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ieson推荐文章1:浙江大学迎来“70后”新校长!

  日前,中央批准:马琰铭同志任浙江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3月28日,浙江大学召开教师干部会议。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张光军同志到会宣布中央决定并讲话,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熊四皓同志,浙江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王成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同志主持会议。


  公开资料显示,马琰铭,1972年9月出生,研究生,理学博士,中共党员,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吉林大学副校长。


  马琰铭 资料图


  据吉林大学官网,马琰铭2001年于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博士学位。后赴加拿大科学院和瑞士苏黎世高等工学院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曾任吉林大学物理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为高压物理、计算物理、物质结构预测的相关理论和模拟方法。


  曾获高压科学杰出青年学者奖—Jamieson Award。201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同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No.1)。2015年、2019年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均为No.1)。研究成果多次发表在Nature、PRL等国际学术期刊。


  原任浙江大学校长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杜江峰,已于今年2月出任教育部副部长。


  据官网介绍,浙江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28年,定名国立浙江大学。抗战期间,浙大举校西迁,在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办学七年,1946年秋回迁杭州。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转入兄弟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留在杭州的主体部分被分为多所单科性院校,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实现合并,组建了新浙江大学。


  更多详细道请点击 ?时刻新闻


  :微言教育、上观新闻、政事儿


  jamieson推荐文章2:美国一记者被误拉进白宫高层机密群聊,全程直播吃瓜无人察觉?

  大家看电影小说时,有没有见过这样的情节——主角无意间听到高层商谈机密,从此被追杀或卷入风云变幻的权力游戏?


  大家都会觉得这种情节是主角的金手指:毕竟,现实里这么机密的大事,咋可能随随便便就让不相干的人听到?


  然而最近,这种事情真的发生了。


  事情是这样的,3月11日,美国政府正在策划15日对也门胡赛武装的军事打击,结果他们在群聊里拉人时,手一抖,把一个记者给拉进去了……


  这个群聊,正是美国最高层的“战时会议室”,全程直播他们怎么规划打击目标、调兵遣将、制订行动方案。


  而群里的大佬们,居然到最后都没发现——有个记者在围观!


  这次事件的主角,是《大西洋月刊》的主编——杰弗里·戈德伯格(Jeffrey Goldberg)。


  要说新闻界的重量级人物,他绝对算一个。


  这哥们儿可不是一般的新闻人,在时政、外交道界混迹20年,属于老炮儿级别的人物。


  他掌舵的《大西洋月刊》,更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之一,创刊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3月24日,《大西洋月刊》发布了一篇震撼全球的深度道——《川普政府误将战争计划发给了我》


  “美国国家安全领导人邀请我加入了一个讨论对也门胡赛武装实施军事打击的群聊。我当时觉得这不可能是真的。”


  “然后,炸弹真落下来了。”


  ——这要是放在小说里,编辑可能都会嫌剧情太扯淡,可它偏偏是真的。


  文章开篇就让人瞠目结舌:


  “3月15日,下午2点左右,全世界刚刚得知,美国正式对也门胡塞武装展开轰炸。


  然而,我在第一颗炸弹爆炸前两小时,就知道袭击即将发生。


  我知道这一点的原因是,国防部长在上午 11 时 44 分发消息给我,向我通了战争计划——包括武器配置、目标和时间的精确信息。


  这需要做一些解释。”


  这一切的开端,得从3月11日说起。


  那天,咱们的主角杰弗里,突然收到了Signal上的一个好友申请。


  Signal是个美国的免费通讯软件,有点类似于加密版微信或者安全性更高的Telegram——但话说回来,就算它再怎么主打隐私保护,它终究只是个商业软件,肯定不该用于机密沟通。


  杰弗里随手点开一看,发现加他好友的竟然是——白宫国家安全顾问迈克尔·瓦尔茨。


  他心里咯噔一下:“我跟川普政府的关系可不咋地,这人加我干啥?”


  2020年,他曾写过一篇深度道,毫不留情地痛骂川普,结果川普本人都坐不住了,亲自下场回怼,怒骂fake news(假新闻)。


  所以,这位白宫高官突然加他好友,是咋回事?


  他稍微琢磨了一下,觉得不外乎两种可能:


  1.假冒身份的诈骗——也许哪家骗子公司学会了新套路,想冒充白宫高官行骗?


  2.这位顾问真的找他有事——可能是要和他聊乌克兰、伊朗之类的外交热点问题?


  出于职业习惯,他还是点了通过。


  然而,他通过好友请求后,竟然被拉进了一个名叫“胡塞 PC 小群”的聊天群。


  ???这又是啥???


  他还没来得及细想,群主迈克尔·瓦尔茨已经在群里发了消息:


  “团队,我们要成立一个‘原则委员会’,专门负责协调针对胡塞武装的军事行动,特别是接下来72小时内的行动计划。”


  迈克尔·瓦尔茨


  “原则委员会”???


  所谓原则委员会,指的是美国国家核心决策小组,由最资深的国家安全官员组成,是美国政府内部最高级别的安全会议之一!


  再看看群里的成员名单:


  副总统 JD·万斯


  国务卿 马可·鲁比奥


  国家情总监 图尔西·加巴德


  财政部长 斯科特·贝森特


  国防部长 皮特·赫格塞斯


  白宫幕僚长 苏茜·威尔斯……


  ……好家伙,一共18个人,除了杰弗里之外清一色的美国政府大佬,属于总统身边超级信任的核心成员,个个都能在新闻头条上见到。


  (部分群聊成员,以及杰弗里…)


  问题是——杰弗里,一个记者,怎么会在这个群里???


  杰弗里当场就觉得不对劲,脑子里蹦出无数个问号。


  他心里直嘀咕:“这不可能是真的吧??”


  美国政府又不是草台班子,这种最高级别的白宫安全会议,是不可能通过普通商业聊天软件召开的,更别说邀请记者进群参观……没听说过。


  杰弗里在道里写道:


  “我非常怀疑这个群聊的真实性,因为我无法相信,管着美国国家安全的大佬们会在 Signal 讨论即将开战的计划。”


  “更无法相信,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会如此鲁莽,居然把《大西洋月刊》的主编拉进来,让我和美国最高层,甚至副总统一起参与讨论。”


  就在杰弗里还在怀疑人生时,事情变得越来越诡异了……


  第二天,群主——白宫国家安全顾问迈克尔·瓦尔茨又在群里发话了:


  “团队,根据今天上午总统的指示,你们应该已经收到一份任务总结的文件,这个文件发在了你们的高侧邮箱里了。”


  (美国政府把加密的机密邮箱称为“高侧邮箱”)


  更炸裂的是,群里的人,居然立刻进入了高度机密的讨论状态!


  《大西洋月刊》原文还附上了这场离谱会议的聊天记录,信息量非常大,这里给大家简单总结一下。


  副总统 JD·万斯(J.D. Vance):


  一直以来,他对外的形象都是川普最坚定的支持者,凡是川普的决定,他一律点头支持。可在这个群里,他却突然有点犹豫了。


  他说:“我觉得我们这次犯了一个错误。”


  副总统觉得,公众不会理解为啥要这么干(注:打击胡赛武装),还会导致油价上涨,最好过一个月,先做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再行动。


  国家反恐中心的主管表示赞同,觉得一个月后打,效果也一样。


  但是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对他们的顾虑嗤之以鼻。


  他说:“公众根本搞不懂这些事,咱们就强调两点就行了:1. 这事是拜登搞砸的;2. 伊朗支持恐怖分子。”


  国防部长觉得不能等,等久了会让外界觉得美国犹豫不决,而且以色列可能会抢先行动,到时候就被动了。


  最终副总统说行,你觉得能打咱就打吧。我就是讨厌美国又要帮欧洲出钱。


  国防部长也直言不讳:“我也烦欧洲占便宜,但全世界只有美国能干这事。”


  群主瓦尔茨开始打圆场:“反正这事美国早晚都得做,总统让我们把花的钱算清楚,最后再去找欧洲要。”


  最后,一个昵称为“SM”,疑似是川普最铁杆嫡系的副白宫办公厅主任史蒂芬·米勒的人加入了讨论:


  “总统已经同意了,但我们必须让欧洲明白——美国帮他们解决问题,他们就得掏钱。如果不掏,我们得想个办法让他们付出点代价。”


  ???美国政府开会,居然聊的是怎么“让欧洲出钱”?


  杰弗里看到这里,彻底坐不住了。


  到了这一步,他心里已经有了偏向——这估计不是诈骗,不是AI生成的文字,这肯定不是什么电信诈骗,甚至不像是外国情机构设的骗局。


  因为这帮人说话的风格实在太真实了!


  他们的措辞、讨论的逻辑、个人立场,完全符合现实中他们的行事风格,如果是骗子冒充的,那未免也模仿得太像了。


  但问题是……


  为啥群里从头到尾没有一个人发现他的存在???


  他,一个记者,就这样“潜伏”在美国最高机密会议里,围观了整个军事决策讨论,而这些大佬们竟然毫无察觉???


  3月15日,这件事情和群聊的真实性,终于得到了印证。


  3月15日上午 11:44,国防部长在群里更新了一条消息。


  这条帖子里,包含了即将对也门进行打击的作战细节,包括目标信息、美国将部署的武器以及攻击顺序。


  副总统进行了回复:“我会为胜利祈祷。”


  杰弗里在文章中写道:


  “根据国防部长赫格塞斯的消息,也门的第一场轰炸将在两小时后,也就是东部时间下午 1:45 发生。”


  “所以,我坐在超市停车场,静静等待。”


  如果这个群聊是真的,那两小时后,全世界都会知道——于是,他掏出手机,盯着新闻页面,心里倒数着时间。


  到了下午1:55,他打开 X(推特),搜索“也门”。


  果然,新闻出来了——也门首都萨那,刚刚发生爆炸!


  而群组里面的人,已经开始纷纷庆祝。


  “太棒了!”


  “好的开始!”


  “干得漂亮,你和你的团队都很好!”


  “团队太棒了,做得真好。”


  “大家干得好,有力量的开始。”


  (杰弗里提供的部分群聊截图)


  在确定了这个群组的真实性时,杰弗里默默退出了这个群组。


  “我知道这会触发系统通知,提醒群主瓦尔茨,我已经退出。聊天里没有任何人注意到我的存在。”


  显然,这个离奇的经历,很快就在《大西洋月刊》发布,成为了杰弗里最新一篇震撼全美的深度告。


  很快,一种说法流传开来——可能是瓦尔茨拉错了“JG”。


  此JG,并非杰弗里·戈德伯格Jeffrey Goldberg的JG,而是美国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里尔(Jamieson Greer)的JG。但谁都没发现,这个群里并没有出现杰米森的名字。


  所以,有人怀疑,是不是当时拉人的时候,手一抖,选错了联系人?


  这保密工作,也太草台班子了吧……


  在杰弗里的文章里,他还抛出了几个尖锐的问题:


  他们开机密会议,就在商业聊天软件Signal上吗?


  他们知道我被拉入了这个群组吗?难道我是被故意拉入的吗?如果不是,他们认为我是谁?当我加入群组以及退出群组时,有人意识到我是谁吗?


  高级政府官员是否经常使用 Signal 进行敏感讨论?官员们是否知道使用这样的渠道可能会危及美国人员的安全?


  道发出两个小时后,白宫紧急回应。


  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布莱恩·休斯表态:


  “这似乎是一条真实的消息记录,我们正在调查,为何一个‘非故意’的号码被添加进群。”


  这话听着,就差没直接承认“确实拉错人”了……


  与此同时,副总统 JD·万斯火速辟谣:我可没有不支持总统啊!


  此外,虽然出现了错误“拉人”的重大失误,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称,川普表示将继续对瓦尔茨和国家安全团队“极度信任”。


  随后,记者们很快找上正在活动中的川普,想听听他对这件事的看法。


  结果,特朗普的回答直接把所有人整懵了:“我对此一无所知。”


  群众:啊??


  虽然这是个“无老板小群”,但是出了这么大的事,还没有汇川普吗?


  在和记者的问答之中,川普询问记者这是咋回事,然后迅速转为了对《大西洋月刊》的攻击。


  “我不喜欢《大西洋月刊》,它是一家即将倒闭的杂志,我根本不认为它算得上一本杂志。”


  而国防部长呢?这事闹这么大,显然也想要保住自己的乌纱帽,站出来回应:“没人在短信里讨论作战计划,关于这件事我就说这么多。”


  他还指责,杰弗里“惯于欺骗且信誉极差”。


  这些回应,真是让人觉得很荒诞了……


  从头到尾,这件事透着一股业余到极致的离谱感。


  美国政府最高级别的军事会议,竟然用一个免费商业聊天软件开?


  白宫高官居然手滑,把记者拉进群,围观了一场机密行动?


  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人发现群里混进了外人?


  事情曝光后,所有高层的回应,全部是“甩锅、否认、攻击媒体”?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新闻,谁敢相信美国政府的机密级会议,居然能荒唐到这个程度?


  说真的,这事要是拍成电影,估计观众都会觉得太假了吧……


  jamieson推荐文章3:特朗普团队据悉准备宣布Jamieson Greer出任美国贸易代表

  【特朗普团队据悉准备宣布Jamieson Greer出任美国贸易代表】财联社11月27日电,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过渡团队正在准备公布提名Jamieson Greer担任美国贸易代表。在特朗普第一个总统任期内,贸易代表是罗伯特·莱特希泽,Greer当时担任莱特希泽的幕僚长。


  jamieson推荐文章4:拉娜·福鲁哈尔:特朗普盯上造船业,不只是对抗中国这么简单

  【文/拉娜·福鲁哈尔,翻译/观察者网 郭涵】


  以北极为中心向外看,世界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图景。大多数地图以东西走向绘制地球的版图,但若自上而下地俯视,美国拥有全新的相对位置。


  俄罗斯主导了整个区域,格陵兰岛的战略价值骤然凸显,加拿大同样如此。作为一个“近北极”国家,中国的地理位置已近到让美国人不安的程度。相比之下,美国在这块极地版图中如此渺小,美国面积最大的阿拉斯加州,在极地的视野中仅占一隅之地。


  这种地缘政治视角正是特朗普政府“重振造船业”新战略的核心所在。即将出台的一份行政命令(最早可能于本周发布)将勾勒出自二战结束以来最具雄心的造船业振兴计划——二战期间,美国曾在四年内建造2710艘“自由轮”。


  位于北极地区的相关国家


  这个议题也是当地时间周一(3月24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举办听证会的焦点。听证会将讨论应对中国在全球海事、物流及造船领域构筑所谓“行业壁垒”的解决方案。


  回溯19世纪,围绕争夺霸权地位,大英与沙俄两大帝国在中亚开展了持续数十年的“大博弈”。这场角力最终划定了伊朗、阿富汗、中国西藏及印度的分界线,且深刻影响了20世纪的地缘政治与经济版图。


  如今,一场新的“大博弈”正在上演——并非在中亚,也不在乌克兰、加沙或南海等当代热点地区,而是北极的冰封水域。对这一区域的掌控将成为实现特朗普政府战略目标的关键:取得整个西半球的战略主导权。


  贝莱德集团与香港亿万富翁李嘉诚关于收购巴拿马运河上的港口的交易,在某种程度上也服务于这个目标。西方军事专家表示,随着海盗活动增加,俄罗斯进攻乌克兰与黑海,波罗的海水下电缆的断裂,胡塞武装在红海发动袭击以及中国在太平洋军事活动的增加,目前的风险达到了几十年来最高水平。


  但是,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北极是为数不多还能真正开辟新航路的地区之一(去年中俄两国在北极地区举行了海上演习)。这场新 “大博弈 ”的一个关键元素将是加强美国的海上能力,包括开发海底矿产资源和商业航道,铺设新的、美国能够更好守卫的光纤通信电缆,并在该地区建立更多的安全存在。


  2023年,美国海岸警卫队破冰船“希利”号从阿拉斯加州驶往挪威途中。 图自:美国海岸警卫队


  破冰船是特朗普计划的首要目标之一。在第一个总统任期末尾,他提出与芬兰、加拿大合作建造极地破冰船的计划(拜登政府日后批准了这份协议,表明海事与北极安全是美国两党罕见的共识领域)。美国已经至少25年没有建造过这类船只,但一位白宫消息人士告诉我,特朗普希望在他第二任期结束前造出破冰船。


  美国还希望更多地掌控本国的商业航运。目前美国仅有185艘远洋商船,而中国拥有5500艘。理论上说,中国可以通过阻止美国使用其商船队、封锁南海的关键供应链航道等方式来瘫痪美国经济。鉴于美国军队(包括在战时)主要通过商船队来获得大部分的补给物资,这样的现状可能削弱美国未来的战争能力。


  特朗普战略的核心是把商业造船业与军舰制造相结合。美国总统特别助理、国家安全委员会海事与工业能力高级主任伊恩·贝尼特(Ian Bennitt)表示:“成立这个新办公室的目标是优化采购流程、提振需求并消除美国造船业的竞争壁垒,从而增强企业对行业长期投资的信心。”


  这一转变意义重大。正是类似的产业战略让中国在造船等诸多产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这同时标志着对里根时代政策的彻底背离——当时美国通过大幅减少相关产业的公共补贴,将商船制造与军舰制造完全分离。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国家安全顾问迈克·华尔兹到国务卿马可·鲁比奥、白宫经济顾问彼得·纳瓦罗到美国贸易代表詹姆森·格里尔(Jamieson Greer),特朗普政府内部的许多人正将造船业视作“新的芯片产业”,借用拜登政府前国安顾问杰克·沙利文的说法。沙利文本人也对特朗普的战略表示赞许。


  一份泄露的总统行政命令草案显示,美国政府计划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等一系列手段,包括对中国船只收取驻港费用,设立海事安全信托基金(通过税收抵免、拨款和贷款来支持本土造船业与工人培训),同时辅以贸易制裁来振兴该行业。这势必需要与韩国(韩华集团已收购费城造船厂)、日本、芬兰、加拿大等盟友开展合作。


  特朗普能否坚持这一路线?他已告知加拿大人:“除非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否则加拿大将不得使用美国制造的破冰船。”但消息人士透露,美加芬三国的破冰船建造协议仍在继续推进,并没有受到贸易问题的干扰。


  美国的航运产业已经严重萎缩,盟友对产业振兴至关重要。这场“大博弈”无法靠美国单打独斗。


  (原文发布在英国《金融时》网站评论版面,原“为什么造船业成为了新的芯片制造业?”译文仅供读者参考,不代表观察者网观点。)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jamieson推荐文章5:爆出离职传闻,美国财长贝森特在关税上“靠边站”,华尔街很震惊

  关税大超预期,美股市场惨遭血洗。华尔街本寄望于贝森特在关税问题上影响特朗普,实际上其并没能在关税决策中发挥主要作用,他只是在白宫会议中扮演解释关税对市场和经济影响的角色。甚至有传闻说贝森特将寻找“后路”,否则市场信誉将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声名狼藉。


  4月6日据媒体道,多位对冲基金经理和金融高管曾急忙联系贝森特,希望他能在关税问题上影响特朗普。然而这些努力似乎徒劳无功,美股暴跌期间,特朗普正在他的西棕榈滩高尔夫俱乐部打球。他周五表示,关税政策将继续实施,大型企业对关税计划并不担忧。


  此外4月5日央视道,MSNBC主持人爆料称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可能因无法忍受"荒谬的关税算法"而考虑离职。贝森特在特朗普核心圈中"行为另类",总统"根本不亲近贝森特,也不听他的"。更令人震惊的是,MSNBC主持人表示:"有人对我说,他正在寻找退路,找机会去美联储。因为在过去的几天里,他真的在损害自己在市场上的信誉和履历。"


贝森特在关税上“靠边站”,华尔街震惊

  道称,贝森特并不是关税决策的主要推动者,其仅仅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议中,陈述不同关税水平下市场和经济的潜在情景。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主要由一个小圈子塑造,高级顾问Peter Navarro和商务部长Howard Lutnick在关税问题上主导了特朗普的意见,美国贸易代表Jamieson Greer也是团队的重要成员。


  贝森特在关税宣布后接受电视采访时承认,他并未参与与其他国家的谈判,而是专注于政府的税收议程。仅在几天前,贝森特曾公开承认关税政策的内在矛盾。他表示,最有效的关税政策就像"缩小的冰块",并且承认关税不能同时增加收入和帮助恢复美国制造业。


  此前,多位对冲基金经理和金融高管曾急忙联系贝森特,希望他能在关税问题上影响特朗普。毕竟,作为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的前首席投资官,贝森特本应是一个潜在的盟友。理论上,他能向特朗普解释,极端关税会损害经济、扰乱市场。然而这些努力似乎徒劳无功,美股两天内跌去5.4万亿美元市值。


美股血崩,政府官员担忧

  市场的骚乱不仅让华尔街精英们措手不及,政府官员也开始担忧潜在影响。


  那些曾因特朗普政府承诺减税和放松监管而欢欣鼓舞的高管们,现在正面临可能扰乱其业务的经济议程。私募股权公司推迟了IPO,并调低了对交易复苏的预期。对冲基金正在评估特朗普的下一步行动是否过于难以预测,甚至无法进行押注。


  摩根大通的经济学家甚至预测美国今年将出现衰退。该行首席美国经济学家Michael Feroli表示:


  我们现在预计实际GDP将在关税重压下收缩,全年(第四季度同比第四季度)实际GDP增长将为-0.3%,低于此前预测的1.3%。


  不仅华尔街交易员和美国企业的高管们为市场混乱而震惊。在政府内部,美股暴跌的影响同样已引起紧张,官员们将关注周一美股会不会三连跌。即使是特朗普最坚定的政治盟友也开始预测更广泛的影响。德克萨斯州参议员Ted Cruz表示,全面关税"将摧毁国内就业并对美国经济造成实质性损害"。


  面对关税政策带来的动荡,一些共和党议员开始试图做出反击。参议员Chuck Grassley和其他三位共和党人共同提出了两党合作的法案,旨在将关税权力交还给国会,要求对大多数新关税在60天内进行批准。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


  jamieson推荐搜索词:

  

  1.jamieson是什么保健品

  

  2.jamieson维生素b

  

  3.jamieson's什么意思

  

本文标题:jamie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