化硫,对防止葡萄酒氧化有重要作用,国家标准规定葡萄酒中的游离二氧化硫不高于50毫克/升。开酒后可通过“醒酒”来排除酒体中二氧化硫。抗坏血酸脱氧剂是脱氧剂中安全性较高的一种,俗称维生素C,易在氧气的存在下发生氧化反应,从而除去环境中的氧气,该脱氧剂常用来除去液态食品中的氧。总体来说,食品中少量的脱氧剂不会产生毒副作用,但脱氧剂非食品,应避免食用。
干燥剂有硅胶干燥剂、生石灰干燥剂、氯化钙干燥剂等。硅胶干燥剂呈透明圆珠颗粒,不溶于水和其他溶剂,化学性质稳定,在胃肠道不能被吸收,若不小心误食,会通过排便排出体外,一般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氯化钙干燥剂本质是一种盐类,误食基本对人体无害,可通过喝水或者牛奶进行稀释。需要注意的是生石灰干燥剂,其成分为氧化钙,遇水后会变为氢氧化钙,并释放热量,若不小心食入,容易刺激黏膜,造成食管损伤和胃溃疡,尤其要避免儿童接触此类干燥剂。(记者王绍芳)
: 今晚
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推荐文章4:药品开封后,干燥剂你都是如何处理的?你做对了吗?
人们在服用药物时,有时会发现药瓶中塞有干燥剂,或者瓶口处塞有棉花、纸张等。那么,这些用于防潮的干燥剂或者棉花、纸张在药瓶开封后,是该直接扔掉还是继续放于瓶中呢?今天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当环境湿度较大时,空气中的水分较多,药片、胶囊、颗粒剂可能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药物发生潮解,进而出现理化性质的改变,影响药品稳定性、崩解度和生物利用度等。塞入药瓶中的干燥剂、棉花、纸张等不仅可以防止药物潮解,还可以防止药物在运输过程中相互碰撞而发生裂片。
常用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硅胶,其为高孔隙形式的二氧化硅,具有无毒、无味、化学性质稳定、吸湿能力较强等优点,早在二战时期就用以保证青霉素(盘尼西林)的干燥稳定,是目前唯一被批准可以与药物接触的药用干燥剂。硅胶包可以将相对湿度从90%降低至40%,且在室温下表现最好,甚至在高温(如105℃)状态下也有一定的吸湿作用。此外,硅胶孔径还可以吸附酒精、氨、芳烃和烯烃等物质。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硅胶无毒,但千万不能食用,应当尽可能避免被儿童触及,以免误服。
当药瓶开封后,药物会与外界空气接触,如果环境湿度较大,药品就有可能发生潮解。出于防潮目的,一般情况下开封后不宜马上丢弃干燥剂,可以保留到药品已大部分服用为止。但一旦硅胶包吸湿严重(如增重较大、明显残留水分等),则应该及时丢弃。此外,药品开封后务必及时拧紧盖子,且放在阴凉处贮存为宜。
在药瓶中塞入的棉花、纸张等物品,可以起到物理性隔绝空气的作用,由于开封后取用药品时不可避免地会触碰到,可能产生污染,因此应在药瓶开封后就扔掉,但还需要考虑药品防潮的问题。如急救药物硝酸甘油片较易发生潮解,一旦瓶口端的棉花被丢弃,药片就会与瓶口空气接触,导致药片潮解,大大影响药效,出于保证急救药物药效的考虑,建议开封半年后就不要再服用。
贮藏药品应当注意控温、避光、防潮、防湿,那么是不是将药品放在冰箱当中冷藏就“一劳永逸”了呢?事实上,药物是否能够放在冰箱中贮存不可一概而论。虽然冰箱的冷藏温度有利于稳定药品理化性质,但其冷藏环境湿度很大,药品非常容易吸湿受潮。虽然干燥剂具有较强的吸收水分的作用,但其干燥能力有限,一旦达到吸湿极限,湿润的空气就会加速药品的潮解。因此,如果药品无冷藏要求,室温放置即可。
:中国医药
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推荐文章5:快扔掉!别让干燥剂“发威”
近日,一则关于干燥剂的新闻刷爆了家长的微信朋友圈。就在短短20分钟里,8岁男孩可可整个眼球被溶解掉,终生失明!
而说起事情的起源,其实就是孩子图好玩就把零食里的小包放进了有水的饮料瓶里,没想到刚放进去竟然爆炸了,一瞬间孩子觉得有东西进了右眼,烧得特别疼,然后眼睛就看不见了。这个画面有孩子的家庭可能都很熟悉,而这个悲剧的背后元凶就是大家生活中常常会接触到的——干燥剂。
人们不禁要问,小小的普通干燥剂为什么危害如此巨大?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博士杨超带你一起来看……
生活中常见的干燥剂有啥?
干燥剂其实是生活中常常用到的东西,没听到这个故事前,你可能都不会关注到它的存在,但是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还是一起来了解一下。
氧化钙
氧化钙也称为生石灰,是白色或灰白色块状或粉末状物,它在较低的湿度水平下可以吸收大量的水蒸气,吸湿率约为15%-24%,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粉末状氢氧化钙,也就是熟石灰。像“鲜贝”“海苔”等食品中就是使用此类干燥剂进行干燥,防止食品受潮影响口感。与许多其他干燥剂相比,氧化钙水溶液具有强碱性、强腐蚀性的特点,会刺激并腐蚀黏膜,目前已呈现出逐渐被淘汰的趋势。
硅胶干燥剂
硅胶干燥剂由二氧化硅小珠组成,呈半透明状。硅胶在低于25℃时,具有非常好的干燥效果,但随着温度升高,硅胶会逐渐丧失吸附水的能力。硅胶干燥剂之所以广受欢迎,是由于其无腐蚀性、无毒的特性,并且已获得批准用于食品和药品包装中,在化妆品、服饰甚至猫砂中一般使用硅胶干燥剂。硅胶除了可以吸收水分,还有吸收芳烃、醇、氨、烯烃、石蜡和二烯烃的能力,可用于“干燥”各种产品。
蒙脱石干燥剂
也称为膨润土,是一种含有大量蒙脱石的水铝硅酸盐构成的层状矿物,比硅胶稍粗糙。它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多孔吸附剂,通过干燥、活化制成干燥剂。在常温常湿的环境下,复合型粘土干燥剂的吸湿率约为30%,但它在高温下干燥效果有限。它是一种无腐蚀、无毒、无公害的绿色环保产品,同时由于其吸收水分既快又多以及低成本的特点,活性粘土是所有传统包装应用中硅胶的绝佳替代品,常用于电子产品、精密机械、军工器材等各种防潮的领域。
分子筛干燥剂
硅胶、粘土干燥剂,在高温下干燥效果都不是很好,会将水分重新释放到环境中,而分子筛干燥剂却能够捕获225℃以上的水蒸气,比硅胶或粘土更快速有效地吸收水分。但分子筛干燥剂并非天然存在,其制造成本较高,因此还未广泛在生活场景中使用,通常应用在科研等领域。
硫酸钙干燥剂
硫酸钙干燥剂,由石膏脱水制成的,具有无毒、化学性质稳定、无腐蚀性、不崩解的性质,且在暴露于较高环境温度时也不会释放其吸附水分。这种干燥剂成本较低,但其吸收水分能力也较低,最多吸附其自身质量10%的水分,因此是一种使用较少、使用寿命短的干燥剂。
发生干燥剂伤害怎么办?
干燥剂的包装带上一般都写着“不要打开”“不可食用”“不可遇水”等字样,但这些提示有时仍然很难抑制住熊孩子们的好奇心,如果发生干燥剂伤害情况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误食了干燥剂
硅胶或粘土干燥剂没有毒性,一旦误食也不用恐慌,除了吸收水分几乎也不会发生其他反应,它们“穿过”胃肠被排泄出来后,几乎和吃下去时候一模一样。但如果吃下去的硅胶或粘土干燥剂太多,则会引起口干,需要及时喝水补充水分。
氧化钙遇水发生的化学反应则会释放热量,并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为碱性,如果误食会对口腔、上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有灼伤和腐蚀作用。那既然氢氧化钙是碱性的,有人会问,可以喝大量的食醋中和一下吗?当然不行。因为中和反应释放出的热量可加重胃的损伤,应立即给误食氧化钙的人喝水或牛奶,通过胃酸即可中和少量的氢氧化钙。
大量服用氧化钙会导致胃肠黏膜深度烧伤和坏死。并发症通常包括食管、胃穿孔,气管和食管形成瘘管以及胃肠道出血。但由于氧化钙太过难吃,有着微苦、碱性的味道,并且食用时舌头有强烈的灼痛感,一般也不会有过多的误食。
干燥剂不小心入眼
家长特别注意:留心孩子不要因为好奇好玩,将生石灰干燥剂倒进了装有水的瓶子中,这样很危险,极可能发生爆炸或喷溅。如果石灰颗粒溅入眼中,会吸收眼角膜的水分并继续放热灼伤眼角膜,生成的熟石灰是强碱性的也会腐蚀眼角膜,使眼角膜穿孔而导致失明。
若食品石灰干燥剂发生爆炸,且液体不慎进入孩子眼睛,千万不能去揉,此时应该立即用大量清水或者生理盐水从眼内侧向眼外侧冲洗至少15-20分钟,不便冲洗时,可以将双眼浸泡在水中,用手分开眼睑,转动眼球晃动头部,避免灼伤眼部,清洗干净后一定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如何正确处理干燥剂?
如果发现孩子对这种小包的干燥剂感兴趣,一定要及时阻止。在有孩子的家庭,最安全的做法是:打开包装袋后先把干燥剂扔掉。尽管干燥剂有好多种类,但它们都属于干垃圾,直接扔进“干垃圾”的垃圾桶中就可以了。但需要提醒的是,有些干燥剂外包装破损,丢弃时若不慎将它和湿垃圾共放一袋,便可能会因其中所含的水分而滋生危险。因此,最好避免一次丢弃大量的干燥剂,或彻底和水分隔离是最佳的处理方式。若遇非大量丢弃不可的情形,必须先以塑胶袋密装才可丢入垃圾桶中。
此外,也可以对干燥剂进行二次利用,对一些生活用品进行干燥,比如:与照片一起存放,可有效防止旧照片相互粘连;放在首饰盒底部,有助于保持首饰的光泽;可以防止宠物食品变质和变湿,从而延长宠物食品的保质期;可以对进了水的手机进行干燥。综合科普中国、39健康道
名词解释:干燥剂
干燥剂是一种可以脱除潮湿物质中水分或者使物质保持干燥状态的物质。
干燥剂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也常用于电子产品的干燥,使得电子产品在潮湿环境中不会造成金属氧化。
生活中常见的干燥剂按照吸附方式可分为两类:一种是化学干燥剂,如氧化钙、硫酸钙等,通过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进行干燥;另一种是物理干燥剂,如硅胶、活性氧化铝、活性炭等,通过物理方式吸附水分从而干燥。
: 武汉晚
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推荐搜索词:
1.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干燥剂的主要成分化学式
3.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有毒吗
本文标题:干燥剂的主要成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