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炮开兮轰他娘诗
大炮开兮轰他娘诗推荐文章1:他横征暴敛,妻妾成群,却因写下这些怪诗成了网红,让人捧腹大笑
他是奉系军阀头目之一,曾在民国政坛呼风唤雨,先后任苏皖鲁剿匪司令,任山东省省长,任直鲁联军总司令,曾经风光无限。
他被称为"长腿将军",因天生一副大长腿;他被称为"混世魔王",却比魔鬼还可怕。
他被称为"狗肉将军",并非因为爱吃狗肉,而是为抓一只咬了他的流浪狗,下令扑杀全城狗类,乃至满城狗肉横飞。
他被称为"三不知将军",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姨太太,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杆枪,不知道自己贪污了多少钱。据粗略统计,光姨太太就23个,其中有四个还是俄国媳妇,而无名无分者则更多。
他被称为"五毒大将军",吃喝、奢靡、女人、鸦片,还有税收。为了变相搜刮老百姓的血汗钱,他巧立名目,设立各种苛捐杂税,像什么牙税、烟酒捐、人口捐、锅头捐、集市摊捐、牲畜屠宰税,甚至还有"大粪税",无所不用其极。
他是山东人,却残酷镇压山东工农运动,制造了震惊全国的青岛惨案。
坏事做多了,好事也会被忘记。他创建了山东大学,并自任校长,但由于文化不高,时人以歌谣嘲之:"齐鲁文明之邦,目不识丁当校长,孔圣九泉哀叹,荒唐,荒唐。"
他就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混账军阀——张宗昌。他横征暴敛,杀人如麻,却因写下这些怪诗被捧成网红。都说头发长见识短,张宗昌剃了个光头,可写的东西却更加离谱,简直让人笑掉大牙。
身为山东人,又在孔孟之乡执政,这让张宗昌产生了不该产生的想法:不带点斯文,不留点墨宝,枉做孔圣人的父母官。所以,老张绞尽脑汁、挖空心思,疯狂写诗,终于憋出了一本诗集。呼声最高的要属这首奇葩力作《大明湖》了。
《大明湖》
大明湖,明湖大
大明湖里有荷花
荷花上面有蛤蟆
一戳一蹦达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当然也引无数诗人写风骚。山东有名的景点有很多:大明湖、趵突泉、泰山、蓬莱阁等,张宗昌愣是一个都没放过,基本是玩到哪写到哪,不管水平咋地,墨宝必须留下。描写大明湖,绝大部分人诗人都会把重点放在荷花啊湖水啊风光啊上,但张宗昌的着笔点非常奇特,竟然是蛤蟆,而且还藏着一处颇为风趣的彩蛋:一戳一蹦达!
虽然此诗格调很低、水平更烂,但却有着一股独特的魅力,尤其表现在其大胆的创新精神与丰富的想象力方面,蕴藏着幽默的气质,读完让人忍俊不禁。假如抛开本人事迹不谈,还以为是个可爱的姑娘呢。正是张宗昌的身份佷严肃,写出的诗却诙谐可爱,这种反差萌让很多网友觉得十分有趣。
《游趵突泉》
趵突泉,泉趵突,
三个眼子一般粗,
三股水,光咕嘟,
咕嘟咕嘟光咕嘟。
《游泰山》
远看泰山黑乎乎,
上头细来下头粗。
如把泰山倒过来,
下头细来上头粗。
相比大明湖,趵突泉和泰山就逊色一些,但也独具特色。这些话更像是某个孩子天真的呓语,却被张宗昌拿来充门面,这种敢于炫耀、不惧嘲讽的勇气真是令人佩服。这或许是他的诗能火的另一个原因,即:字里行间带着的浓浓的傲娇气质。老子就这么写,老子就觉得好,爱看不看!
《游蓬莱阁》
好个蓬莱阁,他妈真不错。
神仙能到的,俺也坐一坐。
靠窗摆下酒,对海唱高歌。
来来猜几拳,舅子怕喝多!
本来不想贴这首的,但耐不住前四句太好了,真是他妈的好!所以实在忍不住才拿出来与君共赏。不知为何,读起来总有种莫名的喜感,跟听相声似的,似乎能看到张宗昌那张塞着美酒佳肴的大嘴在蠕动。一个粗人只有半瓶子文化,却没有故意修饰,没有故作姿态,没有写成"四不像",不仅不让人尴尬,反而让人倍感风趣,实在是不容易,这种奇葩的能力恐怕也就只有张诗人能够拥有了。
《大风歌》
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
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显然这模仿的是刘邦,要的就是威武霸气,而在这一方面,张宗昌深得真传,尤其以"安得巨鲸兮吞扶桑"最为雄浑,这一句也被网友称赞最多,当属他写的最有水准、最出彩的一联。扶桑是《山海经》里传说中的远方之国,老张要骑着巨鲸吞扶桑,神话色彩很浓厚,而且彰显出了雄心壮志。
《求雨》
玉皇爷爷也姓张,
为啥为难俺张宗昌?
三天之内不下雨,
先扒龙皇庙,
再用大炮轰你娘。
张宗昌"诗匪"的名号果然不是白叫的!能和玉皇大帝攀亲戚、讨本家的人,他恐怕是第一个。然后这已经不是求,而是命令了,不仅体现了张宗昌生活里的强势欺人,还体现了他在文字里的无赖蛮横,而这正是他最大最有特色的亮点。
以上这些都是张宗昌的爆笑代表作,可别忘了他还有一整本的《效坤诗集》呢。诗坛里写正经诗的人太多了,偶然飘出这么一个奇葩,自然备受瞩目,不过他的诗的确够味儿,无愧于"网红"的称呼。
大炮开兮轰他娘诗推荐文章2:“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的诗人军阀是谁?军阀割据中,以诗著称的奇葩
经常观看电视娱乐节目的人都可能听过宋晓峰的"啊,此情此景我想吟诗一首",这句经典台词。宋晓峰的诗歌更多是增加娱乐,并没有多少的文学价值。
但是这种有事没事就想吟诗作对的"大诗人",历史上却有众多,民国那个群星璀璨的时代也有一位军阀热爱诗歌。
这首《大风歌》很多人都应该听过的:"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意思简单直接,骂娘的话都出来了,没想到中国诗歌还可以Rap。
诗人还将自己的名字也说出来了"张宗昌"。
张宗昌
张宗昌发迹史张宗昌生于光绪七年,宗昌的意思是家里人希望他能给家里带来繁荣昌盛,昌盛张氏家族之意。
这位张家人,小时候也接受过几年私塾教育,为以后自己的诗歌生涯打下了不多不少的基础。
可惜家境贫寒,少年时代,张宗昌就到处打工,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这也是那个时代大多数人的命运。
在1898年,才16岁的张宗昌逃荒进入关外,期间业务能力更加提高,各种零工不仅都干,还当过扒手,胡匪。
给俄国人打工的时候,学了门俄语,受到俄国人重用,当上了是金矿总工头,据说还是个出色的猎人,枪法出色。在这期间的学习,张宗昌有了称霸的个人基础。
在1911年10月10日,30而立的张宗昌开始了自己的事业,只身参军。
第一次是参加革命军,不过在1913年的徐州战役中,张宗昌见机行事投了冯国璋,成了直系。
1921年又被江西督军陈光远打败,无处可去,找到了张学良父子,重新在关外抱上了大腿。
张宗昌的人生巅峰抱上这条大腿之后,张宗昌顺风顺水一顿操作。
终于在1925年,占据了山东省。在张宗昌任职期间,因他因苛酷残忍、对民众处以刑罚,而被民众呼为"狗肉将军"。
张宗昌诗歌节选
俗话说,男人有钱就变坏,张宗昌依靠自己努力,终于获得了一个称号" 三不知 " 将军,即"兵不知有多少,钱不知有多少,姨太太不知有多少" 。
能查到的姨太太据说有50多个,在济南城里都有25个。由于实在是太多,张宗昌还编了号,方便记忆,也不知道谁跟谁学的。
对于"爱慕"他的风尘女子,他便"盛情难却" 。
他说过:"连一个弱女子都救不了,我张某人怎能称得起男子汉大丈夫"。说得好有道理的样子,我不禁肃然起敬。
有点不同其他军阀的是,除了中国女人,张宗昌也有很多白俄女人。在位期间张宗昌曾与冯玉祥作战,杀了降军军长郑金声,这也是他最后身死的祸根。
张宗昌的白俄女人
接下来的时间,军阀混战,革命军也时常参与。总的来说,张宗昌权势越来越大。
失势身死直到奉系老大,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死。自己军队被白崇禧收编以后,张宗昌知道自己大势已去,便跑到了日本。在日本各种卖国操作,换了几次山头。
过了风头,就返回北京居住,可能是想济南的姨太太了,1932年想去济南东山再起。被人设计,郑金声的儿子郑继成将他刺杀。
值得一提的是郑继成最后也是被特赦,无罪释放。
#张宗昌# #民国那些事儿# #军阀趣事#
大炮开兮轰他娘诗推荐文章3:因为喝高了,所以刘邦才吼出了《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的这首《大风歌》,算不算是一首诗?我想绝对是算的。不但要算,而且还应当算是一首绝顶的好诗!不然的话,它也不会两千多年来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了。没读过几天书,更没啥学历的刘邦刘村长,当然也是大汉的刘大皇帝,只凭这一首诗,就奠定了自己在中华诗歌史上不容忽视的地位。就如同唐代的张继,仅凭《枫桥夜泊》一首诗,就可以火出圈上千年一样。
也许有人会较真,认为《大风歌》只能算是一首歌词而已。其实这个真也没必要较,诗和歌词,原本就是一家子。在很遥远的古代,两者分的就更没有那么清楚了。诗歌诗歌,诗就是歌,歌就是诗嘛,不但是亲兄弟,还是双胞胎的。即便在当今,二者也是分不了那么清楚的。不信你看看那些优秀的歌词,尤其是“词坛三杰”乔羽、庄奴、黄霑笔下的那些歌词,如果不谱曲,随便哪一首都是优美的诗作。跟那些以吸引人眼球、制造噱头为目的这体那体相比,无疑是云泥之别。
废话说得好像有点多了,话归正题。可能有些人不一定知道,刘邦的《大风歌》,是在一个酒局上唱出来的。或者可以这么说,这一名作基本可视为喝高了的产物。不服不行,美酒发诗兴,酒局出名篇啊。我十分怀疑,张继的《枫桥夜泊》,可能也是酒后的产物。当然,他在“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时候,可能没有酒局,但个人独酌,杯中的消愁之物,也只能是酒啊。
大秦王朝被墙倒众人推之后,刘邦又干翻了貌似不可战胜、最为强大的对手西楚霸王项羽,自己也从一个村长级(或者保长级,应该够不上乡长级)的干部,一跃成为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唯二超牛的草根逆袭。唯二中的另一个,大家想必都知道,就是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想想看,农民做了皇帝,这其中的反差有多大,当事人的成就感有多强?
刘邦虽然登基做了皇帝,但是面对的麻烦事也是很多的。首先就是跟他一起搭伙夺天下的那帮猛人,可都不是省油的灯。说不定哪一天,就会生出夺了自己屁股底下那把龙椅的歪心思。再者说了,不是还有兄弟伙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的说法么?为了自己家天下的长治久安,这些猛人是必须要想办法收拾的。于是,韩信、彭越等猛人的小命,就先后都没了。
韩信、彭越前后脚去了西天之后,还有个跟他俩手段能量大差不差的猛人,名叫英布。英布一看刘邦翻脸不认人,对韩信、彭越下手这么狠,心里就一明二白了。自己肯定也不会有好果子吃,刘邦一旦腾出手来,就会来收拾自己。得,反正横竖都是个死,不如先下手为强,拼个鱼死网破吧,没准儿还能有一线生机呢。于是,英布就先发制人,主动宣布造了老刘家的反。
英布的手下有兵有将,自己又是个很能打的猛人,刘邦闻听他起兵造反,自然不敢怠慢。因而,刘大皇帝就御驾亲征了。跟老油条的刘大皇帝玩,英布还是欠了点火候。一来二去的,英布就也紧赶慢赶地奔向西天,跟韩信、彭越哥俩见面唠嗑去了。
对自己龙椅威胁最大的三个猛人,都被搞定了。剩下的都是些小鱼小虾,不足为虑。天下大势,已经基本安定。在这种情况下,刘大皇帝自然心情大好,便顺道玩了一把衣锦还乡。当年的刘村长,如今当了皇帝,那自然风光无限。老刘家八竿子打的着打不着的亲戚们,都能跟着沾沾光、露露脸,也是可以想见的事情。
荣归故里之后,刘大皇帝组织了一场规模超大的酒局。这一点是人就能想的到,酒局的规模那是不可能不大的。一来刘村长当了皇帝,不能丢份儿。二来富在深山有远亲,此时来蹭热度的老刘家亲戚,肯定少不了。皇家不差钱,酒局上的酒菜品质,当然不在话下。来捧场的官员和乡里乡亲,更是会前呼后拥、摩肩接踵。这场酒局的宏大场面,可以想见。
天下基本平定,自己又贵为皇帝,俯视之下众人山呼万岁、无比敬仰,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咱没体验过,自然不会知道,但是刘大皇帝知道。心情大好之下,刘大皇帝喝的很嗨。酒劲上脸之后,刘大皇帝兴致大发,拖过一个叫做“筑”的古乐器敲打起来。所谓“筑”,有十三根弦,大约跟如今的扬琴差不多。
弹到高兴处,刘大皇帝又扯开破锣嗓子,吼出了震惊千古的三句唱词,谓之《大风歌》是也。诗以言志,《大风歌》是刘邦功成名就心情、舍我其谁霸气的真实写照。说《大风歌》好,好就好在它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无敌气势。同时,其中又有几许感慨。那些能“守四方”的“猛士”,因为不能让人放心,所以都被收拾掉了。那么剩下的那些人呢?恐怕只能是矬子里拔将军了。
刘邦出身草根,没什么文化,身上又有不少的流氓无赖习气,所以古往今来不少人对他颇有微词。但是也必须承认,刘邦是个气度非凡、具有雄才大略的帝王。惟其如此,他随便一吼,就吼出了震古烁今的《大风歌》。有趣的是,很多很多年之后,一个名叫张宗昌的大老粗军阀,居然脑洞大开地对《大风歌》进行了魔改:“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张宗昌的魔改虽然令人喷饭,倒也折射出《大风歌》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因为这场酒局,刘邦吼出了气吞山河、千古不衰的《大风歌》。因为《大风歌》,这场酒局自然应当算是历史名局。不过对于大多数参与了这场酒局的人来说,如果泉下有知,应该会有一些郁闷不平:自己的名字,怎么就没能跟着《大风歌》留给青史呢?
壹点号谷荻
大炮开兮轰他娘诗推荐文章4:为国人长脸的军人,十三首诗首首震撼国人心灵
民国军阀诗人张宗昌,字效坤,山东掖县(今莱州市)人。绰号“狗肉将军”、“三不知将军”、“五毒大将军”、“张三多”等。
其实张宗昌最多的还是姨太太,据说在他所有的姨太太中,有名有姓的多达二十三位,而且还有众多的外国姨太太,有俄罗斯的,有日本的,有朝鲜的,其中最著名的非白俄的“五朵金花”莫属。白俄女人身材高挑,体格健壮,被中国人称之为“大洋马”,因此没有人愿意迎娶他们。
而张宗昌却一口气收纳了五位俄罗斯美女,并称之为白俄的“五朵金花”,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也是为了给咱中国人长脸”。
民国时期,许多政要都能吟诗作画,如袁克文、王士珍、段祺瑞、吴佩孚的书画作品至今都是收藏珍品。张宗昌当了山东省长后,作为“文圣”所在地的父母官,他自感在文化领域压力很大。于是张宗昌痛下苦功,开始学习文化,然后就学着那些文人墨客,到处题字、吟诗。
张宗昌题字,是事先让别人写好的,他再用宣纸盖在上面描摹。但诗是他自己吟的,而且还出版过一本诗集《效坤诗抄》。
下面就请欣赏大诗人张宗昌诗集之打油诗《咏雪》
什么东西天上飞,东一堆来西一堆。莫非玉皇盖金殿,筛石灰呀筛石灰。
《笑刘邦》
听说项羽力拔山,吓得刘邦就要窜。不是俺家小张良,奶奶早已回沛县。
《俺也写个大风的歌》
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游泰山》
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天上闪电》
忽见天上一火链,好象玉皇要抽烟。如果玉皇不抽烟,为何又是一火链。
《大明湖》
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达。
《游蓬莱阁》
好个蓬莱阁,他妈真不错。神仙能到的,俺也坐一坐。靠窗摆下酒,对海唱高歌。来来猜几拳,舅子怕喝多!
《游趵突泉》
趵突泉泉趵突,三个眼子一般粗,咕嘟咕嘟往外出。
《游西方》
早听西方好,他妈真不孬。本想多玩玩,睁眼却没了。
《无题》
要问女人有几何,俺也不知多少个。昨天一孩喊俺爹,不知他娘是哪个?
《混蛋诗》
你叫我去这样干,他叫我去那样干。真是一群大混蛋,全都混你妈的蛋。
《求雨》
玉皇爷爷也姓张,为啥为难俺张宗昌?三天之内不下雨,先扒龙皇庙,再用大炮轰你娘。
《破冰歌》
看见地上一条缝,灌上凉水就上冻。如果不是冻化了,谁知这里有条缝。
打油诗是一种富于趣味性的俚俗诗体,相传由中国唐代张打油而得名。张宗昌是山东地区的军阀,他觉得自己既然身为孔圣人家乡的父母官,不带点斯文,就枉来山东一趟。于是,现场拜师学艺。
经过一番苦练之后,张宗昌作诗的功力大进,不久便出版一本诗集,名叫《效坤诗抄》,分送诸友同好。在拜读过张大诗人的佳作之后,不知是否会对有志于写诗的您有所启发?
大炮开兮轰他娘诗推荐文章5:一看张宗昌的诗,大家都笑了,一看胡适的诗,发现张宗昌写的好
“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初看这首诗的时候,许多人不禁被这粗俗的语言吓了一跳。但仔细读上两遍,却又发现这首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颇有几分独特的魅力。
这首诗的是张宗昌,虽然他在历史上臭名昭著,但是却非常喜欢作诗。由于他的诗作用词粗俗,通俗易懂,让很多人对他产生了好奇。
其实很多文学大家也作过不少用词粗俗的诗,只不过没有广泛地流传开来。张宗昌究竟作了哪些用词惊人的诗句?为何有人说胡适写的诗还不如张宗昌写得好?这些疑问,看了这两个人写的诗你就知道答案了。
家境贫寒好读书,生活艰辛沦为土匪“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1882年3月4日,张宗昌出生在山东的一个贫苦家庭。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他的父母对孩子给予了很高的期望,就算是家里如此贫困也勉强让他接受了一段时间的私塾教育。
读书的经历虽然短暂,但是张宗昌也能勉强识字读书。他坚信读书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一直寻找着学习的机会。
但是他的家庭并不能给他提供很好的学习条件,从私塾离开后,张宗昌就开始了每天为衣食奔波的日子。对他来说,挨饿受冻都是非常常见的情况。早早体会了人生悲凉的张宗昌开始变得务实,只要能让自己吃饱穿暖,再苦再累的工作他都会抢在第一个去做。
到了张宗昌十五岁的时候,他的故乡又遭遇了饥荒。为了活下去,张宗昌逃到了东北。在这里他不仅打过零工,还与扒手和土匪混在一起。这段经历对张宗昌后来的人生起到了很重要的影响,他觉得做坏事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贫民百姓只不过是英雄豪杰的垫脚石罢了。
张宗昌在学习上颇有天赋,他在中东铁路当工人的时候,自己学会了一口流利的俄语。他的表现得到了俄国人的亲睐,就连当地的警察也要对他高看三分。
接下来他又去了西伯利亚淘金,由于西伯利亚淘金的人中不乏一些穷凶极恶的坏人,张宗昌为了自保练就了极准的枪法。这也为他今后进入军队打下了基础。
臭名昭著好作诗,祸国殃民为人荒唐“恶人巧谄多,非义苟且得。”由于张宗昌有着不错的身手,性格豪爽讲义气,加入民军队伍之后很快就混得如鱼得水,一路升至山东督军。
此时的他在山东宛如皇帝一般,也做了许多荒唐的事情。他不仅娶了多房小妾,还嗜赌成性。为了满足自己日渐膨胀的经济需求,张宗昌只能不断搜刮当地百姓的钱财,百姓真是苦不堪言。
但这样一个臭名昭著的恶人,偏偏对于作诗有着执念。也许是小时候短暂的私塾经历让他无法释怀,他在荒唐的生活之余也创作了不少的诗。可张宗昌仅仅是识字,谈不上有什么文学素养。在他的诗句中经常会使用一些粗俗的词汇,惹得不少人对他嘲笑不已。
但是张宗昌对自己的诗作相当满意,还经常邀请文人评判自己的诗作。出于对他的忌惮,这些文人也只能敷衍地告诉他诗作的水平很高。
就拿他比较出名的一首诗《大明湖》来说,诗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跶。”他的诗就像小儿的顺口溜一般,并没有什么文学色彩。
但是他偶尔也能写出令人惊艳的句子,比如《大风歌》中的“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这句诗不仅非常押韵,还写出了英雄的壮志豪情。
一代文人胡适之,情诗露骨风格大变“偏偏月进窗来,害我相思一夜。”看到这句诗的时候,人们很难将它与胡适联系在一起。胡适出生于1891年12月17日,他从小接受了比较系统的教育,在文学上有很大的成就。
在他的倡导下,我国白话文才顺利推广起来。但就是这样一位才子,竟然也写出过如此惊人的诗句,真是令很多人难以相信。
但实际上,胡适作为白话文的倡导者,定是不能按照传统的形式进行诗的创作。而这样的诗通俗易懂,更有利于白话文的推广。很多人读了胡适的诗之后,发现他的诗作于张宗昌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且这么看来,张宗昌的诗作更具生活气息,并不是谁都能创作出来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张宗昌的诗并不亚于胡适的诗,反而更有自己的特色。
源于生活作好诗,荒唐诗人颇有风采“艺术最美好的形式就是生活。”张宗昌虽然没有接受过太多的教育,但是他具备了一个诗人最重要的优势,那就是拥有生活。如果没有生活,再巧妙的构词都是无病呻吟,很难令读者产生共鸣。
而张宗昌的诗虽然用词比较粗俗,却很好地表现了他想要表达出来的内容。就算是没有读过书的人,也能很轻松地理解他所要表达的意思。
多年之后,张宗昌早已被人们所遗忘。但是他的这些独特的诗作却一直流传了下来,在博人一笑的同时引发了许多人的共鸣。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像张宗昌这样的人,他们在年少的时候没有机会接触到正常的教育。
所以哪怕他们后来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却依然无法释怀自己没有文化这件事。张宗昌虽然做了很多坏事,但是在他的内心深处可能也曾动摇过。如果他的家境再好一点,是不是也能认真学习知识成为一位文人?
张宗昌在山东的时候也并非没做过好事,他主持并组建了新的山东大学。为了更好地振兴山东的教育,他不惜三次邀请清末状元王寿彭出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虽然他这一生做了许许多多的坏事,可是在教育的这件事上,他却始终有着一颗赤子之心。
人生并非事事都能如意,再坏的恶人也有善良的一面。张宗昌的诗作虽然多年来一直受到后人的耻笑,但在这些诗的背后是他对知识的一片渴求之心。他可能也想过要重新学习知识,但这一切对他来说终究是太迟了。张宗昌的诗好,好在真诚。
大炮开兮轰他娘诗推荐搜索词:
1.大炮开兮轰他娘诗原文
2.大炮开兮轰他娘诗句
3.大炮开兮轰他娘诗是真的吗
本文标题:大炮开兮轰他娘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