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求败的四把剑
独孤求败的四把剑推荐文章1:笑傲江湖中的独孤求败到底是谁?四把剑和一套武功已揭露身份
金庸小说中有个非常神秘的人物独孤求败。虽然他从来没露过面,但从他剑冢中刻下的文字就知道,他绝对是一顶一的高手,否则也不会有求败一说。
只是这个世界上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根本就不可能出现永远不败的高手。所以独孤求败在剑冢中刻的字,大概率就是自己夸大而已,只不过暂时没有碰到对手罢了。所以,只要不考虑他是天下第一,那很容易猜测出他的身份。
比如在《神雕侠侣》中,杨过就曾经问黄药师关于独孤求败的事情。但作为五绝之一的黄药师却完全不知道这个人,这就说明,两个人绝不是一个时代的人,而且时间差的还非常久。
按照目前的科学论断来看,一个普通人死亡之后,最多再过100年,他的孩子孙子辈也都会死亡。到那时候,这个人就像是没有来过这个世界上一样,所有有关和他的一切都被彻底淹没,独孤求败和黄药师之间至少会差了100年。
黄药师是在第一次华山论剑的时候才名动江湖的,那年他是30多岁。华山论剑的时间是公元1200年,独孤求败的年代就可往前100年推算,就是1100年。这个时候段正明刚刚退位,所以独孤求败大概率和《天龙八部》中的英雄们同处一个时代。
先直接说结论,独孤求败就是慕容复,我们再说为什么。
第一是独孤求败和慕容复都是鲜卑人。
第二是独孤求败留下了四把剑。第一把剑是青钢利剑,可证明独孤求败闯江湖的时间是20岁左右。而那个时候,也刚好是慕容复闯江湖的时候。况且《天龙八部》中,慕容复一出场的武功底子就很高。
第二把剑是紫薇软剑。独孤求败说他曾经误伤了一名义士,《天龙八部》中,慕容复也误伤了包不同,这刚好也对上号了。
第三把是玄铁重剑。那个时候江湖中有名的人物,该死的也都死的差不多了。段誉和虚竹两个人也都退隐江湖,这时候就只有一个慕容复堪称天下高手。
最后一把就是木剑。这说明,此时的他已经感觉百无聊赖,没办法光复国家,整个江湖又没有像样的对手,这种寂寞的心情是任何人都难以体会的。
最重要的一个证据是,独孤求败的独孤九剑是天下武功的克星。而各位想一想,王语嫣就在独孤求败的身边,在王语嫣的帮助下,慕容复完全可以创造出克制天下武功的独孤九剑!
独孤求败的四把剑推荐文章2:金庸小说中,独孤求败的四把剑,道出人生的四个阶段
《神雕侠侣》中,杨过断臂后,在神雕的引领下发现了“剑魔”独孤求败的剑冢,这里埋着独孤求败曾经用过的四把剑:利剑、软剑、重剑、木剑。
这四柄剑,独孤求败分别刻有不同的注解:
第一柄: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第二柄: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不祥,乃弃之深谷。
第三柄剑: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
第四柄剑: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这四把剑的注解,其实就是独孤求败一生的概括,也是很多人一生中,四个年龄阶段不同的状态。
图片网络
1
利剑:年少轻狂,血气方刚
利剑,为独孤求败二十岁前所使之剑,这把剑“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有人说,独孤求败一生从未败过。其实不然。
古时男子20岁称为弱冠,这时会行冠礼,表示进入成年。
20岁以前的独孤求败并非天下无敌,那时他仅在河朔一带与江湖群雄争锋。
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英雄,手持锋利刚猛的宝剑,天不怕地不怕,仗剑走天涯。
初入江湖,无所畏惧。
彼时的他骄傲而张狂,在年少气盛的世界里,争一时长短,搏一时好恶,乐此不疲。
或许他也曾在挑战中伤痕累累、鲜血淋漓,但心中的傲气和身上的意气,让他一往无前,绝不退后。
美国导演泰伦斯·马力克曾说:“年轻,就要去拼。如果年轻的时候都因为害怕失败而裹足不前,那么这一辈子都不会活出自己的精彩。”
在马力克拍他人生中的第二部电影《天堂之日》时,因为资历尚浅,连续被电影投资人拒绝投资,最好的朋友也劝他放弃。
马力克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态最后一搏,终于拉来了投资人。《天堂之日》给了他跻身好莱坞一线大导的机会,也因此才有了后来荣获84届奥斯卡金像奖的《生命之树》。
年轻人的字典里没有“不好意思”,因为他们懂得,凡是可以争取而不去争取的,机会不会送到面前。因为年轻,绝不退让。
2
软剑:历经打磨,伏首自省
独孤求败的剑冢中少了一把剑,这便是独孤求败二十到三十岁时使用的紫薇软剑。因“误伤义不祥”,所以弃之深谷。
新修版的《神雕侠侣》中,关于紫薇软剑的记载唯此一句,我们不知独孤求败伤了何人,也不知紫薇软剑的最终去向。
上世纪连载版的《神雕侠侣》中,紫薇软剑因剑身奇软,藏于蛇腹之中,是把“断金如泥,锐不可当”的宝剑。
如果说二十岁前在河朔地争雄,是独孤求败初入江湖的尝试;那么二十到三十岁的十年对他来说,才是真正踏入江湖。
三十岁前深入江湖的这段经历,是独孤求败一生中重要的人生阶段,他的武功在此间更加精进。
经历更多,能力愈加得到磨炼,而心性也在不断的磨砺中更加成熟。
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懂得自我反省。
紫薇软剑在独孤求败手中使得奇幻绝伦,然而软剑灵巧又极锋利,容易失手伤人。
《卧虎藏龙》中说:“剑无正邪,人有善恶。”
表面上独孤求败剑弃是因为此剑不详,实则却是因误伤义士悔恨而做出的决定。
也由此开始,独孤求败进入深沉自省,才有了后面“重剑”的境界。
二十到三十岁,于现实中的我们而言,是一个走出校园,进入社会的年龄阶段。
在社会这个“江湖”中,我们在不断的摸爬滚打中提升了技能,磨砺了心性;也在一次又一次的跌倒、爬起中,不断自省,总结经验,以免下一次跌倒。
那些年少时夸夸其谈的理想,那些年吹过的牛皮,逐渐隐身于现实的背后,在逐渐走向中年的这条路上,一面反省,一面前进。
这时的我们不再会一言不合就辞职,也不会因为与他人的一点冲突就闹得不可开交。
宗白华说:人到中年才能深切地体会到人生的意义、责任和问题,反省到人生的究竟,所以哀乐之感得以深沉。
尝过冷暖,见过刀剑,受过打磨,才能顺利开启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图片于网络
3
重剑:注重内修,沉稳持重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杨过断臂后所使的那把剑,便是他在独孤求败的剑冢中发现的第三把剑:重剑,这也是独孤求败四十岁前横行天下所用之剑。
玄铁重剑沉重之极,使用起来并不顺手,且剑尖剑锋都不开口。
这个阶段的独孤求败,已经由外转内,注重内修。
重剑没有绝妙的招式,只是看似笨拙的劈刺砍砸,重剑也不如软剑灵巧,然而靠着深厚的内力,再简单的招式却也势不可挡。
《曾国藩家书》中有一句话: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拙,并非愚拙,而是虚怀若谷,厚德载物。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技巧都显得微不足道。
三十到四十已进入人生的中场。
梁实秋说: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
认清自己,看准目标,心之所向,剑之所指。不随波逐流,不恃才放旷。像个合格的中年人一样,活得像个“中年人”。
图片于网络
4
木剑:不困于心,不乱于形
独孤求败的第四柄剑为木剑:“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
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随着时间的流逝,独孤求败的武功愈胜从前。
四十岁到五十岁时,一把木剑就可致胜。
及至于后来,草木竹石,万物在手中皆可称为兵器,达到无剑胜有剑,
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这时的独孤求败才是真正的无敌,终于成为毋庸置疑的天下第一。
这样的境界,便是从心所欲。
老年的独孤求败,武功高低已和“剑”与“术”毫无关系,已臻化境。
生命在岁月变迁中缓缓流逝,人也从年少青春走向壮年,走至暮年。
年少争一时长短,中年时内敛自持,老年之时,内心却变得从容宽广,很多事情看淡了,看宽了,仿佛没有什么事情能再掀起心中的波澜的。
现实中的人们,纵然在老年时期或许并非能成为像独孤求败一样的高手,然而,那样的恬淡平和,豁达宽容,却是老年时期常有的心境。
见过的多了,经历的多了,到了老年时期,心自然就宽广起来,能包容得也就更多。
“剑魔”独孤求败,四把剑的遗刻,寥寥几十字,便讲述了他神秘而精彩的一生。
纵然从始至终他是一个绝顶高手,然而即便是高手,在少年、中年、老年之时,也是遵循着生命变化的规律。
在成长中不断突破,向上攀登。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直至生命的终了。
如西塞罗所言:
人生的跑道是固定的。大自然只给人一条路线,而这条路线也只能够跑一次。
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各自分配了适当特质:童年的软弱,青春期的鲁莽,中年的严肃,老人的阅历,都各结出自然的果实,须在它当令的时候予以储存。每个阶段都有值得人们享受爱好的事物。
| 孟夏
编辑 | 众智图书馆编辑部
独孤求败的四把剑推荐文章3:独孤求败留下三把剑,杨过不选青剑木剑选重剑,到底有何深意?
杨过被郭芙砍掉右臂之后,再次来到神雕居住的山谷,在神雕的指引下发现了独孤求败埋剑的“剑冢”。从中挑了一把玄铁重剑,练成一套重剑之法,从而涅火重生,跻身超一流高手行列。
独孤求败生前总共用过四把剑,第一把是“凌厉刚猛,无坚不摧”的青剑,第二把是轻巧锋利的紫薇软剑,第三把是“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玄铁重剑,第四把是轻飘飘的木剑。
除了紫薇软剑被独孤求败生前扔进深谷之外,还有三把剑可供杨过选择。当时他身中情花剧毒,又被砍掉右臂,重伤之余失血过多,身体虚弱,行动不便,他应该选择比较轻便的青剑或者木剑,然而他却不按常理出牌,捡起了笨重的玄铁重剑来练。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杨过选择了第一把利剑,神雕严格要求,督促他捡起了玄铁重剑来练郭襄出生之后,小龙女打算把她抱到绝情谷换解药。李莫愁看见后以为是她和杨过的女儿,就抢走了郭襄,想用它来威胁师妹交出《玉女心经》。杨过见状,立马追上去想将郭襄抢回来,还给郭靖和黄蓉。
他们追逐之间来到一个山洞,晚上在山洞里歇了下来。睡到半夜,杨过听到一阵雕鸣,在一个山谷里发现了正在和毒蛇大战的神雕。他见神雕虽然形貌怪异丑陋,却非常神勇,出嘴行动之间自有一种武林高手的气概,便助它一臂之力,杀死了毒蛇。
神雕见杨过帮自己打败了毒蛇,先是用翅膀拍拍杨过的肩头表示感谢,接着又将他带到了独孤求败生前居住的山洞。杨过在洞中见到了独孤求败的埋骨之所,以及其刻在洞中的字:
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奸人,败尽英雄豪杰,天下更无抗手,无可柰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
虽然寥寥不过几十字,却写尽了独孤求败传奇但又孤独寂寞的一生。杨过细细品味其中意蕴,心中越来越钦佩和仰慕独孤求败,不由得跪下来朝着他的墓拜了四下。神雕见状非常欢喜,又在他肩头拍了几下,表示认同。
这一人一雕,就这样成为了好朋友。但由于杨过还惦记着郭襄的安危,神雕又不愿意离开独孤求败的墓,只好依依不舍地暂时告别了神雕。
杨过断臂之后,连夜逃出襄阳城,在城外深山里又碰到了神雕。他们一起回到独孤求败的石洞,待杨过伤势好转,神雕将他带到独孤求败埋剑的“剑冢”,找到了埋藏在这里的三把剑。
神雕用嘴衔起重剑递给杨过,挥着翅膀扑击过去,要试他的武功。重剑足足有七八十斤重,失去右臂且又身中剧毒的杨过根本施展不起来,便拿起第一把青剑与神雕比试。神雕见状立刻收敛双翅,神情之间对他非常不屑。
杨过立即明白神雕的意思,只好拾起重剑与它比试起来,而且日日如此。他们比试之余,神雕还每日给杨过衔来一些蛇胆让他吃。杨过吃了蛇胆之后,内力倍升,膂力激增,重剑的功夫越来越厉害,甚至勉强可与神雕相对抗。
这天天降大雨,山洪爆发,神雕又将杨过推进瀑布里,让他在瀑布中练剑。神雕一边督促着他,一边给他采来蛇胆补充内力。他在水中从早一直练到半夜,悟出了许多“顺刺、逆击、横削、倒劈的剑理”,以及“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道理。
独孤求败生前以雕为友,无聊之余经常和神雕比武过招。神雕虽然是“畜生”,但颇通灵性,在长期陪伴独孤求败的过程中,既在与独孤求败过招之时学会了一些具有武学家教的进退扑击的方法,更是领略过武学宗师的气度与风采。
它看见杨过断了一只手臂,知道这样的学武之人若是过不了这一关,就会沦落成普普通通的一介武夫,再也无法振作起来。它便用独孤求败生前练剑的方法,来帮助新朋友度过这个难关。
而且它对杨过既是严师又是诤友,不愿意杨过用青剑和自己过招。因为杨过虽然练起青剑来更加熟练方便,但无法让他在武学上得到新的提升。而重剑虽然太过沉重,但是练好了能克服掉杨过断臂的缺陷,并让他的武功更上一层楼。
所以,当杨过嫌重剑太沉,选择青剑的时候,神雕表现出一副轻蔑的样子,表示自己不愿意和这样懦弱的人做朋友。杨过生性好强,不愿意朋友看轻自己,选择了重剑。而他也没有让朋友失望,在神雕的指导和帮助下,悟到了“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道理。
杨过早已打算突破,玄铁重剑给了他一个契机,让他武功更上一层楼杨过一生际遇不凡,学过古墓派的“美女拳法”“玉女心经”等各类武功,全真派的武功,欧阳锋的蛤蟆掌和逆运经脉,洪七公的打狗棒法,黄药师的弹指神通和玉箫剑法等,各家名派应有尽有。
但是他每一样都是浅尝辄止,没有达到真正一流的境界,难免博而不纯。每次和敌人对战时,看起来花样百出,实际上只能胜过次一等的高手,遇到金轮国师这样真正的一流高手就相形见绌了。
他得知郭靖是自己的杀父仇人之后,决定联合金轮国师替父仇。金轮国师一下子就指出他武功的短板,问他打算用哪一门武功对付郭靖。
国师笑道:“你是汉人,那也勉强不来。杨兄弟,你的武功花样甚多,不是我倚老卖老说一句,博采众家固然甚妙,但也不免驳而不纯。你最擅长的到底是那一门功夫?要用什么武功去对付郭靖夫妇?”
杨过醍醐灌顶,决定用心钻研其中一门武功,达到至高境界。然而这些武功无一不是精妙无穷,每一门他都舍不得放弃。他又想自创一门武功,但自创武功谈何容易,他想了好长时间都想不出个眉目来,只好暂时放弃。
后来断臂之后,他用玄铁重剑和神雕比试时,因神雕力量太大,重剑又太过沉重,他之前学过的全真剑法、玉女剑法等都无法施展开来。他只好放弃之前所学,神雕进攻时用轻功巧妙地避退,自己进攻时则靠全身的力量呆呆板板地刺击。
练到一定程度之后,杨过在神雕的指引下又在瀑布中练。为了抵住瀑布强大的冲击力,他在瀑布中又领悟出凝气用力的法门,再加上神雕衔来的蛇胆增强内力,使他全身的力量得到爆发式的增长。
与此同时,他感觉到手上的重剑越来越轻便,且在“击刺挥掠”之间愈来愈得心应手,挥洒自如。而且他每进益一次,就越感觉到之前学的功夫花样太多,看似纷繁复杂,实际上远不如“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来得实用。
他和神雕搏击之时,凝思剑招的去势回路,但觉越是平平无奇的剑招,对方越难抗御。比如挺剑直刺,只要劲力强猛,威力远胜玉女剑法等变幻奇妙的剑招。比如挺剑直刺,只要劲力强猛,威力远胜玉女剑法等变幻奇妙的剑招。
到这时方始大悟,以此使剑,真是无坚不摧,剑上何必有锋?但若非这一柄比平常长剑重了数十倍的重剑,这门剑法也施展不出,寻常利剑只须拿在手里轻轻一抖,劲力未发,剑刃便早断了。
这样的领悟与提升,让他产生了一种“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他回想起自己以前学的武功,“颇有渺不足道之感”。这样的改变与提升,让他的武功脱离了原来靠灵巧多变,花样多变取胜的路数,从而进阶到了像郭靖那样靠实打实的力量和实力取胜的更高层级。
杨过早就有了自我突破的想法,但一直苦于找不到门径。后来他虽然放弃仇,但在武学上实现突破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断臂之后,他选择重剑正是一个契机,让他的武功脱离原来的限制,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因此,杨过选择重剑固然是神雕督促的结果,但更多是他出自于自我要求。他的苦练果然没有白费,他练成重剑之后,与神雕比试时,刺得神雕不敢硬接,只能闪跃退避。他下山之后,又在重阳宫中一招击得之前打不过的金轮国师身受重伤,十六年时间不敢踏足中原,躲在蒙古苦练龙象般若功。
四把剑四重境界,杨过已经达到紫薇软剑的境界,选择重剑最适合四把剑代表着独孤求败武功的四重境界,也是他纵横江湖传奇一生的写照,更是蕴含了他整个人生的四重境界。
第一把青剑:初入江湖,意气风发。
“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第二把紫薇软剑,剑法精妙无穷,纵横江湖难逢敌手。
“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悔恨无已,乃弃之深谷。”
第三把玄铁重剑:悟出无锋重剑中的惊人力量和剑道,横行江湖十年。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
第四把木剑:将毕生所学融会贯通,使剑不再拘泥于外物,达到无剑胜有剑的至高境界。
“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细细品味独孤求败的一生,他的剑法先由少年时的锋芒毕露进化至青年时的变幻多端,再由青年时的变幻多端提升到中年时的厚重有力,最后达到中年以后的举重若轻。而且这四重境界,一重高过一重。
这也让我们领略到了他一生的风采,少年时意气风发,青年时纵横江湖,中年时沉稳厚重,中年以后风淡云轻。每个阶段的风采和味道都各不相同,而且愈至后面,其中的韵味越醇厚深沉,令人回味无穷。
而纵观杨过的一生,他的武学成就与人生亦与独孤求败不谋而合。
断臂之前,他所学的玉女剑法、全真剑法、打狗棒法、玉箫剑法等大多以灵巧见长,花样百出,使起来令人眼花缭乱。他靠着这些武功,在武林大会上崭露头角,与小龙女双剑合璧大败金轮国师,名扬武林。
然而接着他又因和小龙女的不伦之恋,受到郭靖、黄蓉等江湖众人的集体反对,甚至蔑视。感情上他虽然钟情小龙女一人,却又忍不住去撩拨陆无双、公孙绿萼等人,引得这些姑娘不是为他而死,就是误了终身幸福。
这时杨过已经超过独孤求败的利剑境界,达到了第二重的紫薇软剑境界。他若是选择青剑,对他武功的提升毫无用处,选择木剑又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因此这时他选择重剑才是最合适的。
他练成重剑之后,武功果然得到了脱胎换骨般的提升,达到了“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境界。与此同时他的性格亦是日渐沉稳起来,明确了自己与小龙女的感情,当着众人的面与小龙女成亲,不再撩拨他人。
小龙女失踪后,他在等待小龙女十六年的当中,先是练成了木剑,接着与神雕一起在江湖上行侠仗义,获得了一个“神雕侠”的称号。在这期间,他将自己所学的武功融会贯通,自创了威力巨大的黯然销魂掌。
与小龙女重逢后,他先是在襄阳城大战中救了郭襄,杀死了蒙古皇帝蒙哥汗;接着又在第三次华山论剑中位列新“五绝”,获得了一个西狂的称号。他此时早已看淡一切,与小龙女回到古墓隐居,回归于平淡。
杨过的此生圆满落下帷幕。
独孤求败的四把剑推荐文章4:
独孤求败的四把剑推荐文章5:独孤求败的四把剑分别是什么?杨过为什么选了重剑?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杨过选择“重剑”的缘由,关乎于杨过看破了蕴含于“武学”之中的四种境界。
佛家有言:“大笑无声、大哭无泪、大悟无言、大相无形”,这是武学的境界,亦是人生的境界。深知佛法精妙之处的金庸老先生,遂将佛家提出的“四无理论”,巧妙地套用在《神雕侠侣》这部武侠小说中。
“四无理论”不仅代表了四个极为深奥的武学境界,还蕴含了杨过一生之中所经历的四个阶段,而杨过选择玄铁重剑的根本原因,就是杨过体会到了“大悟无言”的武学境界,和人生层次。
话说杨过在雪山之巅,石窟之中,剑冢之下寻得了利剑、软剑(弃)、重剑、木剑四柄绝世神兵,这四柄神兵乃是“剑魔”独孤九剑所使用过的兵器,每一把剑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深刻的故事。(木剑坏了)
【大笑无声——利剑】
杨过拿起“利剑”,只见下方的凹槽处刻着一排小字:
“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弱冠”泛指二十岁的男子;“河朔”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这柄无坚不摧,无势不破“利剑”乃是独孤求败在青年时期使用的神兵。
曾经血气方刚的独孤求败,手持这柄“利剑”大战河朔群雄,威震黄河以北,年仅二十岁便闯出一方名声。 杨过不到二十岁时,便在武林大会上力战金轮法王的徒弟霍都和达尔巴,又协助小龙女大战金轮法王,成为武林人士口中的少年侠士。
青年时期的杨过,与青年时期的独孤求败经历相似,二人都是血气方刚,好勇斗狠的热血儿郎,二人都品尝过胜利的滋味,与年少成名的负担,所谓“大笑无声”便是这个道理。
【大哭无泪——软剑】
“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
紫薇软剑是独孤求败的武学精进之后,所使用的第二把剑,紫薇软剑柔软如丝,飘逸如水,青光闪闪,杀气腾腾!软剑是“剑”的一种,与“剑”不同的是,软剑主要以“割喉”、“断臂”为输出形式,往往出招便是死招,杀人只在瞬息之间。
三十岁之前的独孤求败追求杀戮,追求一招制敌的快感,追求独步江湖的名望。欲望蒙蔽了独孤求败的双眼,以至于用紫金软剑误杀了江湖义士,后悔不已的独孤求败,将紫金软剑弃入山谷,开始思考武学的真正意义。
杨过在经历了断臂和与小龙女的分别之后,对人生百态看得更加透彻,因此,杨过与独孤求败在这一阶段同处于“大哭无泪”的境界。
谁的人生没有冲动?谁的人生没有遗憾?你是否有想哭,却哭不出来的时候?人在绝望的时候,往往最容易走入邪道,我认为此时的杨过,如果没有神雕的帮助和独孤求败的启迪,很可能会因为对人生的憎恨而误入歧途。
【大悟无言——玄铁重剑】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
真正的修行便是在红尘中练心,独孤先生自幼习剑,征战半生,其剑法之妙,见识之广,悟道之彻,绝无仅有。从利剑到软剑,从软剑到重剑,孤独求败迈出的每一个脚印,都是金庸老爷子特意为杨过而设计的指路明灯。
独孤求败与杨过的人生轨迹不谋而合,甚至连孤高、偏执的性格都极为相似,所以神雕才会和杨过格外的亲近,而玄铁重剑正是神雕帮助杨过选择的,并且神雕还按照独孤求败的练剑发方法,教会了杨过使用玄铁剑法,想必是口不能言的神雕在杨过的身上看到了独孤求败的影子,所以才让杨过重走独孤的练剑之路。
杨过在练习玄铁剑法时,领悟了道祖老子所言的“大巧若拙,大直若曲”的人生境界,犹如宛若剑魔再生,无敌于天下。
杨过从欧阳锋那里学了“蛤蟆功”和“经脉逆转”,又学了古墓派“玉女心经”,“全真剑法”和部分“玉女心经”,还从黄药师那里学了“玉箫剑法”和“弹指神功”,从洪七公和黄蓉那里学了“打狗棒法”。他的每一项武功都是江湖中的绝世武学,就连金轮法王都曾说过他的武功杂而不纯,博而不精。
正如金轮法王所说,杨过的武功正是花巧太多而功力不够,变化有余而刚猛不足,总而言之就是不够精,不够纯。而玄铁重剑是杨过最好的选择,因为“利剑”所代表的是年少轻狂的稚气;“软剑”所代表的是争名夺利的杀气;
而这两个阶段,杨过早已经看透了,唯有朴实无华却厚重无比的“玄铁重剑”,才是杨过接下来所要走的路,这条路便是“沉稳”、“庄重”、“简单”。
杨过选择了重剑,也标志着他的武功从注重招式到注重内力的转变,标志着他摒弃了以前的华而不实,注重现在的大巧不工。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要知道屠龙刀和倚天剑都是玄铁重剑所铸,如果杨过没选玄铁重剑,后面可就没倚天屠龙记了。
独孤求败的四把剑推荐搜索词:
1.独孤求败的四把剑原文
2.独孤求败的四把剑四种境界
3.独孤求败的四把剑寓意
本文标题:独孤求败的四把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