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县有多少人口推荐文章1:2019年贵州铜仁10区县户籍人口排行:松桃县最多,玉屏县最少2019年贵州铜仁10区县户籍人口排行

  Top1——松桃县——73.05万人。


  Top2——沿河县——69.08万人。


  Top3——思南县——68.45万人。


  Top4——德江县——55.12万人。


  Top5——印江县——45.45万人。


  Top6——石阡县——41.57万人。


  Top7——碧江区——32.68万人。


  Top8——江口县——24.85万人。


  Top9——万山区——17.09万人。


  Top10——玉屏县——16.51万人。


  德江县有多少人口推荐文章2:贵州铜仁市:一场29.33万人的“大迁徙”

  铜仁市万山区旺家社区具有手工刺绣技能的“锦绣女”正在进行创作。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刀坝镇田坝村村民杨桂蓉现在还不太习惯把自己称作“城里人”。和自己曾经熟悉的山中生活不同,住在铜仁市万山区旺家花园社区100平方米的新居里已经有半年时间,门前是车水马龙,楼下是便利的商超。杨桂荣每天早上会和上初中的大儿子一起走出小区,孩子向左转,到车站去赶开往市重点中学的公交车;她向右转,十分钟便可以到自己就业的服装车间,开始一天的工作。


  杨桂蓉对目前的生活满意到有些恍惚,唯一遗憾的是,八十多岁的老父亲在抽签确定搬迁房号的前一天去世,如今的日子越甜,杨桂荣的遗憾就越深:“要是老人等到一起进城,哪怕在暖和亮堂的新家住上几天,这辈子也算享到了一点福。”


  挪穷窝、换穷貌、改穷业、拔穷根。从2015年至今,在铜仁市,像杨桂蓉这样从深山区、石山区易地迁入新家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有29.33万人,其中跨区易地搬迁12.55万人,他们中最远的实现了400公里的“长途迁徙”,相当于从北京出发,到辽宁省葫芦岛的距离。


  “迁”出来的精诚协作


  铜仁的辖区像极了一个浓缩了的中国地图,东南部地势较平坦,立地条件较好,西部山高坡陡谷深,自然条件恶劣。


  “腰里别着一口刀,日起斗子上高毛,转过坳口到龙湾,日落万丈下凉桥。”在铜仁市最西北端的沿河县一口刀村祖祖辈辈流传下的民谣,足以生动地说明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群众的生活状况。


  抓住脱贫攻坚的战略机遇期,果断地将易地搬迁作为斩断穷根的百年大计,铜仁市走出了艰难又坚定的一步。


  位于武陵山区腹地的沿河、德江、思南、石阡、印江、松桃等6县“出人”,东部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的碧江、万山、大龙、铜仁高新区等城区“出地”,12.55万山区群众从西部向东部迁徙进发,给青山绿水腾出了休养生息的空间,给东部经济发展区带来动力强劲的人口红利。


  这样的“腾笼换鸟”,不仅仅是将“短腿补起来”,更是将“短腿变长腿”。壮士断腕的战略定力之下,铜仁市开启了东西部协调发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崭新篇章。


  两头挑担,共谋棋局。迁出地,印江、思南等各县基层干部走村串寨,跟老百姓推心置腹,如何出山、土地怎么办、孩子咋上学、自己咋挣钱,一次次上门讲解,一次次实地考察,给故土难迁的群众吃下“定心丸”。迁出地碧江、万山、大龙等地干部迅速行动,拿出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的地块规划建设安置点,新居如何布局、产业园如何配套、学校距离如何测算,用给自己安置家园的心情和劲头,“争抢”着西部迁来的贫困群众到自己的片区安家落户、就业发展。


  “新家的安排,一定要‘六通八有’,通路、水、电、电话、电视网络、无线网络,配套有文体广场、农贸市场、停车场、卫生室、学校、金融服务网点、公共厕所、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生怕哪点做不好,引不来西部山区飞来的‘金凤凰’。”旺家花园社区党支部书记罗焕楠这样形容安置点的建设过程。


  “迁”出来的幸福生活


  2017年1月,村民黄朝兴从德江县搬到大龙开发区。往回望,几百个山头之外,他与妻子曾经的家出门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黄朝兴两口子常年在外打工,赚来的钱一大部分要用作生活和路费,日子过得紧巴巴不说,孩子长期跟父母分离,妻子想起来,心疼得常躲在被窝里悄悄哭。往前看,新家周边一片繁华,却不知道自己赚钱的门路在哪里,老树能不能在新土上扎下根来,一家人心里都没底儿。


  “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绝不能一搬了之!”德江县委书记商友江在易地搬迁工作会议上多次强调。结合搬迁群众大多长期从事农业的实际,德江县、玉屏自治县和大龙开发区合作,在大龙建起一个“飞地”农业园区,让移民在新家也能发挥自己的特长。


  如今的黄朝兴夫妇,在产业园区工作,两个人月收入达到6000多元,孩子也顺利地在当地办了学籍。


  搬迁初期,为了帮助西部老乡克服东西部口音差异、生活习惯差异等问题,迁出地的干部在安置点蹲点工作。迁入地更是在安置点设立了“一站式”服务窗口,教育、卫计、民政、人社等职能部门派驻干部进驻,“搬迁一个、接收一个,安置一个”,就学、就医、低保、养老保险,一项也不让人生地不熟的迁入群众为难。


  “一晃快三年了。没想到,我们真的在新家园扎下了根。”眼看着快要农历春节了,黄朝兴兴冲冲往家里买了两盆一人高的金橘树,“老树扎根,也扎得牢呢!”


  “迁”出来的转型升级


  万山区河坪安置点。晚饭时分,居民孙良昌拧开燃气灶,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汤食发出温暖的咕嘟声。就在两年前,家住石阡县石固乡仡比村的他每天从烤烟基地下工,要做的第一件事,还是收拢上山砍来的柴火,在半山坡的狭小木房里烧水做饭。


  “这两年,少砍了多少柴火呦。”孙良昌看着干净整洁的厨房念叨。


  拥有“武陵正源”梵净山的铜仁,乌江、锦江、舞阳河、松江悠悠碧波,穿城而过。保护好丰富而又脆弱的生态环境,将腾出人口压力的西部山区打造成武陵深处桃花源,就成了铜仁市转型升级的抓手所在。


  乌江边上,沿河沙子镇十二盘村,每年3月,李花开得一绝。


  “山高水缺石旮旯,红苕洋芋苞谷粑,要想吃顿白米饭,除非坐月生娃娃。”这句传唱多年的顺口溜,道出了十二盘村曾经的无奈与艰辛。想要坐山靠山,就得先坐山养山、坐山治山。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后,十二盘村从发展木头经济、石头经济转向发展旅游经济,村民年人均纯收入去年已超万元。


  同样的转型升级发生在万山区的朱砂古镇。因朱砂储存量和产量均居国内之首,万山区素有“千年丹都”“朱砂王国”之称。曾经,依靠汞工业生产发达起来的万山有过“小香港”“小深圳”的繁荣过往,然而,经历数百年的规模化开采,2001年因资源告竭,朱砂汞矿被政策性关闭,万山没有了支柱产业,留下的只是废旧坑道、下岗工人,一度管理混乱,经济萧条。


  如何再寻生机?万山区因势利导,将汞矿遗址的原住居民整体搬迁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老建筑、石板路、采矿坑道等被完美保存,成了人们寻找“那个年代”的珍贵样本,打造成中国第一个以山地工业文化为主题的矿山休闲怀旧小镇。原住居民则化身为小镇里“那个年代”的居民为游客呈现旧貌风景,再度成为这座焕发了新的生机的矿山小镇的管理者、运营者和拥有者。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发生在山水铜仁之间的这场史无前例的大迁移,终将以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获得感、幸福感作为落脚点。


  德江县有多少人口推荐文章3:思南和德江,到底谁才是黔东北区域的老大?

  文| 请按照


思南和德江,到底谁才是黔东北区域的老大?

  这绝对是两地争夺黔东北老大宝座的一场激烈角逐!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看看究竟谁才是当之无愧的老大?


  铜仁地区曾经的老大思南,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元朝,真是与有荣焉啊。但是德江也不容小觑,虽然只有百年历史,却拥有着更加优越的地理条件,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教育资源方面,两地可谓是各有所长。思南有百年传统名校思南中学,在整个贵州省都闻名遐迩。而德江也拥有铜仁学院二级学院等高等教育资源,可算是黔东北一枝独秀。不分伯仲,两家在教育领域旗鼓相当。


  

  再说到交通规划,这里就要给思南一点小小的失望了。随着未来铁路网的布局,思南可能难以搭上顺风车,而德江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似乎要占尽先机。交通便利度可说是成为德江的一大优势所在。


  最后说到人口与经济实力,两家都可谓实至名归,人均GDP相差无几。思南的人口和经济总量略胜一筹,但德江丝毫不逊色,也算是鼎足而立。


  

  两地在历史积淀、地理条件、教育资源、交通规划、人口经济等众多关键指标上,你争我夺难分伯仲。这场竞争难分胜负,就看未来两地谁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真正成为黔东北地区的领头羊了。


  我就是想说,这两个县哥们儿俩,确实够拼的!你们说是吧?


  

  思南和德江的争夺战,无疑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区域角逐。从历史沉淀、地理条件、教育资源到交通规划,两地都拥有各自的优势,难分伯仲。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究竟什么才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


  我们不妨先来回顾一下两地的发展历程。思南可谓是"老将出征",自元朝就已经崭露头角,在贵州西南部地区占据着分量十足的地位。而德江则是后起之秀,虽然历史只有百年,但却凭借更加优越的地理条件,逐步崛起成为一匹黑马。


  

  在教育资源方面,两地可谓是各具特色。思南有百年历史的思南中学,在贵州省乃至整个西南地区都有着极高的声誉,可谓是当地教育的标杆。而德江虽然缺乏这样的传统名校,但却拥有铜仁学院等高等教育资源,对区域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这种优势互补,恰恰反映了两地在教育事业上的差异化竞争。


  不过,在交通规划方面,思南似乎稍有些不利。随着未来铁路网的发展,德江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有望成为区域交通枢纽的关键节点。这或许会使思南在区域联通性上略显不足,从而在发展上受到一定的制约。


  

  最后,从人口和经济实力来看,两地也是不相上下。思南在总量上略有优势,但德江丝毫不逊色,人均GDP也相差无几。这说明,两地在发展的硬实力上都有着不俗的表现。


  综合来看,思南和德江之间的争夺战,可以说是一场实力相当、各有特色的竞争。历史地位、教育资源、交通便利度,乃至经济实力,两地都有各自的优势所在。这种难分伯仲的局面,恰恰折射出了黔东北地区发展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在这激烈的竞争中,谁最终能成为黔东北地区的"老大",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和验证。但毋庸置疑的是,不论最终谁胜,这场"争霸战"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这些问题或许可以推广到更广阔的地域发展层面。究竟什么才是一个地区长远发展的关键要素?是历史沉淀、地理位置、教育资源,还是交通基础设施和经济实力?又或者,是各种因素的有机结合?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以期找到一种更加全面、科学的区域发展模式。


  

  正如这场"争霸战"所展现的那样,地区发展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积累、不懈努力,更需要全方位的协调配合。只有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升整体竞争力,一个地区才能真正实现持续发展。这或许也是我们从这场争夺战中应该领悟的重要启示。


  我想说的是,思南和德江的竞争,并不是一场简单的地区PK,而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社会现象。它折射出了区域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复杂性,让我们重新认识到地区发展的本质要素。相信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们终将找到一条更加科学、行之有效的区域发展之路。


  德江县有多少人口推荐文章4:600年未改名字的小县,坐落在梵净山脚下,每年15万人外出务工

  贵州是一个美丽的省份,每一个县市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很多人去自驾,驻留,其中贵州有一个县就吸引了笔者,曾经自驾在那停留了一段时间。这个县坐落在梵净山脚下,据说600余年没有改过名字,每年有15万人外出务工或者生活,这个县就是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隶属于贵州铜仁市,与德江、重庆秀山等县接壤,户籍人口44.54万人,主要由土家族、苗族、回族等25个少数民族组成,而常住人口只有29万人,也意味着15万印江人在外务工生活,所以印江在其他外地人眼中是冬无严寒、下无酷暑的美丽风景所在地,但是对于想要生活的印江人而言,却似乎司空见怪了,只想外出务工赚钱。


  印江县设置县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唐朝开元年间(公元713年到741年),当时印江县取名“思王县”、“思邛县”,直到1494年改名为印江县,随后印江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也是我国少数没有更改名字的行政区域,直到1986年,改为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管辖3个街道办、13个镇和1个乡。


  印江没有铁路经过,所以也没有火车站和高铁站,这对印江的发展其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当地人出行也是十分不便,距离最近的火车站反而是重庆秀山火车站,大概是100公里。目前印江主要有两条高速经过,分别是杭瑞高速、秀印高速和松道高速,后两者是省内高速公路,同时还有352、211国道穿境而过,而笔者曾经就是沿着352国道自驾经过印江,沿途风景特别美丽。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被誉为“书法之乡”,在352国道上就设置有一个书乡驿站,在书乡驿站,可以供自驾游爱好者驻扎,停靠房车,有慢充充电桩,公共卫生间,最主要的是在这里,可以在栈道上俯瞰旁边的峡谷,免费欣赏印江的独特地形地貌,特别是夕阳西下的时候,即便是酷暑,这里也十分凉爽,而且夕阳美景也特别出片,所以每晚都有不少人跑这边来聚集游玩。


  印江虽然坐落在梵净山脚下,但是梵净山主要还是在江口松桃境内,所以并没有在印江设立景区入口,如果要梵净山游玩,建议选择江口进入。


  印江感觉沿着国道和省道,看到的山水就是美丽的自然景观,无需去一些收费景区。当然如果是想去一些人文景点游玩,那么在印江境内,有严氏宗祠、依仁书院可以去看看,这两个都是建成于清朝的老建筑,面积不大,算是那种很小众的地方,另外就是明代梵净山四大皇庵之一,建成于宋朝建炎年间的护国禅寺可以去看看。


  个人感觉,去贵州游玩,特别是自驾游,一定不要走高速,沿着省道、国道慢慢走,就会发现很多美丽的沿途风景,特别美丽,你们觉得还有哪些贵州县市值得去慢慢打卡呢?关注爱旅游的老胡,带大家足不出户体验各地美景!


  德江县有多少人口推荐文章5:底裤试扒:贵州铜仁石阡、思南、印江、德江、沿河5县93镇

  目录


第1节:5县年度数据第2节:93乡镇年度数据第2.1小节:乡镇面积与人口第2.2小节:乡镇经济、工商业排名第3节:更多数据附图:县市区、乡镇村最新高清地图(多图)

  图1:铜仁市规划及石阡县、思南县、印江县、德江县、沿河县位置图。


  正文:


第1节:5县年度数据

  指标


  单位


  石阡县


  思南县


  印江县


  德江县


  沿河县


  一、基本情况


  面积


  km2


  2169


  2216


  1968


  2070


  2533


  乡


  个


  10


  8


  1


  8


  2


  镇


  个


  6


  17


  13


  11


  17


  街道办


  个


  3


  3


  3


  3


  4


  户籍人口


  万人


  41


  67


  45


  56


  69


  二、综合经济


  GDP


  万元


  1291755


  1898140


  1312582


  1603100


  1454456


  人均GDP


  元


  31506


  28330


  29168


  28627


  21079


  农业GDP


  万元


  398251


  525525


  398629


  397700


  437345


  工业GDP


  万元


  202307


  403883


  210805


  287100


  188017


  商业GDP


  万元


  691197


  968732


  703148


  918300


  829094


  预算收入


  万元


  29268


  32082


  31296


  48647


  34922


  预算支出


  万元


  325638


  435775


  329423


  439020


  522423


  住户存款


  万元


  981232


  1568776


  1272266


  1232624


  1491239


  人均存款


  元


  23932


  23415


  28273


  22011


  21612


  总贷款


  万元


  1755090


  2205956


  2147988


  2460880


  1989480


  三、农业、工业和通讯


  设施农业


  公顷


  101


  255


  156


  582


  252


  油料产量


  吨


  23876


  27825


  18543


  11946


  13671


  棉花产量


  吨


  规上工业


  个


  34


  60


  43


  47


  23


  固定电话


  户


  7717


  53520


  14390


  2961


  10686


  四、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


  中学生


  人


  12875


  42358


  24552


  38128


  40990


  小学生


  人


  26316


  42217


  28072


  42509


  46345


  医疗床位


  张


  2365


  4566


  2287


  3709


  3102


  福利机构


  个


  11


  25


  14


  16


  8


  福利床位


  张


  900


  1136


  410


  1166


  643


  哪里最发达?人均GDP石阡县最高。


  哪里最富裕?人均存款印江县最高。


  图2:印江县地图。


  注解1:上表中为2022年的终核数据,表面上不够新,实际上是最新的,因为之前公布的2022年数据是初步核算结果,现在发布的是最终核实结果,两个步骤之间数据有增减变化是正常的。


  注解2:上表中的住户总存款可以换算出人均存款,但是金融机构总贷款不能换算出人均贷款,因为该数据不是住户总贷款,包括了企业单位的贷款,不知道其中住户住房按揭、车贷等消费贷所占比例。


  信息:国家统计部门面向全国的公开出版物《县域统计年鉴》等,不是秘密数据,但属于成本和技术门槛较高的数据。该书较贵,本人重新整理排序很费时间。


第2节:93乡镇年度数据第2.1小节:乡镇人口

  下表中第1列数字为土地面积(平方公里),第二列数字为户籍人口。


  排序


  县市、乡镇


  km2


  户籍人口


  93


  石阡县坪山乡


  122.3


  7834


  92


  石阡县枫香乡


  66.4


  9256


  91


  沿河县洪渡镇


  76.2


  10547


  90


  石阡县青阳乡


  134.5


  11364


  89


  印江县杨柳镇


  108.4


  11986


  88


  印江县紫薇镇


  133.5


  12554


  87


  德江县沙溪乡


  122.2


  12698


  86


  思南县思林乡


  51.1


  12830


  85


  石阡县石固乡


  164.1


  13045


  84


  印江县罗场乡


  85.4


  13072


  83


  德江县龙泉乡


  84.8


  13597


  82


  思南县长坝镇


  60.3


  13706


  81


  石阡县甘溪乡


  158.7


  13867


  80


  沿河县后坪乡


  152.0


  14013


  79


  思南县亭子坝镇


  63.1


  14058


  78


  德江县钱家乡


  73.8


  14397


  77


  思南县宽坪乡


  71.2


  14657


  76


  德江县平原镇


  83.9


  14822


  75


  石阡县国荣乡


  54.7


  14828


  74


  思南县文家店镇


  61.3


  15058


  73


  思南县兴隆乡


  53.9


  15242


  72


  思南县天桥乡


  69.9


  15364


  71


  思南县胡家湾乡


  59.7


  15381


  70


  德江县楠杆乡


  121.6


  15671


  69


  沿河县晓景乡


  83.2


  15765


  68


  德江县堰塘乡


  102.4


  15840


  67


  德江县荆角乡


  92.2


  15905


  66


  印江县朗溪镇


  67.4


  15922


  65


  印江县洋溪镇


  186.7


  16085


  64


  思南县枫芸乡


  66.6


  16285


  63


  思南县板桥镇


  41.5


  16546


  62


  石阡县五德镇


  133.9


  17111


  61


  德江县高山镇


  91.1


  17492


  60


  德江县长丰乡


  95.8


  17677


  59


  思南县合朋溪镇


  58.7


  17798


  58


  石阡县花桥镇


  96.7


  18284


  57


  印江县杉树镇


  73.6


  18954


  56


  沿河县客田镇


  147.8


  19218


  55


  石阡县坪地场乡


  122.9


  19234


  54


  思南县三道水乡


  60.3


  19237


  53


  德江县稳坪镇


  70.3


  19308


  52


  德江县潮砥镇


  61.1


  19445


  51


  石阡县河坝镇


  156.1


  19797


  50


  德江县桶井乡


  88.5


  19811


  49


  思南县孙家坝镇


  60.5


  19906


  48


  印江县缠溪镇


  138.3


  20220


  47


  石阡县大沙坝乡


  61.5


  20234


  46


  沿河县新景镇


  165.5


  20262


  45


  思南县大河坝镇


  85.2


  20670


  44


  思南县杨家坳乡


  78.9


  20868


  43


  石阡县聚凤乡


  159.4


  20925


  42


  德江县共和镇


  107.7


  21076


  41


  沿河县塘坝镇


  121.2


  21691


  40


  沿河县黄土镇


  167.7


  22051


  39


  沿河县中界镇


  71.3


  23365


  38


  思南县张家寨镇


  99.7


  23878


  37


  印江县新寨镇


  97.5


  23920


  36


  沿河县黑水镇


  89.8


  24079


  35


  德江县合兴镇


  128.0


  24606


  34


  德江县长堡镇


  87.6


  25334


  33


  德江县泉口镇


  122.2


  25356


  32


  思南县香坝镇


  81.9


  25590


  31


  沿河县思渠镇


  186.0


  26134


  30


  沿河县中寨镇


  115.3


  26219


  29


  思南县凉水井镇


  100.9


  26408


  28


  沿河县泉坝镇


  103.3


  26535


  27


  思南县青杠坡镇


  99.2


  26995


  26


  沿河县土地坳镇


  96.9


  27115


  25


  思南县大坝场镇


  153.3


  27574


  24


  印江县天堂镇


  135.0


  27759


  23


  石阡县龙井乡


  104.1


  27818


  22


  石阡县白沙镇


  125.1


  27849


  21


  印江县沙子坡镇


  122.5


  27904


  20


  德江县枫香溪镇


  105.8


  28572


  19


  思南县瓮溪镇


  131.4


  29097


  18


  印江县刀坝镇


  136.7


  29834


  17


  印江县合水镇


  101.5


  30873


  16


  思南县鹦鹉溪镇


  160.5


  31515


  15


  沿河县淇滩镇


  93.2


  32044


  14


  印江县板溪镇


  113.3


  33689


  13


  沿河县板场镇


  103.2


  35718


  12


  思南县邵家桥镇


  90.9


  35754


  11


  石阡县龙塘镇


  102.3


  37218


  10


  德江县复兴镇


  138.4


  37433


  9


  沿河县甘溪镇


  109.0


  37986


  8


  思南县许家坝镇


  108.4


  38411


  7


  石阡县本庄镇


  252.2


  43520


  6


  印江县木黄镇


  251.7


  43590


  5


  德江县煎茶镇


  200.3


  45007


  4


  思南县塘头镇


  112.4


  49400


  3


  沿河县夹石镇


  135.6


  49680


  2


  沿河县谯家镇


  163.9


  54886


  1


  沿河县官舟镇


  144.2


  66993


  沿河县官舟镇6.7万人,为第一大镇。沿河县的乡镇人口较多,占据了前三大镇。并且他们都是普通镇,不是城关镇。


  图3:德江县和沿河县地图。


第2.2小节:乡镇经济

  下表中3列数字分别为工业企业、上规模工业企业、50平以上综合商店数目。


  排序


  县市、乡镇


  工业企业


  大工业


  大商店


  1


  沿河县官舟镇


  72


  9


  261


  2


  德江县煎茶镇


  52


  5


  108


  3


  石阡县龙塘镇


  44


  1


  70


  4


  石阡县本庄镇


  44


  0


  98


  5


  石阡县坪山乡


  36


  3


  8


  6


  德江县龙泉乡


  35


  3


  19


  7


  石阡县白沙镇


  35


  1


  41


  8


  德江县枫香溪镇


  35


  2


  50


  9


  石阡县聚凤乡


  32


  3


  29


  10


  思南县塘头镇


  31


  5


  61


  11


  沿河县甘溪镇


  29


  0


  56


  12


  沿河县塘坝镇


  28


  0


  62


  13


  沿河县淇滩镇


  26


  1


  44


  14


  印江县沙子坡镇


  25


  0


  64


  15


  印江县洋溪镇


  24


  0


  16


  16


  石阡县石固乡


  23


  1


  21


  17


  石阡县坪地场乡


  23


  1


  66


  18


  石阡县龙井乡


  21


  1


  51


  19


  沿河县板场镇


  21


  0


  96


  20


  石阡县大沙坝乡


  20


  0


  60


  21


  德江县复兴镇


  20


  3


  21


  22


  石阡县国荣乡


  19


  1


  4


  23


  石阡县五德镇


  19


  3


  50


  24


  德江县共和镇


  19


  3


  22


  25


  石阡县河坝镇


  18


  0


  26


  26


  德江县合兴镇


  18


  1


  41


  27


  石阡县枫香乡


  17


  2


  22


  28


  德江县堰塘乡


  17


  5


  12


  29


  石阡县花桥镇


  17


  3


  23


  30


  印江县紫薇镇


  16


  0


  10


  31


  石阡县青阳乡


  15


  0


  52


  32


  思南县合朋溪镇


  15


  2


  47


  33


  印江县杉树镇


  15


  0


  25


  34


  沿河县黄土镇


  15


  0


  86


  35


  德江县泉口镇


  15


  0


  13


  36


  沿河县洪渡镇


  14


  1


  19


  37


  沿河县后坪乡


  14


  0


  23


  38


  德江县钱家乡


  13


  0


  27


  39


  印江县朗溪镇


  13


  2


  6


  40


  思南县香坝镇


  13


  2


  45


  41


  沿河县泉坝镇


  12


  0


  43


  42


  印江县天堂镇


  12


  0


  25


  43


  印江县合水镇


  12


  0


  78


  44


  印江县木黄镇


  12


  1


  138


  45


  沿河县夹石镇


  12


  1


  8


  46


  沿河县晓景乡


  11


  0


  29


  47


  印江县新寨镇


  10


  0


  27


  48


  德江县长堡镇


  10


  0


  31


  49


  思南县大坝场镇


  10


  1


  90


  50


  印江县刀坝镇


  10


  0


  25


  51


  印江县板溪镇


  10


  0


  4


  52


  印江县杨柳镇


  9


  0


  48


  53


  石阡县甘溪乡


  9


  0


  21


  54


  沿河县中寨镇


  9


  0


  53


  55


  思南县长坝镇


  8


  0


  17


  56


  德江县楠杆乡


  8


  0


  20


  57


  德江县稳坪镇


  8


  0


  11


  58


  德江县桶井乡


  8


  1


  48


  59


  思南县孙家坝镇


  8


  5


  46


  60


  沿河县黑水镇


  8


  1


  31


  61


  德江县平原镇


  7


  1


  8


  62


  思南县杨家坳乡


  7


  0


  40


  63


  思南县鹦鹉溪镇


  7


  3


  9


  64


  思南县邵家桥

本文标题:德江县有多少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