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周长多少公里
西湖周长多少公里推荐文章1:西湖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谚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把杭州比作天堂,主要是因为杭州有一个美丽的西湖。
西湖位于杭州城西,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周长15公里,湖体轮廓近似椭圆形,面积6.03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积5.66平方公里。湖底较平坦,水深平均在2.15米上下,最深处2.8米,最浅处不到1米。有白堤、苏堤将湖面分割成外湖、里湖、岳湖、西里潮、小南湖、五个部分;湖中有孤山、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四岛,注入西湖的主要水源有金沙港、龙泓涧、长桥溪及1986年以后引入西湖的钱江水。调节西湖水位的主要出水口有圣塘闸和涌金闸,最后流入运河。
在远古时代,西湖所在地还只是钱塘江河口的浅海湾,南面的吴山和北面的宝石山,是环抱这个海湾的两个岬角,只在东北部留下一个不到3公里的湾口,在长期自然力的作用下,泥沙淤积沉淀,使海湾逐渐变小、变浅,最后使原来的浅海湾逐渐变成了一个滨海湖泊(泻湖)。经科学考证,西湖的形成时代,大约在1.2万年以前,到西汉时期基本固定湖形,而真正固定下来是在隋朝。
西湖历史上曾有许多别名,如金牛湖、明圣湖、钱塘湖、石涵湖、上湖、放生池、高士湖、贤者湖、明月湖、美人湖、武林水、销金锅、龙川、钱源等。
西湖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大规模整治有:第一次,在唐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在钱塘门外石涵桥附近修筑至余杭门(即今武林门)的长堤。第二次是在五代,吴越国王钱缪组织千人撩湖军对西湖进行大规模疏浚。第三次是在北宋,(1089年)苏东坡组织疏浚西湖,把挖出的大量湖泥筑成了长2.8公里的苏堤。第四次是在明正德三年(1508年),杭州知府杨孟瑛组织浚湖并修筑了一条与苏堤并行的杨堤(今西山路)。第五次是在清代,浙江巡抚阮元于1800年用疏浚西湖的淤泥堆筑了阮公墩。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西湖也进行了多次综合整治,湖水深度由原来的0.55米增加到了2.15米,西湖的面貌日新月异,真如苏东坡,吟诵的那样:“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982年11月,60平方公里的西湖风景区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西湖周长多少公里推荐文章2:描写西湖的千古名篇众多,唯有苏轼的作品,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古代描写西湖的诗词,多到可以专门出一个《西湖词丛》,但是流传到如今,广为人知的却只有那么几首。
这些与西湖相关诗词,在当代名气最响亮的,还要数白居易、苏轼和林升等人的作品。三人之中,又以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最受欢迎。
因为苏轼的诗中有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自从他写下这首诗以后,八百多年以后,在世人的印象当中,杭州的西湖就和战国的美女西施划上了等号。
但是仍有很多人不知道,最早与西湖扯上关系的美女,其实是埋在西湖边上的那名“南齐名妓”苏小小。
苏轼为什么能够仅仅凭着一首诗,就开除了苏小小对西湖的“冠名权”?苏轼的西湖诗,真的比白居易、林升、陆游等人写得更好吗?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一、《钱塘苏小小歌》赏析先说西湖为什么叫西湖,据南宋史料《西湖游览志》中介绍:西湖原来名叫“明圣湖”,是一个周长三十里、三面环山的淡水湖泊。
相传在汉朝的时候,湖里冒出了一头金牛,人们说它是“明圣之瑞”。大概就是说金牛是一种祥瑞,只有当国家出现了明达圣贤之人时,才会出现。
于是这个就湖被称为“明圣湖”。后来又因为它背对着城郭的西面,就叫西湖了。当西湖第一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时,就与苏小小扯上关系了。
南齐有一个“无名氏”,以苏小小的名字为标题写了一首《钱塘苏小小歌》,这当算最早的西湖诗,诗文如下:
妾乘油璧车。郎骑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少女乘着马车,到西陵松树下与骑青骢马的男子约会的情形。诗中的苏小小除了名字以外,生平任何资料都查询不到。
因为诗里歌颂的爱情太过美好浪漫,所以激发了无数后世文人的想象,自唐朝以后,有很多骚客都喜欢把她当成自己“文学女神”写进诗词当里,大加赞美。
于是为了文学创作的方便,有人给她杜撰了一个南齐名妓的身份。就这样,本来并不存在的一个人,还被好事者在西子湖畔给她修了一个“衣冠冢”。
古代文人特别喜欢把美好的事物和人跟美女联系在一起,所以当他们发现西湖山明水秀,景色怡人,想要写诗时,就老爱提“美女”。
一提就提苏小小,但是历史上关于苏小小的事迹实在是太少了,没有创作发挥的空间,于是提多了就失去新鲜感了。
二、《春题湖上》赏析唐朝的时候,白居易曾经在西子湖畔当过三年官,还组织老百姓治理过钱塘江。白居易因为热爱西湖的风光,也写下了不少和西湖、美女有关的诗句。
比如他有一首写西湖的诗,名为《春题湖上》: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春天西湖上的风景,好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三面乱山环绕,湖水波平如镜。
松树一排又一排,一层又一层地叠生在峰峦之上,好像给西湖山水挂上了一千重“珠翠”。夜晚来临时,明月照到湖心,就像是一颗巨大的珍珠。
湖岸上抽穗的早稻好比绿色地毯边沿冒出的线头,湖水中生长的香蒲,就像是少女绿罗裙上的飘带。我一直没有离开杭州,有一半的原因是为了西湖。
在这首诗中,“青罗裙带”一句是典型的借美女来写风景的笔法。白居易写西湖的诗很多,比起上面这一首,我们更熟悉的是他的另一首诗,即《钱塘湖春行》。
这一首诗不但名气比前一首来得大,事实上写得也的确比前一首更加有新意。不过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中的风景时,往往更喜欢被拟人化,具象化后的风景。
由于《钱塘湖春行》没有用到“美人”的意象,所以大家还是觉得苏轼的那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写得更好。
三、《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赏析苏轼和白居易一样,也曾经在西湖当过地方官,写下过不少描写西湖风景的诗词。他曾经有一首诗《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描写西湖的冬天是这样的:
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这四句诗把雨雪云雾中的西湖,写得朦胧又唯美,仿佛是一个人迹罕至的仙境一样。对比他后来写西湖最成名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显得还要更有风情一些。
但是,最终出名的却还是前者。为什么会这样呢?那自然还是因为,前者成功地把西湖风景与战国美女西施,挂上了钩,不信我们再一起来看看苏轼诗歌的原文就知道了。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诗创作选取的时间点,是在阵雨过后初晴的湖面上,第二句诗浓缩了在《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描写了的,关于西湖的朦胧、迷幻的美感。
在第三句诗里面,苏轼创造性地用古代四大美人之首的西施来比喻西湖,直接就抬升了西湖的“档次”。
因为前面我们提到过,苏小小本来是一个身世不可知的南齐女子,后世通过文学想象给她附加了一个“妓女”身份。
“妓女”在古代文人心目当中,的确有着比较特殊的地位。她们身份虽然低贱,但是却精通诗词歌赋,多才多艺,可以充当失意人士的知己。
然而古代这些“妓女”,因为身份的原因,社会地位其实很低。但是西施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她是一个为国家牺牲自身的女英雄。
西施之美是公认的,她美丽的程度有史书有证,明确超越了苏小小那种文人自由“想象出来的美丽”。
因为西施是被越王从全国众多浣纱女中挑选出来,专门训练后派到吴国当间谍的,所以她不光是最漂亮,也是最聪明的美女。
把西湖和西施扯上关系后,西湖的形象因为西施传说的“故事性”,更容易加深西湖在人们头脑中的印象。
明白了“西子”在这首诗中存在的重要意义后,你再读最末一句的“淡妆浓抹总相宜”,就会意识到,苏轼不仅仅是在讲西子的脸很漂亮,化淡妆,化浓妆都可以。
其实苏轼是在讲,西施无论是粗服乱发浣纱溪边的时候,还是身着绫罗绸缎,珠翠满头当“吴宫妃”的时候,都是那么美。
那么,这件事情到底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西施生得美,并不是依赖外物的“装扮”,而是丽质天成。
再把这个类比到西湖本身,那就是西湖风景之美,并不是因为历代文人骚客反复用各种诗赋去赞美它,歌颂它,才给人们造成了它很美的印象。西湖的美,的确就是因为它风景夺了天地造化之神功。
自苏轼创作这首诗以后,苏小小的坟墓尽管还驻留在西子湖畔,但是人们想起西湖,想到的第一个美女就成了西施。到了后来,人们已经逐渐想不起西湖边儿上为什么会有一座南朝名伎的空坟头了。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因为西湖边上乱建了太多“名人墓”,胡乔木写信建议“拆坟”时,第一个针对的就是苏小小墓。
胡乔木在词中大骂苏小小,“土偶欺山,妖骸祸水,西子羞污半面妆”。意思就是说,这些个泥巴捏成的人偶和妖女的尸骸,也敢来欺山占水,污染西子湖的妆容。
苏小小要是泉下有知,一定会大叫一声“冤枉”,她一定想着给我修墓的是你们文人,骂我妖女的也是你们文人,我可是什么也没干啊!
结语自从苏轼在诗中把西湖比成“西子”之后,在古代的诗词当中,关于西湖的“意象”也逐渐起了变化。
后来人们提到西湖时,就不只是写它的风景美了,有时候还会把它的意象与天下兴亡、江山美人挂上了钩,比如南宋的林升的《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里提到西湖歌舞时,表面上仍然是把西湖与歌舞伎扯上了关系,但是事实上是在控诉南宋当权者在半壁江山沦陷的时候,偏安一隅,成日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而西施当年被越王派到吴国,干的就是迷惑吴王夫差,让其沉迷于酒色的工作。所以林升诗中的西湖意象,很明显是受到苏轼诗中“西子”意象的启发。
因为苏轼诗歌的影响,后来到了元明清三朝,又有无数文人编写关于西湖的诗词和戏剧、小说,但是他们对西湖的描写与想象,始终没有脱离苏轼诗中的“意象”范畴。
所以说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是最好的描写西湖的诗,的确是毫不为过了。
西湖周长多少公里推荐文章3:难忘的行走
我有几次印象深刻的行走,分别是:杭州西湖、南京玄武湖、冕宁县彝海、西安古城墙顶的绕湖环城行走;还有在上海的苏州河南北岸行走。
杜进军我从上海应征入伍,曾分别在甘肃的嘉峪关、临泽、酒泉、兰州等地服役了41年,曾是一名坦克驾驶员,并先后在石家庄装甲兵学院、北京国防大学、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学习,研究生学历;军旅岁月是我的全部人生。
杭州西湖平面图我曾两次在杭州疗养,疗养院地处西湖边上的杨公堤郭庄附近;每次疗养期间我都要围绕西湖行走;西湖周长约15公里;第一次是顺时针沿湖边的楼外楼,柳浪闻莺,雷锋塔,花港观鱼,刘庄行走返回疗养院。
西湖风景鸟瞰图第二次是逆时针方向行走。采取边游览,边拍照,边行走的方式;用了4个小时,这两次行走给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回忆;西湖是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最美的地方;也是让人最流连忘返的地方;刘庄和汪庄当年的主人选择建于此处确为不二的胜景之地;我还多次在苏堤上往返散步,置身这里让人心旷神怡,人只有在这一刻会忘却一切,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
南京玄武湖全景图南京是我的出生地,我有一年专门去玄武湖绕湖行走,玄武湖是南京市的内湖;东枕紫金山,西靠明城墙,北邻南京站,南依?舟山,湖中有五个小岛(环洲,樱洲,菱洲,梁洲,翠洲),每个小岛均有堤桥相通。是江南最大的城内公园,也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是仅存的江南皇家园林;被誉为金陵明珠;与杭州西湖,嘉兴南湖并称江南三大名湖。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赞誉玄武湖:钱塘莫美于西湖,金陵莫美于后湖(即玄武湖);玄武湖周长约15公里。我行走了2.5小时。
冕宁彝海2011年12月30日上午我们参观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后,下午乘车前往冕宁县的彝海乡;彝海是刘伯承元帅和小叶丹结盟的地方。这里四周古木参天,水面清澈,芳草盖地,环境幽静。彝海周长约4公里,我即兴绕湖走了一圈。完全沉浸在原生态的感觉之中。
美丽的彝海鸟瞰彝海全景苏州河四川北路桥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记得那年我刚满60岁,天气非常凉爽,我乘车到达外滩,从外白渡桥起沿苏州河南岸行走至真北路桥;用时约4小时,行程约20公里。
流淌在高楼林立间的苏州河十天后我又从真北路桥开始,沿苏州河北岸行走至外白渡桥;再到延安东路外滩。行程也是20公里,用时4个小时。当时天气非要炎热,已近中午,烈日当空,奇热无比,感觉体能巳到极限,再也无法坚持;乘车返回家中。
“中远两湾”城的苏州河段时间2023年我70岁,进入古稀之年,又再次去苏州河南北两岸行走,两次行走间隔一个星期,仍然从外白渡桥至真北如桥,用时都在6个半小时,已明显感觉力不从心,体能在哀退,这个年龄能走下来就不错了,深知这是最后一次的苏州河真北如桥至外滩的连续行走,以后再走不了这么长的距离了。
上海地铁“中潭站”处的苏州河“文革”中我曾参加学生组织的徒步串联;从徐家汇,莘庄,松江,石湖荡,枫泾,至杭州;按当时的路程,大约有200多公里,我们走了五天。返回时我们乘船从太湖前往苏州,再乘火车返回上海。
西安古城墙顶部2024年我路经西安,专程去西安古城墙顶部行走,终于实现了我一直想在西安城墙上绕行一周的愿望;西安古城以钟楼为中心,东南西北四条大街所对应的四个正门建有城楼,分别是:长乐门、安远门、永宁门、安定门,寓意“长安永定”;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城墙;那天我是从西安古城的永宁门登上城墙顶部开始行走,用时3小时;西安城墙周长13.74公里,虽然是在濛濛细雨中行走,但走完之后并无不适和疲劳之感,这个距离我原来只需一个半小时就能完成,现在人老了体能下降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行走还是要遵循:平稳适度,量力而行的原则;在放松和舒展中行走,去追求唯一属于自己的健康。
西湖周长多少公里推荐文章4:西湖水质好不好?有哪些冬候鸟来了?快抱包船免费请5个亲子家庭,周六一起到西湖最中央去认识西湖
都说,杭州人离不了西湖。可是,就是这个被杭州人亲热地叫做“我们自家湖”的西湖,你真的了解它么?
随便问几个问题好了,西湖水最深的地方有多少米?它的水体透明度有多少?湖底都生活了哪些动物植物?一年年秋冬季,又有哪些候鸟飞来西湖边做客?
你看,你对它其实并没有那么了解。
现在,我们联合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西湖水域管理处,在本周六(11月30日)推出一堂“水滴课堂”,请你带上小朋友,一起到西湖的最中央,来好好认识下西湖。
来和大家讲讲,这一趟,可以玩什么,又可以学到什么。
西湖水的透明度是多少?给你仪器,自己来测啊周六,在钱王祠码头集合,一起登船。
船开出的时候,课堂也就开始了。西湖水域管理处的工作人员杨俊,负责和大家讲讲,西湖水的故事。
大家一遍望着西湖的风景,一边听西湖水质,平常是怎样取样、检测的;入水口、出水口是怎么分布的;西湖有多深,面积、周长是多少,日常水位是如何控制的;西湖最近一次疏浚是什么时候……
总之,和西湖有关的疑问,在船上你都可以听到解答。
小朋友在西湖里检测水质
知识学到了,就该小朋友动手实践了。我们准备了水质取样的小仪器,大家自己动手,来取样、检测。
比方说,测水的透明度,有一种专门的仪器叫透明度盘。一块小小的圆盘,黑白两色分明,盘子上系了2米多长的绳子,每隔10厘米就打一个结。把透明度盘在水里慢慢往下放,等到圆盘上的黑白色看不清,再对照绳子上的结,就知道透明度有多少了。
小朋友在西湖里检测水质
第一次测水样,是在西湖外湖,这一步结束后,小船儿就要一路往西,去湖西更“隐秘”的地方了。
西湖里都生活了哪些动物植物?船过了苏堤,就是西里湖了,这里和外湖比起来,“水下世界”会更精彩,往小船下看看,清澈的水下,铺满了水生植物。
西湖自然图谱
比如菹草、苦草、狐尾藻、金鱼藻、黑藻等等,它们就像一个个“净水器”一样,确保水环境的安全。
而且,这些水生植物,这几年在西湖里已经长成一片又一片群落,茅家埠、浴鹄湾、乌龟潭,这一片湖西区域,种得最早,品种最多,长得也最好,早已经成了 “水下森林”。
“森林”里,小鱼儿一群群地,在叶子间钻来钻去。面条一样的苦草上,哎哟,懒洋洋地趴了好多螺蛳哦。
有螺蛳,那可是西湖水好的证据。像河蚬、三角帆蚌、黄蜻稚虫等,都是爱干净爱到不行的小动物,只有水草长得好的地方才找得到它们。
根据统计,西湖目前采样调查到的水生植物,至少72种,隶属30个科;其中挺水植物最多,有54种。
动物方面的话,仅鱼类就有50多种,除了“原住民”野杂鱼等自然繁殖的鱼类,最多的还是每年放养的鱼苗,比如花鲢、白鲢、鳊鱼、鲫鱼、青鱼等。
西湖鸟谱
这是西湖水底,往西湖湖面上看,还有各种水鸟等着你去数呢。负责带领大家看鸟的,是西湖水域管理处监察大队中队长朱碧颖,他对鸟类,尤其是西湖水鸟很有研究。
小朋友在船上,用望远镜寻找鸟类。
望远镜交到手里,就看你的发现力了。朱队长说,每年天一冷,西湖都要迎来一批又一批的候鸟,它们从遥远的北方一路飞过来,要在西湖边过上一个暖暖的冬天,再慢悠悠地飞回老家。这个季节,已经有好多候鸟飞来啦。
普通鸬鹚
每年最早的,都是鸬鹚,年年9月份就往西湖边赶。
据说早在9月18日就有观鸟爱好者看到它露面了。这几天,西湖边转来转去,大家看到的都是这一只。
今年冬候鸟赶来西湖的第一只,应该就是它了!到了西湖边,它的日子过得可舒服了。白天抓小鱼,累了就往柳浪喷泉的铁架子上一站,闭目养神;到晚上想睡觉了,就飞去三潭印月、汪庄一带的水杉林里休息。
红嘴鸥
织女银鸥基本上都是第二个到杭。鸳鸯也是年年到,但数量不固定,多的时候有两三百只,少的时候也有三四十只。绿翅鸭也不多,每年都是三四十只的样子;普通秋沙鸭则喜欢整个家族一起活动,一组组地飞过来。
鸳鸯
白骨顶
这些候鸟都有自己的“专属领地”,朱队长会带着大家,在西湖里仔细寻找它们的身影。
一条船只能坐5个亲子家庭来名 免费参加本周六(11月30日)下午,我们联合西湖水域管理处的“水滴课堂”就要发船了。
这一条画舫船,除去工作人员,最多只能坐5个亲子家庭(一大一小),机会难得,有兴趣的话抓紧名哦,小朋友读二年级以上都可以来。
参与方式——下载“快抱”App,找到“水滴课堂”活动页面,说说对西湖有哪些印象,用#西湖水#话题发表评论就能名。
名截止到11月28日14:00,成功入选的用户,将收到短信通知。
通讯员 | 张梦思 照片由西湖水域管理处提供
西湖周长多少公里推荐文章5:西湖的碧波,清得有由头
春风吹皱碧波,西湖水光潋滟。
不知哪朝哪代,何年何月,西湖的名声开始大起来,一时以“西湖”命名的有三十多处。另外,与西湖攀亲的也有好几处,例如绍兴和武汉的“东湖”,以及嘉兴的“南湖”等等,我到过东湖和南湖,感到那里的水比起西湖的水要有些逊色。
我觉得西湖水最大的特点就是“绿”。古人云:“湖号钱塘泻绿油。”道尽了西湖水的好处。湖面5.66平方公里,周长15公里,碧波粼粼,清洌明媚,人见人爱,怪不得一位台湾同胞在畅游了西湖后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待退休后,我要在湖畔买幢房子,安度晚年。”
我不止一次游过西湖。一次,我向导游小姐请教西湖水为什么绿得可爱?她并不正面回答我的问话,而是先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很早很早以前,西湖里长着一棵碧绿的水草,后来,这棵水草成了精,它就是绿娘。绿娘被龙王召去做了水草仙子。有一天,绿娘浮上水面,与穷苦的柳哥结为夫妇。龙王大怒,竭力把他俩拆散开了。绿娘回到龙宫后一直惦记着柳哥,她的泪水不断地渗过绿衣流入西湖,所以西湖水才变得碧绿碧绿的。柳哥也思念绿娘,每晚都坐在湖畔吹笛,凄婉的笛声使星月隐曜,山峦潜形,更加重了秋夜的寒气。最后他变成了柳树,永远守在湖边。
“西湖是玉石变的呗,水怎能不清?”驾船的小伙子也说开了。他说古时候有一条玉龙和一只彩凤,在海岛上寻到了一块玉石,后来玉龙和彩凤将它雕琢成一颗璀璨的明珠。不知怎的,这消息被王母娘娘知道了,于是她就悄悄地派心腹下凡窃得了这颗明珠。王母娘娘爱珠心切,成天将它拿在手上把玩。当她得知玉龙和彩凤在追查这举世无双的明珠时,心里一慌,两手一松,明珠就骨碌碌地从天上掉将下来,不偏不倚,正好掉在今天这西湖的位置上,成了美丽的湖泊。
他俩的话勾起了我的回忆。小时候常听大人说,以前西湖的水很浅,只有半米左右,一到夏天,还会散发出一股腥臭味,这是多年未疏浚所造成的。据说,再前一次大疏浚还是在900多年前苏东坡任杭州太守的时候,民工将挖出的湖泥堆成了一条长堤,那就是横贯西湖南北堤长2.8公里的苏堤。本世纪五十年代,西湖又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疏浚,前后花了四年多时间,共疏浚出湖泥700多万立方米。如果将这些湖泥也堆成长堤,会有30多条苏堤那么长。疏浚后的湖水深度从原来0.55米增加到1.8米,最深处约3米许,蓄水量达到1000多万立方米。这时候,西湖才真正与“湖号钱塘泻绿油”这古人的称谓名实相符。
西湖的水好,首先是因为它“天生丽质”,没有被污染,就像浙江千岛湖和西藏自治区羊卓雍湖的水那样。低级藻类的繁殖也是污染。1956年,由于大量低级藻类的繁殖,西湖水曾一度变红,有关部门及时研究对策,采取措施,往湖里倾倒了近千担螺蛳,让他来捕食藻类,才使湖水恢复秀色。
导游小姐告诉我,随着游客的日益增多,西湖里的游船也增加了。有一个时期,游船用柴油发动,它不仅污染空气,而且还会污染水质。听她这么一说,我才开始注意到游船座位底下的电瓶,用它作为动力,既简便又不污染。现在游船又有改进,用桨划,篙撑,橹摇,这绿色动力确保西湖一尘不染。
西湖上有座长桥。长桥周边景致如雷峰夕照等星罗棋布,美不胜收。我们在湖滨坐游船到西湖十景之一的三潭印月。上岸后,饱赏了“岛中有湖”的名胜。那儿水光潋滟,湖平如镜,亭榭倒映其中,游客络绎不绝,我们在九曲桥上伫立。远处,有一男一女驾着小船来了。他们都是年轻的园林工人。女的撑篙,她的笑脸像初开的睡莲,男的像用筷子夹菜那样,用细竹竿将纤纤水草搅上来,他的身姿像矫健的水鸟。小船像鱼儿在游弋,不一会儿,船舱里的水草就堆得像座小山。我的游伴告诉我,湖里水草太多也会影响水质的。
不知怎的,我又想起了那个民间故事。或许这眼前的一男一女就是柳哥和绿娘的后代吧。他们在描绘着西湖,保护着西湖,打扮着西湖;他们是天蓝、地绿、水净的践行者,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实干家;他们不是用辛酸的眼泪和凄婉的笛声,而是用勤劳的双手和美好的心灵;他们是真正的西湖儿女。著名诗人黄河浪游览杭州时曾写下《泛舟西湖》的诗篇,它道出了饱览西湖秀色的心情和西湖水的好处:
一任轻舟随意漂,
波平如镜照云霄。
只愁划破湖中月,
举棹迟迟不忍摇。
人们常说酒是醉人的,我要说西湖碧波也是醉人的……
(本文编辑朱蕊)
栏目主编:伍斌 文字编辑:朱蕊 题图: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项建英
西湖周长多少公里推荐搜索词:
1.杭州西湖周长多少公里
2.西湖周长多少公里要走多久
3.西湖周长多少公里一圈
本文标题:西湖周长多少公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