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和艾蒿的区别
艾草和艾蒿的区别推荐文章1:艾草和艾蒿难区分?3招教你辨真假,端午插艾别搞错
剜艾田头采嫩茎,端阳艾叶招百福。民间觉得艾草也可以辟邪驱瘴,因此每至端午之际,除了吃粽子、赛龙舟、佩戴香囊和挂五彩绳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历史习俗就是门前悬挂艾草,寓意招百福、祛百病。
然而跟艾草相似的植物有很多,经常有人采错。就连市场上一些售卖成捆“艾草”的小贩,也有很多不是艾草的。其中,和艾草最相似的是艾蒿,艾蒿也是一种中药材,很多人区分不明,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总结一些辨别方法。
艾草和蒿草都属于菊科植物,艾草学名为艾蒿,而蒿草的学名叫蒌蒿。他们名字相似,且都生活在田埂、沟渠等土壤肥沃的地方。可以从以下三点进行区分:
1、看高度
艾草高,艾蒿矮。艾草的生长周期长,从3月到5月是旺盛期,所以植株高大、一般在80-250厘米之间。杆有棱,主干直径较粗,颈部呈淡绿色,最大直径可以达到1.5厘米左右。而艾蒿生长周期比较短,一般到清明之后叶子就开始变老,所以高度相对较低,杆无棱,主干也比较细小,茎部呈暗红色,长势最好的蒿草,高度也不过10厘米左右。
艾草
艾蒿
2、看叶子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颜色,艾草的叶子是青灰色,也可以说是灰绿色。艾蒿的叶子是灰白色,会有明显的泛白。从叶子形态来看:艾草叶片宽大肥厚,叶面平整,褶子少,背面分布有白色蛛丝状小绒毛,叶片周边锯齿小而密。而艾蒿叶片细长单薄,叶面褶多,叶片周围纹路呈锯齿状,纹路较深。
艾草
艾蒿
3、闻气味
两种植物都带有香味,但是艾香程度不同。艾草的香味偏浓烈,有点像清凉油的味道。而艾草的香味偏淡一些,就是普通的青草香,有时候还会带有淡淡的微臭味儿。
艾草的外部特征可能根据其所生长的地理环境不同而有细微差别,但大致来讲,不会差得太多。端午插艾招百福 ,艾草艾蒿不要再傻傻分不清哦。
艾草和艾蒿的区别推荐文章2:端午门口插艾草,有些人却插了蒿草,它们有何区别?
艾叶和蒿草都属于菊科植物,蒿草的学名叫蒌蒿,而艾草学名则为艾蒿,名字相似,都喜欢在田埂地边、池塘边等土壤水分丰富的地方。但细分来看,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高度和叶面形态,而且,艾草的生长周期长,从3月份开始,一直可以长到5月,但蒿草过了清明节,也就过了最嫩的时候(这里面是说叶子的生长周期,不长了并不是就是枯萎了,是从嫩芽到成叶的过程)。
上面是艾草,下面是蒿草
首先,从高度上来说,蒿草的高度要低一些,主干也比较细小,茎部呈暗红色,长势最好的蒿草,只有10厘米左右;而艾草就不同了,它的主干略粗长,茎部呈淡绿色,有的直径可达1.5厘米,高度在80一250厘米之间。
再往细处看,便是叶子的形态,蒿草叶的表面,会有一层白色绒毛,柔软而光滑,叶片小,其周围的锯齿纹路深,整个叶片呈狭长状;而艾叶表面为灰绿色,白色绒毛在背面,其叶面宽而肥大。
其次,如果能够亲身接触好这两种“蒿”的朋友,通过气味就更容易辨别了。蒿草一般散发出来是普通草的青味,有的甚至还有一股淡淡的臭味;而艾草散发出来的是特有的清香味。就是大家使用艾条或者干艾叶所闻到的那种味道。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
蒿草茎秆细且不高,叶片狭长薄而滑,气味微臭。
艾草茎秆粗且高,叶片肥厚背面有白绒毛
艾草和艾蒿的区别推荐文章3:别再挂错 端午节分清“艾”与“蒿”
新华社沈阳6月12日电(记者于也童)端午节正值寒气和暑气交互转换之时,多雨潮湿,人们容易生病。因此,古人在端午节悬挂艾草、菖蒲和蒜头,用来避毒虫、免疾病、消病毒。艾草可熏香、除蚊,生长广泛,颇为易得,深受群众喜爱。沈阳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李涵提示,“艾蒿”二字虽为人们常用,但艾草和蒿草实际是两种植物,采摘时要注意分清。
据李涵介绍,艾草和蒿草都属菊科,都喜欢生长在田埂地边、池塘边等土壤水分丰富的地方。艾草茎秆粗且高,叶片肥厚背面有白绒毛,气味清香,类似艾灸时艾绒的味道,广泛分布在我国大江南北。有的艾草形态虽略有差异,但药效大致相同。“我们熟悉的蕲艾就是艾草的栽培品种,植株高大,高150-250厘米,香气浓烈,叶厚纸质,被毛密而厚,是艾草中的佳品。”
而容易混淆的蒿草茎秆细且不高,叶片狭长薄而滑,气味微臭,生活中常把它称为“水艾蒿”,学名“蒌蒿”。“根据《中国植物志》记载,蒿草全草可入药,也有止血、消炎、镇咳、化痰之效。但和端午节‘门前挂艾祛瘟辟邪、祈求平安’的文化内涵差之甚远。”李涵说。
:新华网
艾草和艾蒿的区别推荐文章4:别再挂错 端午节分清“艾”与“蒿”
新华社沈阳6月12日电(记者于也童)端午节正值寒气和暑气交互转换之时,多雨潮湿,人们容易生病。因此,古人在端午节悬挂艾草、菖蒲和蒜头,用来避毒虫、免疾病、消病毒。艾草可熏香、除蚊,生长广泛,颇为易得,深受群众喜爱。沈阳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李涵提示,“艾蒿”二字虽为人们常用,但艾草和蒿草实际是两种植物,采摘时要注意分清。
据李涵介绍,艾草和蒿草都属菊科,都喜欢生长在田埂地边、池塘边等土壤水分丰富的地方。艾草茎秆粗且高,叶片肥厚背面有白绒毛,气味清香,类似艾灸时艾绒的味道,广泛分布在我国大江南北。有的艾草形态虽略有差异,但药效大致相同。“我们熟悉的蕲艾就是艾草的栽培品种,植株高大,高150-250厘米,香气浓烈,叶厚纸质,被毛密而厚,是艾草中的佳品。”
而容易混淆的蒿草茎秆细且不高,叶片狭长薄而滑,气味微臭,生活中常把它称为“水艾蒿”,学名“蒌蒿”。“根据《中国植物志》记载,蒿草全草可入药,也有止血、消炎、镇咳、化痰之效。但和端午节‘门前挂艾祛瘟辟邪、祈求平安’的文化内涵差之甚远。”李涵说。(完)
艾草和艾蒿的区别推荐文章5:别再挂错,端午节分清“艾”与“蒿”
:新华社
原别再挂错 端午节分清“艾”与“蒿”
新华社沈阳6月12日电(记者于也童)端午节正值寒气和暑气交互转换之时,多雨潮湿,人们容易生病。因此,古人在端午节悬挂艾草、菖蒲和蒜头,用来避毒虫、免疾病、消病毒。艾草可熏香、除蚊,生长广泛,颇为易得,深受群众喜爱。沈阳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李涵提示,“艾蒿”二字虽为人们常用,但艾草和蒿草实际是两种植物,采摘时要注意分清。
据李涵介绍,艾草和蒿草都属菊科,都喜欢生长在田埂地边、池塘边等土壤水分丰富的地方。艾草茎秆粗且高,叶片肥厚背面有白绒毛,气味清香,类似艾灸时艾绒的味道,广泛分布在我国大江南北。有的艾草形态虽略有差异,但药效大致相同。“我们熟悉的蕲艾就是艾草的栽培品种,植株高大,高150-250厘米,香气浓烈,叶厚纸质,被毛密而厚,是艾草中的佳品。”
而容易混淆的蒿草茎秆细且不高,叶片狭长薄而滑,气味微臭,生活中常把它称为“水艾蒿”,学名“蒌蒿”。“根据《中国植物志》记载,蒿草全草可入药,也有止血、消炎、镇咳、化痰之效。但和端午节‘门前挂艾祛瘟辟邪、祈求平安'的文化内涵差之甚远。”李涵说。
艾草和艾蒿的区别推荐搜索词:
1.艾草和艾蒿的区别图片
2.艾草和艾蒿的区别图片及功效
3.艾草和艾蒿的区别功效与作用
本文标题:艾草和艾蒿的区别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