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冬天会冻死吗推荐文章1:久病体虚要多吃人参吗?

  谣言


  生病时间久了,身体会变虚弱,所以要多吃人参补一补。


  辟谣


  人参首载于《神农本草经》,性味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肾经,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之功效,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气血亏虚、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


  人参可以补五脏,尤善补脾肺之气,治脾肺气虚诸证。据现代药理学研究,人参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促进和调节免疫功能、调节血压、调节糖和脂类的代谢、延缓衰老等。


  为什么久病会体虚呢?


  《黄帝内经》的解释是“精气夺则虚”,就是人的精气耗伤,这个精气主要是人体的精微物质。


  中医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从物质的角度来讲,一种是从功能的角度讲,精微物质的亏耗会导致功能低下,功能低下又会影响精微物质的生成,所以是相互影响的。得病时间久了,元气必然受损,就会造成体虚。


  脾肺气虚有什么表现?


  从中医角度讲,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之分。因此,要根据不同的虚证,选用不同的补虚药。


  气虚证,中医病证名,以气短、乏力、神疲、脉虚等为主要表现,指元气不足,气的推动、固摄、防御、气化等功能减退,脏器组织机能减退导致的虚弱证候。


  脾气虚的常见表现为:食欲不振、脘腹虚胀、大便溏薄、体倦神疲、面色萎黄、消瘦或一身浮肿,甚至脏器下垂等。


  肺气虚的常见表现为:气少喘促、动者益甚、咳嗽无力、声音低怯、易出虚汗等。


  如果长期存在上述症状,就很有可能是气虚证。如果经医生诊断确为气虚证,就可以适当选择人参进补。


  哪些情况不适合服用人参?


  除了某些病症禁忌之外,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均忌服人参。补虚药是治疗虚证的,邪气实而正气不虚者不应使用,如果一味地使用补虚药,没有及时去除邪气,邪气就会更加“猖狂”,甚至深入人体。我们经常在治疗感冒的中成药说明书里看到“本品不宜与滋补性中药同时服用”的字样,就是这个道理。


  什么是“人参滥用综合征”?


  根据中医经验,人参虽可以益气健脾,但药不对症时,可使患者出现体温升高、皮疹、全身瘙痒、便秘、腹胀、食欲下降、头痛、眩晕等。


  另有调查显示,对一定人群给予人参5克/人/天,连用一月余,大多出现兴奋、激动、烦躁、心慌、失眠、咽部刺激感及神经过敏症的表现,也有人出现头晕头痛、皮疹、出血、全身性水肿、晨泻等症。


  这些现象被统称为“人参滥用综合征”。


  综上所述,人参是一种好药材,有多种药理作用,但是并非久病体虚就要多吃人参,如果不恰当地服用会出现许多不良反应。


  (1)虚证分为多种,不是所有的虚证都要吃人参。


  (2)人参属于补气药,尤善补脾肺之气,治脾肺气虚诸证。如确有气虚证,可以适当选择人参进补。


  (3)人参是一种中药材,需经医生或药师辨证论治后服用。


  辟谣专家:吴胜红,吉林省一汽总医院药品管理部主任、主任药师


  复核专家:徐飞,吉林省药学会理事长、主任药师


  出品人:科普中国-科学辟谣


  : 药葫芦娃


  人参冬天会冻死吗推荐文章2:人参vs西洋参,冬季用参进补你选对了吗?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一年四季,总有人时常感觉气虚乏力、精神不振,想要泡杯参茶来补补气、提提神。不过,南京市中医院江苏省老药工传承工作室专家李文提醒,人参与西洋参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用的补气参,两者外观相似,都具有补虚强身的功效,但它们在药效特点、适用人群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大家使用这两种贵重药材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辨别。人参VS西洋参,效用大不同

  李文主任介绍,人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曰:“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被誉为“百草之王”,可见其药用价值之高。人参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其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肺、心、肾经。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的功效。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气血亏虚、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现代药效研究表明,人参具有抗休克、促进消化吸收、增强学习记忆力、抗疲劳、抗衰老、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强心、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炎、降血脂、降血糖等药理作用。


  西洋参,始载于《本草备要》,曰:“补肺降火,生津除烦,虚而有火者相宜。”《医学衷中参西录》称:“其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皆可以此代之。”可见补而不燥是其独特之处。西洋参原产于美国、加拿大等地,又名花旗参、西洋人参,我国吉林、山东、陕西、北京等地亦有栽培。味甘、微苦,性凉,归心、肺、肾经。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用于气虚阴亏、虚热烦倦、咳喘咯血、内热消渴、口燥咽干。现代药效研究表明,西洋参具有抗疲劳、改善和增强记忆、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心律失常、抗应激、降血脂、降血糖、镇静等药理作用。


冬季用参进补,专家划重点

  虽然滋补养生是件好事,但若是用药不当则会适得其反。对于人参与西洋参鉴别用药,专家给出了以下建议:


  人参与西洋参均能补气生津,均可用于气虚,津伤口渴和消渴症。不同之处在于,人参温补,偏于助阳,补气固脱之力较强;西洋参凉补,偏于养阴,清热生津之力较强。


  此外,人参能补益心肾之气,安神益智,还常用于失眠、健忘、心悸怔忡及肾不纳气的虚喘气短等。人参较宜于久病、大病、身体虚弱者使用;身体强壮、邪气实而正气不虚者不宜使用,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谨慎使用。西洋参较宜于热病气阴两伤、阴虚火旺者使用,中阳虚衰、胃有寒湿等寒证人群不宜使用。


  最后,李文主任提醒,养生要根据个人体质和需求,在中医师辨证和中药师指导下合理应用,发挥补益作用,减少不良反应。


:通讯员 张明 莫禹凡、南京晨/爱南京记者 戚在兵编辑:宁宁责编:聂龙妃

  人参冬天会冻死吗推荐文章3:温而不燥“沙漠人参”

  文/羊城晚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梁译尹


  冬天正是进补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肾病科主任中医师赵威推荐用肉苁蓉煲汤,因其补肾阳,益精血,阴阳双补,药性从容和缓,为临床平补阳药之一。


  肉苁蓉,被《神农本草经》列为滋补上品。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乌拉特后旗戈壁地区出产的肉苁蓉个大、肉厚、味甜,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


  肉苁蓉性温味甘咸,归肾、大肠经。《本草汇言》述:“肉苁蓉,养命门,滋肾气,补精血之药也。男子丹元虚冷而阳道久沉,妇人冲任失调而阴气不治,此乃平补之剂,温而不热,补而不峻,暖而不燥,滑而不泄,故有从容之名”。现代研究可以缓解便秘,调节内分泌,促进中枢神经功能,提高吞噬细胞活力,增强人体免疫力。


  但要注意不要用铜、铁器烹饪,且胃肠虚弱,泄泻者禁用;肾中有热,强阳易举,精不固者忌之。


  肉苁蓉羊排汤


  【材料】肉苁蓉20克,羊排500克,红枣5颗,姜3片。


  【做法】肉苁蓉除去杂质,洗净切厚片。羊排洗净砍段放入砂锅中,适量翻炒,加入清水大火烧开,去除血沫,放入肉苁蓉、红枣、姜片,炖煮1.5小时至羊排软,即可调味服用。


  【功效】补肾壮阳,益精补血,强筋健髓。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之阳痿、遗精、腰膝冷痛、宫冷不孕等症。


  :余燕红


  : 羊城晚


  人参冬天会冻死吗推荐文章4:冬季进补 先辨明体质

  :广州日


  图@视觉中国


  都说广东人最会养生,而养生绕不开进补。省名中医、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副院长王清海教授笑着说,最近在门诊,他总是被问到“天好冷,我能吃点人参鹿茸进补吗?”而答案就是“必须先辨明体质,如果属于气虚,少量进补没问题!”


  血压高眩晕好转了,能进补吗?


  陈先生近一年来定期到王清海教授的门诊“到”,皆因他身患眩晕病和高血压。


  经过治疗后,陈先生目前血压已经基本恢复正常,眩晕也明显好转,只是偶尔有轻微眩晕,其他无明显不适,他自称“饮食、睡眠均可”,而王清海给他望闻问切后,发现他舌淡苔白,脉沉细。


  最近一次诊治,陈先生问王清海“可以进补吗?比如,炖点鹿茸和人参……”王清海回答“可以吃点”。不过,专家提醒,务必要少量,每次不超过5克,每周1~2次,吃参或者鹿茸后,看看有没有不舒服,如果没有,就吃多几次。


  确定是气虚就能补


  在王清海看来,陈先生所提的“冬令进补,能不能吃点人参鹿茸等大补之物”的问题,很有代表性。毕竟中医看来,天气寒冷,正是冬令进补好时节。


  不过,到底哪些人该补,该怎样补,都是有学问的。


  第一类人群:一般情况下,不论男女,只要是经常手脚冰凉,冬天尤其明显,舌淡白,脉沉细弱者,冬天用鹿茸、人参是可以的。


  具体进补推荐:人参炖鸡、鹿茸黄芪炖乳鸽、当归生姜炖羊肉等,都是不错的温补肾脏阳气的好膳食。


  第二类人群:如果经常手足心热,失眠甚至大汗、口干、舌红、苔干、脉数或细数等,则不适合用人参、鹿茸类温补肾阳。


  那这些人群,该如何进补?王清海说,他们应当补肾,比如用百合、石斛、生地、莲子、水鱼、草龟等煮粥,或者炖瘦肉等。


  第三类人群:如果是上述两种情况都没有的健康人,冬天适当吃点温补的膳食。


  他强调,以中医理论指导养生保健,最离不开辨证,力求做到个体化。因此建议市民进补前,最好找专业中医师辨明体质,对症进补。(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李朝)


  人参冬天会冻死吗推荐文章5:“三九”养生:饮食温补勿过头

  “数九寒天,冷在三九”。作为对寒冬的记时方法,我国民间将冬至后的81天划分为9个阶段,每一阶段为9天,俗称“冬九九”。专家提醒,数九时节强冷空气活动最为频繁,要注意防寒保暖。同时要科学地运用养生之道,调理起居饮食、注意锻炼身体、保证睡眠质量。


  饮食温补勿过头


  常言道:“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是公认的进补好时节。专家介绍,冬令进补有三个好时节:一般来说,从立冬至来年立春是膏方进补的最佳时节,冬至前后开始使用人参、鹿茸等大补药材,而“小寒”至三九期间是冬天最后一个适宜的进补时节。专家建议,冬至时节的饮食还宜多样化,谷、果、肉、蔬菜要合理搭配,适当地选用高钙食品。


  专家提醒,数九时节是一年之中天气最为寒冷的时节,在日常饮食中,可适当多吃些御寒食物,羊肉、牛肉有燥热温补的效果,能预防“三九寒冷”,但量不宜太多。冬至时还可以多吃些诸如花生、核桃、栗子、榛子和杏仁之类的坚果,因为坚果性味偏温热,在其它季节吃容易上火,而冬天天气较冷,吃坚果有御寒的作用,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要注意的是,火锅、麻辣烫、烤鱼等现代人爱吃的食物会给身体“火上浇油”,也得吃一些补充津液的食物来去除燥热,如白菜、萝卜、藕、笋、百合、芋头、荸荠等。其它很多蔬菜也要多加摄入,比如菌类、海带、紫菜、菠菜、山药等。除此之外,还要适量多吃水果,不仅能滋阴养肺、润喉去燥,还能摄取充足的营养物质,能够使人顿觉清爽舒适。


  晨练适度别空腹


  步入三九,专家提醒,要注意“冬藏”。中医养生理论认为,冬季阳气潜藏,人体代谢缓慢,而万病皆损于阳气。因此,冬天如何保护阳气不受损伤是首要任务。专家提醒,要注意守住身体抗风抗寒的三大“要塞”:头部、背部和足部。晨练是好习惯,但也要看天气,最好见到阳光再出门,锻炼的时候不要大汗淋漓,要“收”一些。在天气特别寒冷的时候,最好停止晨练。


  冬季很多人晨练时,依然像夏天一样起得特别早。为了抵御寒冷,还增加了运动量,殊不知,冬季气候寒冷,清晨又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候,过量运动可能导致血管剧烈收缩,而诱发疾病。冬天晨练时间一般在30分钟最适宜,不宜过早过长,而且要做好保暖措施。可多进行一些增强肌肉协调和柔韧性的运动,如慢走、打太极拳和瑜伽等活动,这些运动会保持肌肉、器官的稳定性。


  此外,晨练不宜空腹,由于早晨起床时身体处于低代谢阶段,若不在运动前作一些补充,运动时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就会明显升高,从而诱发心律失常,甚至导致猝死。但晨练前也不要吃得过饱,以防止运动时身体供血不足。晨练者在晨练前,应适当摄取高能量食物,并喝适量的白开水。晨练结束后,应先喝一些温开水,让食道和胃有个适应的过程,同时避免吃过烫的食物。


  睡觉不宜穿太多


  睡眠方面,首先要做到睡个“低温觉”。人们的体温并非恒定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晚间9时至11时开始下降,凌晨1时至3时降到低谷,清晨8时左右开始缓慢上升,晚餐后达到顶峰。因此,夜间睡眠是“低温养生”的好时机,必须杜绝熬夜,尽量做到在晚上9时就上床睡觉,且睡眠时间保证在7小时以上。在灯光中入睡会导致体温上升,使人体产生“光压力”,因此,最好在黑暗的环境中睡觉。


  数九寒冬,天寒地冻,有些老人担心半夜上厕所冷,往往会穿毛衣睡觉,有些家长怕孩子着凉,也把宝宝裹得严严实实睡觉。但专家称,寒冷的冬天睡觉也不能穿太多。人在睡觉时,大脑和肌肉进入休息状态,如果睡觉时穿多了,在衣服的挤压下,皮肤正常呼吸和汗液蒸发会受阻,不利于消除疲劳。而衣服对肌肉的压迫和摩擦还会影响血液循环,造成体表热量减少,这样即使盖着厚被子,可能还是会感觉冷。


  专家建议,一般说来,年轻人晚上睡觉可以穿件长袖内衣;老年人可以穿棉毛衫,也可再加一件肚兜,保护肚子;婴幼儿晚上贴身穿件棉质内衣睡觉就行,孩子房间的室内温度一般控制在22℃左右。当然,每个人的体质和居住情况不一样,具体穿衣情况还需根据具体情况定。泡脚或洗热水澡都有助于睡眠,但洗澡时要注意,无论盆浴或者淋浴,水温不要过高,桑拿时房间温度也不宜太高,否则会适得其反。


  调理起居少抑郁


  在日常起居上应有所讲究、合理调节,不要忽略各种方面需要注意的细节。生活环境方面,多接近绿色植物。室内多摆放些吊兰、水仙、茉莉等盆花或盆景,以降低环境的温度。弃用厚重的窗帘,选用轻薄,看起来淡雅、清爽的窗帘。家具也应多选用造型简洁、色调偏冷的藤、竹、木制品,达到吸收部分热量的目的。室内的灯,在保证必要阅读亮度的前提下,多用低瓦数的冷光灯。


  冬季穿衣要注意防寒保暖,及时增添衣物,在冬装的选择上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穿脱方便,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早晨洗脸时先用温水湿敷,后用冷水擦脸,以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晚上要用热水洗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冻伤及脚裂。冬季室内空气湿度低不利于皮肤保健,所以每天清晨起床最好在地上洒点水,或使用加湿器提高室内的湿度。


  在精神调养方面,要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合理用脑,培养良好的性格,时刻保持心态平和。避免劳累过度、早睡晚起、积劳成疾,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冬季抑郁症高发,气候变化是主要因素,冬天阳光少,会导致人体分泌出一种褪黑激素,褪黑激素会使人体细胞懒惰,人显得精神萎靡,情绪低落,反应也变得迟钝。对付冬季抑郁症,多晒太阳很要紧。


  : 中国天气网


  人参冬天会冻死吗推荐搜索词:

  

  1.人参冬天会冻死吗?

  

  2.人参冬天会冻死吗为什么

  

  3.家里种人参有7大忌

  

本文标题:人参冬天会冻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