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歌曲原唱歌词
鸿雁歌曲原唱歌词推荐文章1:
鸿雁歌曲原唱歌词推荐文章2:
鸿雁歌曲原唱歌词推荐文章3:
鸿雁歌曲原唱歌词推荐文章4:
鸿雁歌曲原唱歌词推荐文章5:刀郎《鸿雁于飞》的主题思想和歌词解析
刀郎在上海首发新歌《鸿雁于飞》,并亲称“专为上海而作,献给华东地区的礼物”。我认为这句话的含义是:他要在吴越人的主场,用吴越人的曲调,讲吴越人的故事,宏扬和传承吴越人的精神。所以,个人以为该歌的主题是:通过铺排孟姜女、李煜的故事,再结合吴越大地上,古今社会中涌现的优秀人物,发掘其历尽沧桑、坚韧不拔、悲喜自渡的人文精神,进而进行的,对生命个体、生命价值的探讨,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哲思哲语,激励世人正确看待人世间的善恶美丑,生命中的磨难坎坷,悲喜自度,砥砺前行,努力争取人生幸福,实现个人生命价值的最大化趋向。
《鸿雁于飞》的歌词,沿袭了刀郎复出后大部分新歌“朦胧诗”的体式特点,即通过铺排和运用“意象”及“典故”,集成意境氤氲的“格式塔”结构,充分挖掘和发散读者的思维想象,从而构建丰富的叙事内涵。所以,解读刀郎的新歌,即要对歌词中的意象、典故作逐字逐句的解读,还要釆用解读“朦胧诗”的手法,全方位调动自身的文化积累,在各跳跃的意象和典故中,通过发散性思维和意境构联,进行二次创作,从而得出合符逻辑的主题解读。这也是优秀文艺作品各人各解、千人千面的魅力所在。《罗刹海市》、《翩翩》、《瓜洲渡》、《镜听》等都是对这一手法的杰出运用,《鸿雁于飞》也概莫能外。
歌词第一段:我曾经写过命运和玫瑰,在跳动着荆棘的坎坷。我曾经唱过他的悲歌,在失落大地流淌的红色。我曾经说过生离和死别,就在周围的世界。是那些树那些草是那些零落成泥的 她,埋在荒芜的河。
这一段是开明综义表述《鸿雁于飞》的主题,也是刀郎对“个体的生命存在”的真切感悟,以及对“个体的生命价值”的直接概述。
先看其中意象:1,“我”,这个“我”有很多人解析为“刀郎”自称,个人不以为然。首先不符合刀郎生先谦逊的个性;其次,这个“我”应该是《诗经.小雅.鸿雁》中鸿雁,一只穿越千年、游历南北、洞明世事的“歌者”;2,玫瑰,又香又艳之花,但全身遍布荆棘,代指“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的生命荣光;3,跳动着荆棘的坎坷,代指命运多舛,荣光难趋;4,流淌的红色,代指征战和牺牲;5,那些树那些草是那些零落成泥的她,应出自“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来如风雨,去若微尘”之意,代指无名的百姓弱势的生命;6,荒芜的河,代历史长河,意同于林则徐“谁道崤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泥丸”;7,写过、唱过、说过,代指经史典册、诗词歌赋戏曲、民间传说;8,“他”和“她”,指男人和女人构成的芸芸众生。
综上,再结合贯穿全曲的徐子尧《孟姜女春调》,张旖旎的苏州话念白,以及沈羽楚的昆曲念白,刀郎想在《鸿雁于飞》表达的主题思想是:人生就是一场苦难的修行,有天灾,有人祸,有征战,有徭役,有坎坷磨难,有生离死别,有妒嫉生恨;有顺境时的阿谀奉承、曲意逢迎、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有逆境时的谀强凌弱、恩将仇、落井下石和人走茶凉…。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男人奔波在荆棘遍地的腥风血海,无数的女人背负一生的生离死别繁衍劳作,最后都逃不过“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来如风雨,去若微尘”的结局。但“人生就是一场苦难的修行”的下一句是“悲喜自度”,古往今来,有很多吴越人因识善恶而自明,因经坎坷而坚韧,因遭磨难而锐变,因奋抗争而重生,或福荫环宇,或警励千年,进而名留青史,垂传古今,焕发出璀璨的个人生命价值。华东人民应因此而欣慰和骄傲。
歌词第二段:我曾经写过情人和承诺,在黎明里群居的孤苦。我曾经唱过哀愁,在故国的风中飘摇的京洛。我曾经说过憎恶和冷漠,就在这顺流逆流就在这人海,是那些早那些晚那些日子那些时候,就插在锈蚀的城郭。
经过反复研读这段文字,李煜的典故逐渐在脑海中浮现。有了这个联系,那么歌词里的意象就好理解了。1,情人,灵魂伴侣,小周后;2,承诺,指小周后身可辱但情不移,以及随夫而殁的志节;3,黎明,指“黎明前的黑暗”,可理解为南唐亡国后,李煜和小周后被拘禁汴京,宋太宗赵光义多次强宿小周后,每次黎明时分回来,小周后都对着李煜哭闹不止,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代指功成名就前最不堪的黑暗;4,群居,代指共享或分享,但“爱人”是不能被共享或分享的;5、哀愁,指李煜在历史上的最鲜明定位,他虽不是一位称职的国君,却因经亡国、屈节、受辱、怀国,以一首首泣尽于血的绝唱,成就“千年词坛的南面王”;最终也因“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剪不断,理还乱”的“千古哀愁”而招致杀身之祸。6,故国,就是李煜词中“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南唐朝庭;7,京洛,京都洛阳,代指荣华富贵,表达的应该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及“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的懊悔和不甘;8、憎恶和冷漠,代指世间助纣为虐、谀强凌弱、落井下石的普遍人性,“从来只见新人笑,有谁愿闻旧人哭”的定律亘古不变一一据野史记载,赵光义不但多次强宿小周后,还令画师作《熙陵幸小周后图》:“太宗戴幞头,面黔色而体肥,周后肢体纤弱,数宫人抱持之,周后作蹙额不胜之状”。周遭的人都在配合宋太宗,对李煜和小周后极尽羞辱之能事。张旖旎对应的苏州念白“鸿雁啊鸿雁 ,天涯路远梦难圆。这天一歇是春雨绵绵 ,一歇是秋风瑟瑟。晓得我的人说我悲苦 ,装聋子的人骂我疯癫。人心啊不是镜子 ,难料人家心事。心也不是席子,怎么能被你卷来卷去。这个造我谣言,那个放我空气。看哪家的高粱长的高全去把它割掉。一日日蹲在田里投五投六,但愿你,但愿你多吃口饭,少碰到赤佬”,所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9,早,晚,日子,时候,代指方方面面、早早晚晚,积聚成势、积重难返的趋势;10,锈蚀的城郭,代指阻滞、失落、冷漠、破败、荒凉的故国、故都。
综上,这一段的大意是:史书上,戏曲里,民间传说中,都流传着南唐后主的传奇。任何人经历的磨难和坎坷,都没法与李煜相比:因为论尊贵,贵不过一国之君;论伤痛,痛不过亡国失家;论孤苦,孤不过囚禁深宫苦不过命悬一线;论羞辱,辱不过昭示天下的宿妻之辱;论哀愁,愁不过滔如春水东流而去的怀国之愁……可谓达到人生磨难的极致。但李煜却以常人难忍的坚韧,以一首首泣尽于血的绝唱,成就了“帝家不幸词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的传奇,和从一个亡国之君走向“千年词帝”的涅槃。
李煜的传奇并非孤例,卧薪尝胆的苟践,掘墓鞭尸的伍子胥,腐身著史的司马迁,独孤求索的屈原,持节牧羊的苏武……等等,无不是通过“悲喜自度”,光照青史。
歌词第三段:四月里来养蚕忙,姑嫂双双去采桑,当人世间的磨盘碾碎了蚁窠,当我们唱着匪席不卷的执着,当我们奔跑在极限的高楼啊,我们像风筝一样地飘着飘着,用饥饿的文字孤独的言语,写下我们奋不顾身的生活。于是我只看见她的尖叫,她的嚎啕她孤身投炉的沉默,我浅唱着,我低吟着。
这一段歌词,是对民众现实生活的描述,以及对坚韧不屈民间精神具象的怀思。1、姑嫂采桑,代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经济模式;2,磨盘,代指氤氲在生活中的各种磨难碾压;3、蚊窠,底层民众安身立命之所,代指不具抗风险能力的生活状态;4、匪席不卷,其源《诗经》:“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代指意志坚定,永不变心;5、极限的高楼,代指快速发展的高度城市化;6、饥饿的文字,有限的表达,代指不被关注;7、孤独的言语,代指不被理解;8,她、孤身投炉,历史上有3个出处,即孟姜女投炉徇夫代指的坚贞和抗争,李娥投炉救父代指的至孝和壮烈,莫邪投炉铸剑代指的信仰和牺牲。这里,可以是代指孟姜女,也可以是她们3人的合体,即为了信仰和荣光,对命运进行最大限度的抗争,不惜牺牲生命,舍小我而成大节的无畏精神。
再结合张旖旎的苏州念白,这段歌词的意思是:历经3000年的穿越,浮掠在吴越大地上空,我依稀透视出现代繁华城市下,一样涌动着古老又辛酸的沧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逐步退蜷到时代的角落,“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景像逐步被耸立的高楼、滚滚的人流车流、不绝于耳的喧嚣所替代,大量失去经济支撑的民众为了生活,不得不背井离乡,忍受住旁人睥睨的冷眼、不被理解的孤独、不被关注的轻视,坚定地怀揣“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斗志,像一只只在风中翻飞的风筝,白天在工地车间写字楼里流汗,夜晚在月光下枕席上落泪,在堆砌一份份城市繁华的同时,攒着一份份父母的养老金、蚊窠重建的按揭款、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开销,和子女的学杂费……在鼎沸的城市喧嚣中,我依稀辩识到来自他们遥远故乡的一声声吴侬软语:“鸿雁南飞声声哀,阿姐北望泪满腮。鸡晓得进棚,牛羊晓得归栏,阿哥为什么还没回来”, 所传递的那份望眼欲穿的深情,和独守空闺的寂寞……。每当这时,便会让我想起吴越大地上广为流传的精神灵魂,如坚贞抗争、投炉徇夫的孟姜女,如至孝壮烈、投炉救父的李娥,如蹈身信仰、投炉铸剑的莫邪……每当此时,她们充满激情的每一声喊叫,充满悲怆的每一声嚎啕,为信仰和信义慷慨赴死的那一份坚毅,便会充盈我的身心,我就会身不由已地一遍遍地,为她们而歌,为吴越大地而唱…
歌词第四段:怕惊扰离别的缝合, 在日落祭奠的城市。她一次又一次活在祈祷里, 又一次一次倒在祭祀里。她碎裂在天上在地上在山上在海上,在任何一个目所能及的地方,那些悲伤的哭泣的狂暴的小孩,那些喜悦的满足的幸福的小孩,都是她的泪都是她泪雨般的小孩。我浅唱着 我低吟着。
这段歌词隐藏着孟姜女碎身重生的民间传说。1,怕惊扰离别的缝合,就是不敢轻易去惊扰在另一个世界里的孟姜女,她来之不易的夫妻团聚和宁静幸福;2,日落祭奠,为民间习俗,说日落时分阴气最重,最适合阴阳两界亲人之间的意念互通;3,活在祈祷,倒在祭祀,指“孟姜女”形象所代表的忠贞坚韧抗争最后涅槃重生的精神,一次一次激励后人前赴后继的蹈砺奋进,循环着被一代一代的后人追祭;4,碎裂,孟美女的传说经过 3000年的演绎,终成忠贞坚韧、反抗压迫,追求幸福的精神象征。她的灵魂与丈夫团聚于地府,但眼泪和身体,却在洒落和碎裂后,运化新生,千年传承。5,天上地上山上海上,指无所不在;6,不同的小孩,是指孔子所说的“人有五仪人分五等”,也类似《哪吒2》中随机而成的“灵珠”和“魔童”,也如殷夫人所说的“娘从没在乎过你是仙是魔,娘只知道,你是娘的儿”。
结合沈楚羽的昆曲念白(鸿雁于飞,肃肃其羽…),该段歌词的大意是:人生就是一场苦难的修行,有天灾,有人祸,有坎坷磨难,有生离死别……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存在。但真正的修行是悲喜自渡,孟姜女的忠贞坚韧和不屈抗争,在历朝历代的民间江湖千古垂传,其精神内核已化身中华民族的DNA,幻化和激励着一代一代后人前赴后继、勇毅向前,逐步铸就成中华民族的一座精神丰碑。我将不停地祈祷,愿孟姜女的悲剧不再重演;我将持久地祈望,愿孟姜女的精神万古长存……
鸿雁歌曲原唱歌词推荐搜索词:
1.鸿雁歌曲原唱歌词歌谱
2.鸿雁歌曲原唱歌词完整版
3.鸿雁歌曲原唱歌词歌谱蒙古语
本文标题:鸿雁歌曲原唱歌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