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小的英雄故事
王二小的英雄故事推荐文章1:「河北人物」抗日小英雄王二小
点击方志河北关注我们
了解河北省情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
王二小
王二小(1928—1941),本名阎富华,又名王朴,涞源县上庄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幼随家人逃荒到南马庄附近。
王二小排行老二,哥哥叫石头,父亲阎贵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给本村大地主刘文勤扛活谋生,母亲阎张氏给人做针线活,全家四口挤住在本村奶奶庙中。1939年夏天暴雨成灾,庄稼颗粒未收。1940年春天,正值抗日战争的第三个年头,天灾人祸,形成了“无村不戴孝,处处有哭声”的惨象。结果,王二小的父母和哥哥先后因病饿去世了。1940年无依无靠的王二小开始了逃荒的生涯。1940年5月的一天,经过长途流浪的王二小因饥饿昏倒在了路边,被狼牙口村委会王主任搭救并将其收养并改名王朴,安排给刘姓大户放牛谋生。
当年晋察冀军区一分区独立师老一团的骑兵连就驻扎在这一带。王二小喜欢马,常到骑兵连去玩,和八路军战士混得很熟。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很内向,不爱说话,一年四季总是穿一件很破的小褂,骑兵连的吴连长非常喜欢这个孩子,常常给他讲打仗的故事,到了开饭的时间就留份饭给他吃。第二年王二小加入了儿童团,一边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1年秋,日军一个中队在狼牙口村一带进行“扫荡”。分驻各村的八路军紧急集合队伍,组织群众迅速转移。日军在狼牙口村扑了个空,于是沿着山沟摸进李家台村,没有发现八路军,又往西追去。发现敌情后,一部分八路军负责掩护伤员撤退,一部分八路军埋伏在山梁上。九月十六日(农历),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对八路军埋伏和八路军伤员、乡亲们转移的去向,看得一清二楚。正当二小赶着牛往山顶上爬时,敌人发现了二小并把他抓来,要他带路。二小不慌不忙地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当枪声四起的时候,敌人明白上了当,恼羞成怒,把刺刀猛地刺进二小的胸膛,用力一挑,把他摔死在大青石上面。当即八路军全歼了这股日军。
13岁的二小虽然牺牲了,但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他。1941年冬,由方冰作词、劫夫作曲共同创作了《歌唱二小放牛娃》。这首歌曲,1942年1月在《晋察冀日》上发表后,迅速传遍了全边区,激励了一代英雄少年。
新中国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1989年1月,抗日小英雄“王二小"被追认为烈士。2003年,由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投资拍摄的故事片《少年英雄》,在儿童中又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王二小的英雄故事推荐文章2:抗日英雄王二小到底怎么牺牲的?目击者:抱着鬼子大腿想跳下悬崖
王二小的英雄故事推荐文章3:壹点音频|少年英雄王二小,是很多少年心中的小英雄
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王二小的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少年,我们要学习王二小的精神。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王二小家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扫荡”的鬼子。鬼子让他带路,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名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新中国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故事原文:
王二小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中。王二小排行老二,哥哥叫石头,父亲王贵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给本村大地主刘文勤扛活谋生,母亲王张氏给人做针线活,全家四口挤住在本村奶奶庙中。王二小原名王朴,据说父亲起名原意是希望他像禾苗一样茁壮成长。
1939年夏天暴雨成灾,庄稼颗粒未收。第二年春天,正值抗日战争的第三个年头,天灾人祸,形成了“无村不戴孝,处处有哭声”的惨象。结果,王二小的父母和哥哥因病饿先后去世了。1940年春无依无靠的王二小开始了逃荒的生涯。这年5月的一天,经过长途流浪的二小因饥苦昏倒在了路边,被狼牙口村委会主任搭救,后来他被安排给一刘姓大户放牛谋生。
当时晋察冀军区一分区独立师老一团的骑兵连就驻扎在这一带。二小喜欢马,常到骑兵连去玩,和八路军战士混得很熟。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很内向,不爱说话,一年四季总是穿一件很破的小褂,骑兵连的吴连长非常喜欢这个孤儿,常常给他讲打仗的故事,到了开饭的时间就留份饭给他吃。后来,二小就加入了儿童团,一边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九月十六)早晨,13岁的王二小正在当地老乡称狼牙沟门的外崖山坡上放牛,忽然看见一队鬼子进山来扫荡,鬼子兵有好几十人,正从狼牙口向范庄旺村走来。那边的山沟里隐蔽着八路军的后方机关,还有不少乡亲们,万一鬼子摸进那条山沟,不仅八路军的后方机关受损失,乡亲们也将在劫难逃。可是这时候跑回去告已经来不及了。
这时二小忽然想起来,为了粉碎鬼子这次进攻,涞源抗日政府已将20多名伤员和粮食转移了,为了保护后方机关和群众,骑兵连就埋伏在石湖旮旯的石岭子上。二小冷静地想了想,他要把鬼子引进埋伏圈,让八路军打他们个措手不及!打定主意之后,二小故意暴露了自己的目标,正在山谷里瞎撞的鬼子兵一见到二小,连忙把他从山坡上抓来问路。二小机智地和鬼子周旋,骗取了他们的信任在前边带路。从狼牙沟门往东走是范庄旺村,王二小带着鬼子从西北沟钻了进去,引向八路军埋伏的石湖旮旯。其实这是一条死路,翻过巨石就到了路的尽头。
鬼子一下傻了眼,直到此时才知道上了当。二小想趁敌人惊魂未定的时候向灌木林跑去,这时,鬼子军官朝他举起了洋刀,第一刀削去了王二小右手的五个手指,第二刀刺向了王二小的胸膛,把他摔在那块巨石上。与此同时,山头上的部队枪炮声四起,前后没有一袋烟的工夫,就全歼了这股敌人。
战斗刚结束,战士跑到巨石前抢救王二小。当时王二小还活着,还有两名八路军战士也受了重伤,部队将他们护送到刘家庄,终因伤势过重,三人先后与世长辞,永远长眠在了刘家庄的深山老峪里。
新中国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朗读者:
陈奕睿,德州市实验小学四年级五班,连年荣获校园金话筒金奖。
大众业·齐鲁壹点 记者 宇文红娟
后期 郝志虹
编辑 凌文秀
找记者、求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料! 我要料
王二小的英雄故事推荐文章4:
王二小的英雄故事推荐文章5:宁可抗战死,也决不当亡国奴!真实王二小,无惧日军刺刀
:铁锤杰克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
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无数仁人志士为抗击侵略而奋斗,很多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这些光辉的英烈中,还有不少年轻稚嫩的面孔,我们熟知的“王二小”,便是其中一位。
“王二小”,并不单单特指一个人,而是融合了许多真实的英雄事迹。在晋察冀根据地,到处都活跃着儿童团员的身影,涌现出一大批少年英雄。至今在河北平山、涞源都有王二小纪念地,在河北顺平以及山西等地,都有王二小式少年英雄的事迹流传。“王二小”代表的,是千千万万个心怀爱国国理想,并为之牺牲奉献的少年英雄。
生于河北省顺平县野场村的王璞,便是“王二小”的原型人物之一。少时,王璞家境贫寒,父母只能依靠租种地主的两亩半地过日子。一年下来,交完租子剩不下几粒米,一家人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一入春,家人实在无奈,得依靠挖野菜、树皮度日。面对如此境况,少时王璞倍感不平,他在心底多次发出疑问:“为什么庄稼人忙活了一年,到头来还是填不饱肚子,而那些不下地的地主老财,凭什么吃得膀大腰圆?”
正在牛背上玩耍的放牛娃——王二小。王二小的英雄形象,是由许多少年英烈一并构成的
卢沟桥事变后,日寇大举侵华。在父母的影响下,王璞也加入到了抗日洪流中。1940年,年仅11岁的王璞被选为野场村儿童团团长。抗日小学下课后,他便主动带着小伙伴,拿着红缨枪站在村口的各个要道上,配合八路军战士站岗放哨,查验过往行人的路条。不仅如此,每当八路军打了胜仗,王璞还会领着团员们给官兵表演自创的节目。
王璞没有因为年纪小,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每学习一篇新课文,他都做到会读、写、讲、用。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开战拥军优属活动,协助八路军开展情工作,在放牛的同时侦查敌情,保卫家乡。
1943年,随着抗日战争的逐步深入,日寇在华也越发残忍、无情。为了彻底剿灭让他们日夜难安的八路军及游击队,日寇频繁出动兵力,在各个抗日根据地实施“烧光、抢光、杀光”的“三光”政策,意图用这种近乎疯狂的“扫荡”“围剿”,来迫使抗日军民屈服。
行进在公路上的日军步兵,他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口号,终将是个幻梦
日军将活人用作刺杀工具,肆意屠戮我同胞
在抗日斗争中,王璞没有闲着。他在抗日小学的墙上贴了一份自写的“抗日公约”,上书:“我们是抗日儿童团团员,誓与日本帝国主义斗争到底!坚决做到:不上鬼子学,不读鬼子书,不吃鬼子糖,不上鬼子当,不向鬼子说实话,不给鬼子带路,不暴露八路军,不说出村干部!”
当年5月1日,日寇又对野场村实施了更大规模的“扫荡”作战。当日伪军来到野场村后,奇怪地发现,空荡荡的村子里连一个人影都没有。搜寻粮食,不知道粮食在哪儿,想给井水下毒,却死活找不到井口。
原来,野场村的青壮年都跟着八路军撤走了。唯有老人、妇女、儿童,躲进附近的桃树沟里。而年幼的王璞也和妈妈藏在桃树沟。但王璞没有蜷缩在妈妈的怀中,身为儿童团团长的他,仍坚持站岗放哨,为守护百姓的安危而战。
为纪念誓死不降的少年英雄而发行的连环画
5月7日清晨,王璞突然发现,有大队的日军正沿着山道向桃树沟杀来。随即,他大声喊道:“乡亲们,鬼子来了!快跑!”然而,由于叛徒的出卖,这群日军很快追上了撤退的人群,将老百姓逼上了一座高地。
日军队长跟随行的汉奸嘀咕了几句,汉奸随即向众人表示,只要透露八路军的武器弹药、藏身地点,那么诸多男女老少便可相安无事,还“大大的有赏”。
站在队伍前排的王璞,一脸憎恶,他对着那个汉奸大骂一句:“呸!狗奴才!”
日军队长一挥手,几个日本兵随即用枪托狠狠砸向王璞。王璞踉跄了一下,强忍疼痛,站稳了脚跟。他瞪着双眼,怒视日寇与汉奸,大声喊道:“乡亲们,八路军的弹药不能说,大家宁可抗战死,也决不当亡国奴!”
几个儿童团团员也跟着喊道:“誓死与鬼子抗争到底!”
有了孩子们的呼声,118位乡亲齐声呼喊道:“宁可抗战死,不当亡国奴!”
再看此时的日军队长,已怒不可遏。他怪叫着举起军刀,声称“通通都是八路”,随即,步枪、机枪声便响彻山谷。王璞母子与118位乡亲惨死在了日寇的刀枪之下。
为纪念这位献出生命的儿童团员,人们为王璞烈士立起了纪念碑。
王二小的英雄故事推荐搜索词:
1.王二小的英雄故事50字
2.王二小的英雄故事简短
3.王二小的英雄故事演讲稿
本文标题:王二小的英雄故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