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上一句
百善孝为先上一句推荐文章1:
百善孝为先上一句推荐文章2:百善孝为先
俗话说得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家风,是通过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耳濡目染,代代相传的无声教育。人们常说:百善孝为先!我们家的家风便是孝字当头。
小的时候,父亲母亲就常常对我们讲:“一个人要有孝心,有孝道,要爱长辈,要感谢长辈的抚养教育。一个没有孝心的人,是可耻的人,是没有道德的人。”父母常常为我们讲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等故事,让我们明白动物尚且知道感恩父母,何况我们人类,更应该感恩父母,孝敬长辈。
小时候在我家,每天吃饭的时候,第一碗饭永远都是爷爷的,爷爷不下筷子,决不允许我们动筷子。他们从不和爷爷顶嘴,家里的大小事情,父亲母亲都会听取爷爷的意见。家里来客人了,父亲招呼喝茶抽烟,母亲准备饭菜,一桌可口美味的佳肴做好,父母让我和弟弟也坐上桌,但前提是客人或饭桌上年长的人先动筷子夹菜吃,我和弟弟方可动筷子。这一点,就是习惯,就是家风。
小时候,为了使老的小的吃饱穿暖,父母起早贪黑,辛勤劳作,忙完农活之余,又靠他们的聪明才智挣点辛苦钱,补贴家用。父母如此辛苦,却从没有过半句怨言,对爷爷从没大声说过话,对我和弟弟也是疼爱有加,好吃好喝的都先让着老人。爷爷年纪大了,脾气也比较倔强,经常为一点小事发脾气,这时候父母总是默默地听着,从来不顶嘴。我年幼不懂事,老说他们太能忍,这时候母亲就会跟我说:爷爷年纪大了,都是老小孩不要跟他们计较,并告诉我永远记着,要孝就要先顺!
有一年,爷爷得病,母亲尽心尽力地侍候在病榻前马不停蹄,可还要时不时地接受爷爷无缘无故的发脾气。母亲受了委屈,在背后不知流了多少眼泪,可擦干眼泪,还是对老人一如既往地尽心照顾。我跟弟弟看在眼里,深受感染,只要一回到家里,就帮着母亲做家务、照顾爷爷,陪他聊天,哄他开心。爷爷好几次都悄悄跟我唠叨:“孩子,你妈是真的对爷爷好啊!别看我老了,可不糊涂,心里都明白着呢!她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一切都先仅着我,可我还经常发脾气让她受委屈,她还是像对亲爹一样伺候我,爷爷这辈子真是有福喽!”听着爷爷发自肺腑的话,我真的觉得这是对母亲的最高奖赏,比任何级别的奖章都有份量!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就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也一定要像母亲一样,做个孝顺的女儿。
后来我长大出嫁了,母亲就对我说,到了公婆家一定要孝顺,不能顶撞长辈,一定要把自己当成他们的女儿来尽孝道。出嫁后的我也谨遵母亲教诲,努力地做个好儿媳,就拿我和公公相处的十年时光来说吧。我公公是个苦命的人,祖母生下他三天,爷爷上山砍柴就不幸被大蟒蛇活活咬死,刚刚来到这个世界就成了没爸爸的娃,后来祖母又因生活所迫在公公两岁就弃儿改嫁,就这样公公成了孤儿,由伯父收养长大到七岁,因为无法忍受伯母背地里的欺凌最终只能背井离乡,来到外祖母家和孤老一人的外祖母相依为命艰难成长。公公是个要强的人,虽然命运多舛,但没有挫败他的意志,他不仅健康长大成人,还结婚生育五个孩子,成为一村之长。原本应该是苦尽甘来享福的时候了,然而苦难再次降临在公公身上,在我婚后的第四年他不幸患了大脑萎缩的不治之症。从目睹公公患病到日趋严重,我不仅是公公苦难的见证者,也是公公生命前夕的守护者。我用五年多的守望打破了“久病床前无孝子”的俗语。公公得病后的第二年,生活不能自理,婆婆每天为公公的生活起居操碎了心,力不从心。一天婆婆因事外出,谁料想公公却将大便拉在了身上。当时我真的傻眼了,脑子里不停地跳跃着同一个问题:这如何是好?脱下公公的裤子替换,可我却是儿媳;不脱臭气熏天根本不是个事,谁知道婆婆啥时候回家。最后,我冲破了自己的枷锁,为公公认认真真地擦拭干净里外换洗一新。万事开头难,有了第一次后,每天下班之余、节假日,我就主动替婆婆分担着照顾公公的义务,洗脏衣裤喂饭擦身接屎接尿,直到公公寿终。
带着母亲的教诲我一路成长,一路收获......
“与人为善”是妈妈告诉我的。小时候,每次上学校之前,妈妈总爱叮嘱我几句:“孩子,到学校千万别和同学吵架。如果有人欺负你,就回来跟我说,我去找你们老师。”妈妈生怕我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老是有事没事给我上“政治课”,讲一些经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宽宏大量,在学校要和老师、同学和睦相处,不要动不动就和其他人发生冲突。在她的谆谆教诲之下,我基本上没有和老师、同学发生过矛盾。在家里,妈妈也是这样做的。20多年的记忆里,我从没见过妈妈与别人红过脸,与爷爷奶奶拌过嘴。婆媳关系往往是最难处理的闹心事,受妈妈的影响,我用不一样的情怀对待着婆婆,30年来我和婆婆的相处一直非常融洽,从没与婆婆发生过争执,我敬重孝顺婆婆,婆婆对我也如亲生女儿一般。
如今,我的两个女儿也已长大,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我按照父母教育的方式影响着她们。平时无论工作多忙,在假期都要抽时间带上孩子去看望双方的老人。逢年过节,和孩子一起为老人买礼物,在家中,我们和孩子之间也努力做到相互尊重、关爱,让孩子学会既能共同分享家庭幸福,也要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和义务。就是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我们拥有了一个快乐、幸福的家。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亲是一名教师,从小就教育我做人做事,堂堂正正、清清白白。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榜样是最好的教育,我始终牢记父母为我树立的榜样,他们虽然平凡普通,却给了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从事教育工作以来,父母时常提醒我,做教育工作,必须自身清净、洁身自好,作为教师,家风连着师德。除了主动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之外,我严格自律洁身自好,维护教师形象。父母的叮嘱我不曾忘记、更不敢忘记长辈们的嘱托,得意时不能由着性子无端膨胀,要保持清醒管得住自己,说话做事要有分寸,遇到难相处的人和事要学会包容忍让,坦坦荡荡,以义相待,时间久了,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也没有解决不了的事,人总会看清人,也会明白一颗心。教育工作是平常的工作,但一个个教育工的平常工作合在一起就决定着民族的素质,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只要明白教育也是国,就能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就能以神圣的使命感投入这极有意义的工作。
每个家庭的家规都有所不同,一句话、一个故事、一段记忆都是家规的载体。在生活点滴中影响着我们的心灵,塑造着我们的人格。这只是我家的家风故事中的一个小小的片段,这就是我们幸福美满的一家,我家质朴而真实的家风,让我能最直观地去了解、最贴切地去体会家的温馨。百善孝为先的家风,它更让我们知道了彼此关爱,让我们感受到了友爱和谐。而我也从家风中领悟出了爱的真谛,它更像是一颗火种,只要我们用爱心为它助燃,它一定会照亮更多的人,温暖更多的人。(聂红波)
百善孝为先上一句推荐文章3:千古绝对之上联:“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联水平很高,堪称经典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罗万千,其中的一个分支,便是对联文化,对联在古代,也被称为对对子,最早的对联,起源于“桃符”,是被刻在桃木之上,有辟邪镇宅等功效,后来,对联成为了一种文学形式,既通俗又高雅,既艺术又实用,既严肃又包容。
对联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古往今来,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对联高手,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经典绝对,很多对联背后,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例如今天所讲的这则上联——“一二三四五六七”
故事是这样的:
据说古时候,有一个土财主,他仗着自己的势力,无恶不作,远近的人们都敢怒不敢言。直到有一天,土财主过六十大寿。古人的对联,有很多实用场景,除了春联、喜联、挽联、禅联之外,便是寿联了。既然是庆寿,怎么会少得了对联的踪影呢?
然而,这位地主的子孙,整天好逸恶劳,不学无术,对于对联,一窍不通,地主自己写不出好看的对联,只能去请一位即将赶考的秀才,请他来题对联。
这位秀才为了攒积赶考路途的费用,也不推卸,然而,他与周围的人们一样,对于这位土财主平日里的恶贯满盈看不过去,他为了替人们出一口恶气,提了这样一副对联。
上联:一二三四五六七。
对联的表现形式有很多,有对偶联、谐音联、回文联、叠字联等等,而这则上联,从形式上看,很容易看出是数字联。这则上联暗藏乾坤,一二三四五六七,没有八,也就是“忘八”,谐音便是“王八”
下联:孝悌忠信礼义廉。
这则下联与上联,巧妙地对应,“百善孝为先”,孝排第一位,因此对应的是上联的“一”,“悌”排在第二位,对应的是“二”,以此类推。
其实,这则下联的出处,是古人所说的“八德”,八德为哪八德呢?分别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而这则下联,没有耻,暗指“无耻”
这位平时横行霸道的土财主,看不出这则对联的暗讽,觉得上联很简单,无可厚非,下联每个字都是夸赞的好字,于是二话不说,在寿宴当天,便将对联挂在了门上。
一些眼尖的人,看出了这则对联的含义,嘲讽道“王八无耻”,很快,十里八乡都知道了,人们都跑到土财主门前,大喊道:“王八无耻”,起初土财主一头雾水,他请一位前来祝寿的宾客解读后,知道了对联的含义,怒火中烧,气急败坏。
而那位写对联的秀才,早已拿了酬,连夜启程,前去赶考。据说,后来秀才考取了功名,而那位土财主,因为寿宴对联,心中愤懑,不久便郁郁而终了。
以上,便是这则对联“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的故事。
百善孝为先上一句推荐文章4:
百善孝为先上一句推荐文章5:百善孝为先,百行德为首!行善积德,敬孝慈善
大慈源于大善,大善源于大爱;
大爱源于大德,大德源于大舍。
百善以孝为先,百行以德为首;
做事前先做人,做人先要修善。
有善者必有福,有德者必有运;
有仁者必有勇,勇者需要有仁。
重视修心养性,积极行善积德;
修炼自身心性,修习世间福业。
只有我们自己有福,才能真正施福;
只有我们自己有德,才能真正德。
只有我们自己有财,才能真正舍财;
只有我们自己有道,才能真正布道。
一生怀慈悲之心,终身做慈善之事;
有善心的人幸福,有智慧的人快乐。
有仁德的人长寿,有福运的人无忧;
善良人必有好,好心人必有好运。
世上有道德的人一定会有好的命运,
追名逐利的人不一定有幸福的人生。
仁义礼智的人一定会内心善良勇敢,
品德高尚的人一定会平安喜乐安康。
百善孝为先上一句推荐搜索词:
1.百善孝为先上一句怎么说
2.人间百善孝为先上一句
3.百善孝为先上一句大全
本文标题:百善孝为先上一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