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血和淤血的区别推荐文章1:

  瘀血和淤血的区别推荐文章2:

  瘀血和淤血的区别推荐文章3:血液里的“垃圾”得及时清,“活血化瘀”要分3个层级,中药应该这样用

  文 / 陈慧娟 上海中医药大学 副教授


  人体血液运行脉中


  循环流注


  到达身体各个部位


  发挥濡养的作用


  如果血停留、阻滞在脏腑组织和脉络中,就会引发多种病症。


  瘀血和血瘀有何区别?


  瘀血


  既是血液运行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一种病因。如果血液在运行中发生迟缓不畅,甚至停滞;或者出血后,离经之血停聚体内,就会形成瘀血。


  瘀血的临床表现


  疼痛:血脉瘀滞,不通则痛。瘀血引起者,疼痛部位多固定不移,疼痛明显,多为刺痛,痛处拒按,夜间加重。


  肿块:瘀血久留,易形成有形的肿块。


  出血:瘀血内阻,血不循经,逸于脉外,则引起出血。一般多血色紫暗,夹有血块,淋漓不尽。


  色紫暗:多见青紫、黧黑、晦暗等颜色,如面色黧黑、口唇紫暗,舌质紫或有瘀斑、瘀点,舌下或肌肤脉络怒张、色暗。


  脉涩或结代:瘀血阻滞,常脉来艰涩,或脉跳有间歇。


  血瘀


  是人体在病理情况下所呈现的一种血液运行不畅或阻滞、凝结的状态,属于中医病机的范畴。


  瘀血重点在“血”,强调的是阻滞、凝聚的血液。


  血瘀重点在“瘀”,强调的是血液凝聚、阻滞的状态。


  在形成方面,瘀血和血瘀常互为因果。各种原因导致人体气虚、气滞、血寒、血热或因外伤造成血行不畅、凝结、阻滞或引起出血时,都可形成瘀血;而瘀血内阻,血行不畅,可造成或加重血瘀的病理状态。


  活血化瘀要灵活用药


  引起血瘀的因素不同,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均可形成血瘀,故在活血化瘀时不应忘记治病求本。


  气虚引起的血瘀:常补气活血,在活血化瘀药中酌加人参、黄芪等补气药。


  气滞引起的血瘀:可配合理气药, 如香附、柴胡等。


  阳虚寒凝引起的血瘀:可配合温经通脉药,如附子、桂枝等。


  血热引起的血瘀:可用清热化瘀药,如牡丹皮、赤芍、败酱草等。


  痰浊阻滞引起的血瘀:可配合半夏、石菖蒲等化痰药。


  活血化瘀药物从功效的缓峻而言,可分为3个层级:和血行血、活血散瘀、破血逐瘀。


  和血行血的药物


  当归、丹参、赤芍等,力最和缓,常用于血行不畅、血瘀较轻者。


  活血散瘀的药物


  桃仁、红花、泽兰、川芎等,力较和血行血药强,适用于血瘀较甚,有瘀血形成者。


  破血逐瘀的药物


  三棱、莪术、水蛭、土鳖虫等,力峻猛,适用于瘀血结聚深重或形成肿块者。


  需要注意的是,各类活血化瘀药及处方在具体使用时,应根据病症类型、病情轻重、体质强弱及兼夹症状合理选择。


  由于活血化瘀药本身有耗气伤血、动血之弊,所以有出血倾向、气血虚弱者应慎用,妊娠期女性应禁用,经期女性应根据经期、 经量选用。


  (文中方药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瘀血和淤血的区别推荐文章4:

  瘀血和淤血的区别推荐文章5:淤血不可怕,不知道淤血的三种类型才可怕,今天全部讲解清楚

  大家好,我是魏医生,许多朋友都被瘀血问题困扰。不少人尝试用血府逐瘀丸、桂枝茯苓丸化解瘀血,可效果不佳,原因就在于分不清淤血的三种类型还在乱用药,今天就和大家一个视频讲清楚淤血的三种类型


  第一,肝郁气滞型瘀血。这类瘀血在身体上有明显表现,体表会出现暗沉瘀斑,还常伴有胸闷、腹胀的症状,人会不自觉地叹气来舒缓不适,情绪也不稳定,容易起伏变化。想要化解它,需采用化瘀药与疏肝理气相结合的方式。建议晨起服用逍遥丸,同时搭配饮用玫瑰花茶,每日坚持拍打腋下极泉穴 3 分钟,促进气血流通。


  第二,气虚血瘀型瘀血。有这类瘀血问题的朋友,身体稍一活动就气喘吁吁,像爬三层楼就体力不支,说话有气无力,并且感冒频繁。对此,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将化瘀药与补气之法相结合。经典搭配为血府逐瘀丸搭配黄芪山药粥,早餐空腹食用,另外,每天练习八段锦 “两手托天” 式 5 组,给身体补充元气,推动气血运行。


  第三,阳虚血瘀型瘀血。这类朋友手脚冰凉,离不开热水,大便还经常干结难解。化解此型瘀血,要采取温阳与化瘀同步的策略。睡前艾灸关元穴,每周食用 2 次当归生姜羊肉汤,从内驱散体内寒气,化解瘀血。


  化瘀不能只做表面功夫,若连续使用化瘀手段三个月,症状仍无改善,就得停止使用。最后特别要注意,具体用药必须经专业医师面诊指导,保障安全有效。


  你属于哪种瘀血类型呢?欢迎晒舌象图(舌苔 + 舌底静脉)到留言区分享交流,帮你免费辨证,咱们下期再见


  瘀血和淤血的区别推荐搜索词:

  

  1.瘀血和淤血的区别图片

  

  2.瘀血和淤血的区别?

  

  3.瘀血和淤血的区别百度百科全书

  

本文标题:瘀血和淤血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