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经验分享推荐文章2:家庭教育的三大法宝,一个都不能少

  人一生要经历三种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家庭教育常被教育家称为“第一教育”。


  不仅因为家庭教育最早作用于孩子,还因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最为深远。一个孩子能否成才,往往和家庭教育是否成功有直接关系。


  很多父母不遗余力地早早给孩子各种兴趣班、提高班,希望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殊不知,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而家庭教育的三个关键:陪伴、阅读和习惯养成,父母再忙也要多加注意。


  01


  最好的教育方式是陪伴


  陪伴孩子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孩子良好的品性修养不可能简单地从书上习得,而是来自父母的陪伴引导、言传身教。


  如果孩子的童年时期没有父母的陪伴,就犹如树苗生长没有阳光雨露。


  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往往性格更内向,极易产生自卑心理。


  父母一定要知道,再多的金钱,再好的物质条件,都弥补不了孩子缺失的陪伴。


  我身边就有个朋友,小时候就是所谓的“留守儿童”,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外出打工了,他在爷爷奶奶的家里长大,爷爷奶奶给了他无尽的宠爱,却始终没法代替父母的关怀。


  他从小就形成了独立却有些偏执的性格,遇事喜欢钻牛角尖,也因此错过了不少机会,更是一直没能和哪任对象走到谈婚论嫁的地步。


  现如今,他的爷爷奶奶已经故去,父母年过半百,他也接近而立之年,与父母的关系仍有着难以跨越的鸿沟,他已习惯逃避父母的关心和说教,甚至都不愿回去那个家。


  立业还有待努力,成家更是遥远,就连一家人其乐融融,都仿佛难实现的期望。


  有远见的父母都舍得花时间陪伴孩子,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身后有父母,让孩子能感知爱、学会爱。


  02


  教育中要重视阅读


  毕淑敏曾说,让孩子爱上阅读,必将成为父母一生中最划算的教育。


  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让孩子终身受益,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考出好成绩,更是要让孩子从阅读中体会人生、增长阅历。


  育儿专家尹建莉曾说过:“一个孩子,从阅读中获得的,不仅是心灵的滋养,也是心理上的力量。”


  培养阅读的习惯,家长要同孩子一起努力。只有重视阅读的家庭,才能培养出爱阅读的孩子。


  让孩子爱上阅读,父母要做到这几点:


  1. 创造阅读环境


  在家为孩子创造阅读环境很重要,可以为孩子置办一个小书柜,精选他所在的年龄段需要了解的,或者能让他感兴趣的书籍。


  营造阅读氛围,要合理利用家里的其他空间,不仅书桌,沙发甚至洗手间都可以适当地放置一些书本或杂志。


  让阅读无处不在,让孩子能随时随地阅读。


  2. 与孩子一起阅读


  陪孩子读书,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还能让孩子对阅读产生更大的兴趣。


  读完书,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大人听,孩子讲故事不仅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还是对读书成果的一种肯定。


  3. 父母以身作则


  减少在家里使用手机的时间,用低头看手机的时间来翻一本书,和孩子一同外出时克制随时随地看手机的习惯,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教育。


  03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2019年广西的理科状元杨晨煜,以语文14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理综290分,总分730分的高分,打破了高考以来广西理科总分最高分记录。


  而在谈到儿子高分夺得理科状元的头衔,杨晨煜的妈妈直言:“我觉得他会考好,但没想到他考得这么好。”


  谈到养育孩子的经验,杨妈妈说:“一定要在孩子没有自主思考能力时,监督养成习惯,定型以后,后面的路就好走了。


  我们平时基本只管好他的后勤,他的课业我们就交给老师,不会去打扰他。”


  杨妈妈还提到监督孩子习惯养成的过程是很痛苦的,要时时刻刻地留意、监督他。而且监督的过程中,父母自己也要自律,不能让孩子学习,自己却在玩手机。


  说到底,就是父母在培养孩子自觉性的时候,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榜样。


  有一个这么会教育孩子的妈妈,难怪杨晨煜能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高考状元。


  如果不是杨妈妈在他还没有自主思考能力的阶段,就有预见性地引导并监督他养成各种良好习惯,很可能就不会有现在优秀的他。


  因为自觉性的建立,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在此之前,孩子都不可能自觉地学习、努力,必须要有成人的陪伴、引导以及监督。


  而大人的督导毕竟只能作用一时,更别说孩子会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所以说孩子的自觉性培养,越早越好。


  如果从小培养孩子各方面良好的习惯,他也会在后续的学习成长中不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获得夸赞与奖励,从而形成正向循环,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有人说,孩子就是家庭教育的缩影,也是父母的镜子。


  我们往往可以通过孩子看出父母的教育能力和用心程度,感受到其家庭关系与氛围。


  很多父母常常在夸别人家的孩子,殊不知,很多时候,往往是自己没有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


  新父母在线三大核心理念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好爸爸胜过好校长,好家庭胜过好学校!


  最好的老师是父母,最好的学校是家庭,最好的学区房是自家的书房!


  每天三个半小时,家长孩子更优秀:亲子共读半小时、亲子运动半小时、亲子交流半小时!


  : 新父母在线


  家庭教育经验分享推荐文章3:我的八点家庭教育经验心得 如何让孩子喜欢读书识字?

  1.我们那边乡下有句话:“不哭不闹的孩子,是不聪明的。”当然,这里主要指的是婴幼儿时期。孩子哭闹,说明他对现在的状态不满意、有情绪。没吃饱或没睡醒等,肯定是感觉不舒服。实际上,这种情绪反应也是认知自我、认识世界的一种表现,说明孩子的感知觉反应比较灵敏。灵敏是聪明的基础。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在婴儿时期,每天哭闹几次,那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恭喜你,这个孩子的智商应该是中等以上的。


  2.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习惯应该是在家里边养成的。比如饭前要洗手,说话有礼貌,不打人,不骂人,不随便拿别人东西,碰到长辈要打招呼,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临出门的时候要说再见,说明去什么地方,干什么,什么时候回家,不说谎,有错要承认并改正,等等。有了这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品质,到学校读书,将来走上社会,不一定能达到人见人爱的境界,但也不太可能招人嫌,或成为大家讨厌的所谓“熊孩子”。


  3.要让孩子喜欢读书识字,最关键的办法是要想办法让他对这个东西感兴趣。有一个办法比较有效:爸妈讲故事,拿着书本读故事,边讲边解释,开个闹钟,和孩子事先说好讲半个小时就上床休息,讲到一半,孩子正听得兴致勃勃时,闹钟响了,然后就停下来,说今天时间到了,睡觉,明天来读吧。宝宝要读长一点,那就自己认字。于是孩子就可能产生自己也要识字、也要读书的那种强烈的兴趣。有了兴趣开头,以后教他识字的时候,就会积极性比较高,教起来也顺利。


  4.孩子终有一天会长大成人,要走向社会。所以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和独立意识非常重要。社会意识就是能够合群,懂得为人处世,至少先要和同龄人合得来,有些基本的社会规则要教给他,比如借了东西要还,对人有礼貌,多用礼貌语言,懂得谦让,知道分享,乐于帮助别人等;独立意识,主要是孩子自身的思想意识和生活能力两个方面,说能说的话,做可做的事,自己会穿衣、拿书包、必要的安全常识等,这些常规,要尽可能在家中训练有素。这样的话,孩子走出家门,父母不在身边,也会比较放心。


  5.如果孩子独立完成了一件事情,不管做得好坏,父母的及时赞赏和鼓励,会让他今后愿意做更多类似的事情。所以,赞赏和鼓励,是发挥孩子最大潜力的重要方法。


  6.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从感性逐步过渡到理性的过程。也就是思维模式逐步上升、不断成熟的过程。家长要通过语言行为引导,让孩子读书等形式,慢慢养成孩子的理性思维,不能操之过急。


  7.十岁之前的孩子(小学三年级以前),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听得到的,就比较容易接受并记住,抽象的概念、理性的观念可能要到三年级以后才会逐步发展。所于小学低年级阶段让孩子多听多看多操作,有了丰富的感知基础,才会上升到理性思维的开花结果。


  8.如果家长自主学习了家庭教育方面的课程,懂得教育引导孩子的方法,那么一般情况下,孩子就能学好功课,没有必要花钱去培训机构学习了。


  家庭教育经验分享推荐文章4:分享家庭教育经验 推动家庭幸福和睦

  【:三亚日】


  王颖与家长交流教育经验。


  本讯(记者 符府)日前,崖州区妇联在北岭小学举办“家校社联动 用心用情共护学生健康成长”主题分享会,邀请专家给学生家长分享家庭教育的经验和智慧,旨在推动家庭幸福和睦,助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活动现场,三亚市家庭教育协会会长王颖用简洁易懂的言语,生动、详细介绍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以及家庭和谐的重要性。并以问答的方式,从家长最关心的问题着手,围绕“孩子总是不听话”“孩子总与家长对着干”“长时间抱着手机打游戏”等话题,分享家庭教育的智慧,现场交流氛围热烈。


  王颖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对孩子的性格养成、人生观、价值观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一个温馨、和睦、包容、有爱的家庭氛围,不仅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还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所有,若有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


  家庭教育经验分享推荐文章5:十个家庭教育经验分享

  在现代社会,家庭教育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无法忽视,因为它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十条家庭教育分享:


  1. 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尊重他人、助人为乐和正直诚实的价值观。这将确保孩子在日后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


  2. 设置规矩:家长需要为孩子制定规则和限制,以确保孩子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


  3. 坚持爱心:家长应该表现出对孩子的爱和关怀,无论孩子做了什么。这将使孩子感受到家庭温暖,增强孩子的信心和自尊。


  4. 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阅读是提高孩子语言能力和文化水平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5. 亲力亲为:家长应该为孩子做好榜样,通过自己的行动演示道德和价值观。


  6. 设立目标:家长应该帮助孩子确定明确的目标,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鼓励。


  7. 尊重孩子: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自主性,维持互相尊重的关系。


  8. 与孩子的沟通:家长需要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9. 引导孩子: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引导和建议,帮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10. 培养家庭团结:家长应该鼓励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和支持,以维持良好的家庭关系。


  以上十条家庭教育的分享有助于家长们更好地教育孩子。当然,这只是这个大题目的一个粗略的总结,家庭教育的内容包罗万象,所以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学习、改进和实践。


  家庭教育经验分享推荐搜索词:

  

  1.家庭教育经验分享发言稿

  

  2.家庭教育经验分享心得体会

  

  3.小学生家庭教育经验分享

  

本文标题:家庭教育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