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解题技巧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推荐文章2:初中数学解题方法与策略——学霸专用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与策略——学霸专用,内容都是培优与竞赛性质的,学霸用可以开发思维,普通学生用起来比较吃力。分享代数部分的7个专题技巧:
1、巧用平方差公式2、恰当换元3、利用判别式解题4、试试韦达定理5、主元素方法6、利用对称性处理7、恰当放缩代数是数学的基础分支,研究的是代数结构,强调的是各种变形和技巧。除了培养运算能力,它还渗透在几何,数论,组合等各数学分支之中。学习代数的过程是艰辛而又漫长的,我们在追求结论正确的同时,也希望透过表象看到问题的本质,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推荐文章3:解题难?实则方法不对!掌握这个绝招,轻松搞定难题!
南京初中数学竞赛题解题难?方法不对!
余老师讲初中数学。
大家好,请看下题。这是一道初中数学竞赛题,应该怎样解?现在来分析一下。
首先看x等于二分之根号五加一,这是一个物理数,如果直接带入到代球式当中解题非常困难。针对于这种题目,一般都要对已知条件进行变形,然后整体代入。现在按照这样一种想法来解题。
x等于二分之根号五加一,交叉相乘就是二x减一等于根号五,这样两边同时平方就把根号五去掉了,就是两边平方四x平方减四x加一等于五。整理一下就能得到x平方减x等于一,实际上是x平方等于x加一。
当然值不值这样一个等式的不值,x平方减x等于一,x平方减x减一等于零,x平方等于x加一都行。根据代球式,代球式里面有没有x加一?有x加一,所以x三次方加x加一除以x的五次方等于什么?
首先把x加一变成x平方,因为x平方等于x加一,所以就等于x三十方加x平方除以x五十方。因为x五次方在分母上,x肯定是不为零的,所以就能够约分约多少?是分子分母同除以x平方,所以就等于x加一除以x几次方?x三次方。
现在看一看x平方等于多少?x加一再次用x平方来代替x加一,就等于x平方除以x的三次方,就等于x分之一。代球式原来通过这样一化解代球式就等于x分之一,x等于多少?二分之根号五加一,x分之一就是根号五加一分之二。
在分末由你画一,就是同乘以根号五减一,根号五减一等于多少?所以原是直接写下面,等于多少?根号五加一,根号五减一是四就是二分之根号五减一。
这题讲完了,现在看一看这题解题的思路。首先把无理数变成有理数,然后变成一个重要等式进行整体代入,x平方等于x加一,两次利用x加一等于x平方代入,很快就求职。
这题就讲到这里。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推荐文章4: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推荐文章5:初中数学所有题型的考试技巧最全整理,高分必备!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总结
一、选择题的解法
1、直接法:根据选择题的题设条件,通过计算、推理或判断,,最后得到题目的所求。
2、特殊值法:(特殊值淘汰法)有些选择题所涉及的数学命题与字母的取值范围有关;
在解这类选择题时,可以考虑从取值范围内选取某几个特殊值,代入原命题进行验证,然后淘汰错误的,保留正确的。
3、淘汰法:把题目所给的四个结论逐一代回原题的题干中进行验证,把错误的淘汰掉,直至找到正确的答案。
4、逐步淘汰法:如果我们在计算或推导的过程中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逐步进行,既采用“走一走、瞧一瞧”的策略;
每走一步都与四个结论比较一次,淘汰掉不可能的,这样也许走不到最后一步,三个错误的结论就被全部淘汰掉了。
5、数形结合法: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
使数量关系和图形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求解题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
二、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1、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
使数量关系和图形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求解体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
2、联系与转化的思想: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数学学科的各部分之间也是相互联系,可以相互转化的。
在解题时,如果能恰当处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如:代换转化、已知与未知的转化、特殊与一般的转化、具体与抽象的转化、部分与整体的转化、动与静的转化等等。
3、分类讨论的思想:在数学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研究对象性质的差异,分各种不同情况予以考查;
这种分类思考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
4、待定系数法:当我们所研究的数学式子具有某种特定形式时,要确定它,只要求出式子中待确定的字母得值就可以了。
为此,把已知条件代入这个待定形式的式子中,往往会得到含待定字母的方程或方程组,然后解这个方程或方程组就使问题得到解决。
5、配方法:就是把一个代数式设法构造成平方式,然后再进行所需要的变化。
配方法是初中代数中重要的变形技巧,配方法在分解因式、解方程、讨论二次函数等问题,都有重要的作用。
6、换元法:在解题过程中,把某个或某些字母的式子作为一个整体,用一个新的字母表示,以便进一步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换元法可以把一个较为复杂的式子化简,把问题归结为比原来更为基本的问题,从而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
7、分析法:在研究或证明一个命题时,又结论向已知条件追溯,既从结论开始,推求它成立的充分条件,这个条件的成立还不显然;
则再把它当作结论,进一步研究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达到已知条件为止,从而使命题得到证明。这种思维过程通常称为“执果寻因”
8、综合法:在研究或证明命题时,如果推理的方向是从已知条件开始,逐步推导得到结论,这种思维过程通常称为“由因导果”
9、演绎法: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
10、归纳法: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
11、类比法:众多客观事物中,存在着一些相互之间有相似属性的事物,在两个或两类事物之间;
根据它们的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推理方法。
类比法既可能是特殊到特殊,也可能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三、函数、方程、不等式
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1.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2.待定系数法。
3.配方法。
4.联系与转化的思想。
5.图像的平移变换。
四、证明角的相等
1、对顶角相等。
2、角(或同角)的补角相等或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
4、凡直角都相等。
5、角平分线分得的两个角相等。
6、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7、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上的高(或中线)平分顶角。
8、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9、菱形的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10、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11、关系定理:同圆或等圆中,若有两条弧(或弦、或弦心距)相等,则它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
12、圆内接四边形的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13、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14、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15、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16、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17、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18、利用等量代换。
19、利用代数或三角计算出角的度数相等
20、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并且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五、证明直线的平行或垂直
1、证明两条直线平行的主要依据和方法:
(1)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平行。
(2)平行定理、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3)平行线的判定:同位角相等(内错角或同旁内角),两直线平行。
(4)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
(5)梯形的两底平行。
(6)三角形(或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与第三边(或两底)
(7)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则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2、证明两条直线垂直的主要依据和方法:
(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由一个是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互相垂直。
(3)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则第三个内角为直角。
(4)三角形一边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则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5)三角形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和,则这边所对的内角为直角。
(6)三角形(或多边形)一边上的高垂直于这边。
(7)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或底边上的中线)垂直于底边。
(8)矩形的两临边互相垂直。
(9)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10)平分弦(非直径)的直径垂直于这条弦,或平分弦所对的弧的直径垂直于这条弦。
(11)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12)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13)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于两圆的公共弦。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推荐搜索词:
1.初中数学解题技巧归纳
2.初中数学解题技巧.pdf
3.初中数学解题技巧大全
本文标题:初中数学解题技巧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